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數學下冊 3 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第1課時 長方體教案 新人教版(共9頁DOC)
《五年級數學下冊 3 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第1課時 長方體教案 新人教版(共9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五年級數學下冊 3 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第1課時 長方體教案 新人教版(共9頁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第3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本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基礎上,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圖形,是從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一次重要轉化,系統(tǒng)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有關知識,是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正方體,可使學生對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學生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圖形的基礎。另外,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形成體積的概念,掌握體積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各種幾何形體體積的基礎
2、。 教科書非常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結合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概念理解,注重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分三小節(jié)編排: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主要教學生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一節(jié)中,還介紹了容積的概念及體積單位、容積單位間的進率、名數的換算,并探索了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教學重點是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表面積、體積、容積的概念,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體積的計算方法,建立體積、容積單位表象,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能夠直觀地認識一些平面圖形和立體
3、圖形,能從生活中找到大量的立體圖形素材,并能通過這些素材發(fā)現一些基本特征。本單元是在此基礎上系統(tǒng)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知識。其中,表面積是學生對面積概念的拓展,體積對學生來說更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且學生對“物體占有一定的空間”這句話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故事、實驗、比較等方法,讓學生切實感悟到物體占有空間,不同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從而深刻地理解體積的含義,為后面學習圓柱的體積計算作鋪墊。 1.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利用學生熟悉的教學資源,通過指、摸、比、剪、倒、估等操作實驗活動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征,建立體積、容積單位表象,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
4、表面積、體積的概念是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基礎。如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應著眼于對表面積概念的理解:長方體(或正方體)的表面積指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的總面積。同樣,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也應著眼于對體積概念的理解:求一個物體的體積,就是求這個物體中含有多少個體積單位。教學時,要注重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使學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一年七月三十日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1:36:29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第1課時 長方體 ?教學內容 教科書P18~19的內容,完成教科書P21“練習五”中第1~3題。 ?教
5、學目標 1.認識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含義。 2.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等活動,探索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想象能力。 3.通過找生活中的長方體,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 認識長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的含義。 ?教學難點 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 ?教學準備 課件、長方體學具、長方體框架、搭長方體的材料(可以學生自己準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回顧學過的圖形。 師:我們以前認識了哪些幾何圖形? 【學情預設】學生說認識的圖形。 師:認識這些圖形嗎? 課
6、件先呈現平面圖形,再呈現立體圖形,學生邊說,教師邊課件呈現圖形名稱。 2.揭示課題。 教師引導學生看教科書P18情境圖。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見到過這些物體嗎?它們的形狀是什么圖形? 【學情預設】房子、冰箱、廚柜的形狀都是長方體。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 【學情預設】學生說出冰柜、抽紙盒、書柜等。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長方體。(板書課題:長方體) 【設計意圖】再現學生學習過的平面圖形、立體圖形,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觀察生活中熟悉場景的主題圖,在與平面圖形的對比中體會立體圖形的特征,給 ◎教學筆記
7、 【教學提示】 學生已學習過平面圖形,此處教師可直接介紹“面”。 予學生清晰的概念界定——長方體是立體圖形。 二、動手操作,認識長方體的面、棱、頂點 1.直觀認識面、棱、頂點。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么發(fā)現。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長方體有平平的面”。出現不規(guī)范的表述,教師可以直接更正,告訴正確的名稱。對于“面”,學生比較容易認識,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直接板書“面”。 師:請同學們再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師揭示
8、:面和面相交的線段叫做“棱”。(板書:棱) 師:同學們再摸一摸棱和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師揭示:棱和棱的交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師說,學生摸,共同在長方體學具上指出面、棱、頂點。 【設計意圖】學生對長方體的認識并不空白,但不會用專業(yè)的術語來表述長方體各部分的名稱。借用學具讓學生直觀感知,獲得關于面、棱、頂點的正確表象。 2.結合圖形抽象出面、棱、頂點。 課件呈現長方體,學生依次說出名稱,課件依次呈現面、棱、頂點。 三、研究長方體的特征,教學教科書P18例1 1.小組合作探究長方體的特征。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長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現在請拿出你們的學具長方體,仔細觀察長
9、方體的面、棱和頂點,數一數,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看看有什么發(fā)現。 (1)認識面。 師:我們首先來認識面。四人小組研究下面的問題。 課件出示問題。 【學情預設】預設1:長方體都有6個面。教師引導學生數一數,看長方體有幾個面。 預設2:長方體的面都是長方形的。這是一種錯誤認識,教師要讓學生辨析,看是不是所有的長方體的6個面都是長方形。并用具體的長方體實物印證: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是長方形,有的是正方形。教師追問:長方體最多有幾個面是正方形的?引導學生認識長方體最多只會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預設3:長方體中有的面是完全相同的。教師用課件演示,驗證學生的發(fā)現。 學生匯
10、報交流,教師板書。 板書:面6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2)認識棱和頂點。 課件繼續(xù)出示問題。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感知相對的面完全相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演示。 師:拿出長方體,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量一量。 【學情預設】預設1:長方體有12條棱。教師拿出長方體框架,示范引導學生按順序數一數。再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學具,同桌之間互相數一數。 預設2:同一方向的棱長度相等。教師規(guī)范學生的表
11、述,介紹“相對的棱”,并用課件演示,比一比,認識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學生匯報后,教師板書。 板書:棱12條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師:棱和棱的交點是長方體的頂點,數一數,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學生匯報交流,教師板書:頂點8個 2.整體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師:我們分別從面、棱和頂點認識了長方體,大家閉著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是怎樣的? 師:誰能把長方體的特征完整地總結一下? 師小結:長方體一般是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設計意圖】面、棱、頂點是構成長方體的基本條件,借助學具和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
12、官認識長方體,在觀察、操作中認識長方體的特征,幫助學生建立面、棱、頂點三者之間的聯系。 四、制作長方體框架,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教學例2 1.從“棱”切入,精選材料,引發(fā)猜想。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如果要用小棒搭一個長方體,需要幾根小棒?為什么是12根?給你12根小棒你一定能搭成嗎? 課件出示方案。 師:仔細觀察,上面的三種方案,哪些一定能搭成長方體,哪些一定不能,為什么?先仔細想一想。 師:想好了嗎?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課件出示任務要求。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棱”是后續(xù)學習的重要基礎,要引導學生按照
13、“上下”“左右”“前后”的順序數棱的數量,既保證不重復不遺漏,又初步感知相對的棱長度相等這一概念。 2.小組合作操作,積累操作和推理經驗,驗證猜想。 學生自主操作,嘗試搭長方體。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主選擇材料,經歷一個猜想、抽象的過程,再通過實踐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 3.有序反饋交流,促進對長方體特征的理解。 (1)反饋“方案2”:初步感知基本特征。 師:哪個組選擇了方案2?搭成了嗎? 師:為什么方案2搭不成長方體? 【學情預設】預設1:全班沒有同學選擇方案2,此時
14、教師要追問:為什么不選擇方案2?通過學生“12cm的小棒多了1根,6cm的小棒少了一根”等具體的表述,抽象出12條棱分為3組,每組4條,長度相等。 預設2:學生選擇方案2,但是怎么也搭不成長方體。讓學生反饋在搭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師小結:長方體有12條棱,分成3組,每組都是4條。 (2)反饋“方案1”:鞏固及豐富基本特征,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哪個組選擇了“方案1”?搭成了長方體嗎?在搭的過程中,有哪些發(fā)現? 【學情預設】預設1:每種長度的小棒都有4根。教師引導學生指一指模型。 預設2:長度相等的4根小棒,放在相對的位置。 預設3:每組長度相等的小棒是平行的。教師利用長
15、方體框架引導學生觀察,相對的4根小棒互相平行。 預設4:每個頂點上的3根小棒長度不相等。教師用長方體框架引導學生觀察,每個頂點上的3根小棒長度不相等,而且擺放的方向不相同。 預設5:有的同學可能發(fā)現每個頂點上的3根小棒互相垂直。 ①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師揭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課件展示) 師介紹:長方體的長、寬、高是相對的,一般把前后橫著的棱稱為長,左右豎著的棱稱為高,左右橫著的棱稱為寬。 教師橫著、豎著、側著擺放長方體框架,分別讓學生指它的長、寬、高。 ②抽象圖中的長方體,得出“面”的特征。 師:如果我們將這個長方體畫在書上(課件
16、出示教科書P19右下圖),在這個長方體中找到了3條長、3條寬、3條高,還有1條長、1條寬、1條高藏在哪兒呢? 學生通過想象,指出被遮擋的長、寬、高,課件輔助用虛線顯示。再次標出長、寬、高。 ◎教學筆記 【教學提示】 反饋交流過程中,不能只執(zhí)行教案,而要根據課堂生成的資源靈活處理。 【教學提示】 此環(huán)節(jié)課堂生成資源很豐富,教師根據學生的發(fā)言,有效引導,領悟長方體棱的特征的同時,建立長、寬、高的概念。 ◎教學筆記 師:進一步思考,假如把其中1條棱隱藏,你能想象出它原來
17、的樣子嗎?再隱藏一條呢?請同學們思考:只要留下幾條棱就能想象出原來的樣子?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到3條,教師追問:怎樣的3條? 課件上依次隱去1條棱、2條棱、3條棱…… 師:如果這三條棱的長度分別是12cm、10cm、6cm,你能想象出這6個面的大小嗎? 根據學生的交流,課件依次呈現。 師:你們能想象出哪兩個面是相鄰的嗎? 【學情預設】答案不唯一,每個面相鄰的面有4個,只要學生能說出相鄰的理由(任何一個面的長和寬與相鄰的面的一條邊相等)就行。 (3)反饋“方案3”:拓展長方體的類型,溝通特殊與一般之間的關系。 師:哪個組選擇了方案3?搭成了嗎? 師:這
18、個長方體與方案1搭成的長方體相比,有什么不同? 【學情預設】方案1搭成的長方體6個面都是長方形,這里搭成的長方體有兩個面是正方形。 讓學生拿著自己搭成的長方體介紹哪兩個面是正方形,課件演示搭成的長方體。 師:這樣的長方體具有長方體的特征嗎? 【學情預設】具有長方體的所有特征。 【設計意圖】利用直觀學具操作,首先掌握長方體12條棱的長度特點,再用規(guī)范的語言給出長、寬、高的定義,有利于學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五、鞏固應用 師:在生活中,有很多形如長方體的物體,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 1.課件出示教科書P21“練習五”第1題。 學生仔細觀察后再互相交流。
19、 教師指名學生回答,全班訂正。 2.課件出示教科書P21“練習五”第2題。 (1)學生獨立解答。 【學情預設】預設1:12條棱依次相加。 ◎教學筆記 預設2:(40+30+20)×4。 預設3:其他解答。 (2)全班反饋評價。 ①展示正確答案但不一定是最優(yōu)的方法,師生一起分析。 ②展示最優(yōu)的正確答案,理解這樣算的依據。 【教學提示】 學生能說出“看得見的面”中幾條棱的位置關系即可,不要作過高的要求。適當點撥一下,如果有少數學生能想
20、象出“面”,應給予鼓勵。 ③展示錯誤解答,辨析錯在哪里。 3.課件出示教科書P21“練習五”第3題。 (1)學生獨立解答。 (2)同桌之間互相說說。 (3)全班交流,課件同步演示。 師:你們發(fā)現了什么? 【學情預設】學生會發(fā)現:1.相對的棱不僅長度相等,而且互相平行;2.相鄰的棱互相垂直;3.相交于一個頂點的3條棱兩兩互相垂直。如果有的學生說不清楚,教師進行引導。 六、課堂小結 師: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想象等活動,認識了長方體,誰能說說長方體有哪些特征? 【學情預設】每位學生不一定能完整說出所有的特征,教師要引導學生系統(tǒng)整理。?板書設計 長方體 面
21、 6個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特殊情況下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 棱 12條 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頂點 8個 ?教學反思 培養(yǎng)空間觀念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加以強化,要給予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空間觀察、測量、動手操作。教學中通過觀察、想象、動手操作、多媒體演示等一系列活動,讓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多向交流互動。在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逐步形成長方體表象,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形成空間觀念。 ?作業(yè)設計 一、小林用一些小棒和橡皮泥球拼搭長方體框架。下面是他已經搭好的一部分。 1.拼搭這個長方體的框架還需要( )根長8
22、cm的小棒,( )根長4cm的小棒,( )根長3cm的小棒,還需要( )個橡皮泥球。 2.這個長方體框架的左面的長是( )cm,寬是( )cm,面積是( )cm2。 3.這個長方體框架一共用去小棒的總長是多少厘米? 二、選一選。(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 ◎教學筆記 1.搭一個長和寬都是10cm,高是4cm的長方體框架,至少需要10cm長的小棒( )根。 A.4 B.8
23、 C.12 2.相交于一個頂點的長方體的三條棱的和是20cm,這個長方體的棱長總和是( )cm。 A.80 B.40 C.60 3.用一根長60cm的鐵絲正好可以焊接一個長6cm,寬5cm,高( )cm的長方體框架。 A.4 B.16 C.8 參考答案 一、1.2 1 1 2 2.4 3 12 3.(8+4+3)×4=60(cm) 二、1.B 2.A 3.A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