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下冊 六 加與減第6課時 跳繩教案 北師大版(共3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一年級數學下冊 六 加與減第6課時 跳繩教案 北師大版(共3頁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第6課時 跳繩
教材第78~80頁的內容。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感受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培養(yǎng)初步的解決有關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重點: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掌握100減兩位數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課件、計數器、小棒。
師:同學們,
2、你們喜歡跳繩嗎?誰來說說你一分鐘大約能跳多少下?大家來比一比。
學生興奮地說自己的成績,并與其他同學比較。
師:昨天,小紅和她的兩個好朋友進行了跳繩比賽,你們想知道比賽結果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1.看圖表找信息,提出問題。
課件出示教材第78頁情境圖和統(tǒng)計表。師:你從統(tǒng)計表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學生交流討論后匯報,教師選出本課要解決的問題板書出來。
(1)小紅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2)小亮比小東少跳多少下?
2.小組合作,探究算法。
師:我們先來解決“小紅比小亮多跳多少下”的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什么條件?從統(tǒng)計表中能找到這些條件嗎?應該怎樣
3、列式?
學生交流討論后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算式:40-28。
師:這個算式應該怎樣計算?小組合作試試看吧。
學生四人一組合作,自主探究算法,教師巡視指導。
師:哪個小組愿意把你們討論的結果展示給大家看看嗎?
小組反饋匯報,上臺演示用計數器撥珠計算和列豎式計算的過程等。集體講評,教師板書:
①40-20=20,20-8=12。
②10-8=2,30+2=32,32-20=12。
十
個
位
位
·
4
0
-
2
8
1
2
(豎式計算也反映了撥計數器的過程)
師:下面我們再來解決“小亮比小東少跳多少下
4、”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應該怎么列式?(32-28)應該怎樣計算?
學生交流算法,指名匯報。
方法一:32-20=12 12-8=4
十
個
位
位
·
3
2
-
2
8
4
3.算法比較,鞏固練習。
師:同學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來進行計算,真了不起!那么你認為哪種方法既方便又不容易出錯呢?
學生交流想法,教師引導學生明白用學具幫忙比較麻煩,口算容易出錯,用列豎式的方法既方便又不容易出錯。
師:請大家用列豎式的方法算一算第78頁下面的3個算式,說說用豎式計算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學生獨立計算,小組交流說注意事
5、項,再集體訂正。
4.100減兩位數連續(xù)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板書算式“100-48”。師:你會計算這個算式嗎?
學生獨立思考,教師指名回答,再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適當板書整理。
①從100中先減去40,再減8;
②把48看成50,先算100-50=50(多減了2),再算50+2=52(再加上2);
③用豎式計算。
師:看看淘氣和笑笑的做法,你能看懂嗎?
把100分成99加1,先算99-48=51,再算51+1=52。
師:笑笑為什么把100寫成“99+1”?“99-48”能口算嗎?為什么最后要加1?(引導學生明確這些問題)你能用計數器撥一撥,再列豎式算一算嗎?
引導學生發(fā)現
6、個位上“0-8”不夠減,要向十位借1,但十位上也沒有珠子,就要向百位借。讓學生交流合作,在計數器上把借的過程演示出來,邊說、邊撥,從中體會:百位上只有1個珠子,不能直接拿走48個,個位、十位都要借。百位上的
“1”借到十位就是10個十,這樣還不能直接拿走8個珠子,就從十位借“1”給個位,這樣個位上有10個珠子,十位上還有9個珠子,這時就可以減了。
列豎式時,讓學生聯(lián)系撥計數器的過程,說說怎樣借數。明確從哪一位借了數,就在這一位上面點上退位點,做個標記,以免忘記。
百
十
個
位
位
位
·
·
1
0
0
-
4
8
7、
5
2
完成教材79~80頁“練一練”。(第1題先借助學具實際操作,進一步理解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再指定學生板演豎式。第2題先讓學生說說題意,再列式計算。第3題鞏固100減兩位數的計算方法。第4、6題可采取游戲、競賽的形式練習。第5題指定學生板演,再集體訂正。第7題先讓學生找出每種動物運動員的數量,思考怎樣分配合適,每輛車所乘運動員數不能超過50名。)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能和同學們說說嗎?
本節(jié)課用跳繩比賽這一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引出學習內容,在比較兩個數量多少的背景下提出“比多”“比少”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很多教學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充分的學習自主權,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新知,從而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新知的意識以及學習的能力。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以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學生才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在學習活動中,學生通過說、畫、寫等數學實踐活動,不僅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還學會如何觀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形成初步的理解能力。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二年三月二十七日2022年3月27日星期日2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