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論文】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探討》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心理健康論文】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探討(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心理健康論文】初中生心理健康調查探討
為了解初中生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采用《中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測量問卷》,對我校預備至初二年級學生的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的8個方面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這些方面表現(xiàn)程度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學習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過敏傾向、對人焦慮、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孤獨傾向。其中,66.1%的學生存在明顯的學習焦慮。因此學校應及時把握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開展針對性的心理輔導課程和豐富的心理健康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心
2、理健康成長。
心理健康;初中生;調查
根據發(fā)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發(fā)展理論,初中學段的學生正處在從學齡期到青年期的過渡階段,他們不僅要面對生理變化,還要學會處理由中考帶來的學業(yè)壓力、自我意識發(fā)展等心理變化,矛盾與煩惱成為生活的主基調。但是初中階段也是學生面對挑戰(zhàn)和發(fā)生改變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所受到的學習與訓練與其將來的成長直接相關,因此,如何幫助中學生適應這一時期的變化,一直備受關注。為了解我校學生目前心理發(fā)展的普遍狀況,采用量表對全體學生心理表現(xiàn)的八個方面進行了心理健康發(fā)展調查。努力為構建立體化、多角度的心理健康教育環(huán)境,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總體水平,提供重要的教
3、育方向和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使用學校惠城心理測量系統(tǒng)對我校預備至初二年級學生進行統(tǒng)一的網上問卷調查,共422名,其中預備年級202名,初一年級127名,初二年級93名(因學校剛剛開辦第三年,所以沒有初三年級)。
1.2調查工具:
《中學生心理健康綜合測驗》(MHT),該量表是一種有效而準確地測查中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工具。其信度、效度及檢驗都達到了心理界的要求,能為中國心理學醫(yī)生、心理學研究者、心理衛(wèi)生工作者研究和解決中國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供幫助。
1.3測試流程:
4、 首先,向全校學生家長發(fā)放《心理測評家長知情同意書》,得到家長的認可與支持。其次,所有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到學校機房進行測試。測試前,由心理老師向學生說明測試的注意事項以及問卷的指導語。最后,老師對學生測試結果進行分析。
2結果
在各個因子上,表現(xiàn)程度有3個等級,分別為低、中、高。
2.1全校學生測試情況分析:
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全校有279名(66.1%)的學生存在學習焦慮,54名(12.8%)的學生存在對人焦慮,39名(9.2%)學生存在孤獨傾向,125名(29.6%)學生存在自責傾向,100名(23.7%)學生存在過敏傾向,1
5、17名(27.7%)學生存在身體癥狀,50名(11.8%)學生存在恐怖傾向,47名(11.1%)學生存在沖動傾向。從以上結果中可以看出,在8個方面的人數(shù)所占總體人數(shù)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學習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過敏傾向、對人焦慮、恐怖傾向、沖動傾向、孤獨傾向。其中,超過50%以上的人數(shù)在學習焦慮方面表現(xiàn)突出。
2.2年級層面測試情況分析:
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預備年級有149名(73.8%)的學生存在學習焦慮,28名(13.9%)的學生存在對人焦慮,20名(9.9%)的學生存在孤獨傾向,66名(32.7%)的學生存在自責傾向,51名(25.2%)的學生存
6、在過敏傾向,65名(32.2%)的學生存在身體癥狀,33名(16.3%)的學生存在恐怖傾向,27名(13.4%)的學生存在沖動傾向。初一年級有71名(55.9%)的學生存在學習焦慮,17名(13.4%)的學生存在對人焦慮,11名(8.7%)的學生存在孤獨傾向,31名(24.4%)的學生存在自責傾向,25名(19.7%)的學生存在過敏傾向,28名(22.0%)的學生存在身體癥狀,12名(9.4%)的學生存在恐怖傾向,12名(9.4%)的學生存在沖動傾向。初二年級有59名(63.4%)的學生存在學習焦慮,9名(9.7%)的學生存在對人焦慮,8名(8.6%)的學生存在孤獨傾向,28名(30.1%)的
7、學生存在自責傾向,24名(25.8%)的學生存在過敏傾向,24名(25.8%)的學生存在身體癥狀,5名(5.4%)的學生存在恐怖傾向,8名(8.6%)的學生存在沖動傾向。從以上結果中可以看出,預備年級,在8個方面的人數(shù)所占總體人數(shù)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學習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過敏傾向、恐怖傾向、對人焦慮、沖動傾向、孤獨傾向。初一年級,在8個方面的人數(shù)所占總體人數(shù)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學習焦慮、自責傾向、身體癥狀、過敏傾向、對人焦慮、沖動傾向與恐怖傾向、孤獨傾向。初二年級,在8個方面的人數(shù)所占總體人數(shù)百分比由多到少排序依次為:學習焦慮、自責向、身體癥狀與過敏向、對人焦慮、沖動傾向與
8、孤獨傾向、恐怖傾向。3個年級心理問題表現(xiàn)排在前3位的都是:學習焦慮、自責傾向和身體癥狀方面的問題。
3討論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和知識儲備形成的關鍵時期,將為升人高中生活做好習慣的養(yǎng)成、知識的鋪墊和心理抗壓素質的準備。所以關注初中階段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接下來的生活和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總體學習焦慮水平顯著,有279名(66.1%)的學生對考試普遍感到焦慮,以預備年級有149名(73.8%)和初二年級59名(63.4%)最為突出,反映了我校學生對學習的關注程度,但焦慮程度若過高則會產生恐懼心理,過分關心考試成績,
9、無法安心學習。因此,學校教師要制定關于學習指導的專題課程,配合任課教師的個別輔導,?只極爭取家長的合作和支持,有針對性地減輕學生學習困擾,引導學生能正確對待考試成績,緩解學習焦慮水平。有自責傾向的學生125名占整體的29.6%,3個年級自責傾向的學生均位于8個指標的第2位,此方面是繼學習焦慮之后最令人關注的問題,程度嚴重的學生感到自卑,懷疑自己的能力,常將失敗與過失歸結為自己的原因。因此,針對學生面對的考試失敗和缺乏自信,可以在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課程中融人更多與學科和考試相關的案例和內容,幫助學生提升面對挫折的信心。配合個體心理輔導,提高學生的抗挫能力,做到能正確看待失敗。117名身體癥狀問題
10、占到全體學生的27.7%,主要表現(xiàn)在極度焦慮的時候,會出現(xiàn)頭痛、失眠等明顯癥狀,其中預備年級表現(xiàn)高于其他2個年級,65名占32.2%。在日常的心理咨詢中發(fā)現(xiàn),預備年級因為人學不適帶來的問題較為普遍。因此要重視新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發(fā)現(xiàn)重點對象并做到及時干預。同時還應完善其他2個年級學生心理健康檔案的建設,做到對重點對象的追蹤調查,開展針對性的個體心理輔導,減少身體異常的表現(xiàn)。在過敏傾向心理問題上,整體有100名(23.7%)的學生,預備和初二年級有1/4的學生表現(xiàn)過于敏感,容易為一些小事而煩惱,從而影響學習狀態(tài)。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初中生的師生關系、親子關系和同伴關系均能顯著正向預測學習投人程
11、度m。所以在日后要從教師、學生和家長3個群體全方位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圍繞溝通、換位思考等主題,幫助學生學會對問題的有效應對。輔助個體輔導,幫助學生能較好地處理日常事務。調查中,整體上有12.9%學生表現(xiàn)出對人焦慮,而對人焦慮程度隨年級的增加而降低。說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形成后,不再像初期人際相處那樣過分注重自己的形象,害怕與人交往而退縮。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對學生人際交往的團體輔導可以顯著緩解對人焦慮的程度H。此外,配合個別輔導,引導學生能夠熱情大方地結交朋友。在沖動傾向中,全校學生47名占11.1%,預備年級最為突出。剛進人初中,學生心理狀態(tài)不成熟,行為十分沖動,自制力較差。因
12、此,需要班主任老師和各科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習慣的培養(yǎng),心理健康課程中要設置關于規(guī)則、習慣等專題。個別同學可以在心理互助小組的幫助下提高自制力,減少沖動行為。學生整體恐怖傾向占50名11.8%,且隨年級增長,人數(shù)大幅度減少。預備年級可能會對新環(huán)境有些恐懼。所以要積極與老師合作,開展心理健康活動,促使師生關注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心理健康在日常教育教學中的滲透和融合。加強個體心理輔導,具體問題具體對待,消除恐懼感。孤獨傾向在調查的8個方面中所占人數(shù)最少,整體有9.2%(39名)學生感到孤獨和抑郁,不善與人交往,自我封閉。隨年級增長人數(shù)逐漸減少,但年級間人數(shù)變化不明顯。表明學生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能力,能夠在當前的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因此,學??梢耘e辦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動,將活動體驗與技能教授相結合,輔助人際交往類的心理健康社團課程,培養(yǎng)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fā)展。對存在人際困惑的學生,教師也應給予足夠的關注和重視,以幫助學生找到解決當前問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燕良軾,王小鳳,李桃,等.中學生人際關系對學習投入的影響機制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8,26(1):123-128.
[2]張蕊.初中生交往焦慮的干預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