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xué) 考前歸納總結(jié) 立體幾何常見題型與解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中數(shù)學(xué) 考前歸納總結(jié) 立體幾何常見題型與解法(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立體幾何常見題型與解法
一、求空間角問題
1.異面直線所成的角
設(shè)異面直線的方向向量分別為。則與所成的角滿足對應(yīng)的銳角或直
角即為直線a(AB)與b(CD)所成的角。。
O
A
P
2.線面所成的角
設(shè)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的法向量分別為,則直線的方向向量與平面所成角滿足。
3.二面角的求法
二面角,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為,
若將法向量的起點放在兩個半平面上(不要選擇起點在棱上),
當(dāng)兩個法向量的方向都向二面角內(nèi)或外時,則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的補角;
即:;
當(dāng)兩個法向量的方向一個向二面角內(nèi),另一
2、個向外時,則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即:;
圖(1) 圖(2)
例1:在棱長為的正方體中,分別是的中點,
(1)求直線所成角的余弦值;
(2)求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平面與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1)如圖建立坐標系,則
A
B
C
D
E
F
G
x
y
z
,
故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2) 所以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在的平分線上,
又為菱形,為
3、的平分線,
故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為,
建立如圖所示坐標系,則,
,
故與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3)由,
所以平面的法向量為下面求平面的法向量,
設(shè),由,
,
,所以平面與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例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PC⊥底面ABCD,ABCD是直角梯形,AB⊥AD,AB∥CD, AB= 2AD =2CD =2.E是PB的中點.
(I)求證:平面EAC⊥平面PBC;
(II)若二面角P-A C-E的余弦值為,
求直線PA與平面EAC所成
4、角的正弦值.
解:(Ⅰ)∵PC⊥平面ABCD,ACì平面ABCD,∴AC⊥PC,
∵AB=2,AD=CD=2,∴AC=BC=,
∴AC2+BC2=AB2,∴AC⊥BC,
又BC∩PC=C,∴AC⊥平面PBC,
D
A
C
E
P
B
x
y
z
∵ACì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C.
(Ⅱ)如圖,以C為原點,、、分別為x軸、
y軸、z軸正向,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C(0,0,0),A(1,1,0),B(1,-1,0).
設(shè)P(0,0,a)(a>0),
則E(,-,),
=(1,1,
5、0),=(0,0,a),
=(,-,),
取m=(1,-1,0),則
m·=m·=0,m為面PAC的法向量.
設(shè)n=(x,y,z)為面EAC的法向量,則n·=n·=0,
即取x=a,y=-a,z=-2,則n=(a,-a,-2),
依題意,|cosám,n?|===,則a=2.
于是n=(2,-2,-2),=(1,1,-2).
設(shè)直線PA與平面EAC所成角為θ,
則sinθ=|cosá,n?|==,
即直線PA與平面EAC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例3:如圖,四棱錐中,底面ABCD為矩形,底面ABCD,AD=PD,E, F分別CD、PB的中點.
(Ⅰ
6、)求證:EF平面PAB;
(Ⅱ)設(shè)AB=BC,求AC與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
(Ⅰ)證明: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如圖),
設(shè)AD=PD=1,AB=(),
A
B
C
D
E
F
x
y
z
P
則E(a,0,0), C(2a,0,0), A(0,1,0), B(2a,1,0),
P(0,0,1), .
得,,.
由,得,
即,
同理,又, 所以EF平面PAB.
(Ⅱ)解:由,得,即.
得,,.
有,,.
7、
設(shè)平面AEF的法向量為,
由,
解得. 于是.
設(shè)AC與面AEF所成的角為,與的夾角為.
則. .
所以,AC與平面AEF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二、探索性問題
例4.如圖,在直三棱柱中,
(1)求證(2)在上是否存在點使得
(3)在上是否存在點使得
C
A
B
x
D
y
Z
解:直三棱柱,兩兩垂直,
以為坐標原點,直線分別
為軸軸,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系,
則,
(1),
(2)假設(shè)在上存在點,使得,則
8、
其中,則,于是,
由于,且
所以得,
所以在上存在點使得,且這時點與點重合。
(3) 假設(shè)在上存在點使得,
則其中
則,,
又由于,,
所以存在實數(shù)成立,
所以,所以在上存在點使得,且使的中點。
三、范圍問題
例5.如圖,在梯形中,,,四邊形 為矩形,平面平面,.
(1)求證:平面;
(2)點在線段上運動,設(shè)平面與
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為
,試求的取值范圍.
(1)證明:在梯形中,
∵ ,,
∠=,∴
9、
∴
∴ ∴ ⊥
∵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 ⊥平面
(2)由(1)可建立分別以直線為的如圖所示空間直角坐標
系,令,則,
∴
設(shè)為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由 ,
聯(lián)立得 ,
取,則
∵ 是平面的一個法向量
∴
∵ ∴ 當(dāng)時,有最小值,
當(dāng)時,有最大值. ∴
四
10、、折疊問題
例6。在正三角形ABC中,E、F、P分別是AB、AC、BC邊上的點,滿足AE:EB=CF:FA=CP:PB=1:2(如圖1).將△AEF沿EF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A1-EF-B成直二面角,連結(jié)A1B、A1P(如圖2)
(1)求證:A1E⊥平面BEP;
(2)求直線A1E與平面A1BP所成角的大?。?
(3)求二面角B-A1P-F的余弦值.
解:不妨設(shè)正三角形ABC 的邊長為 3 .
(1)在圖1中,取BE的中點D,連結(jié)DF.
∵AEEB=CFFA=12,∴A
11、F=AD=2,而∠A=600,∴△ADF是正三角形,
又AE=DE=1,∴EF⊥AD.
在圖2中,A1E⊥EF,BE⊥EF,∴∠A1EB為二面角A1-EF-B的平面角.
由題設(shè)條件知此二面角為直二面角,∴A1E⊥BE.
又BE∩EF=E,∴A1E⊥平面BEF,即A1E⊥平面BEP.
(2)建立分別以ED、EF、EA為x軸、y軸、z軸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E(0,0,0),A(0,0,1),
B(2,0,0),F(0, ,0), P (1, ,0),
則,.
設(shè)平面ABP的法向
12、量為,
由平面ABP知,,即
令,得,.
,
, 所以直線A1E與平面A1BP所成的角為600.
(2) ,設(shè)平面AFP的法向量為.
由平面AFP知,,即
令,得,.
,
所以二面角B-A1P-F的余弦值是.
五、用法向量求點到平面的距離
如右圖所示,已知AB是平面α的 一條斜線,為平面α的法向量,則 A到平面α的 距離為;
例7、如圖,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90°,AC=BC=CC1=2.
(I)證明:AB1⊥BC1;
(II)求點B到平面AB1C1的距離;
(III)求二面角C1—AB1—A1的大小
5解:(1)如圖建立直角坐標系,其中C為坐標原點.
依題意A(2,0,0),B(0,2,0),
B1(0,2,2),C1(0,0,2),
因為,所以AB1⊥BC1.
(2)設(shè)是平面AB1C1的法向量,
由得
所以令,
則,因為,
所以,B到平面AB1C1的距離為.
(3)設(shè)是平面A1AB1的法向量.由
令=1,則
因為所以,二面角C1—AB1—A1的大小為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