2020年高中物理 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專題三變力做功及利用動力學觀點和能量觀點解題比較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2
《2020年高中物理 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專題三變力做功及利用動力學觀點和能量觀點解題比較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年高中物理 第八章 機械能守恒定律 專題三變力做功及利用動力學觀點和能量觀點解題比較學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三 變力做功及利用動力學觀點和能量觀點解題比較 課堂任務(wù) 變力做功問題 功的計算在中學物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學階段所學的功的計算公式W=Flcosα,只能用于恒力做功情況,對于變力做功的計算則沒有一個固定公式可用,但變力做功的計算在解題中又經(jīng)常涉及,下面談?wù)劤R姷奈宸N求變力功的方法。 方法一:化變力為恒力求變力功 變力做功直接求解時,通常都比較復(fù)雜,但有時通過轉(zhuǎn)換研究的對象,可化為恒力做功,用W=Flcosα求解。此法常常應(yīng)用于輕繩通過定滑輪拉物體的問題中。 例1 如圖所示,某人用大小不變的力F拉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開始時與物體相連接的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是
2、α,當拉力F作用一段時間后,繩與水平面間的夾角為β。已知圖中的高度是h,求繩的拉力FT對物體所做的功。假定繩的質(zhì)量、滑輪質(zhì)量及繩與滑輪間的摩擦不計。 [規(guī)范解答] 設(shè)繩的拉力FT對物體做的功為WT,由題圖可知,在繩與水平面的夾角由α變到β的過程中,拉力F作用的繩端的位移的大小為 Δl=l1-l2=h 由W=Fl可知:WT=WF=FΔl=Fh。 [完美答案] Fh 本題中,顯然F與FT的大小相等,且FT在對物體做功的過程中,大小不變,但方向時刻在改變,因此本題是個變力做功的問題。但在題設(shè)條件下,人的拉力F對繩的端點做的功就等于繩的拉力FT對物體做的功。而F的大小和方向都不變,因
3、此只要計算恒力F做的功就能解決問題。 如圖所示,某人利用跨過定滑輪的輕繩拉質(zhì)量為10 kg的物體,定滑輪的位置比A點高3 m。若此人緩慢地將繩從A點拉到B點,且A、B兩點處繩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分別為37°和30°,則此人拉繩的力做了多少功?(g取10 m/s2,sin37°=0.6,cos37°=0.8,不計滑輪的摩擦) 答案 100 J 解析 取物體為研究對象,設(shè)繩的拉力對物體做的功為W。根據(jù)題意有h=3 m。 物體升高的高度Δh=-① 對全過程分析可得人拉繩的力所做的功 W人=W=mgΔh② 由①②兩式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人=100 J。 方法二:用平均力求變力功
4、 在求解變力功時,若物體受到的力的方向不變,而大小隨位移是成線性變化的,即力隨位移均勻變化時,則可以認為物體受到大小為=的恒力作用,F(xiàn)1、F2分別為物體初、末態(tài)所受到的力,然后用公式W=lcosα求此力所做的功。 例2 把長為l的鐵釘釘入木板中,每打擊一次給予的能量為E0,已知釘子在木板中遇到的阻力與釘子進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比例系數(shù)為k。問此釘子全部進入木板需要打擊幾次? [規(guī)范解答] 在把釘子打入木板的過程中,釘子把得到的能量用來克服阻力做功,而阻力與釘子進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先求出阻力的平均值,便可求得阻力做的功。 釘子在整個過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為:F== 釘子克服阻力做的功為:
5、WF=Fl=kl2 設(shè)全過程共打擊n次,則給予釘子的總能量: E總=nE0=kl2 所以n=。 [完美答案] 方法三:用F-l(或F -x)圖像求變力功 在F-l圖像中,圖線與l軸所圍“面積”的代數(shù)和就表示力F在這段位移所做的功,位于l軸上方的“面積”為正,位于l軸下方的“面積”為負。 例3 放在地面上的木塊與一輕彈簧相連,彈簧處于自由伸長狀態(tài)?,F(xiàn)用手水平拉彈簧,拉力的作用點移動x1=0.2 m時,木塊開始運動,繼續(xù)拉彈簧,木塊緩慢移動了x2=0.4 m的位移,其F -x圖像如圖所示,求上述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 [規(guī)范解答] 由F -x圖像可知,在木塊運動
6、之前,彈簧彈力隨彈簧伸長量的變化是線性變化,木塊緩慢移動時彈簧彈力不變,圖線與橫軸所圍梯形面積即為拉力所做的功,即W=×(0.6+0.4)×40 J=20 J。 [完美答案] 20 J 本題也可以先用“方法二”求前半段的功,再加上后半段恒力做的功來求解。求變力做功的方法有時不是唯一的。 如圖甲所示,靜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坐標原點處的小物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x軸方向運動,拉力F隨物塊所在位置坐標x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圖線為半圓,則小物塊運動到x0處時F做的總功為( ) A.0 B.Fmx0 C.Fmx0 D.x 答案 C 解析 F為變力,但F -x圖像與
7、x軸包圍的面積在數(shù)值上表示拉力做的總功。由于圖線為半圓,故在數(shù)值上Fm=x0,W=πF=π·Fm·x0=Fmx0=x,D錯誤,C正確。 方法四: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功 當物體受到變力及其他恒力(也可能只受變力)作用引起物體的動能發(fā)生變化時,根據(jù)動能定理知,變力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減去其他恒力所做的功。 例4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與水平轉(zhuǎn)臺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物體與轉(zhuǎn)軸相距R,隨轉(zhuǎn)臺由靜止開始轉(zhuǎn)動。當轉(zhuǎn)速增至某一值時,物體即將在轉(zhuǎn)臺上滑動,此時轉(zhuǎn)臺開始勻速轉(zhuǎn)動。設(shè)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動摩擦力,則在整個過程中摩擦力對物體做的功是( ) A.0 B.2μmgR C.2π
8、μmgR D. [規(guī)范解答] 物體即將在轉(zhuǎn)臺上滑動但還未滑動時,轉(zhuǎn)臺對物體的最大靜摩擦力提供向心力,設(shè)此時物體做圓周運動的線速度為v,則有μmg=m,在物體由靜止到獲得速度v的過程中,物體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只有摩擦力對物體做功,由動能定理得:W=mv2-0,聯(lián)立解得W=,D正確。 [完美答案] D 用動能定理求變力做功非常普遍,適用于所有情況,但本題的變力做功只能用動能定理解決。 方法五:用微元法求變力功 將變力功轉(zhuǎn)化為恒力功,W=力×路程。 當力的大小不變而方向始終與運動方向相同、相反時,這類力所做的功可以采用微元法,將整個過程分成很多小段,在每一小段上應(yīng)用W
9、=FΔs求功,整個過程的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積,如滑動摩擦力、空氣阻力等做的功。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質(zhì)點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上半徑為R的光滑圓槽運動一周。若F的大小不變,方向始終與圓槽相切(與速度的方向相同),求力F對質(zhì)點做的功時,可以將圓周分成許多極短的小圓弧Δl1、Δl2、…Δln,則每段小圓弧都可以看成一段極短的直線,所以質(zhì)點運動一周,力F對質(zhì)點做的功等于它在每一小段上做功的代數(shù)和,即W=W1+W2+…+Wn=F(Δl1+Δl2+…+Δln)=F·2πR。也可以直接用W=Fs=F·2πR求解。 例5 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有一彎曲的槽道AB,槽道由半徑分別為和R的兩個半圓
10、構(gòu)成,現(xiàn)用大小恒為F的拉力將一光滑小球從A點沿光滑槽道拉至B點,若拉力F的方向時刻與小球運動方向一致,則此過程中拉力所做的功為( ) A.0 B.FR C.πFR D.2πFR [規(guī)范解答] 雖然拉力方向時刻改變,但拉力方向與小球運動方向始終一致,用微元法,在很小的一段位移內(nèi)可以看成恒力做功,小球的路程為s=πR+π·=πR,則拉力做的功為W=Fs=πFR,C正確。 [完美答案] C 將物體的運動分割成許多小段,因小段很小,每一小段上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可以視為恒力,這樣就將變力做功轉(zhuǎn)化為在無數(shù)多個無窮小的位移上的恒力所做功的代數(shù)和。此法在中學階段,常應(yīng)用于求解力的大小
11、不變、方向改變的變力做功問題。 如圖所示,一質(zhì)量m=1.0 kg的物體從半徑R=5.0 m的圓弧的A端,在拉力作用下沿圓弧緩慢運動到B端(圓弧AB在豎直平面內(nèi))。拉力F的大小始終為15 N不變,方向始終沿物體在該點的切線方向。圓弧所對應(yīng)的圓心角為60°,BO邊沿豎直方向,g取10 m/s2。 在這一過程中,求: (1)拉力F做的功; (2)重力G做的功; (3)圓弧面對物體的支持力FN做的功。 答案 (1)78.5 J (2)-25 J (3)0 解析 (1)將圓弧AB分成很多小段l1,l2,……,ln,則拉力在每小段上做的功為W1,W2,……,Wn,因拉力F大小不變,
12、方向始終沿物體在該點的切線方向,所以W1=Fl1,W2=Fl2,……,Wn=Fln,所以WF=W1+W2+……+Wn=F(l1+l2+……+ln)=F·R=78.5 J。 (2)重力G做的功WG=-mgR(1-cos60°)=-25 J。 (3)物體受的支持力FN始終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垂直,所以WN=0。 小結(jié) 雖然求變力做功的方法較多,但不同的方法所適用的情況不相同,同樣的變力做功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來求。還有一種情況即機車以恒定功率啟動時,牽引力也是一種變力,這個時候的牽引力做的功可用W=Pt來求。 課堂任務(wù) 利用動力學觀點和能量觀點解題比較
13、 解決物體在恒力作用下的直線運動問題,可以用牛頓第二定律結(jié)合運動學公式求解,也可以用動能定理求解。但如果不是恒力,在中學階段用牛頓運動定律就無法準確求解了。應(yīng)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規(guī)律解題時,涉及的有關(guān)物理量比較多,對運動過程的細節(jié)需要仔細研究,而應(yīng)用動能定理解題只需考慮外力做功和初、末兩個狀態(tài)的動能,并且可以把不同的運動過程合并為一個全過程來處理。一般情況下,由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規(guī)律能夠解決的問題,用動能定理也可以求解,并且更為簡捷。 在單個物體機械能守恒的情況下,既可以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也可以用動能定理求解;但是涉及多個物體的,用動能定理求解往往就不合適了。當機械能不守恒
14、時,一般會選擇動能定理求解,還可以從能量轉(zhuǎn)化的角度分析求解。 下面我們看看這幾個定理定律的解題都有些什么特點。 例6 如圖所示,一個物體從斜面上高h處由靜止滑下并緊接著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測得停止處與開始運動處的水平距離為l,不考慮物體滑至斜面底端時的碰撞作用,并認為斜面與水平面和物體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求動摩擦因數(shù)μ。 [規(guī)范解答] 解法一:(用動能定理求解) 物體從靜止開始運動,最后又靜止在水平面上,Ek2=Ek1=0 物體沿斜面下滑時,重力和摩擦力對物體做功,支持力不做功,設(shè)斜面傾角為α,斜面長為L,則重力和摩擦力的功分別為WG=mgh,Wf1=-μmgLcos
15、α 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時,重力和支持力不做功,僅有摩擦力做功,設(shè)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為l2,則 Wf2=-μmgl2 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G+Wf1+Wf2=Ek2-Ek1, 即mgh-μmgLcosα-μmgl2=0 又l=+l2,h=Lsinα,解得μ==。 解法二:(用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 設(shè)斜面傾角為α,物體沿斜面下滑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mgsinα-μmgcosα=ma1 設(shè)斜面長為L,物體滑到斜面底端時的速度為v1,則 v=2a1L 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時,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μmg=ma2 設(shè)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為l2,則-v=2a2l2
16、又l=+l2,h=Lsinα, 聯(lián)立以上各式解得:μ==。 [完美答案] 因為受恒力作用,用牛頓運動定律和動能定理都可以求解;但是如果題目要求物體的加速度或時間就只能用牛頓運動定律求解;如果出現(xiàn)了變力,那就只能用動能定理;涉及多個運動過程時,最好還是用動能定理。 例7 如圖所示,右端連有一個光滑弧形槽的水平桌面AB長L=1.5 m,一個質(zhì)量為m=0.5 kg的木塊在F=1.5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從桌面上的A端由靜止開始向右運動,木塊到達B端時撤去拉力F,木塊滑上弧形槽后又返回桌面,木塊與水平桌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取g=10 m/s2。求木塊返回桌面后離B的最
17、大距離。 [規(guī)范解答] 整個過程重力的做功為零,故只有拉力和摩擦力做功,摩擦力f大小不變,設(shè)在桌面上來回運動的總路程為s, 則摩擦力做功Wf=-fs,而拉力F做功WF=FL, 又f=μmg,根據(jù)動能定理有:FL-fs=0, 則s=,代入數(shù)據(jù)得 s= m=2.25 m。 所以總路程是2.25 m,木塊返回桌面后,離B的最大距離就是2.25 m-1.5 m=0.75 m。 [完美答案] 0.75 m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從高為h、傾角為θ的光滑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沿斜面下滑,最后停在水平面上,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物體從斜面滑上水平面時速度大小不變,求:
18、 (1)物體滑至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大?。? (2)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 答案 (1) (2) 解析 解法一:(用動能定理求解) (1)物體由斜面頂端滑至底端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可得 mgh=mv2,解得v=。 (2)設(shè)物體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離為l,由動能定理得 -μmgl=0-mv2,解得l==。 解法二:(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 (1)設(shè)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為a1,則mgsinθ=ma1 斜面長l1=,由2a1l1=v2得v==。 (2)設(shè)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為a2,滑行的距離為l,則-μmg=ma2 又0-v2=2a2l,得l=。 例8
19、如圖甲所示,一質(zhì)量為m=1 kg的物塊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點,從t=0時刻開始物塊受到如圖乙所示規(guī)律變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并向右運動,第3 s末物塊運動到B點時速度剛好為0,第5 s末物塊剛好回到A點,已知物塊與粗糙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求:(g=10 m/s2) (1)A與B間的距離; (2)水平力F在前5 s內(nèi)對物塊做的功。 [規(guī)范解答] (1)A、B間的距離與物塊在后2 s內(nèi)的位移大小相等,在后2 s內(nèi)物塊在水平恒力作用下由B點勻加速運動到A點,由牛頓第二定律知F-μmg=ma, 代入數(shù)值得a=2 m/s2, 所以A與B間的距離為x=at2=4 m。 (2)前3
20、 s內(nèi)物塊所受力F是變力,設(shè)整個過程中力F做的功為W,物塊回到A點時速度為v,則v2=2ax, 由動能定理知W-2μmgx=mv2, 所以W=2μmgx+max=24 J。 [完美答案] (1)4 m (2)24 J (1)前3 s內(nèi)物塊所受的力F是無規(guī)則的變力,故無法用牛頓運動定律求得前3 s的位移,前3 s內(nèi)力F做的功無法直接求出,這時只能考慮用動能定理求解。 (2)3~5 s物塊所受的力為恒力,而又必須通過這一段來找位移等相關(guān)量,且末狀態(tài)未知,故直接用動能定理無從下手,只能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求解。 (3)整個過程只有拉力和摩擦力做功,本是兩個過程,解題時作為一個整
21、體考慮比較便捷。這里也可以分段討論,但相對來說比較麻煩。 如圖所示,將毛刷均勻粘貼在斜面上,讓所有毛的方向均沿斜面向上傾斜,物塊M沿斜面的運動有如下特點:①沿順著毛的傾斜方向運動時,毛產(chǎn)生的阻力可以忽略;②沿逆著毛的傾斜方向運動時,會受到來自毛的滑動摩擦力,且動摩擦因數(shù)為μ=0.5,斜面頂端距水平面高度為h=0.8 m,質(zhì)量為m=2 kg的物塊M從斜面頂端A由靜止滑下,從O點進入光滑水平滑道時無機械能損失,為使物塊M制動,將輕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長線B處的墻上,另一端恰位于水平滑道的中點C。已知斜面的傾角θ=53°,重力加速度取g=10 m/s2,sin53°=0.8,cos53
22、°=0.6。求: (1)物塊M滑到O點時的速度大小以及彈簧壓縮到最短時的彈性勢能(設(shè)彈簧處于原長時彈性勢能為零); (2)若物塊M能夠被彈回到斜面上,則它能夠上升的最大高度; (3)物塊M在斜面上上下滑動過程中的總路程。 答案 (1) m/s 10 J (2)0.5 m (3)4.34 m 解析 (1)由動能定理得: mgh-μmgcosθ·=mv2, 代入數(shù)據(jù)得v= m/s。 從O點至彈簧壓縮到最短的過程中,只有彈簧彈力做功。由動能定理有W彈=0-mv2=-10 J,故彈簧壓縮到最短時的彈性勢能是10 J。 (2)設(shè)物塊M第一次被彈回,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 由動能定理
23、得mg(h-H)-μmgcosθ·=0 解得H=0.5 m。 (3)物塊M最終停止在水平面上,對于運動的全過程, 由動能定理有mgh-μmgcosθ·x=0 物塊M在斜面上下滑過程中的路程l=≈2.67 m, 所以物塊M在斜面上上下滑動過程中的總路程 x=2l-=4.34 m。 例9 如圖所示,一固定在豎直平面內(nèi)的光滑半圓形軌道ABC,其半徑R=0.5 m,軌道在C處與水平地面相切,在C處放一小物塊,給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5 m/s,結(jié)果它沿CBA運動,通過A點,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點,求C、D間的距離s。(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計空氣阻力) [規(guī)
24、范解答] 解法一:(用機械能守恒定律求解) 物塊由C到A過程,只有重力做功,機械能守恒, 則ΔEp=-ΔEk,即2mgR=mv-mv2 物塊從A到D過程做平拋運動,則 豎直方向:2R=gt2 水平方向:s=vt 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s=1 m。 解法二:(用動能定理求解) 物塊由C到A過程,只有重力做功, 由動能定理得-2mgR=mv2-mv 物塊從A到D過程做平拋運動,則 豎直方向:2R=gt2,水平方向:s=vt 聯(lián)立并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s=1 m。 [完美答案] 1 m 對單個物體機械能守恒的情況,用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列出的式子都差不多,甚至一模一樣,只是
25、解題的思路不同而已。 如圖,一不可伸長的輕繩上端懸掛于O點,下端系一質(zhì)量m=1.0 kg的小球?,F(xiàn)將小球拉到A點(保持繩繃直)由靜止釋放,當它經(jīng)過B點時繩恰好被拉斷,小球平拋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C點。地面上的D點與OB在同一豎直線上,已知繩長L=1.0 m,B點離地高度H=1.0 m,A、B兩點的高度差h=0.5 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計空氣影響,求: (1)地面上D、C兩點間的距離s; (2)輕繩所受的最大拉力大小。 答案 (1)1.41 m (2)20 N 解析 (1)小球從A到B過程機械能守恒,有 mgh=mv① 小球從B到C做平拋運動, 在豎直
26、方向上有H=gt2② 在水平方向上有s=vBt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s=1.41 m。④ (2)小球下擺到達B點時,繩的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F-mg=m⑤ 由①⑤式解得F=20 N 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F′=-F,故輕繩所受的最大拉力為20 N。 例10 如圖所示,斜面體的斜面傾角θ=30°,豎直面與地面垂直,高為H,斜面頂點上有一定滑輪,物塊A和B的質(zhì)量分別為m1和m2,通過輕而柔軟的細繩連接并跨過定滑輪。開始時兩物塊都位于與地面距離為H的位置上,釋放兩物塊后,A沿斜面無摩擦地上滑,B沿豎直方向下落。若物塊A恰好能達到斜面的頂點,試求m1和m2的比值?;喌馁|(zhì)量、半
27、徑和摩擦均可忽略不計。 [規(guī)范解答] 設(shè)B剛下落到地面時速度為v,由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得: m2g·-m1g·sin30°=(m1+m2)v2① A以速度v上滑到頂點過程中機械能守恒,則: m1v2=m1gsin30°② 由①②得=。 [完美答案] 看似復(fù)雜的問題,抓住本質(zhì)特點,采用恰當?shù)慕忸}方法就可以很快解決。此題用了兩次機械能守恒定律就把問題解決了。多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時,一般不用動能定理求解,但是如果涉及多個物體的內(nèi)部受力情況或具體的機械能變化多少,可以單獨對某個物體用動能定理進行分析求解。 如圖所示,在長為L的輕桿的中點A和端點B各固定一質(zhì)量為m
28、的球,桿可繞軸O無摩擦地轉(zhuǎn)動,使桿從水平位置無初速度釋放。求:當桿轉(zhuǎn)到豎直位置時,桿對A、B兩球分別做了多少功? 答案 -mgL mgL 解析 設(shè)當桿轉(zhuǎn)到豎直位置時,A球和B球的速度分別為vA和vB。如果把輕桿、兩球組成的系統(tǒng)作為研究對象,因為機械能沒有轉(zhuǎn)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故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可得: mgL+mgL=mv+mv① 因A球與B球在各個時刻對應(yīng)的角速度相同, 故vB=2vA② 聯(lián)立①②得:vA= ,vB= 根據(jù)動能定理,對A有:WA+mg·=mv-0, 解得WA=-mgL 對B有:WB+mgL=mv-0,解得WB=mgL。 例11 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
29、球自由下落d后,沿豎直面內(nèi)的固定軌道ABC運動,AB是半徑為d的光滑圓弧,BC是直徑為d的粗糙半圓弧(B是軌道的最低點)。小球恰能通過圓弧軌道的最高點C,重力加速度為g,求:小球在BC運動過程中,摩擦力對小球做的功。 [規(guī)范解答] 小球恰能通過圓弧軌道的最高點C, 故有:mg=m,解得mv=mgd 小球從開始運動到C的過程只有重力和摩擦力做功,由圖知WG=mgd,設(shè)摩擦力做的功為Wf,由動能定理知: WG+Wf=mv, Wf=mv-WG=mgd-mgd=-mgd。 [完美答案] -mgd (1)整個過程機械能不守恒,所以用動能定理求解。 (2)動能定理并非是求解本題的唯
30、一方法,我們也可以從能量變化的角度來求解。 以C所在水平面為零勢能面,小球開始時的機械能為重力勢能mgd,小球在C點的機械能為在這點時的動能mgd,機械能減少了mgd,減少的機械能通過克服摩擦力做功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3)在最高點沒有支撐效果的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周運動,物體能通過最高點的臨界條件為m=mg,由此得到過最高點的最小動能。 如圖所示,一個可以看成質(zhì)點的質(zhì)量m=2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沿光滑的水平桌面飛出后,恰好從A點沿切線方向進入圓弧軌道,其中B為軌道的最低點,C為最高點且與水平桌面等高,圓弧AB對應(yīng)的圓心角θ=53°,軌道半徑R=0.5 m。已知sin53°=0.8,cos
31、53°=0.6,不計空氣阻力,g取10 m/s2。 (1)求小球的初速度v0的大?。? (2)若小球恰好能通過最高點C,求在圓弧軌道上摩擦力對小球做的功。 答案 (1)3 m/s (2)-4 J 解析 (1)在A點由平拋運動規(guī)律得: vA==v0。① 小球由桌面到A點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mg(R+Rcosθ)=mv-mv② 由①②得:v0=3 m/s。 (2)在最高點C處有mg=m,小球從桌面到C點, 由動能定理得Wf=mv-mv,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f=-4 J。 1.(多選)如圖所示,小球質(zhì)量為m,一不可伸長的懸線長為l,把懸線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設(shè)小
32、球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F阻大小恒定,則小球從水平位置A到豎直位置B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重力做功為mgl B.繩的拉力做功為0 C.空氣阻力做功為-F阻l D.空氣阻力做功為-F阻πl(wèi) 答案 ABD 解析 小球從A位置到B位置,沿豎直方向的位移為l,所以重力做功為mgl,A正確;小球從A釋放后,做圓周運動到B,繩的拉力始終與小球的速度垂直,繩的拉力不做功,B正確;小球運動過程中空氣阻力大小恒定,但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相反,所以空氣阻力做功為-F阻·=-F阻πl(wèi),故C錯誤,D正確。 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光滑的水平平臺上,系在物體上的繩子跨過光滑的
33、定滑輪,由地面上的人以速度v0水平向右勻速拉動,設(shè)人從地面上平臺的邊緣開始向右行至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處,在此過程中人的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為( ) A. B. C. D.mv 答案 C 解析 人行至繩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處時,物體的速度為v=v0cos45°,由動能定理,人的拉力對物體所做的功:W=ΔEk=mv2=mv,正確選項為C。 3.如圖所示,水平木板上有質(zhì)量m=1.0 kg的物塊,受到隨時間t變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傳感器測出相應(yīng)時刻物塊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前5 s內(nèi)拉力對物塊
34、做功為零 B.4 s末物塊所受合力大小為4.0 N C.物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4 D.6~9 s內(nèi)物塊的加速度大小為2.0 m/s2 答案 D 解析 由圖像知物塊前4 s靜止,4~5 s內(nèi)做加速運動,前5 s內(nèi)拉力對物塊做功不為零,故A錯誤;4 s末物塊受到的合力不可能為4.0 N,B錯誤;由4 s之后的運動情況判斷其受滑動摩擦力Ff=μmg=3 N,得μ=0.3,C錯誤;由牛頓第二定律可知5 s后物塊的加速度a==2 m/s2,D正確。 4.如圖所示,長為L的細線,一端系于懸點A,另一端拴住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先將小球拉至水平位置并使細線繃直,在懸點A的正下方O點釘有
35、一光滑小釘子,今將小球由靜止釋放,要使小球能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完整圓周運動,OA的最小距離是( ) A. B. C.L D.L 答案 D 解析 設(shè)小球恰好做完整圓周運動時其軌道半徑為R,小球剛好過最高點的條件為mg=m,解得v0=。小球由靜止釋放到運動至圓周的最高點過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因而機械能守恒,取初位置所在水平面為參考平面,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得0=mv-mg(L-2R),解得R=L,所以O(shè)A的最小距離為L-R=L,故D正確。 5.(多選)如圖所示,半徑為R的豎直光滑圓軌道與光滑水平面相切,質(zhì)量均為m的小球A、B與輕桿連接,置于圓軌道上,A位于圓心O的正下方,B與O
36、等高。它們由靜止釋放,最終在水平面上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下滑過程中B的重力做功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 B.當B滑到圓軌道最低點時,軌道對B的支持力大小為3mg C.下滑過程中B的機械能增加 D.整個過程中輕桿對A做的功為mgR 答案 AD 解析 因為初位置B的速度為零,則重力的功率為0,最低點速度方向與重力的方向垂直,重力的功率為零,可知重力的功率先增大后減小,故A正確;A、B及輕桿組成的系統(tǒng),在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設(shè)B到達圓軌道最低點時速度為v,根據(jù)機械能守恒定律得(m+m)v2=mgR,解得v=,在最低點,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得N-mg=m,解得N=2mg,故B
37、錯誤;下滑過程中,B的重力勢能減小ΔEp=mgR,動能增加ΔEk=mv2=mgR,所以機械能減小mgR,故C錯誤;整個過程中,對A根據(jù)動能定理得:W=mv2=mgR,故D正確。 6.一物體所受的力F隨位移l發(fā)生如圖所示的變化,求這一過程中,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多少? 答案 6 J 解析 力F對物體做的功等于l軸上方的正功(梯形“面積”)與l軸下方的負功(三角形“面積”)的代數(shù)和。 所以力F對物體做的功為 W=×(4+3)×2 J-×(5-4)×2 J=6 J。 7.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小球用長L的細線懸掛而靜止在豎直位置。在下列三種情況下,分別用水平拉力F將小球拉到細線與豎直方向
38、成θ角的位置。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求下述情況下拉力F做的功各是多少? (1)用F緩慢地拉; (2)F為恒力; (3)若F為恒力,而且拉到該位置時小球的速度剛好為零。 答案 (1)mgL(1-cosθ) (2)FLsinθ (3)FLsinθ或mgL(1-cosθ) 解析 (1)若用F緩慢地拉,則顯然F為變力,由動能定理得: WF-mgL(1-cosθ)=0 即WF=mgL(1-cosθ)。 (2)對恒力F做的功,由公式W=Flcosα得: WF=FLsinθ。 (3)解法一:對恒力F做功,由公式W=Flcosα得: WF=FLsinθ。 解法二:由動能定理得:WF
39、-mgL(1-cosθ)=0, 故WF=mgL(1-cosθ)。 8.如圖所示,摩托車做特技表演時,以v0=10 m/s的初速度從高臺底部沖向高臺頂端,然后從高臺頂端水平飛出。摩托車在沖向高臺頂端的過程中始終以P=4 kW的額定功率行駛,所經(jīng)歷的時間t=3 s。人和車的總質(zhì)量m=1.8×102 kg,臺高h=5 m,摩托車沖到高臺頂端時的速度為v=11 m/s。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摩托車在沖向高臺頂端的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 (2)摩托車在沖向高臺頂端的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答案 (1)1.2×104 J (2)1.11×103 J 解析 (1)摩托
40、車在沖向高臺頂端的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W=Pt=1.2×104 J。 (2)設(shè)摩托車在沖向高臺頂端的過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為Wf,根據(jù)動能定理得 W-Wf-mgh=mv2-mv 代入數(shù)據(jù),可得Wf=1.11×103 J。 9.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0.6 kg的小球以初速度v0=2 m/s從P點水平拋出,從粗糙圓弧ABC的A點沿切線方向進入(不計空氣阻力,進入圓弧時無動能損失)且恰好沿圓弧通過最高點C,已知圓弧的圓心為O,半徑R=0.3 m,θ=60°,g=10 m/s2。求: (1)小球到達A點的速度vA的大?。? (2)P點到A點的豎直高度H; (3)小球從圓弧A點運動到
41、最高點C的過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答案 (1)4 m/s (2)0.6 m (3)1.2 J 解析 (1)在A點由速度的合成得vA=,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vA=4 m/s。 (2)從P點到A點小球做平拋運動, 豎直分速度vy=v0tanθ 由運動學規(guī)律有v=2gH 聯(lián)立解得H=0.6 m。 (3)小球恰好過C點,則mg=m 從A點到C點由動能定理得 -mgR(1+cosθ)-W=mv-mv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W=1.2 J。 10.將小球由h=2 m的高度靜止釋放,小球與地面碰撞后反彈的高度為h。設(shè)碰撞時沒有動能的損失,且小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空氣阻力大小不變,求: (1)
42、小球受到的空氣阻力是重力的多少倍? (2)小球從開始到停止運動的過程中運動的總路程。 答案 (1) (2)14 m 解析 設(shè)小球的質(zhì)量為m,所受空氣阻力大小為f。 (1)小球從h高度處釋放時速度為零,與地面碰撞后反彈到h高度時,速度也為零, 由動能定理得mg-f=0, 解得f=mg。 (2)設(shè)小球運動的總路程為x,最后小球靜止在地面上,對于整個過程,由動能定理得 mgh-fx=0,x=h=7×2 m=14 m。 11.某緩沖裝置的理想模型如圖所示,勁度系數(shù)足夠大的輕質(zhì)彈簧與輕桿相連,輕桿可在固定的槽內(nèi)移動,與槽間的滑動摩擦力恒為f。輕桿向右移動不超過l時,裝置可安全工作,一質(zhì)
43、量為m的小車若以速度v0撞擊彈簧,將導致輕桿向右移動。輕桿與槽間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且不計小車與地面的摩擦。 (1)若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為k,求輕桿開始移動時,彈簧的壓縮量x; (2)求為使裝置安全工作,允許該小車撞擊的最大速度vm; (3)討論在裝置安全工作時,該小車彈回速度v′和撞擊速度v的關(guān)系。 答案 (1) (2) (3)當v< 時,v′=v;當 ≤v≤時,v′= 解析 (1)輕桿開始移動時,彈簧的彈力F=kx① 且F=f② 由①②式解得x=。③ (2)設(shè)輕桿移動前小車克服彈簧彈力所做的功為W,則小車從撞擊到速度為0的過程中,由動能定理得: -f·-W=0-mv④ 同理,小車以vm撞擊彈簧時,-fl-W=0-mv⑤ 由④⑤式解得vm= 。⑥ (3)設(shè)輕桿恰好移動時,小車撞擊速度為v1, mv=W⑦ 由④⑦式解得v1= 當v< 時,v′=v; 當 ≤v≤ 時,v′= 。 - 20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