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爬山虎的腳 人教部編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爬山虎的腳 人教部編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教學目標
1. 認識“均、柄”等4個生字,會寫“虎、操”等13個字,讀準多音字“曲”,會寫“爬山虎、操 場”等16個詞語。
2. 能找出課文中寫得準確、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
3. 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體會作者連續(xù)的觀察。
教學重點
能找出課文中寫得準確、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細致的觀察。
教學難點;
能說出爬山虎是怎樣往上爬的,體會作者連續(xù)的觀察。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 認識“均、柄”等4個生字,會寫“虎、操”等8個生字,會寫“爬山虎、操場”等7個詞語, 理解“舒服”“均勻”“漾起”等詞
2、語的意思。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作者細致的觀察。
3. 抓住關鍵語句,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并積累相關句子。
教學過程
一、質(zhì)疑導入,激發(fā)興趣
1. 引導交流:哪些同學見過爬山虎?你們看見的爬山虎是什么樣的?
2. 過渡: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你們知道爬山虎的腳在哪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位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出示自讀要求:
(1) 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2) 思考課文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爬山虎的什么。
3、 2. 檢查生字讀音,指導生字書寫。
課件出示:爬山虎 操場 嫩葉 舒服 均勻 重疊 空隙
(1)指導讀準字音?!皬澢狈旁诰渥又欣首x,注意讀準多音字“曲”的發(fā)音。
?。?)指導書寫“虎、隙”。
(“虎”“隙”兩個生字較難,教師在課堂上指導并練寫,其他 6個生字提示要點,學生課后再寫。)
指導書寫“虎”字:第二畫短橫像老虎炯炯有神的眼睛,這一橫下面的橫鉤就像老虎尖尖的牙齒,寫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 學生練寫。
指導書寫“隙”字:“隙”字右邊上面的“小”,豎鉤變成了短豎。在上下兩個“小”字之間,那條縫隙里,只有日光能透過來,這個“日”要寫得扁一些。學生練寫。
4、 3. 引導交流:每個自然段分別寫了爬山虎的什么?
?。?)引導學生再次快速瀏覽課文后,根據(jù)提取的信息匯報。
?。?)引導學生梳理課文結(jié)構(gòu),了解課文內(nèi)容) 提問:想一想,哪些自然段可以合并在一起?
設計意圖:
從學生生活中熟悉的植物引入話題,幫助學生初步了解爬山虎這種植物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對形難字在書寫過程中易錯筆畫的指導,幫助學生準確記住字形。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生長的位置
1.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提取信息。
出示自讀要求: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爬山虎生長在哪些地方。
2. 交流:爬山虎的生長位置。
預設:墻上
5、、屋頂。
3. 討論:自讀第一自然段后,爬山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預設1:爬山虎長得很茂盛。
預設2 :爬山虎是一種擅長攀爬的植物。
追問:課文中哪些詞語帶給你這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圍繞“滿是”“一大片”兩個詞語體會爬山虎的茂盛。
小結(jié):①爬山虎生長在墻上。②爬山虎生長得非常茂盛。
4 .指導朗讀:“滿是”“一大片”兩個詞語要讀得慢一些,“滿”和“大”兩個字要重讀,突出爬山虎繁盛、茂密的樣子。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關于爬山虎葉子的描述,體會課文準確生動的表達
1過渡:我們從文字中仿佛看到了那一片布滿外墻和屋頂?shù)呐郎交?,它是那樣茂盛?
6、 2 .出示: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了爬山虎的葉子。
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預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交流:
?。?)發(fā)現(xiàn)爬山虎葉子的顏色變化:嫩紅一一嫩綠一一綠得那么新鮮。
圍繞“舒服”指導學生讀出安逸、愜意的感受。
?。?)了解無風時爬山虎葉子的樣子。
① 出示爬山虎的圖片,理解“一順兒”的意思。
?、?聯(lián)系上下文“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理解“均勻”的意思。
?。ò鍟簻蚀_)
?。?)品味起風時爬山虎葉子的樣子。
?、?出示:微風拂過爬山虎葉子微微漾起波紋的視頻。
?、?說一說“拂”和“漾”的意思。
7、?、?指導朗讀:“拂”和“漾”要讀得輕一些,突出微風的輕柔和葉子微弱的震顫。
?。ò鍟荷鷦樱?
設計意圖:
細讀描寫葉子的段落,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品讀重點語句,了解爬山虎葉子的特點,感受課文生動的表達。
五、總結(jié)收獲,體會細致的觀察
1. 過渡:無論是葉子顏色的變化,還是葉尖一順兒朝下鋪得均勻的形態(tài),以及微風拂過時,葉子輕微的震顫,都被葉圣陶爺爺敏銳的眼睛觀察到了。
2. 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葉圣陶爺爺是怎樣觀察這些葉子的?
預設1:葉圣陶爺爺一定是拿著放大鏡觀察的。
預設2:葉圣陶爺爺一定是走得很近,反復看了很多遍。
3.
8、 總結(jié):是呀,他之所以能表達得如此準確,是因為他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觀察??!
?。ò鍟河^察:細致)
4. 小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也通過那些準確形象的語句,感受到了葉圣陶爺爺細致的觀察,下節(jié)課我們帶著這些收獲,再一起學習爬山虎的腳。
設計意圖:
在學生充分感受作者準確生動的表達后,通過質(zhì)疑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這樣的表達與作者細致的觀察是密不可分的。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 會寫“萎、瞧”等5個生字,會寫“葉柄、反面”等9個詞語,理解“巴住”“逐漸”等詞語的意思。
2.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nèi)容,理解爬山虎是怎
9、樣一腳一腳往上爬的。
3. 抓住重點詞句了解作者連續(xù)觀察的方法。
4. 品讀課文,進一步體會文章準確生動的表達。
教學過程
一、回顧所學,復習導入
1. 回顧交流: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
預設1:我了解到課文主要講了哪些內(nèi)容。
預設2:體會到了作者在描寫爬山虎的葉子時,語言十分準確生動。
預設3 : 了解到作者對爬山虎的葉子進行了細致的觀察。
2. 小結(jié):作者將爬山虎的葉子寫得如此準確、生動,這離不開作者細致的觀察。
二、遷移運用,自主探究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作者細致的觀察
1.學生根據(jù)要求,進行自學。
?。?)
10、出示自學要求:
默讀課文第三至五自然段,用“ ___ ”勾畫出表現(xiàn)作者細致觀察的句子。
?、?圈畫關鍵詞語,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學生默讀、勾畫、寫感受。
2 .交流學習收獲,體會細致觀察。
?。?)描寫爬山虎腳的位置、數(shù)量、形狀、顏色的相關語句。
出示: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這些細絲很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討論:從這些句子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進行了細致的觀察?
點撥:細絲的位置隱蔽、數(shù)量精確、形態(tài)細小而卷曲都可以看出作者進行了細致的觀察。
?。?) 描
11、寫“爬的過程”的相關語句。
出示:爬山虎的腳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
引導:請抓住描寫爬山虎爬墻動作的詞語描述“爬”的過程!討論:“巴”字可以換成其他詞嗎?你覺得哪一個更好呢? 讀一讀:朗讀爬山虎往上爬的過程的相關語句。
指導朗讀:“觸”要讀得輕一些,“巴”和“拉”要讀得有力些。
?。?) 交流爬山虎的腳變化的語句。
引導:請說一說“逐漸”的意思。
點撥:作者只有通過細致的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腳細微變化的過程。
設計意圖:
引導學
12、生聚焦課文中關鍵的詞語 反復品讀,通過讀、 說等多種形式,體會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
三、感受連續(xù)觀察
1. 關注變化過程,感受連續(xù)觀察。
提問:通過爬山虎往上爬的過程和腳逐漸變化的過程,大家發(fā)現(xiàn)作者觀察得非常細致,你覺得作者觀察了多長的時間?
預設1:作者觀察的時間很長。
預設2:作者是觀察了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的。
點撥:我們通過“爬”的過程和腳變化的過程,都能發(fā)現(xiàn)作者進行了連續(xù)的觀察。(板書:連續(xù))
2. 圍繞表示時間的詞語,感受連續(xù)觀察。
交流:課文中還有哪些語句,你也能發(fā)現(xiàn)作者進行了連續(xù)的觀察?
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相機出示:
爬山虎剛
13、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 變成嫩綠的。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后來連痕跡也沒有了。
小結(jié):圍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作者進行了連續(xù)的觀察。
設計意圖:
在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細致的觀察后,通過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事物變化的過程, 關注表示時間的詞語,體會作者的觀察不僅細致,而且持續(xù) 了一段時間。
四、總結(jié)觀察方法
總結(jié):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作者不僅觀察得十分細致,而且進行了連續(xù)的觀察。 其實生活處處皆學問,如果我們也能這樣連續(xù)細致地觀察,一定會有新的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