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2湖心亭看雪教案 新人教版(共4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12湖心亭看雪教案 新人教版(共4頁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12 湖心亭看雪
知識與技能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
2.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過程與方法
1.揣摩文中描寫西湖雪景的文字,把握作者的風(fēng)格。
2.把握文章的白描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高雅脫俗的情懷。
重點
反復(fù)誦讀,體會意境。
難點
了解白描手法的使用。
誦讀法、資料查閱法、類文對比法。
上網(wǎng)或到圖書館查閱作者及其作品,對作者、課文有大概的了解。可查閱的圖書有《晚明二十家小品》《明人小品集》《晚明小品文庫》《明小品三百篇》《歷代
2、小品文精華鑒賞》《明清性靈小品》等。預(yù)習(xí)課文,疏通文意,了解課文內(nèi)容,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
1課時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边@句話大家一定聽說過,杭州西湖美景揚(yáng)名天下,歷代詩人寫了大量詩詞盛贊西湖景色。明代汪珂玉說:“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能真正領(lǐng)山水之絕者,塵世有幾人哉!”而清代文人張岱就是這樣一位領(lǐng)略山水之絕的人。下面讓我們欣賞他用清新淡雅的筆觸寫出的雪后西湖的奇景。
張岱(1597~1689年),明末清初文學(xué)家,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是官宦世家子弟,前半生過著封建士大夫的風(fēng)流浪漫生活,晚年窮困潦倒,避
3、居山中,仍然堅持著述。張岱愛好廣泛,頗具審美情趣。喜歡游山逛水,深諳園林布置之法;既懂音樂,又諳彈琴制曲;善品茗,茶道功夫相當(dāng)深厚;喜歡收藏,鑒賞水平很高;又精通戲曲,編導(dǎo)評論都要求至善至美。他生于詩書禮儀之家,思想?yún)s自由散漫,淡泊功名。但他卻有強(qiáng)烈的民族意識,清兵南下后,他深感國破家亡的沉痛和悲憤,“披發(fā)入山”,表示對清統(tǒng)治者的不滿與抗議,盡管布衣素食,甚至到了“斷炊”地步,也不后悔。撫今追昔,頗有“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之感。于是他以追憶的方式,記敘早年的見聞,寫成《陶庵夢憶》、《西湖夢尋》以及記錄明代史事的《石匱書》,以寄托故國之思。
《湖心亭看雪》是張岱的代表作,出自回憶錄《陶庵夢
4、憶》,寫于明王朝滅亡以后。對故國往事的懷戀都以淺淡的筆觸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著痕跡,但作者的心態(tài)可從中窺知一二。
1.請學(xué)生聽讀課文,注意字音和停頓。
2.請學(xué)生熟讀課文,讀準(zhǔn)字音,理解字詞。
3.請學(xué)生用自己的話復(fù)述一下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到西湖的湖心亭看雪。
4.?dāng)⑹率潜疚牡木€索,請在文中找出記敘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時間——崇禎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時分
地點——西湖湖心亭
人物——作者、兩個金陵人(舟子、小童)
事件——看雪
1.記敘看雪的背景、時間、天氣有何作用?
本文開篇敘事,交代看雪的時間及背景,“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5、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dú)往湖心亭看雪”。樸實的記敘,交代了一個不尋常的人。寫不一般的紀(jì)年方法、不一般的時間、不一般的天氣,都是突出“獨(dú)”字?!蔼?dú)”,不僅強(qiáng)調(diào)數(shù)量(只有自己一人),更寫出了作者與眾不同的心態(tài)與情趣。
2.找出寫景的句子并體味作者的感情。作者寫景使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特點?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以景生,景以情存,情景相生。本文寫景有兩句,先從大處落筆,“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泵鑼懷┖笪骱?,設(shè)造了靜寂、空曠、混沌的境界。接著,作者落筆眼前,寫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薄耙?/p>
6、痕”“一點”“一芥”“兩三?!保褂每鋸埖男揶o手法,形象地描繪出了眼前景物的渺小、微弱,與曠遠(yuǎn)莽蒼的大自然進(jìn)行對比,渲染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的人生情緒。作者寫景,使用白描手法,不渲染不雕飾,簡潔樸素自然,如一幅寫意山水畫卷。人物云天、高低近遠(yuǎn)、濃淡疏密,人與自然在精神世界里達(dá)到了高度的統(tǒng)一和諧。然而,寧靜之中,我們?nèi)匀桓惺艿阶髡邇?nèi)心深處的漂泊無依、茫然無奈的傷感。
3.文章后半部分近一半筆墨寫人,對此,你有何看法?最后用舟子的話作結(jié),有何意義?
文章的標(biāo)題是“湖心亭看雪”,人們很容易產(chǎn)生一種定勢思維:看雪就是寫雪景,但這篇文章卻用了近一半的篇幅來寫人,寫奇遇,寫飲酒,抒感慨,豐
7、富了文章內(nèi)涵。繪景寫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為有了人的活動更具魅力。張岱的文章寫景,同時也寫觀賞景物的人及其感受,而點睛之筆,往往在此。結(jié)尾作者引用舟子的話“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一個“癡”字,似貶實褒,對作者到湖心亭賞雪這一行為給予了肯定與贊賞,不僅如此,還包括了對作者品味、人格的肯定與贊賞。
4.本文的語言有何特點?試舉例分析說明。
此文是小品,全文不到160個字,篇幅短小。語言嚴(yán)整而富于變化,文字簡約,內(nèi)涵豐厚。如“獨(dú)”“大喜”“霧凇沆碭”等。
寫景并不僅僅為了寫景,在名篇中,景與情相互交融,密不可分。本文寫景,沒有僅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靈魂,即自然萬物的
8、勃勃生機(jī),通過高低、遠(yuǎn)近、動靜的變化,視覺、聽覺的立體感受,來傳達(dá)自己與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悅,體現(xiàn)了作者酷愛自然、歸隱林泉的志趣。我們可以借鑒作者的寫作技巧,寓情于景,于平淡處見真情。
文章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寫?yīng)毻p雪;第二部分寫雪后湖景;第三部分寫雪中對飲。
本文生動描寫了湖心亭悠遠(yuǎn)脫俗的美麗雪景,敘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敘事、寫景、抒情多種表達(dá)方式綜合運(yùn)用,表達(dá)了作者對大自然的贊賞和避世、清高、脫俗的情懷。
1.對話、寫景、敘事、抒情相融合。
這篇小品文有人物,有對話,熔敘事、寫景、抒情于一爐,淡淡寫來,情致深長,洋溢著濃郁的詩意。特別是變換視角所寫“上下一白”的湖
9、中雪景的特寫鏡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簡直如朦朧的畫、夢幻的詩,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
2.人與景相融合。
人與景的融合是本文的特色之一,本文寫景的一段,作者抓住了夜色中雪景的特點,“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是茫茫雪景中的亮點,作者以其準(zhǔn)確的感受,體會到這隱藏在簡單背后的震撼力。宇宙的空闊與人的渺小構(gòu)成了強(qiáng)烈的對比,景物因此有了內(nèi)容。湖心亭巧遇雖是敘事,但重在抒情。因意外遇到兩個賞雪人而驚喜,短暫的相遇都很暢快,隨之而來的分別不免傷感,但賞雪遇到志趣相投的人又讓他釋然。情緒的變化一波三折,卻都與“看雪”有關(guān),是“看雪”行動的延伸。由從景的角度寫人轉(zhuǎn)變?yōu)閺娜说慕嵌葘懢?,將人與景有機(jī)地結(jié)合起來。人的參與,給本來顯得有些冷寂、單調(diào)的景物注入了生機(jī)。
全文不過160字,卻把湖心亭的夜間雪景寫得氣象混莽,恍惚迷離,把作者“擁毳衣爐火”、深夜觀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懷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本課教學(xué)我著眼于個性化閱讀和情感體驗,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尤其是在過程和方法中融入了自主性學(xué)習(xí)探究、移情性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了學(xué)生與文本、學(xué)生與作者的對話。反復(fù)誦讀、感悟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景物描寫,掌握并運(yùn)用白描的寫法。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