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六單元 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 新人教版
【教學目標 】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 過程與方法
(1)、熟練書寫相關的化學方程式。(2)、初步學會二氧化碳的制備。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學會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及實驗探究的科學方法。
(2)通過認識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及重要性,增強環(huán)保意識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意識。(3)了解并關注溫室效應。
【教學重點 】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zhì)。
【教學難點 】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教學方法】分析法、討論法、探究法
2、、實驗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指導學生用課題2所討論確定的裝置來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分組裝配二氧化碳的制備裝置。
初步學會二氧化碳的制取以供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之用。
指導學生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并完成課本P114頁表格。
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來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如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溶解性等(可參照書P113-114頁有關實驗,也可自由發(fā)揮)。
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學會觀察分析實驗現(xiàn)象。
指導學生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中有沒有化學變化?
3、
根據(jù)書P114頁[實驗6—6]來實施探究得到結論并填在書P115頁的表格上,并作出分析:(1)石蕊是一種色素,遇酸變成紅色。
(2)水不能使紫色石蕊變成紅色,二氧化碳也不能使紫色石蕊變成紅色。
(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變成紅色。
(4)碳酸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讓學生了解二氧化碳和水能發(fā)生化學反應這一事實,學會根據(jù)現(xiàn)象、結論作出科學分析。
教師總結歸納學生的分析,用多媒體展示結論: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碳酸不穩(wěn)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學生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
CO2+H2O=H2CO3
H2CO3= H2O
4、+ CO2↑
熟練寫出相應化學方程式。
提問:長期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壁上為什么會有一層薄膜?可能是怎么來的?
學生討論:1、與二氧化碳反應。
2、與氧氣反應。
3、與水反應。并用實驗探究得出與二氧化碳反應的結論。
讓學生學會科學探究的實驗方法并熟練寫出:
CO2+Ca(OH)2=CaCO3↓+H2O
知道二氧化碳的鑒定方法。
多媒體展示干冰及用途,并提問:同學們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驗知識和已有的化學知識,能否說出二氧化碳有哪些應用?
學生思考、討論得出: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2、干冰升華吸熱,可用于人工降雨。3、二氧化碳是溫室肥料。4、二氧化碳可用來滅火等用途。
讓學
5、生了解性質(zhì)決定用途的觀點。
多媒體展示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huán)境的影響。
學生相互交流討論二氧化碳的功與過(課前布置學生調(diào)查與研究)。
培養(yǎng)學生關注社會和環(huán)境,關注溫室效應。
學完本課題,同學們知道了什么?
學生討論歸納: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性質(zhì)及其相關用途。
反思與交流。
【板書設計】
一、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課堂練習一
1、國外試行用“汽水”(碳酸飲料)澆灌植物,它的作用是( )
A、對植物的呼吸作用有利 B、加速光合作用的進行
C、在植物上形成溫室 D、改良土壤
2、下列行為中,不屬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徑是( )
A、江、河、湖、海溶解二氧化碳 B、大森林火災
C、原始森林的光合作用 D、礦物燃料的燃燒
3、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牽著小狗進入洞內(nèi),小狗會暈倒在地,而人卻能安全出入,后來科學家波曼發(fā)現(xiàn)洞內(nèi)濕漉漉的泥土中冒著氣泡(CO2),據(jù)此說明二氧化碳的性質(zhì): 。
4、用實驗證明二氧化碳具有下列性質(zhì):(1)CO2的密度比空氣大。(2)CO2能溶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