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10B解放牌汽車前剎車調整臂外殼夾具設計和實現(xiàn)車輛工程專業(y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CA10B解放牌汽車前剎車調整臂外殼夾具設計和實現(xiàn)車輛工程專業(yè)(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CA10B解放牌汽車前剎車調整臂外殼夾具設計和實現(xiàn) 車輛工程專業(yè)
目 錄
序 言 2
一. 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的作用: 3
〈二〉 . 零件的工藝分析 3
二、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 3
<一>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二> 基準的選擇 4
<三> 制定工藝路線 4
<四>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7
<五> 切削用量以及機床的確定 8
三. 零件專用夾具的設計 11
<一> 設計方案的確定 12
<二> 夾緊力的分析 12
<三> 精度的分析 12
<四> 夾具操作說明 12
四.課程設計總結 13
參考書
2、目 13
序 言
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是我們學完了大學全部基礎知識,技術基礎課以及大部分專業(yè)課以后進行的。這是我們在進行畢業(yè)設計之前對所學課程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也是一次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訓練,因此它在我四年的大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就我個人而言,這次課程設計是對自己未來從事的工作進行的一次適應性的訓練,從中鍛煉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 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題目給出的是CA10B解放牌汽車前剎車調整臂外殼,它的主要作用是對前剎車調整臂進行支撐和保護。
〈二〉 . 零件的工藝分析
零
3、件的加工過程中,要保證側孔φ13.8,φ13,φ16在同一個中心線上,中心軸線距定位基準φ60孔為39.5±0.2的位置精度要求;另外,上端R11孔對右側凸臺端面有70±0.25的位置精度要求;零件大端兩側端面相對中心對稱線有的尺寸要求。
本課程設計所設計的夾具用于在C620車床上加工大端端面及φ60孔的裝夾。設計以大端一側端面、R41外圓面為定位基準,上端以R16外圓用V型塊壓緊,進行加工。加工包括粗精車大端端面及φ60內孔,主要加工面是大端端面,孔為次要加工表面。
二、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
<一> 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的材料為KT350,零件承受的沖擊載荷不是很大,且零件的輪廓尺寸
4、較大,結構較為復雜,又為大批量生產(chǎn),而且表面粗糙度質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故可采用鑄件,以提高生產(chǎn)效率和效益。
<二> 基準的選擇
基準的選擇是工藝規(guī)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對零件的生產(chǎn)是非常重要。
1. 粗基準的選擇
按照粗基準的選擇原則,應選取盡量不加工的表面為粗基準,故選用R41外圓面及大端端面為粗基準。以V型塊定位并進行壓緊。
2. 精基準的選擇
粗加工進行后,以一端端面為精基準,加工另一側端面。仍然以外圓用V型塊定位,加工一側端面和內孔。主要考慮精基準重合的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的時候,應該進行尺寸換算,這在以后還要進行專門的計算,在此不再重復。
<三>
5、制定工藝路線
制定工藝路線的出發(fā)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的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chǎn)綱領已確定為大批量生產(chǎn)的條件下,可以考慮采用萬能機床以及專用夾具,并盡量使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chǎn)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jīng)濟效果,以便生產(chǎn)成本盡量降低。
1).工藝路線方案一
工序1 粗車大端兩端面;
半精車大端兩端面;
粗車φ60孔;
半精車φ60孔,采用C620車床,使用專用夾具;
工序2 粗銑小端兩端面;
精銑小端端面,使用銑床X6125,對兩個表面同時加工;
工序3 鉆、擴、鉸φ12孔,采用立
6、式鉆床Z518;
工序4 粗銑、半精銑φ30右端面,采用立式銑床X6125;
工序5 拉方槽,使用L5520拉床;
工序6 拉方槽倒角,采用L6215拉床;
工序7 銑圓形凸臺;
工序8 鉆孔,攻M10螺紋;
工序9 鉆側面孔φ13.8,φ13,φ16;
工序10 攻Rc 1/8錐螺紋;
工序11 去毛刺,檢驗。
2). 工藝路線方案二
工序1 粗車大端兩端面;
半精車大端兩端面;
粗車φ60孔;
半精車φ60孔,采用C620車床,使用專用夾具;
工序2 粗銑小端兩端
7、面;
精銑小端端面,使用銑床X6125,對兩個表面同時加工;
工序3 鉆、擴、鉸φ12孔,采用立式鉆床Z518;
工序4 一面兩銷,拉方槽,使用L5520拉床;;
工序5 銑方槽倒角;
工序6 以孔12孔與端面一面兩銷,銑三個凸臺;
工序7 一面兩銷,鉆、擴、鉸φ13、φ13.8、φ16的孔;
工序8 鉆、攻M10螺紋;
工序9 一面兩銷,鉆、擴5×φ4.3;
工序10 攻Rc 1/8錐孔;
工序11 去毛刺,檢驗。
比較以上兩種方案,兩種方案的定位基準基本一樣,加工工序的
步驟也大致相同,但方案一中工序安排不利于提高生產(chǎn)效率,
8、第二
種方案更為經(jīng)濟合理,選第二種方案.
<四> 機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
CA10B前剎車調整臂外殼零件材料為KT350,毛坯重量3.0kg左右,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量生產(chǎn)。
根據(jù)以上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加工表面的機加工余量,
工序尺寸以及毛坯尺寸如下:
毛坯尺寸的確定
由于毛坯及以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都有誤差,因此所規(guī)定的加工余量其實只是名義上的加工余量,實際加工余量有最大加工余量及最小加工余量之分。由于本設計規(guī)定零件為大批量生產(chǎn),應采用調整法加工,因此計算最大與最小余量時應按調整法加工方式予以確定。
(1) φ60兩端面毛坯時
9、加工余量均為3.0mm,粗車2.0mm,半精車1.0mm達到兩端面距離,表面粗糙度Ra6.3.
(2) 小端面加工余量為3mm,粗銑2mm,精銑1.0mm,兩端面達到,表面粗糙度Ra 6.3.
(3) 鉆孔時要求加工一半,其余裝配時精鉸。
(4) 銑φ30右端面,粗銑2.0mm,半精銑1.0mm,距離中心線37mm.
<五> 切削用量以及機床的確定
工序1. A.粗車大端兩端面
1. 加工材料:KT350,精密鑄造
機床:CA620;
刀具:高速鋼端面車刀;
2. 切削用量:
ap=2mm, f=0.12mm/r, v=49m/min
B.半精車大端兩端面
10、切削用量:ap=1mm, f=0.08mm/r, v=59 m/min
C. 粗車φ60孔
切削用量 ap=3mm, f=0.5 mm/r, v=20 m/min;
D. 半精車φ60孔
切削用量ap=1.5mm, f=0.2 mm/r, v=30 m/min
工序2. 銑小端兩端面
機床:臥式銑床X62,采用盤型三面刃銑刀,同時銑兩端面;
粗銑切削用量:ap=2mm, f=0.2 mm/z, v=30 m/min
精銑切削用量:ap=1mm, f=0.1 mm/z, v=45 m/min
工序3. 鉆、擴、鉸φ12的孔
11、
機床:Z518
鉆削切削用量:ap=2mm, f=0.15 mm/r, v=39.2 m/min
擴孔切削用量:ap=1mm, f=0.1 mm/r, v=43.9 m/min
鉸孔切削用量:ap=0.5mm, v=18.9 m/min
工序4. 拉削方槽
機床:L5520
工序5. 銑方槽倒角
機床:X62
工序6. 銑φ30右端面
機床:立式銑床X50A,立銑刀20/5
粗銑銑削用量: ap=2mm, f=0.12 mm/r, v=38 m/min;
12、 半精銑銑削用量:ap=1mm, f=0.08mm/r, v=42 m/min
工序7. 鉆φ13、φ13.8、φ16孔
機床:立式鉆床Z524
鉆削用量:f=0.08mm/r, v=12m/min
φ16孔:f=0.15 mm/r, v =12m/min
工序8. 鉆、攻M10螺紋
機床:Z525鉆床
切削用量: f=0.13 mm/r, v=41.4 m/min
工序9. 鉆5×φ4.3孔
機床:Z525 使用鉆模板加工孔
鉆削用量:f=0.08mm/
13、r, v=16m/min
工序10 攻Rc 1/8錐孔
機床:Z525 將工作臺旋轉15°,鉆孔后攻螺紋孔。
三. 零件專用夾具的設計
本次課程設計所設計的是車削CA10B解放牌汽車前剎車調整臂外殼大端兩端面和內孔的專用夾具.其具體設計思路及方案如下:
<一> 設計方案的確定
本夾具是在C620車床上車削零件大端端面和內孔的專用夾具,本設計思路是先加工大端一側端面,翻轉,加工另一側端面,之后車削φ60的內孔。
以R41外圓面、大端端面為定位基準,外圓面以V型塊為支撐,端面用支撐板支撐定位,上端用V型塊將R16外端面壓緊。
綜上所述,本夾具可采用外圓與端面定
14、位,采用V型塊與支撐板壓緊。
<二> 夾緊力的分析
本夾具是在車床上使用的,用V型塊和支撐板定位,靠V型塊斜面的水平分力將工件壓緊到支撐板上,將其壓緊,由于壓緊力是由V型塊的側面水平分力產(chǎn)生的,壓緊力較小,故不必對其進行壓緊力的計算與校核。
<三> 精度的分析
夾具定位誤差為±0.10mm,定位基準與工序基準一致,故e不=0,
在車床上半精加工經(jīng)濟精度為0.054mm,所以w+e定=0.054+0.10+0=0.154mm,滿足精度要求。
<四> 夾具操作說明
本夾具采用氣動壓緊裝置,氣缸活塞桿拉動拉桿,帶動杠桿將上端V型塊壓緊至上端外圓端面,在V型塊的水平分力作用下,將
15、工件壓緊夾具體支架上,以實現(xiàn)裝夾??赏ㄟ^調節(jié)下端平衡塊的位置和重量,來平衡主軸旋轉的偏心。
四.課程設計總結
通過本次課程設計,我鞏固了大學三年級所學的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本里面的知識,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課程設計是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不單單使用到某一門課程,還需要許多其他如機械精度、機械制圖、機械設計等內容,通過這次對這些課程的綜合運用,我更加系統(tǒng)地認識了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從而能夠形成一個有機的知識結構,我想這對于我以后的工作或者是學習,都是受益匪淺的。
參考書目
1.《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書》,馮濤等主編。
2.《機械加工工藝手冊》,孟少農主編,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3.《機械加工工藝設計手冊》,張耀宸,航空工業(yè)出版社
4.《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曾志新主編,武漢理工大學出社
5.《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吳宗澤主編,高等教育出社
附件圖紙
端蓋
杠桿
滑塊1
滑塊2
夾具體座
夾具體
平衡塊
壓塊
裝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