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七章 力 和 第八章 運動與力 知識點總結(jié)》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 第七章 力 和 第八章 運動與力 知識點總結(jié)(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七章 力
知識點一 力(F)
1.定義: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個力的產(chǎn)生一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且同時存在。
(2)單獨一個物體不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發(fā)生在相互接觸的物體間,也可以發(fā)生在不直接接觸的物體間。
2.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
(1)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和運動方向發(fā)生改變)。
(2)使物體發(fā)生形變。
3.力的單位:牛頓(N)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5.力的表示方法:畫力的示意圖。在受力物體上沿著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在線段的
2、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線段的長短表示力的大小,這種圖示法叫力的示意圖。
知識點二 彈力
1.定義:物體由于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
2.產(chǎn)生條件:發(fā)生彈性形變。
3.彈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的伸長與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4.使用彈簧測力計的注意事項:
A、使用前指針要對零; B、不能超過它的測量范圍 ;C、要認清它的分度值 ;D、被測力的方向要與軸線的方向一致 ;E、視線要與刻度線垂直。
知識點三 重力
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2.重力大小的計算公
3、式G=mg。(g=9.8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第八章 運動和力
知識點一 慣性和牛頓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開始沿著平面運動的速度相同。
⑵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車前進地越遠。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在實
4、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了合理的推理,稱作理想化實驗。
2.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⑴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⑵說明:
A、我們周圍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實驗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B、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原來靜止的物體,會保持靜止;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原來做什么運動,都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C、揭示了“力”的本意,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變不需要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需要力。
3.慣性:指物體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zhì)量有關(guān),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
5、運動、運動速度等無關(guān)。
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絕不能說成“在慣性作用下”或“受到慣性”、“克服慣性”等。
防止慣性的現(xiàn)象:汽車安裝安全氣囊, 汽車安裝安全帶;
利用慣性的現(xiàn)象:跳遠助跑可提高成績
解釋現(xiàn)象:
例:汽車突然剎車時,乘客為何向汽車行駛的方向傾倒?
答:汽車剎車前,乘客與汽車一起處于運動狀態(tài),當剎車時,乘客的腳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隨汽車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向汽車行駛的方向運動。
知識點二 二力平衡
1.定義: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二力平衡條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
6、方向相反、兩個力在一條直線上。(同物、等大、反向、共線)
3.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可以是不同性質(zhì)的力;相互作用力在不同物體上,是相同性質(zhì)的力。
4.判斷二力是不是平衡力的兩種方法:
(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若二力滿足“同物、等大、反向、共線”的條件,就是一對平衡力。
(2)根據(jù)二力平衡的定義:若物體在二力作用下,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就是一對平衡力。
5.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推斷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如果物體在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作用時,則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7、
(2)如果物體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時,則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一定會改變,如做變速運動、曲線運動等。
6.根據(jù)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推斷物體的受力情況:(與上面的判斷思維過程正好相反)
(1)當物體處于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則物體不受任何力或者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2)當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時,則物體一定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
知識點三 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2.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3.靜摩擦力大小應(yīng)通過受力分析
8、,結(jié)合二力平衡求得。
4.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得多。
5.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二力平衡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木塊勻速運動,讀出這時的拉力就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結(jié)論: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該研究采用了控制變量法。由前兩結(jié)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實驗還可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guān)。
6.應(yīng)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力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