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政治一輪復習(A版)第4部分 生活與哲學 專題十五 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 考點54 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試真題)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版高考政治一輪復習(A版)第4部分 生活與哲學 專題十五 思想方法與創(chuàng)新意識 考點54 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試真題)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考點54 唯物辯證法的發(fā)展觀
1.(2016·江蘇單科,33,2分)與普通微信群不一樣,“日行一善”微信群有個特別的群規(guī),群友發(fā)出的紅包不能搶。所有微信紅包里的錢,都被用來幫助貧困人群,日行一善,積小善成大善,弘揚社會正能量。材料表明 ( A )
①價值觀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谑挛锏陌l(fā)展是從量變開始的?、廴藗兊膬r值選擇是因時而變的?、芰孔円鹳|變是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日行一善”微信群發(fā)出的紅包用來幫助貧困群體的做法,堅持了正確的價值觀,①正確;日行一善,積小善成大善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原理,
2、②正確;題意未體現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③不選;④觀點錯誤,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
跑步正成為許多人青睞的健身方式。回答下題。
2.(2016·北京文綜,28,4分)“奔跑,兩腿以最簡單的方式交替前行,無數次地重復,但每一步都是新的邁進,最后能成就出一個看似難以企及的跨越。”“奔跑,讓我知道自己正在努力,普通可以變得獨特,平凡可以變得卓越。”從以上跑步愛好者的感受中,可以領悟到 ( C )
A.人生價值的大小通常來自于個人體驗
B.生命的意義在于社會對個體的肯定
C.人可以在量的積累中獲得精神提升
D.人的意志不斷推動社會發(fā)展
【解析】通過奔跑,知道自己正在
3、努力,普通可以變得獨特,平凡可以變得卓越,這使人們體會到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明確人生的成功需要從點滴做起,C符合題意;人生價值的大小在于對社會貢獻的多少,生命的意義在于對社會的奉獻,A、B說法錯誤;只有正確的意識通過社會實踐才能推動社會的發(fā)展,D說法錯誤。
3.(2015·海南單科,20,2分)“逆水行舟,一篙不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边@句話蘊含的哲理是 ( C )
A.離開了人的主觀能動性,量變不會引起質變
B.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改變事物變化的必然趨勢
C.沒有漸進的量的積累,任何質變都不可能發(fā)生
D.任何事物的量變引起的質變都是前進上升運動
【
4、解析】沒有漸進的量的積累,任何質變都不可能發(fā)生,C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A、B說法錯誤,忽視了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客觀性;D說法過于絕對。
2014年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完成下題。
4.(2014·課標Ⅰ,20,4分)拿破侖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fā)抖。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實現中國夢給世界帶來的是機遇不是威脅,是和平不是動蕩,是進步不是倒退。從哲學方法論看,這里強調的是 ( B )
①以全面的、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不要“盲人
5、摸象”“刻舟求劍”?、谝赞q證否定的觀點看問題,要“吐故納新”,不要“厚古薄今”?、垡詫嵺`的觀點看問題,要“事必躬親”,不要“紙上談兵” ④以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fā)展著的,習近平主席強調,曾經沉睡的獅子已經醒來,并且給世界帶來和平,堅持了用全面、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①符合題意;對于中國與世界各國,習近平主席堅持了對立統一的觀點,強調了“和而不同”,④符合題意;②③與題意不符。
5.(2014·山東文綜,34,4分)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
6、也不完美,但不要因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認從60分進步到80分的意義。這啟示我們要 ( B )
A.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B.腳踏實地,注重量的積累
C.抓住事物發(fā)展中的主要矛盾
D.抓住時機,積極促成質變
【解析】題意強調從60分進步到80分的意義,體現的是注重量的積累,應選B;題目中未涉及兩點論與重點論,A不選;材料中未涉及主要矛盾,C不選;題意強調從60分到80分的量的積累的過程,而不是時機,D不符合題意。
6.(2014·浙江文綜,27,4分)古語云: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有
7、( C )
①善與惡相互對立 ②善與惡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鄢擅?、滅身各有相應的量變前提 ④善、惡積累必導致相應的質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材料中的古語揭示了善與惡兩種不同的道德觀念,它們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體現了矛盾的斗爭性,①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善與惡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②不符合題意;善積累到一定程度成名,惡積累到一定程度滅身,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前提,③符合題意;善、惡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會有相應的質變,④說法錯誤。
廉潔文化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卮鹣骂}。
7.(2014·四川文綜,8,4分)201
8、3年6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養(yǎng)成勤正衣冠的習慣,能有效避免“積羽沉舟,群輕折軸”。能體現該論斷所蘊含哲理的選項是 ( B )
A.自高必危,自滿必溢 B.堤潰蟻穴,氣泄針芒
C.刮骨療毒,壯士斷腕 D.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解析】習近平同志的話語體現了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平時注意好習慣的積累才能避免發(fā)生壞的質變,B符合題意;A體現了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轉化,C體現了意識的能動作用,D比喻學好很難,學壞極容易,均不符合題意。
8.[2015·山東文綜,43(2),6分]社會主義道德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內化
9、于心,外化于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公務員為群眾辦好每一件事,商家為消費者提供貨真價實的商品,你看見需要幫助的人就熱心搭把手……我們應該積極行動起來,每個人擔負起一份道德責任,就會將社會的道德水準托起一分,涓涓細流匯成大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早日實現。
結合材料,運用量變和質變的關系原理,詮釋個人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的重要意義。(6分)
【解析】 本題考查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原理,屬于意義類題目。首先闡述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原理及方法論要求,然后結合材料分析意義。
【答案】 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這就要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視量的積累,只有每個人都積極踐行社會主義道德,才能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創(chuàng)造條件;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積極促成質變,每個人都應該勇于承擔道德責任,不斷促進社會道德水準的提高,爭取早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