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1.1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精練(含解析)新人教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1.1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精練(含解析)新人教選修《先秦諸子選讀》(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一、語基落實
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加點字的注音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天下之無道(暴虐,沒有德政)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zé)
B.孔子過(拜訪)之,使子路問津(jīn)焉
C.往者不可諫(匡正,挽回),來者猶可追(追尋,追思)
D.止(使……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sì)之,見(xiàn)其二子焉
解析:A項,“鐸”應(yīng)讀“duó”;B項,過:經(jīng)過,路過;C項,追:改變,挽救。
答案:D
2.下列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君子之至于斯也是魯孔丘之徒與
B.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子路宿于石門
C.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2、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D.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子曰:“隱者也?!?
解析:C項,兩個“而”都是連詞,表轉(zhuǎn)折。A項,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助詞,的。B項,介詞,表對象,對/介詞,表處所,在。D項,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不譯/句末語氣助詞,表判斷。
答案:C
3.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①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②長沮、桀溺耦而耕?、凼囚斂浊鹬脚c?、芏l以易之?、萸叶c其從辟人之士也?、尢煜掠械?丘不與易也?、咧财湔榷| ⑧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④⑤⑦⑧ D.③④⑤⑦
解析:②桀,通“杰”;③與,通“歟”;④而,通“
3、爾”;⑤辟,通“避”;⑦蕓,通“耘”。
答案:D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子路宿于石門
A.二三子何患于喪乎 B.子路行以告
C.隱者也 D.晨門曰:“奚自?”
解析:例句為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A項,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B項,省略句;C項,判斷句;D項,賓語前置。
答案:A
二、閱讀理解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題。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
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笔棺勇贩匆娭?。至,
4、則行矣。
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論語·微子》)
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至,則行矣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
B.以杖荷蓧明日,子路行以告
C.子見夫子乎生乎吾前
D.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使子路問津焉
解析:D項,均為句末語氣詞,不譯。A項,連詞,表出乎意料,卻,竟/連詞,表承接,那么。B項,介詞,用/連詞,表承接,相當于“而”。C項,助詞,表示疑問語氣,相當于“嗎”/介詞,在。
答案:D
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
5、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
A.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B.止子路宿
C.道芷陽間行 D.既來之,則安之
解析:C項,道:名詞活用為動詞,取道。A、B、D三項都是使動用法。
答案:C
7.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荷蓧丈人看重體力勞動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這一點比孔子要高明。但他避世隱居,對政治的態(tài)度是消極的。
B.孔子不因潔身自好而離開政治,這種“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政治態(tài)度是積極的,是值得肯定的。
C.文中的荷蓧丈人是亂世中的隱者。他對于子路跟著孔子周游列國而不從事農(nóng)業(yè)表示不滿,可是對孔子這位思想家是敬佩、贊賞的。
D.孔子雖然也深感自己的“道”不被諸侯采納,但是仍
6、然率弟子周游列國。他認為不逃避現(xiàn)實,積極行道,是人臣應(yīng)盡的職責。
解析:C項,“可是對孔子這位思想家是敬佩、贊賞的”理解錯誤。
答案:C
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2)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
參考答案:(1)他留子路住下來,殺雞、做黍米飯給子路吃,又把他的兩個兒子叫來拜見子路。
(2)孔子讓子路返回去再見老人。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卻走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題。
孔子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
7、貴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途;途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钅且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于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樂》,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笨鬃釉?“魯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則吾猶可以止?!被缸幼涫荦R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鬃铀煨?宿乎屯。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罪?!笨鬃釉?“吾
8、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之謁,可以死敗。蓋優(yōu)哉游哉,維以卒歲!”師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師己以實告?;缸余叭粐@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
B.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
C.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
D.季桓子微服/往觀再三將受/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
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主要根據(jù)句意斷句,同時,參考句
9、子的結(jié)構(gòu)。此句只有一個主語“季桓子”,可根據(jù)謂語斷句。
答案:C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史記》分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部分,其中,“世家”是記述子孫世襲的王侯封國史跡和特別重要人物的事跡。
B.西周時期始設(shè)司寇,中央設(shè)大司寇,負責實踐法律法令,輔佐周王行使司法權(quán)。
C.大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諸侯國中,在國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級。大夫不世襲,有封地。
D.(帝王或攝政的人)上朝聽取臣子報告,并決定政事,稱為“聽政”。
解析:C項,“大夫不世襲”錯。
答案:C
11.下列對文章意思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
A.孔子
10、做了大司寇以后,有喜色。門人批評了他,孔子沒有接受批評,因為他認為自己高貴了,下人也會高貴。
B.孔子把魯國治理得很好,齊國人很害怕,想送土地給魯國,黎钅且提出不同意見,齊國國君采取了他的建議,先送舞女和駿馬給魯國。
C.齊國人用女樂迷惑魯國國君,魯君三日不理政務(wù),祭祀時又不守禮制,孔子就離開了魯國。
D.師己送走孔子后,把孔子走時的話告訴季桓子,季桓子嘆息著說:孔子是怪罪我收下了齊國的女樂。
解析:A項,“孔子沒有接受批評,因為他認為自己高貴了,下人也會高貴”理解錯誤,“樂其以貴下人”的意思是“以有了高位能禮賢下士為樂”。
答案:A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與
11、聞國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于途;途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參考答案:孔子參與國政三個月,販賣豬羊的商人不敢哄抬物價;男女都分路行走;掉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撿拾;四方的旅客來到魯國的城邑,不必向官員求情送禮,都給予接待和照顧,直到他們滿意而歸。
三、表達交流
13.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zhí)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論語·季氏》)
孔子認為“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你認為
12、“庶人不議”指的是“庶人不敢議”還是“庶人無可議”?請做比較評析。
參考答案:應(yīng)是“庶人無可議”。因為天下有道,天下太平,政權(quán)穩(wěn)定,百姓相安無事,無所指摘。所以庶人沒有什么可以議論的。當然,就是“議”也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使社會更加美好。如果是“庶人不敢議”,那么這樣的社會實行的是暴政,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正如孔子所說“天下無道”。
14.請在下面幾位作家中,任選一位,談?wù)勂涿c字之間的關(guān)系。
①孔丘,字仲尼。②班固,字孟堅。③晏殊,字同叔。④舒慶春(老舍),字舍予。
答案示例:①孔丘,字仲尼。以“丘”為名,以“尼”為字,據(jù)傳孔子出生于尼丘山下,這是用名和字來記事,“仲”表排行。②班固,名固,字孟堅?!肮獭庇袌怨讨?“堅”與“固”同義,這是名與字意義相同,“孟”表排行。③晏殊,字同叔。名“殊”字“同”,是名與字意義相反,“叔”表排行。④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吧嵊琛笔怯衫仙岬男铡笆妗弊植痖_而得,用的是拆字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