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化學 4.1《 空氣的成分》同步測試題(含解析) 魯教版五四制(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化學 4.1《 空氣的成分》同步測試題(含解析) 魯教版五四制(通用)(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一節(jié) 空氣的成分
【考點精突破】
【例1】如圖是實驗室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常用裝置,請完成下列問題。
(1)在此實驗進行前,需準確測量密閉系統(tǒng)內(nèi)空氣的體積,密閉系統(tǒng)內(nèi)有兩個注射器和一個不
規(guī)則的玻璃管,你認為密閉系統(tǒng)中空氣體積的測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酒精燈加熱時,先給玻璃管預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確保氧氣完全被消耗,實驗中應注意的問題是________;
a.銅絲量要足 b.反應時間要足夠長 c.反復交替推拉活塞,使空氣與銅絲充分接觸
2、
(4)通過該實驗,表明反應后系統(tǒng)剩余氣體具備的化學性質(zhì)有_________。
a.無色無味 b.不能和銅反應 c.能生產(chǎn)化肥
【解析】(1)注射器的體積易讀出,關(guān)鍵是不規(guī)則部分的體積,可在實驗前將密閉系統(tǒng)中注滿水,然后把水倒入量筒得到水的體積,減去注射器的體積,就是不規(guī)則部分的體積;(2)先預熱的目的是防止玻璃管受熱不均勻而炸裂;(3)銅絲是消耗氧氣的主要物質(zhì),量要足,反復推拉活塞及時間足夠長是保證反應完全的措施;(4)顏色、氣味是物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剩余氣體主要是氮氣,應能制取化肥,但通過本實驗看不出其能否制取化肥,但可以肯定其不與銅反應,因若能反應,將被消耗,氣體就不會剩
3、余較多。
答案:(1)將密閉系統(tǒng)中注滿水,然后用量筒量取水的體積即密閉系統(tǒng)空氣的體積
(2)防止玻璃管受熱不均而炸裂
(3)a、b、c (4)b
【例2】請結(jié)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所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種現(xiàn)象可能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你舉出兩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減緩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的事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家庭、交通、工業(yè)、熱電廠、森林大火等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溫室效應,使地球溫度升高,地球“流汗”,大喊“救命”;溫室效應的不良影響使地球兩極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改變生物的遺傳基因等;改善溫室效應的措施有:減少燃料的燃燒,開發(fā)利用新能源,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等。
答案:(1)家庭、交通、工業(yè)、熱電廠、森林大火等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地球溫度升高,地球“流汗”,大喊“救命”(表述合理即可)
(2)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改變生物的遺傳基因等(合理即可)
(3)減少煤、石油等燃
5、料的使用 植樹造林 使用清潔能源等(任選兩個答案,合理即可)
【課時速達標】
一、選擇題
1.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氣 C.氧氣 D.水蒸氣
【解析】選B??諝庵懈鞒煞值捏w積分數(shù)如下: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0.03%。由以上體積分數(shù)可看出空氣中含氮氣最多,故選B。
2.有關(guān)下列實驗的結(jié)論或說法錯誤的是( )
A.表明了空氣中一定有氧氣
B.證明了空氣是混合物
C.體積減少是利用了銅能和氧氣反應
D.體積減少表明氣體熱脹冷縮
【解析】選D。測定空
6、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是銅+氧氣氧化銅,紅色的銅絲變黑,表明了空氣中一定有氧氣,但實驗后仍有剩余氣體,表明空氣中不僅含有氧氣,還有其他氣體,是混合物,體積減少的原因是氧氣被消耗。
3.下列關(guān)于空氣的有關(guān)敘述正確的是( )
A.生命離不開氧氣,所以空氣中氧氣最多
B.空氣中含有0.94%的稀有氣體是指100升空氣中含有0.94升稀有氣體
C.在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的氣體一定是空氣
D.空氣的成分始終不變
【解析】選B。空氣中稀有氣體含量0.94%指的是體積分數(shù),故B正確;無色無味的氣體不一定是空氣,例如氧氣也是無色無味的氣體,故C錯;原始大氣和現(xiàn)在大氣的成分是不一樣的,故D錯。
7、
4.下列氣體中會污染空氣的是 ( )
A.氮氣(N2) B.氧氣(O2) C.水蒸氣(H2O) D.二氧化硫(SO2)
【解析】選D。N2、O2為空氣中的主要成分,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H2O也不會對空氣造成污染。目前空氣的污染物主要確定為硫、氮的氧化物等有毒氣體和可吸入顆粒物。
5.如圖分別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氣組成(體積分數(shù))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地球和火星的大氣中氧氣(O2)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
B.地球和火星的大氣中都含有氮氣(N2)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氣中二氧化碳(CO2)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氣組成完全相同
8、
【解析】選B。分析圖示可知,地球大氣以氮氣、氧氣為主,火星大氣以二氧化碳、氮氣為主,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體積分數(shù)是不相同的,故A、C、D皆錯。
二、非選擇題
6.下列事實說明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
(1)空氣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水長期暴露在空氣中會變渾濁___________。
【解析】(1)制造氮肥的原料是氮氣;
(2)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變渾濁。
答案:(1)氮氣 (2)二氧化碳
7.請你將物質(zhì)與相關(guān)的用途用線連接起來。
氧氣 a.作食品保護氣
氮氣 b.支持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 c.動植
9、物的呼吸、燃燒
稀有氣體 d.制造能發(fā)出各種顏色的霓虹燈
【解析】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及燃料的燃燒都離不開氧氣;氮氣的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稀有氣體常用于制造多種用途的電光源等。
答案:氧氣——c 氮氣——a
二氧化碳——b 稀有氣體——d
8.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為探究空氣中 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
請根據(jù)圖示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閉合電源開關(guān),可以觀察到白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裝置冷卻到室溫時,可觀察到U形管內(nèi)左側(cè)液面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這個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__。
(4)此實驗還可推知反應后剩余氣體的兩點性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閉合電源,電火花引燃易燃的白磷,白磷燃燒的現(xiàn)象與紅磷相似,發(fā)黃光,生成大量的白煙;左側(cè)密閉環(huán)境中的氧氣因支持白磷燃燒而消耗掉,左側(cè)管內(nèi)氣壓減小,液面上升;同時也可推測出剩余的氣體既不支持燃燒,也不易與水反應,又不易溶于水。雖然此裝置與課本提供的裝置不同,但實驗原理是一樣的。
答案:(1)燃燒,
11、生成大量白煙
(2)上升到原左側(cè)管內(nèi)空氣的處(或刻度“1”處)
(3)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
(4)不支持燃燒,不易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任寫兩點即可)
【能力提升練】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1.有些汽車為增強安全性而配有安全氣囊。當汽車受到一定力量的撞擊時,某些物質(zhì)迅速分解,釋放出一種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使氣囊彈出并迅速膨脹,以保護車上人員的安全。這種氣體是 ( )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解析】選A。抓住題目的關(guān)鍵點: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就能判斷出該氣體是氮氣。
2.下列關(guān)于空氣的說法正確的
12、是( )
A.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zhì)量級別數(shù)目越大,空氣質(zhì)量越好
B.稀有氣體不與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
C.一定量空氣與銅絲完全反應后剩余的氣體是純凈物
D.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
【解析】選D??諝赓|(zhì)量報告中所列的空氣質(zhì)量級別數(shù)目越小,空氣質(zhì)量越好,A錯;稀有氣體幾乎不與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并不是不與其他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B錯;一定量空氣與銅絲完全反應只是消耗氧氣,剩余的氣體中含有稀有氣體、二氧化碳、氮氣等,故剩余的氣體不是純凈物,故C錯。
3.為了經(jīng)久耐用,在燈泡中可填充的氣體是(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
【解析】選
13、B。氮氣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故常利用該性質(zhì)用氮氣作保護氣。
4.下列事實不能說明空氣是客觀存在的是( )
A.在臉旁揮揮手,感受到有些涼意
B.來電了,整個山城又亮起來了
C.打開電扇,有風徐徐吹來
D.將一個空集氣瓶倒扣在充滿水的大水槽中往下壓,水不能充滿集氣瓶
【解析】選B。揮手、開電扇都可使空氣流動,我們能感受到,在液體中的集氣瓶不能充滿水,表明集氣瓶內(nèi)有空氣,而來電燈亮和空氣沒有關(guān)系。
5.下列關(guān)于空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工業(yè)上利用氧氣和氮氣的沸點不同,從液態(tài)空氣中分離出氧氣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B.空氣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化學資源
C.若大量有
14、害物質(zhì)進入空氣中,僅靠大自然的自凈能力,大氣也能保持潔凈
D.按體積分數(shù)計,空氣中約含有氮氣78%、氧氣21%、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1%
【解析】選C。大自然的凈化能力是有限的,有害物質(zhì)若大量排放到空氣中,就會超過大自然的凈化能力,形成污染。
6.室內(nèi)空氣污染物與空氣質(zhì)量報告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所不同,以下不會使室內(nèi)空氣受污染的是( )
A.烹飪時產(chǎn)生的油煙
B.水果散發(fā)出的香味
C.煤燃燒生成的煙霧
D.裝修釋放出的甲醛等刺鼻氣味的物質(zhì)
【解析】選B。空氣污染是指空氣中含有的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zhì),由我們的學習和日常生活經(jīng)驗知,油煙、煙霧、甲醛都對我們身體有害。
二、
15、理解與應用(本題包括3小題,共22分)
7.(4分)對下列兩種氣體,根據(jù)你所學的知識,提出驗證的方法。
【解析】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答案:插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
8.(10分)如圖是由A、B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其中存有30 mL空氣,給裝有螺旋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fā)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應基本類型_______
16、____。停止加熱后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到B注射器中,推測注射器B中氣體的體積約為________mL(玻璃管的體積可以不考慮),你的結(jié)論是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加熱的條件下,銅絲能與O2反應生成黑色的氧化銅,能觀察到銅絲表面變黑,此反應為兩種物質(zhì)生成一種物質(zhì),屬于化合反應,在空氣中O2約占總體積的1/5,剩余約4/5體積的其他氣體。30 mL×4/5=24 mL。據(jù)此現(xiàn)象可推知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答案:銅絲表面變黑 銅+ 氧氣氧化銅 化合反應
24 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9.(8分)在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探究中,小明進行了如圖所示實
17、驗。將紅磷盛放在燃燒匙內(nèi),點燃后立即插入集氣瓶內(nèi)并塞上瓶塞。
(1)查閱資料知,磷能和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同時放出熱量,你認為紅磷能燃燒屬于___________(填“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化學性質(zhì)”或“物理性質(zhì)”)。
(2)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紅磷燃燒、生成大量的白煙,一會火焰熄滅,冷卻后瓶壁上有白色物質(zhì)生成,打開止水夾,發(fā)現(xiàn)水從燒杯進入集氣瓶中,你認為水能進入集氣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師說:“進入瓶內(nèi)水的體積應當占瓶體積的五分之一,近似等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但小明通過實驗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與正常
18、值相比偏小,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紅磷燃燒是化學變化,故紅磷能燃燒屬于化學性質(zhì)。
(2)瓶內(nèi)空氣中氧氣被紅磷消耗后,壓強變小,水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便會從燒杯進入集氣瓶中。
(3)小明的實驗值偏小,可能的原因是:紅磷的量不足,氧氣沒有耗盡;沒有冷卻到室溫;裝置漏氣;讀數(shù)不準確等。
答案:(1)化學性質(zhì)
(2)瓶內(nèi)空氣中氧氣被紅磷消耗后,壓強變小
(3)紅磷的量不足 沒有冷卻到室溫 裝置漏氣 讀數(shù)不準確等(填任意兩點即可)
19、三、分析與計算(本題包括1小題,共10分)
10.一般氧氣占清新空氣的21%。當空氣中氧氣含量降至12%時,人體可發(fā)生呼吸困難;降至10%,可發(fā)生智力活動減退;降至7%~8%以下可危及生命安全(題中百分數(shù)為體積分數(shù))。初中生平均每人每小時消耗氧氣
22升,現(xiàn)有50名同學,在一間長8 m,寬6 m,高3 m的密封教室內(nèi)待了整半天(一天按24小時計),假若開始教室內(nèi)為清新空氣,試求算最后教室內(nèi)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1 m3=1 000升)(精確至0.1%)
【解析】開始房間內(nèi)氧氣總量為8×6×3×1 000× 21%升=30 240升,消耗氧氣共50×22×12=13 200升,最后
20、房間內(nèi)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30 240- 13 200)/(8×6×3×1 000)×100%=11.8%。
答案:最后房間內(nèi)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1.8%。
【知識樂探究】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待燃燒、冷卻后打開 止水夾,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 約占集氣瓶容積的70%。根據(jù)空氣 的組成,小組成員們推出減少的 體積中有氮氣。
【提出問題】氮氣是怎么減少的?
【假設一】氮氣與鎂條反應而減少。
【假設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鎂在氮氣中能燃燒,產(chǎn)物為氮化鎂,通常為
21、固體。
【反思與交流】用鎂條能否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共享】你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藥品、儀器的選擇有哪些認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水能進入集氣瓶內(nèi),說明鎂能與氧氣反應;但是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和理論值21%相差太大,說明不是簡單的誤差造成的,可能是鎂與空氣的主要氣體氮氣也發(fā)生了反應,也可能是氮氣在高溫條件下與集氣瓶內(nèi)的其他物質(zhì)反應而減少。
查閱資料表明鎂條在氮氣中也能燃燒,產(chǎn)物為氮化鎂,所以假設一是有道理的,因此不能用鎂條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能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物質(zhì)必須只與氧氣反應而不與氮氣等其他氣體反應,生成物不能是氣體。而且反應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以保證進入裝置的水的體積等于減少的氣體的體積。
答案:【假設二】氮氣在高溫條件下與瓶內(nèi)的其他物質(zhì)反應而減少
【反思與交流】鎂條除與氧氣反應外,還與氮氣反應,會使測量結(jié)果偏大,故不能用鎂條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交流共享】
①能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物質(zhì)必須只與氧氣反應而不與氮氣等其他氣體反應,生成物不能是氣體
②反應應在密閉的容器中進行(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