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 (7)》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 (7)(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
呂清峰
?
?????
教材分析:
1、? 本節(jié)內(nèi)容是七年級下第九章《軸對稱》中的重點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節(jié)課,由于小學已經(jīng)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節(jié)課應該是在加深對等腰三角形從軸對稱角度的直觀認識的基礎上,著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定理及其應用,如何從對稱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舊教材完全不同的出發(fā)點,應該重新認識,把好入門的第一課。
2、? 等腰三角形是在第八章《多邊形》中的三角形知識基礎上的繼續(xù)深入,如何利用學習三角形的過程中已經(jīng)形成的思路和觀點,也是對理解“等腰”這個條件造成的特殊結果的重要之處。
3、? 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幾何圖
2、形之一,在今后的幾何學習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是構成復雜圖形的基本單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為今后有關幾何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4、? 對稱是幾何圖形觀察和思維的重要思想,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常用出發(fā)點之一,學好本節(jié)知識對加深對稱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義。
5、? 例題中的幾何運算,是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的初步體驗,如何在幾何中結合代數(shù)的等量思想是教學中應重點研究的問題。
6、? 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個創(chuàng)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書寫及重點問題,本課中的例題也進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認真研究。
7、? 本課對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對培養(yǎng)學生靈活的思維,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有
3、重要的意義。
8、? 本課內(nèi)容安排上難度和強度不高,適合學生討論,可以充分開展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競爭的意識。
學情分析:
1、? 授課班級學生基礎較差,教學中應給予充分思考的時間,謹防填塞式教學。
2、? 該班級學生在平時訓練中已經(jīng)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氣氛,可以充分發(fā)揮合作的優(yōu)勢,兼顧效率和平衡。
3、? 本班為自己任課的班級,平時對學生比較了解,在解決具體問題的時候可以兼顧不同能力的學生,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
教學目標:
???????? 知識目標: 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概念,兩個定理的理解及應用。
???????? 技能目標: 理解對稱思想的使用,
4、學會運用對稱思想觀察思考,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體觀察對象,總結一些有益的結論。
???????? 情感目標: 體會數(shù)學的對稱美,體驗團隊精神,培養(yǎng)合作精神。
教學中的重點、難點:
???????? 重點: 1、等腰三角形對稱的概念。
2、“等邊對等角”的理解和使用。
??????????????? 3、“三線合一”的理解和使用。
???????? 難點: 1、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具體應用。
??????????????? 2、等腰三角形圖形組合的觀察,總結和分析。
主要教學手段及相關準備:
????? 教學手段: 1、使用導學法、討論法。
2、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分組學習
5、和討論。
3、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4、調(diào)動學生動手操作,幫助理解。
????? 準備工作: 1、多媒體課件片斷,輔助難點突破。
???????? ????????2、學生課前分小組預習,上課時按小組落座。
???????????????? 3、學生自帶剪刀,圓規(guī),直尺等工具。
???????????????? 4、每人得到一張印有“長度為a的線段”的紙片。
教學設計策略:依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依據(jù)教學時間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課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設計中我主要體現(xiàn)了以下的設計思想和策略:
1、? 回歸學生主體,一切圍繞著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當堂的反饋程度安排教學過程。
2、?
6、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既要完成教學計劃,在教學過程中又可以根據(jù)現(xiàn)實的情況,安排問題的難度,體現(xiàn)一些靈活性。
3、? 教學的形式上注重個體化,充分給予學生討論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注重學習的參與性,努力避免以教師活動為主體的教學過程。
?
教學步驟及說明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教學目標
教學說明
預習相關概念及定理。
?
?
觀察并回答。
?
?
?
?
?
?
?
?
?
學生同步回答
?
?
?
?
學生運用直尺或圓規(guī)和剪刀進行繪圖和剪切。
?
?
?
?
學生觀察并思考,然后討論,然后積極回答。
?
?
?
?
?
?
7、?
?
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操作和討論
?
然后努力向結果慢慢前進。
?
?
?
?
?
?
?
學生對自己剪得的等腰三角形作操作,體會對稱的思想。
在討論的基礎上,回答更高層次的問題。
?
?
?
?
?
學生觀察,并且以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大范圍的搜索和體驗。
?
?
?
學生觀察,體驗,領會新概念。
?
?
集體討論并互相幫助記憶重要的結論。
每個小組抽查記憶。
?
?
學生思考,看書理解,然后討論每一步的理由。
?
?
?
小組討論,并且競爭回答。
?
?
?
?
?
?
學生討論,并且試圖寫出過程。
?
8、
?
?
?
?
?
?
?
?
學生討論,通過討論,體會數(shù)學定理的使用和數(shù)學語言的組織。
?
?
?
?
?
?
?
?
?
?
學生在自己剪得的等腰三角形上畫上已知條件,并且觀察是否相等,然后進行相應證明的思考,并積極討論。
?
?
?
?
?
學生小組討論后發(fā)言。
?
?
開放性問題,自由發(fā)言。
?
?
課題引入:
?
讓學生觀察兩把三角尺,從三角形分類思考“兩把三角尺的形狀除了角度不同外還有什么區(qū)別”
在對學生思考結果的總結基礎上,引入新課題。
?
?
新授:
1、等腰三角形的相關概念,腰,底邊,頂角,底角。
9、
?
?
2、指導學生做一做,要求:在事先準備的紙上,畫一個腰長為a的等腰三角形,并將它剪下來,與組內(nèi)其他成員的作品放在一起,并觀察和回答問題。
3、第一個問題:觀察所剪得的三角形形狀是否相同,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畫幾個不同類的等腰三角形。
?
?
?
?
?
?
4、第二個問題:將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并且使頂點重合,觀察另外的一些頂點,看看有什么特點和發(fā)現(xiàn)。
?
?
?
?
?
?
?
5、問題:等腰三角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如何通過具體的操作體現(xiàn)他是軸對稱,并指出對稱軸。
?
?? 問題:等邊三角形是否為軸對稱圖形,對稱軸有幾條。
??? 等腰三
10、角形的對稱軸有幾條。
?
6、通過剛才的折疊結合屏幕上圖形的字母,說明軸對稱圖形的等量關系和位置關系。
?
?
?
7、在總結剛才觀察結論的基礎上,引出兩條重要的定理。
?
通過小組競爭的方式要求每個同學清晰記憶和理解定理2中的具體條件。
?
?
?
8、完成例題:已知: 在△ABC中,AB=AC, ∠B=80°.求∠C和∠A的度數(shù).
?
9、完成例題: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140°,那么等腰三角形三個內(nèi)角等于多少度?
?
?
?
?
10、完成例題:在△ABC中,AB=AC,D是BC邊上的中點,∠B=30°,求∠1和∠ADC的度數(shù)
?
?
1
11、1、完成例題:建筑工人在蓋房子的時候,要看房梁是否水平,可以用一塊等腰三角形放在梁上,從頂點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繩子正好經(jīng)過三角板的底邊中點,那么房梁就是水平的,為什么?
?
?
12、完成例題:等腰△ABC中,AB=AC,D、E是BC上的兩點,若BD=CE,那么AD和AE相等嗎?為什么
?
?
13、課堂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體會到什么?
?
14、有益的思考: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方法判斷剪得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
?
?
?
?
從直觀圖形上,回憶小學知識,體會等腰三角形。
?
?
?
?
?
?
?
理解等腰三角形相關概念。
?
12、
?
?
深入體會,等腰三角形的構成和畫三角形的方法。
?
?
?
?
1、? 直觀體會鈍角等腰三角形,銳角等腰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不同特點。
2、? 體會已知兩邊不能確定三角形,為理解全等或三角形的構成作鋪墊。
?
?
1、?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猜測,總結的能力。
2、? 體驗等腰三角形在圓中的存在
3、? 體會合作的樂趣。
4、? 體會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為今后的軌跡思想做一些準備。
?
?
1、? 從軸對稱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為后面的等量關系的得出做鋪墊。
2、? 體驗學習過程。
3、? 加深對一般情況和特殊情況的理解,提高學生對兩解問題的敏感度。
13、
?
?
?
1、體會軸對稱圖形中的等量關系和由此得到的特殊位置關系。為下面定理的引出得出有用的結論。
2、感受組間競爭。
?
1、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過程。
2、體驗合作和競爭的關系。
3、體驗原定理和逆定理的關系。(不作任何表述,只做理解)
?
?
?
?
1、完成對定理1的應用。體會定理在幾何計算中的運用。
2、體會合作精神。
?
?
1、? 體會兩解可能性的運用,培養(yǎng)思維的嚴密性。
2、? 注意分類表達的合理性和清晰性。
?
?
?
1、? 對三線合一的使用
2、? 結合學生的過程書寫,體會合情推理。
?
?
?
?
?
?
14、1、? 體會三線合一在生活中的使用。
2、? 體驗數(shù)學語言的精練和準確
?
?
?
?
?
?
?
?
?
?
1、? 直觀體驗軸對稱的概念,以及應用對稱思想實現(xiàn)輔助線的尋找
2、? 繼續(xù)體驗合情推理的使用。
?
?
?
?
?
?
回顧知識。
?
?
?
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的運用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
?
在小學知識和第八章三角形知識的基礎上,學生比較容易得到結論。
?
?
?
?
?
?
由于學生有相應的小學的知識和預習,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成問題。
?
由于三角形的形狀不限,方法不限,學生繪制的結論也有所不同。
15、
?
?
?
此題學生較容易總結,至于體會到什么程度特別是目標2不作具體要求,體現(xiàn)新教材的“不同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理念。
?
?
?
?
此題教難,關鍵在于引導和啟發(f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必要時候使用事先準備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從實際結果看,學生在多媒體的啟發(fā)作用下,應該會有一個思維上的突破。
?
?
?
?
體現(xiàn)新教材的操作理念,回歸學習的本質,體驗學習的過程。
?
對問題的一般到特殊做一些體會。
?
?
?
?
學生由于競爭的關系,往往能夠得到許多有益的結論。建議采用“開火車”的辦法。
?
?
在概念1中強調(diào):在一個三角形中。
在概念
16、2中強調(diào):三條線的具體描述。
定理2可以視情況使用多媒體輔助理解。特別是對相關逆定理的理解,但不作表述。
?
?
理由的敘述是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一環(huán),認真完成每一步。同時,鼓勵學生討論,共同提高。
?
注意兩解的情況。
注意兩解分類的表達。
?
?
?
?
?
此題書寫角度有很多選擇,對每種書寫只要合理就給予鼓勵。
?
?
?
?
?
?
?
體現(xiàn):新課標的學會數(shù)學應用的理念
?
?
?
?
?
?
?
?
?
?
?
?
在沒有全等三角形的情況下,此題選擇合理方法的思考就變得比較重要。
?
?
?
?
?
?
?
?
注意教師的總結和理論化。
?
?
注意教師的合理總結。
?
?
?
?
課后小結:由于運用了新課程教學方法和理念,知識從不同的方向得到了滲透?;就瓿闪苏n前制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為進一步的深入理解打下了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