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3套終結性試題及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3套終結性試題及答案(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3套終結性試題及答案
試卷1
答題說明:把試題及答案用快捷鍵Ctrl+C進行復制,然后用快捷鍵Ctrl+V粘貼到答題的頁面中,最后保存并提交答案。
一、材料分析題(20分)
朱彥夫,中共黨員,他參加過上百次戰(zhàn)斗,三次立功,十次負傷,經歷過長津湖戰(zhàn)役,動過47次手術,是特等傷殘軍人;退伍后,拖著殘軀帶領鄉(xiāng)親建設家園,并將自己的經歷體會寫成小說《極限人生》,用堅強意志和為民情懷書寫著自己的“極限人生”,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2022年3月,被評為“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
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
1.什么是
2、人生價值?
答:人生價值就是人對社會和他人的積極意義,所謂人生價值的真正價值是在于對社會的貢獻,包含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
人生價值,是指人的生活實踐對個人和社會所具有的作用和意義。在生活實踐中,人生價值內在地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人生的自我價值,二是人生的社會價值。
人生的自我價值是指個體的生命活動對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個體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滿足程度。
生命的社會價值是指個體的生命活動對他人和社會的價值,主要反映個體對他人和社會的貢獻。一般來說,一個人的貢獻越大,他實現的社會價值就越高。
2.人生價值的實現條件是什么?
答: (1)實現人生價值要從社會客觀條
3、件出發(fā)。人生價值是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的,人的創(chuàng)造力的形成、發(fā)展和發(fā)揮都要依賴于一定的社會客觀條件。
(2)實現人生價值要從個體自身條件出發(fā)??陀^地認識自己是確定人生價值目標的重要前提。應當實事求是地根據自身的條件來確定自己的人生價值目標。
(3)不斷增強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和本領。個人的主觀努力,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其人生價值實現的程度。人的能力具有累積效應,能夠經過學習、鍛煉而得以提升。
二、簡答題(10分)
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權利主要包括哪些?
答: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
4、自由;
4.人身與人格權,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5.監(jiān)督權,包括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并依法取得賠償的權利;
6.社會經濟權利,包括勞動權利,勞動者休息權利,退休人員生活保障權利,因年老、疾病、殘疾或喪失勞動能力時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社會保障與物質幫助的權利;
7.社會文化權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權利,進行科研、文藝創(chuàng)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8.婦女保護權,包括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權利;
9.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保護;
10.華僑、歸僑和僑眷的
5、正當權利和利益受國家保護。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終結性試題及答案
試卷2
答題說明:把試題及答案用快捷鍵Ctrl+C進行復制,然后用快捷鍵Ctrl+V粘貼到答題的頁面中,最后保存并提交答案。
一、材料分析題(20分)
集體主義原則寫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寫在中國人民的生活實踐中,體現為古而有之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體現為戰(zhàn)火紛飛年代的“茍利社稷,死生以之”,體現為和平建設時期的“敢教日月?lián)Q新天”,體現為復興路上的“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更體現為抗擊疫情中的齊心協(xié)力、眾志成城、同舟共濟、守望相助。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偉大抗疫
6、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怎樣理解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的原則?
答案一:
(1)集體主義是人類社會本質的必然選擇。確立社會主義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這是社會本質的必然要求。以社會為本位的集體主義,這是社會主義社會確立的價值目標。社會規(guī)定著人的本質,因此,個人與社會不是同質的,社會較之個人更根本。從社會和個人互為依存中,社會高于個體,沒有社會就沒有單個的“人”。社會不是無數個體的數學集合,而是每一個個體的存在方式,這樣,它的本質在于它的社會規(guī)
7、定性。如果確認人類社會的本質在于社會的規(guī)定性,那么,以社會為本位的集體主義價值原則就是理所當然的了。正因為是以社會為本位,人類社會才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以社會為本位的集體主義原則,可以說是社會本質的必然選擇和要求。
?
(2)集體主義是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關系的基礎是勞動人民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它反映的最基本的利益關系是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維護、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維護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則是社會主義道德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而反映這個基礎的道德觀念,必然是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
?
?(3)集體主義是調節(jié)個人與社會利益的基本原則。在社會主義
8、條件下,明確了社會主義道德原則是集體主義,便能正確地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好個人利益同社會利益、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
?
如前所述,在社會主義社會里,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證。離開了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集體利益和集體力量,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個人利益和個人解放;個人正當利益的不斷實現,個性的全面發(fā)展,要依靠無產階級的集體事業(yè)的發(fā)展;只有通過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的聯(lián)合力最,才能獲得個人全面發(fā)展的條件。在我國,勞動者個人利益的實現,要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前提,同時,國家和集體又為個人才能的發(fā)揮提供條件,為個人利益提供保證。因此,社會主義體主義原則要求把這二者統(tǒng)一
9、起來,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答案二:
在保證社會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要把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結合起來,盡可能地保證和滿足集體成員的個人利益。這是因為,社會集體利益歸根到底是為了保障勞動者和社會集體成員的個人利益的實現。社會集體利益雖然不是個人利益的機械相加的總和,然而它決不是存在于廣大群眾個人利益之外的東西。社會主義道德不僅承認個人利益的存在,而且認為關心和照顧個人利益是社會主義道德的一個重要原則?!鄙鐣髁x的集體主義,要求人們想問題、辦
事情都要從大局出發(fā),在維護國家、社會整體利益前提下,去獲取正當的個人利益。在這里,我們還必須強調,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與小團體主義
10、、本位主義有著本質的區(qū)別。
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的本質是不顧甚至損害國家和整體利益去追求少數人的利。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明確指出:“在經濟活動中,國家依法保護企業(yè)和個人利益,鼓勵人們通過合法經營和誠實勞動獲取經濟利益;同時引導人們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關系,反對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反對損公肥私、損人利己?!边@一精神充分說明,堅持集體主義原則,既要依法保護個人利益,又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極端個人主義。正如十五大報告中指出的那樣:“要形成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當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三者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
11、要服從社會集體利益,為保護社會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有的為了保衛(wèi)國家財產和人民生命安全,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在他們身上集中體現了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精神。這充分說明我國人民的社會主義集體精神,有著無比強大的凝聚力。
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體制,它要求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公平競爭,推進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要求人們在一切經濟活動中,正確處理競爭與協(xié)作、自主和監(jiān)督、效率與公平、先富與后富、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形成健康有序的經濟和社會生活規(guī)范;要求人們不能只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顧任何道德準則,必須在遵守一定道德準則的前提下謀取正當的物質利益。
社會主義市
12、場經濟既是法制經濟,又是道德經濟。我們強調集體主義,就是要求人們在一切經濟活動中,要以維護國家和集體利益,維護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基礎為最高宗旨,這與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并不矛盾。這樣才能保證市場經濟的健康發(fā)展,實現全國人民共同富裕這一目標。
總之,集體主義原則集中地反映和體現了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集體是人民群眾平等的同志式的聯(lián)合體。個人不僅是集體的一員,而且是其中具有相對獨立地位的、富有主觀能動性的個人。生活于集體之中的任何人都只有通過集體的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只有在發(fā)展集體事業(yè)中才能發(fā)展個人。每個人都必須把自己的意志納入集體的意志中去,以實現集體目標的形
13、式實現自己的個人目標。
二、簡答題(10分)
我國的特別行政區(qū)和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都是我國不可分割的地方行政區(qū),享有一定自治權,兩者有什么區(qū)別呢?
答案: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思想道德與法治》大作業(yè)終結性試題及答案(2022年度)
一、材料分析題(20分)
2021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將發(fā)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用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
文章強調,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指明了人類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推進了人類文明進程。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我們黨的靈魂
14、和旗幟。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馬克思主義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我們黨一路走來,無論是處于順境還是逆境,從未動搖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在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這一根本問題上,我們必須堅定不移,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動搖。
文章指出,我們黨的歷史,是一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豐富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也是一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和改造中國的歷史。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創(chuàng)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5、思想,指導黨和人民事業(yè)不斷開創(chuàng)新局。理論的生命力在于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馬克思主義不斷發(fā)展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神圣職責。我們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引領時代,繼續(xù)發(fā)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結合材料分析:為什么要信仰馬克思主義?
答: 其一,馬克思主義引領絕望迷茫和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找到了奮取道路和前進方向。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在與西方列強的悲壯抗爭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慘敗,被迫割地賠款。中國人不斷痛苦反思:問題究竟出在哪里?開始認為是技術問題,于是我們進行了不觸動封建根基的自強運動和中學為體、
16、西學為用的改良主義,但這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危機更加深重;然后又認為是體制問題,于是我們又進行了資產階級革命派領導的推翻清王朝革命,建立了模仿西方體制的民國政體,然而,枷鎖仍未解除,國家仍然挨打遭辱。在中華民族陷入從未有過的迷茫痛苦之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黑格爾曾經預言,古老的中國需要外來思想的刺激,才能生動起來。在擁抱馬克思主義之前,我們曾經學習和實驗了西方幾乎所有有影響的思想和主義,但不幸都失敗、破產了。經過反復比較最終選擇了馬克思主義,才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指明了奮取道路和前進方向。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建立,標志著中華民族開始走出歷史低谷,在精神上由被動
17、轉為主動,中國社會即將迎來煥然一新的明天。
其二,馬克思主義的“人類解放”思想高度契合中華民族的“天下大同”思想,喚醒了中華民族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生動實踐意識。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它第一次站在人民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理論規(guī)劃了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中國共產黨繼承馬克思主義人民性立場,吸取中華文明精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根本使命,把億萬人民群眾緊密團結在馬克思主義的旗幟下,凝聚起人民群眾為自己根本利益而奮斗的磅礴力量。
18、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的,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其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觀點、方法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強大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也揭示了人類思維規(guī)律,不僅是改造世界的強大力量,也是認識世界的科學理論。90多年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幫助中國人重新認識了中國歷史和中國社會,進而找到了實現民族解放和發(fā)展進步的光明道路。90多年的實踐證明,什么時候堅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
19、實際相結合,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就能發(fā)展進步;反之,則會出現失誤和退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中國共產黨人觀察和解決一切問題的“望遠鏡”和“顯微鏡”,是我們黨解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的哲學依據。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寫下了《唯心史觀的破產》的著名評論。針對國內外的一些謬論和疑惑,毛澤東寫道:“馬克思列寧主義來到中國之所以發(fā)生這樣大的作用,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條件有了這種需要,是因為同中國人民革命的實踐發(fā)生了聯(lián)系,是因為被中國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觀的實際的事物相聯(lián)系,如果沒有客觀存在的需要,如果不為人民群眾所掌握,即
20、使是最好的東西,即使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也是不起作用的。”(《毛澤東選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頁)這段70年前的文字,至今讀起來仍感力透紙背,仍然可以用來闡述我們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堅定理由。
二、簡答題(10分)
1.法律的含義是什么?
答: 法律是一種公平的規(guī)則,即人類在社會層次的規(guī)則,社會上人與人之間關系的規(guī)范。它以正義為其存在的基礎,以國家的強制力的保證實施為手段。法律需要逐漸變得適當寬容以利于社會和諧。法律屬于上層建筑范疇,由經濟基礎決定,并為經濟基礎服務。法律的目的在于維護有利于統(tǒng)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是統(tǒng)治階級實現其統(tǒng)治的一項重要工具。所以,法律是階
21、級社會特有的社會現象,隨著階級斗爭的產生、發(fā)展而演變,最終它也將隨著社會階級斗爭的消滅而自行消亡。法律的概念古時指律令或刑法。由立法機關制定,國家政權機關保證執(zhí)行的行為準則。法律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過程化產物,從人類社會早期的行為和社會關系的習慣法的產生,到國家的誕生,訴訟與審判的出現,再到權利和義務的區(qū)別開來,在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代,法律被賦予了不同的含義,但一成不變的是:法律是被國家賦予的強制性社會規(guī)范。
2.什么是依法治國?
答: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