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夜歸鹿門歌》課件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2016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夜歸鹿門歌》課件新人教版選修《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風格,本詩的創(chuàng)造背景和創(chuàng)造目的。 2、品味詩歌,并背誦全詩。 3、結(jié)合詩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詩歌的內(nèi)涵。 4、感知詩歌的意境,感受詩人的灑脫的胸懷以及隱逸的情懷志趣。,教學目標,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jié)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游京師,唐玄宗詔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后隱居鹿門山,著詩二百余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為“王孟”。,孟浩然的雕像,孟浩然故居鹿門山,解題,孟浩然家
2、在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漢江 西岸,名曰“南園”或“澗南園”。題中鹿門 山則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 距離不遠,乘船前往,數(shù)時可達。,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征辟,攜家隱 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圣地。,誦讀并初步感知詩歌,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 唯有幽人自來去。,夜歸鹿門歌,孟浩然,誦讀全詩并譯詩,黃昏時候,山寺里悠然傳出報時的鐘聲。 漁梁渡口,渡船邊喧嚷著搶渡回家的人。 沿著水邊的沙岸,人們走向江畔的鄉(xiāng)村。 我也乘坐著船兒,要回到我隱居的鹿門。 朦朧月光下,鹿門山的樹木都煙云繚
3、繞。 不知不覺中,我已走到龐公的隱居舊地。 巖石上的門和松林間的小路,長期寂寥。只有龐德公和我這樣的隱士,獨來獨去。,繼續(xù)誦讀并賞析詩歌,悠然的鐘聲---山寺的超然和僻靜 塵雜的人聲---世俗的雜亂和喧囂,兩相對照,喚起聯(lián)想:詩人在船上閑望沉 思的神情隱然可見。,賞析首聯(lián),賞析頷聯(lián),世人返家,自去鹿門, 殊途異志,兩樣心情對隱逸 生活的向往。,怡然自得的心情,賞析頸聯(lián),夜登鹿門山,到龐公 棲隱處,感受隱逸之妙。,賞析尾聯(lián),隱居鹿門,心慕先輩,“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 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的道路和歸宿。,在這個天地里,與塵世隔絕,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獨一人寂寞地生活著。,,孟浩然的“隱逸”,隱逸有他的傳統(tǒng),一般地說是消極出世。 但孟浩然的隱逸,除了為應試做準備外,本身 也有積極入世的意義。這是一種姿態(tài),一種方 式。這種隱逸可以造成聲譽,于進、于退都有 利,跟求仕進的打算是不矛盾的。這種隱逸, 心情幽雅,充滿了幻想和期望,孟浩然的“隱逸”,詩中所寫: 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 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 實質(zhì)上是: 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 詩人是灑脫的但同時也帶有隱隱的 失落、無奈和惆悵。,總結(jié)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