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材教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語文教材教法(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一、填空題。
1、語文教學應在(師生 )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 )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
2、課程目標按(九年一貫 )整體設計,根據(jù)(知識與能力 )、(過程與方法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三個維度設計。
3、課程目標的總目標部分一共10條,第3條要求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養(yǎng)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 )和(良好習慣 ),掌握最基本的( 語文學習方法)。
4、語文課程標準將原來的中高年級“以寫記敘文為主”改成了“能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 )”。
5、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
6、能用普通話(正確)、(
2、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評價學生的朗讀,可從(語音)、(語調(diào))、和(感情)等幾方面進行綜合考察,還應注意考查對(內(nèi)容)的理解和(文體)的把握。
7、語文課程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fā)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8、語文綜合性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團結(jié)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重要途徑。
9、總目標中關于寫作方面的目標是這樣表述的:“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10、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
3、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11、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12、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還提出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以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與生活的聯(lián)系,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推進和和諧發(fā)展。
13、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nèi)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14、學生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
4、字。
15、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能力,應在具體的口語交際情境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
16、《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背誦優(yōu)秀詩文( 160)篇(段);課外閱讀量達到(145 )字左右。其中第二學段要求背誦優(yōu)秀詩( 50)篇,第三學段要求背誦詩文(60 )篇。
17、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
18、 第一學階段要求學生認識常用漢字( 1600——1800 )個,其中( 800——1000 )個左右會寫。
19、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
20
5、、 第三學段要求學生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 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領悟( 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
21、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2、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 觀察 )、( 思考 )、( 表現(xiàn) )、(評價 )的能力。
23、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主要應在具體的(交際情境) 中進行。
24、綜合性學習應強調(diào)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diào)) 和實施的能力。
25、語文課程評價應突出整體性與綜合性,要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 (語
6、文素養(yǎng))。
26、第一學段,學生要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 )姿勢和良好的( 寫字 )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27、第一學段,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 聲母 )、(韻母 )、( 聲調(diào)
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 能準確地拼讀(音節(jié) ),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jié))。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28、第二學段,會使用(字典 )( 詞典 ),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
29、第二學段,學生學習修改習作中有( 明顯錯誤 )的詞句。
30、寫字既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 ),又是一個人( 語文素養(yǎng) )的體現(xiàn)。
31、課內(nèi)習作每學年( 16 )次左右,五、六年級在40分鐘能完成
7、不少于(400 )字的習作。
32、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 自主 )( 合作 )( 探究 )的學習方法。
33、教學時,新課程要求我們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 人文 )性和( 工具)性。
34、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 人文 )素養(yǎng)和( 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nèi)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5、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36、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
8、)和( 運用 )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 積累 ),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 思維 ),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 )能力、(閱讀)能力、( 寫作)能力、( 口語交際 )能力。
37、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 品德修養(yǎng) )和( 審美情趣 ),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 )和( 健全 )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 )發(fā)展。
38、應該重視語文的( 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 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 獨特體驗 )。
39、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 )和(整體把握)的能力。
40、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
9、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
41、愛護學生的( 好奇心 )、( 求知欲 ),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 )和(進取精神 ),倡導(自主)、( 合作 )、( 探究 )的學習方式。
42、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愛國主義)感情、( 社會主義)道德品質(zhì),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和正確的( 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 )和( 審美情趣 )。
43、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 多樣文化 ),吸取人類( 優(yōu)秀文化 )的營養(yǎng)。
44、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 想像力 )和( 創(chuàng)造潛能)。逐步養(yǎng)成
10、實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學)態(tài)度,初步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45、能主動進行( 探究性 )學習,在( 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
46、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 )個左右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
47、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 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48、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
49、學會使用常用的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第二學段:
50、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 自信心 )。
51、能不拘形式地寫下( 見聞 )、(感受 和 想像 ),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
52、( 愿意 )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53、能用簡短的( 書面便條 )進行書面交際。
54、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 新鮮感)的詞句。
55、根據(jù)表達的需要,使用(冒)號、( 引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