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召陵區(qū)召陵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20口技導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河南省召陵區(qū)召陵鎮(zhèn)第二初級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20口技導學案無答案新版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口技
[教學目的]
1領悟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2 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理解側面描寫與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摩語言,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文言詞匯。
[教學重點]
揣摩語言,掌握一些表示時間的文言詞匯;理解側面描寫與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理解側面描寫與烘托手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自然界有許多動物能模仿人類的語音。比如鸚鵡能學人說話,海豚能像人—樣發(fā)出悅耳的音符。聲音是個奇妙的東西,能把你帶入變幻離奇的境界??诩急硌菥褪沁@樣一種藝術。不信? 讓我們一起來看
2、《口技》這篇課文——
二、導讀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①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字,質(zhì)疑;
②教師解答疑問,并強調(diào)掌握重要字詞的讀音、釋義。
3.齊讀課文。
①高聲朗讀,熟悉課文情節(jié);
②體會課文語言特點。
4.復述課文。
①盡量扣準課文內(nèi)容講故事;
②適當進行點評。
三、誦讀練習
自由朗讀第2、3、4段,爭取能背誦下來。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2.選出與“眾賓團坐”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項( )
A.口技人坐屏障中 B.滿坐賓客無不伸頸 C.滿坐寂然 D.稍稍正坐
3.選出下列加點的字與例句相同的一項
3、。
①眾妙畢備( )
A. 畢業(yè)典禮 B. 畢業(yè)精力 C.丑態(tài)畢露
②賓客意少舒( )
A.心情舒暢 B.動作舒緩 C. 舒筋活血
③不能名其一處( )
A.莫可名狀 B.至理名言 C.有名無實
第二課時
一、抽查背誦
二、解讀課文
(一)分析第2~4段,理解課文描寫層次的有條不紊。
1.齊讀第2、3、4段。
2.思考:這三段描寫了幾個場面?
——三個場面:①一家四口人由夢而醒;②一家人由醒而夢;③火起后眾人的慌亂惶恐。
3.在書上畫出這三段所描寫的聲音種類并口頭作答:三個場面聲音的變化有何特點?
——聲音的變化總的來說是按“小 → 大(第一個場
4、面)→ 小(第二個場面)→ 大(第三個場面)”的順序來寫的,其中又各有特點,如:第一個場面聲音由遠到近,由外到內(nèi);第二個場面突出鼠傾盆器的聲音來烘托屋內(nèi)的靜;第三個場面更是寫得有聲有色,達到高潮,聲音由少而多,應接不暇。另外,聲音的表現(xiàn)形式多樣,或單獨相繼而出,或同時發(fā)出等等。
4.探討:課文第3段的描寫可否省略? 這一段有何作用?
——不能省略。這段寫—家四口人漸漸由醒而睡,又用鼠聲襯托這種寧靜,既充滿了生活的氣息,又有情節(jié)上的突兀變化。由起先的喧鬧陡然落為平靜,也為下一個情節(jié)積勢蓄力,暗示必將有更猛烈的情形出現(xiàn)。這樣處理,使課文情節(jié)顯得起伏跌宕,生動曲折。
(二)分析課文的開頭和結尾
5、。
1.請男女生各一位同學分別朗讀這兩段。
2.思考:“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這一句交代口技表演者名氣大、技藝高。“善”字統(tǒng)領全篇,全文的內(nèi)容情節(jié)都是圍繞“善”來展開的。
3.文章首尾都寫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是不是簡單的重復?為什么?
——不是簡單重復。二者既有呼應作用,更主要的區(qū)別在于:開頭以交代道具為主,為下文作鋪墊;結尾再次強調(diào)道具的簡單,稱贊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藝,讓人對這場表演回味不已。
(三)分析描寫技巧
1.課文直接描摹表演的內(nèi)容和過程,這是從正面表現(xiàn)口技者的技藝精湛。另外還有側面的描寫,請一一指出,并談談側面描寫有什么作用?
6、
——側面描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幾個場面表演中觀眾的不同神情舉止的變化;二是在首尾兩段中對道具和場地氣氛的描寫。側面描寫從不同角度襯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藝,使文章表現(xiàn)手法富于變化,增強了感染力,顯得真實可信。
2.比較第2、3、4段中聽眾的反應,看看有何不同并加以品味。
——第2段中聽眾的反應是:“伸頸”、“側目”,說明聽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嘆”,表明對表演者的贊賞,觀眾初入情境,尚能自持。第3段中,寫“意少舒,稍稍正坐”,幾個字即說明觀眾已漸漸融入表演情境,開始隨表演內(nèi)容而變化心態(tài)了。第4段,寫聽眾“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恨不得趕緊逃脫這場火災,說
7、明已完全進入到表演者創(chuàng)造的生活情境中,都失去了自持能力。這三處側面描寫,層層深入,生動而細膩地刻畫出聽眾的心理變化過程。
(四)揣摩語言,領會文意
1.課文中寫犬吠用“遙聞”,寫鼠聲用“微聞”,有什么好處?
——“遙聞”表遠遠地聽到之意,營造出小巷幽深、夜黑寧靜的氛圍,一開始便把人們帶入了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拔⒙劇笔侵嘎曇糨p而慢,從側面突出房間的寂靜。這兩個詞用得恰如其分,符合人們在生活中的聽覺感受。
2.課文寫小兒“含乳啼”,大兒“絮絮不止”,好在哪里?
——準確傳神,讓人一下子就在腦海里浮現(xiàn)出這幅畫面。
3.文中用了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詞語有何作用?
——表示突然發(fā)生的有
8、“忽”、“忽然”;表示幾件事同時發(fā)生的有“一時”;表示相繼發(fā)生的有“既而”;表現(xiàn)在特定的某個時間內(nèi)發(fā)生的有“是時”,表示過了很短時間就發(fā)生的有“俄而”、“少頃”、“未幾”。這些詞語運用靈活多變,準確地反映了表演者在不同情況下制造出的聲響種類和聽覺效果,表現(xiàn)出其技藝之高深。
4.第4段中寫起火、救火場面,連用五個“百千”,表達效果怎樣?
——“百千”指多、雜,突出了火情急、火勢猛的特點,也渲染出人們的緊張和慌亂。
(五)歸結文章的主旨
課文通過描寫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贊揚了口技藝術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藝。
三、語段閱讀。
未幾,夫齁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
9、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雖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1.解釋下列詞的含義。
①中間 ②力拉崩倒之聲
③曳屋 ④名其一處
⑤ 兩股 ⑥先走
2.按要求寫出各
10、類詞語。
①表示不同音響的三個動詞:
②表示不同音響的三個擬聲詞:
③表示不同音響的三個偏正短語:
3. 用“/”劃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
4.用原文中的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寫一家人由醒到睡的過程的語句:
②寫賓客猶如身臨火災現(xiàn)場的語句:
5.分析解答。
①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一家人睡去后夜深寂靜的氛圍的?請找出具體語句。
②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濃墨重彩點染由于失火從屋內(nèi)臥室到鄰近火場傳來的極為復雜的聲響?
6.翻譯下列句子。
①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
②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
7.下面是對選文第二
11、段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俄而”是表示時間的詞語,具有銜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這段寫聲音的順序是由小到大,從屋內(nèi)到屋外。
C.這段用五個“百千”極力渲染火場和大廳里聲音的嘈雜,從而表現(xiàn)口技者技藝高超。
D.這段主要內(nèi)容是寫表演者以口技摹擬失火、救火時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8.有關賓客的描寫能否刪去? 為什么?
(不超過30字)
四、布置作業(yè)
1.熟練地背誦、默寫課文。
2.完成課后練習—、三題。
3.本文在詞語運用上最大的特點是( )
A.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結合; B.具體、形象地選取擬聲詞;
C.大量、準確地運用表示時間的詞語; D.首尾呼應,結構井然有序。
12、
4.簡答:《口技》一文運用了哪些描寫方式,試一一指出并加以說明。
【課外能力拓展】
(一)閱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題。
葉奕繩嘗言強記之法:“某性甚鈍。每讀一書,遇所喜則札錄之,錄訖朗誦十余遍,粘之壁間,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掩卷閑步,即就壁間觀所粘錄,日三五次以為常,務其精熟,一字不遺。壁既滿,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讀有所錄,補貼其處。隨收隨補,歲無曠日。一年之內(nèi),約得三千段。數(shù)年之后,腹笥漸滿。每見務為泛濫者,略得影響而止,稍經(jīng)時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約取而得實也?!?
1.這是一篇隨筆文章,屬散文的一種,其主題思想是( )
A.說明學得少而精,而實際上比泛讀、略讀豐富得
13、多。
B.說明葉奕繩讀書強記之法效果好。
C.提倡讀書要少而精,講求實效。
2.這篇隨筆文章的論點是( ),論證方法是( )
論點:A.葉奕繩讀書強記之法 B.葉奕繩讀書強記之法之妙 C.約取而得實
論證方法:A.事實論證 B.道理論證 C.事理論證 D.舉例對比論證
3.這篇隨筆文章按意思可分為兩層,其正確的劃分是( );其前后層的關系是( )
分層:A.句1|2345678 B.句1234567|8 C.句123456|78
關系:A.總分 B.因事生議 C.因果
4.這篇文章給予讀者應有的啟示是
5.這篇文章的主題句是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
6.摘錄文中精彩的可以為我所用的句子
(二)三幅應試畫
古代有人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這兩句詩為題命人作畫,結果有下面三幅應試之作:
第一幅:一個船夫半臥在船尾,嘴邊橫著一支竹笛。
第二幅:岸邊系著一只空船,系在船舷的槳隨江流漂動。
第三幅:岸邊停著一只橫著的小船,船舷間停留著鷺鷥,船篷上有兩只棲息的烏鴉。
這三幅畫孰優(yōu)孰劣?
(三)把你記憶中最深刻的一堂課寫出來,要求采用正面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方法,字數(shù)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