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304139763可咨詢交流】喜歡就充值下載吧。。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304139763可咨詢交流】喜歡就充值下載吧。。
喜歡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全都有,,下載后全都有請放心下載,原稿可自行編輯修改=====================【QQ:1304139763可咨詢交流】喜歡就充值下載吧。。
目錄
1.零件的工藝分析 - 1 -
2.確定工藝方案 - 1 -
3.排樣方式及材料利用率 - 2 -
4.沖裁力計算 - 3 -
5.壓力中心的計算 - 4 -
6 . 凸凹模刃口尺寸 - 5 -
7.主要零件的尺寸計算 - 7 -
8. 模架及導套、導柱的選用 - 10 -
9 . 沖壓設(shè)備的選擇 - 12 -
10.主要零部件的設(shè)計 - 13 -
11.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 - 14 -
12. 模具的裝配 - 15 -
13.小結(jié) - 17 -
14.參考文獻 - 18 -
附圖:
附圖 1.沖孔落料級進模裝配圖
附圖 2.沖孔小凸模零件圖
附圖 3.沖孔大凸模零件圖
附圖 4.落料凸模零件圖
附圖 5.凹模零件圖
附圖 6.凸模固定板零件圖
附圖 7.卸料板零件圖
附圖 8.墊板零件圖
- 18 -
車門墊板的沖壓模具設(shè)計
1.零件的工藝分析
如圖1所示工件為客車車門墊板。每輛車數(shù)量為6個,材料為Q235,厚度t=4mm。
圖1 車門墊板
零件尺寸公差無特殊要求,按IT4級選取,利用普通沖裁方式可達到圖樣要求。由于該件外形簡單,形狀規(guī)則,材料為Q235鋼板,有一定的伸長率和強度,韌性及鑄造性均好,適于沖裁加工,查文獻[4]表2-3得:σb=450Mpa。
2.確定工藝方案
方案一: 落料-沖孔復合沖壓,采用復合模生產(chǎn)。
方案二: 先落料,后沖孔。采用單工序模生產(chǎn)。
方案三: 沖孔-落料連續(xù)沖壓,采用級進模生產(chǎn)。
零件屬于大批生產(chǎn),工藝性較好,但不宜采用方案一復合模。因為最窄處A的距離為6.5mm(圖1),查文獻【2】表6-1得復合模的凸凹模最小壁厚需要 (2.0-2.5)×t =(8-9)mm,所以不能采用復合模。如果采用方案二模具結(jié)構(gòu)簡單,但需要兩道工序兩副模具,則效率太低,而且質(zhì)量不易保證。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生產(chǎn)效率高,沖壓精度較差,但由于零件的沖壓精度稍差級進模也能滿足。通過對上述三種方案的分析比較,因此確定零件的工藝方案三為沖孔—落料級進模較好,并考慮凹模刃口強度,其中間還需留一空步,排樣如圖2所示。
3.排樣方式及材料利用率
由文獻【3】表3-57查得搭邊數(shù)值:a=4.5,a1=4.0
由文獻【3】表3-58查得K=0.9
進距 s=B+K×a1=40+4.0×0.9=43.6mm
條料寬度 b=L+2a×K=375+2×4.5=383mm
圖2 排樣圖
板料規(guī)格擬選用4×1400×3500
采用橫裁:
裁板條數(shù)n1=L/b=3500/383=9條 余53mm
每條個數(shù)n2=(B-a1)/s=(1400-3.6)/43.6=32條 余4.8mm
每板總個數(shù)n總=n1×n2=9×32=288個
材料利用率η總=(n總A/LB)×100%
=(288×10585)/(3500×1400)×100%
=62.22%
采用縱裁:
裁板條數(shù)n1=B/b=1400/383=3條 余251mm
每條個數(shù)n2=(L-a1)/s=(3500-4)/43.6=80條 余12mm
每板總個數(shù)n總=n1×n2=3×80=240個
材料利用率η總=(n總A/LB)×100%
=(204×10585)/(3500×1400)×100%
=44.07%
由此可見,采用橫裁有較高的材料利用率和較高的剪裁生產(chǎn)率,考慮到剪裁剩余量,將搭邊值a由4.05增大到5,a1由3.6增大到4。所以最終剪裁方式為385×1400的條料,具體排樣圖如圖2。
4.沖裁力計算
沖孔力: F孔=Ltσb=494×4×450N=889200N
落料力: F落=Ltσb=(40+375)×2×4×450N=1494000N
沖裁力: F沖=F孔+F落=889200N+1494000N=2383200N
L——沖裁周邊長度
沖孔及落料部分的卸料力
查文獻【1】表3-14得 KX=0.04 KT=0.45
F卸=(F孔+F落)KX=(889200+1494000)×0.04N=95328N
沖孔及落料部分的推料力
F推=n(F孔+F落)KT=2×(889200+1494000)×0.45N=2144880N
n——同時卡在凹模內(nèi)的沖裁件數(shù)
總沖壓力
F總=F沖+F卸+F推=2383200N+95328N+2144880N=4623408N
5.壓力中心的計算
X0=(375×187.5+214×95.5+20×215+132×247.5+5×281
+25×330+98×305.5)/(375+214+20+132+5+25+98)
=192.4
根據(jù)料寬385mm,則X0取192。
Y0=(375×71.5+214×12.5+280×12.5)/(375+214+280)
=37.96
則Y0取38,具體分布見圖3。
圖3 壓力中心分析圖
6 . 凸凹模刃口尺寸
查文獻【1】表3-5,查得凸凹模初始間隙:
Zmin=0.64mm, Zmax=0.88mm
由于沖孔落料部位形狀簡單規(guī)則且尺寸性質(zhì)相同,因此凸凹模刃口尺寸采用分開加工。
沖孔尺寸:dp=(d+X△)0-δp dd=(dp+Zmin)0+δd=(d+X△+Zmin)0+δd
落料尺寸:Dd=(D-X△)0+δd Dp=(Dd-Zmin)0-δp =(D-X△-Zmin)0-δp
① 小沖孔
工件小孔尺寸: 寬22mm,長850+1 mm(見圖1)
以凸模設(shè)計為基準
由文獻【2】表2-14查得,
尺寸為22mm時 δp=0.02mm δd=0.025mm
尺寸為85mm時 δp=0.025mm δd=0.035mm
查文獻【1】表16-3得:
尺寸22的IT14級公差 △=0.52mm
查文獻【1】表3-7,磨損系數(shù)均為 x=0.5
dp1 =(22+0.5×0.52)0-0.025mm=22.260-0.025mm
dp2 =(85+0.5×1)0-0.035mm=85.50-0.035mm,
dd1=(22+0.5×0.52+0.64)0+0.025mm=22.90+0.025mm
dd2=(85+0.5×1+0.64)0+0.035mm=86.140+0.035mm
②大沖孔
工件大孔尺寸: 寬20mm、49mm,長25mm、1150+1mm(見圖1)
由文獻【2】表2-14查得,
尺寸為20mm、25mm時 δp=0.02mm δd=0.025mm
尺寸為49mm時 δp=0.02mm δd=0.03mm
尺寸為115mm時 δp=0.025mm δd=0.035mm
查文獻【1】表16-3得:
尺寸20的IT14級公差 △1=0.52mm
尺寸26的IT14級公差 △2=0.52mm
尺寸49的IT14級公差 △3=0.62mm
查文獻【1】表3-7,磨損系數(shù)均為 x=0.5
dp1 =(20+0.5×0.52)0-0.02mm=20.260-0.02mm
dp2 =(26+0.5×0.52)0-0.02mm=25.260-0.02mm
dp3 =(49+0.5×0.62)0-0.02mm=49.310-0.02mm
dp4 =(115+0.5×1)0-0.025mm=115.50-0.025mm
dd1=(20+0.5×0.52+0.64)0+0.025mm=20.90+0.025mm
dd2=(26+0.5×0.52+0.64)0+0.025mm=25.90+0.025mm
dd3=(49+0.5×0.62+0.64)0+0.03mm=49.950+0.03mm
dd4=(115+0.5×1+0.64)0+0.035mm=116.140+0.035mm
③落料
工件外形尺寸: 長375mm,寬400-0.5mm(見圖1)
以凹模設(shè)計為基準:
由文獻【2】表2-24查得:
尺寸為375mm時 δp=0.04mm δd=0.06mm
尺寸為40mm時 δp=0.02mm δd=0.03mm
由文獻【3】表16-3得:
尺寸375、40的IT14級公差分別為 △1=1.4mm, △2=0.5mm
查文獻【1】表3-7,磨損系數(shù)均為 x=0.5
Dd1=(375-0.5×1.4)0+0.06mm=374.30+0.06mm
Dd2=(40-0.5×0.5)0+0.03mm=39.750+0.03mm
Dp1=(375-0.5×1.4-0.64)0-0.04mm=373.660-0.04mm
Dp2=(40-0.5×0.5-0.64)0-0.02mm=39.110-0.02mm
7.主要零件的尺寸計算
(1)凹模外形尺寸
厚度: H=K×b
K——系數(shù)
b——凹模刃口的最大尺寸
由文獻【4】表3-33得: K=0.3
H=115×0.3=34.5mm
該件上還需沖一個較小的孔,且均在同一凹模上進行,所以凹模厚度應適當增加故選: H=40mm
壁厚: C=(1.5-2)H
C=80mm
凹模長: L=(115+78+85)+2×C=438mm
凹模寬: B=(40+10+65)+2×C=275mm
故凹模外型尺寸為:500mm×315mm×40mm
(2)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的外形與尺寸通常與凹模板相同,厚度為凹模板厚度的0.6~0.8倍。
H1=(0.6~0.8)H=24mm~32mm 取整數(shù)30mm
固定凸模的型孔決定與凸模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對于用螺釘固定的直通式凸模,要求型孔按凸模實際尺寸配作成M7/h6。我們選擇的尺寸為500mm×315mm×30mm。
(3)墊板的采用與厚度
墊板作用是承受凸?;虬寄5膲毫?,防止過大的沖壓力在上下模板上壓出凹坑,影響模具正常工作。是否采用墊板,以承壓面較小的凸模進行計算,沖小矩形孔的凸模承壓面的尺寸為22×85,其承壓應力
σ=F/A=[(22+85)×2×4×450]/(85×22)MPa=205.99MPa
查文獻【6】表2-46 表2-47得:
鑄鐵模板的σb=90~140Mpa,工件材料σb=400 Mpa
即工件材料σb>模板的σb
因此須采用墊板,墊板厚度取10mm。選擇外形尺寸為500mm×315mm×10mm的標準件,材料為45號鋼。
(4)卸料橡皮的自由高度
由于橡皮允許承受的負荷較大,而且安裝調(diào)整比較靈活方便,因而它適用于彈性卸料元件,由于零件加工F沖較大,因而選用橡皮。
為保證橡皮不因過早失去彈性而被損壞,其允許最大壓縮量應不超過其自由高度的10%-15%,即: h預=(0.10-0.15)h自由
故工作行程:
h工作= h總- h預=(0.25-0.30)h自由
所以橡皮的高度:h自由= h工作/(0.25-0.30)
根據(jù)工件材料厚度為4mm,沖裁時凸模進入凹模深度取5mm,考慮模具維修時刃磨留量2mm,再考慮開啟時卸料板高出凸模1mm,則總的工作行程h工件=12mm
橡皮的自由高度
h自由=h工件/(0.25~0.3)=40~48mm
取 h自由=45mm
模具在組裝時橡皮的預壓量為
H預=(10%~15%)/h自由=4.5~6.75mm
取 h預=6mm
由此可算出模具中安裝橡皮的空間高度尺寸為39mm。
(5)卸料板厚度
卸料板厚度一般情況下取10~15mm,考慮到板料較薄,這里取卸料板的厚度為10mm。
(6)凸模長度
凸模固定板高度:h1=30mm
卸料板高度:h2=10mm
材料高度:h3=4mm
附加高度:h=34mm
凸模長度:L=h1+h2+h3+h
=30mm+10mm+4mm+34mm
=78mm
8. 模架及導套、導柱的選用
該沖孔 、落料級進模為橫向送料,零件精度較低,加工批量較大,因此選用材料HT200的鑄鐵滑動導向?qū)菍е<埽鶕?jù)凹模周界尺寸為500mm×315mm選用。
根據(jù)文獻【2】表10-53得:
模架允許使用閉合高度范圍:(245-290)mm
閉合高度:H模=250mm
模架根據(jù)文獻【3】表16-54 表16-53得:
500×315×(24-290)I GB/T2851.1-1990 如圖4所示
根據(jù)文獻【3】表16-55得:
模座厚度: H上=60mm
H下=75mm
根據(jù)文獻【2】表10-22
導柱選材料20鋼:GB/T2861.1 1×45×260
GB/T2861.1 1×50×260
導套選材料20鋼:GB/T2861.6 1×45×150×58
GB/T2861.6 1×50×150×58
圖4 鑄鐵滑動導向?qū)菍е<?
9 . 沖壓設(shè)備的選擇
根據(jù): F總沖=4623.408 KN
為使壓力機能正常工作,則沖壓設(shè)備的F壓比計算的沖壓力大30%左右。所以F壓> F總沖(1+0.3)
F壓>6010.42 KN
該零件尺寸精度較低,尺寸較大,因此選用操作空間大,操作方便,容易安裝機械化的附屬設(shè)備和成本低廉的壓力機,所以根據(jù)文獻【3】表4-6選閉合雙點壓力機J36-630B
公稱力/KN : 6300
公稱力行程/mm : 26
滑塊行程長度/mm: 500
滑塊行程次數(shù)/(n/min): 9
最大裝模高度/mm: 810
裝模高度調(diào)節(jié)量/mm: 340
工作臺尺寸(前后×左右)/mm: 1500×3450
滑塊底面尺寸(前后×左右)/mm: 1270×3450
主電動機功率/mm: 75
10.主要零部件的設(shè)計
本模具是采用手工送料的級進模,落料凸模面積較大可直接用螺釘固定,沖孔凸模則須用固定板固定,凹模可直接用螺釘與圓柱銷固定。卸料裝置采用彈性的,導向裝置采用導柱導套。板料的定位和導向采用定位銷和導料銷。詳見圖5。
模具國標規(guī)定了兩種卸料螺釘,即圓柱頭卸料螺釘(GB2867.5-81)與圓柱頭內(nèi)六角卸料螺釘(GB2867.6-81),均具有如下特點:螺紋長度雖短但與光桿段有臺階,可保證旋入彈壓卸料板后不易松動;螺釘長度是指光桿段長度且有公差要求,便于保證彈壓卸料板工作平面與凹模面平行;螺釘材料為35號鋼且要求熱處理硬度為28~38HRC,以便保證螺釘有足夠的強度,能夠承受卸料過程中反復作用的拉應力。
沖模上的緊固件包括連接螺釘和定位銷釘。受力較大的連接螺釘一般都采用內(nèi)六角螺釘,其特點是用35號鋼制造,并淬火達28~38HRC,因此可承受較大的拉應力。受力不大的小螺釘可以采用普通圓柱頭螺釘,但一般不用半球頭螺釘或沉頭螺釘。前者一字槽容易擰環(huán),后者裝配時不便調(diào)整。
定位銷釘采用普通圓柱銷,可以承受一定的切應力。該模具中的標準件為:
螺釘????????????? ?GB/T 70—76
圓柱銷????????????GB/T 119—2000
擋料銷 JB/T 7649.9
模柄是連接上模和壓力機的零件,這里采用的具體規(guī)格是A60×96JB7646.3-94。由四個螺釘固定到上模座上。
11.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
該零件的生產(chǎn)批量不是很大,合理安排生產(chǎn)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夠達到批量要求,且能降低模具成本,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為了便于操作,提高生產(chǎn)率,采用彈性卸料方式,凸模與卸料板推下的出件方式??紤]零件厚度較后,模架類型及精度,采用對角導柱模架。
根據(jù)模具總裝圖的繪制原則,繪制的車門墊板沖孔、落料級進模的結(jié)構(gòu)如圖5所示。采用順裝式級進模,上模主要有凸模9、11、12固定板3橡皮14卸料板16等組成,下模主要有凹模18組成。
工作過程:將剪裁好的板料15送入模具中,由定位銷定位。沖壓時,上模降下,卸料板16先壓住板料15,上模繼續(xù)下降閉合,沖孔凸模11、12沖出孔,落料凸模9,沖出零件,廢料被凸模11、12推出,零件由凸模9推出;沖完后磨具開啟,上模上升,卸料板16把板料15從凸模9、11、12上卸下;繼續(xù)送進板料進行下一次沖壓。沖下的廢料和零件落在落料槽中,隔一段時間由工人用推桿從落料槽中推出。
1-導套 2-上模座 3-凸模固定板 4-墊板 5、21-圓柱銷
6、17-內(nèi)六角螺釘 7、10-螺釘 8-模柄 9-落料凸模
11-沖孔小凸模 12-沖孔大凸模 13-卸料螺釘 14-卸料橡皮
15-料板? 16-卸料板 18-凹模 19-下模座 20-定位銷 22-導柱
圖5 車門墊板沖孔、落料級進模
12. 模具的裝配
(1)導柱導套的裝配
導柱導套和模座的配合都為過盈配合,一般都用壓力機將導柱導套分別壓入下模座和上模座。裝好后檢查導柱對下模座底平面,導套對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其誤差應在要求的范圍內(nèi)。
(2)凸模的裝配
凸模用固定板將其裝在模座上的,凸模與固定板是采用過渡配合,裝配時是在壓力機上將凸模壓入固定板的,檢查其垂直度后,將凸模尾部與凸模上平面一起磨平并將凸模端面磨平。凸模、固定板、墊板和上模座安裝在一起,用圓柱銷定位,螺栓固定。
(3)裝配下模
先將下模座和凹模疊加起來,然后用圓柱銷定位,最后用螺釘固定。
(4)裝配上模
把上模座、墊板、固定板、橡膠和卸料板按順序疊加起來,然后用圓柱銷定位,然后用卸料螺釘把卸料板、橡膠與上模座連接。然后再安裝模柄。
(5)試沖與調(diào)整
裝機試沖并根據(jù)試沖結(jié)果進行相應調(diào)整。
13.小結(jié)
本文對車門墊板零件的沖壓模具進行了設(shè)計,采用了沖孔、落料級進模的結(jié)構(gòu)形式。主要論述了沖孔、落料級進模的結(jié)構(gòu)設(shè)計與計算,包括確定模具的結(jié)構(gòu)型式,計算了模具閉合高度和壓力中心,凸、凹模間隙和刃口尺寸的確定,模具主要零件的選擇和設(shè)計,并對沖壓設(shè)備進行了選取。其中著重闡述了凸、凹模的設(shè)計過程,最后繪制了模具的凸、凹模零件圖和車門墊板級進模裝配圖(附圖)。
14.參考文獻
[1]李奇涵主編. 沖壓成形工藝與模具設(shè)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2] 曹立文主編.新編實用沖壓模具設(shè)計手冊.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7
[3]薛啟翔主編.冷沖壓實用技術(shù).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
[4]中國機械工業(yè)教育協(xié)會組編.冷沖模設(shè)計及制造.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5]《沖模設(shè)計手冊》組編.沖模設(shè)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8
[6]張海星編 . 冷沖壓工藝與模具設(shè)計. 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