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說課稿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故鄉(xiāng)》說課稿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故鄉(xiāng)》說課稿
楊淑青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魯迅的《故鄉(xiāng)》,下面我將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談談我的課堂教學設想: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故鄉(xiāng)》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本文以“我”回故鄉(xiāng)為線索,運用對比和多種描寫手法來著重刻畫閏土和楊二嫂的巨大變化,揭示封建社會對人民的壓迫,表達了作者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和改造舊社會、創(chuàng)造新生活的強烈愿望。新教材入選這篇小說,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學習閱讀小說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比的描寫方法的能力,品析文中富有內涵的語言,領悟文章內涵
2、,從而獲得人生真諦!
第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能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等要求。結合本單元的教學和課文自身的特點,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故事情節(jié)。
2.學習運用對比和多種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理解品味小說中內涵豐富的語句,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篇幅較長,在整體把握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學習運用對比塑造人物形象方法是本文教學重點;由于魯迅文章語言晦澀精妙,所以理解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二.學情
3、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他們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此設計教學活動的目的主要是增加他們的知識積累和閱讀寫作能力。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通過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自己感悟文章的深層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說教法
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合作探究法、辯論法、誦讀法、講授法等。
四、說學法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學習的過程是自我建構、自我生成的過程”。我們應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我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指導,注重學生的知識、學習的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
4、方面共同發(fā)展。
學法具體如下:
(1)誦讀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點法-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3)探究法-學生實踐,鞏固提高。
(4)討論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其中,我認為討論法很重要,討論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就教材的重點難點進行集體討論以明確重點,解決疑難。這種學習方法的最大特點是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述能力,養(yǎng)成口齒清楚、態(tài)度大方的良好習慣。
五、教學過程設計,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一組關于同學們故鄉(xiāng)的圖片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引起學生思想共鳴,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拉近學生
5、與文本的距離。
(二)走進文本
1.快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小說內容,思考本文的敘事線索,理清小說的結構層次。
(1) 通過小組討論,劃分層次,學生主動作答,交流意見。
(2) 教師進行準確講解“我”回故鄉(xiāng)——在故鄉(xiāng)——離故鄉(xiāng)這個經過。(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及概括總結的能力,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
2.細讀課文,走進人物心靈。
回到課文,朗讀描寫閏土的部分,分析閏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自主閱讀,自主發(fā)言。明確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在外貌、動作、語言的變化,學生歸納,教師總結。教師簡單分析楊二嫂的變化和“我”這個人物形象。3.思考:作者能夠將這兩個重要人物的變化
6、刻畫得栩栩如生、鮮明生動,是運用了哪些寫作上的技法呢? (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師歸納明確) (1)在對比中刻畫人物,表現(xiàn)主題。
文章將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進行對比,將楊二嫂前后生活進行對比,將故鄉(xiāng)情景的前后變化進行對比。此外,還有“我”和閏土關系的對比,“我”和閏土的關系與宏兒與水生關系的對比等。
(2)運用語言、動作、神態(tài)、肖像等描寫來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師生與文本之間的反復對話互動,讓學生從文本中搜集信息、整合信息,對人物形象獲得初步體驗,符合新課標閱讀文學作品的要求,也突出了本文的教學重點。)
第二課時:
(一)探究學習
1.精讀課文,探究
7、人物命運根源
引導學生盡可能從文本出發(fā),在文中(含注釋)找依據,結合預習作業(yè)所查時代背景資料,合作探究導致閏土命運的原因。
學生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教師引導歸納:
1)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
2)辛亥革命后十年間……;
3)閏土揀“香爐”和“燭臺”。
歸納原因: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是農民生活貧困的根源,也是造成國民人格扭曲、精神家園失落的禍首。
2.品讀重點語句,強化文章內涵
(1)品讀文章78——最后,理解作者的希望。(通過小組辯論的方式)
這一部分中有一些較難理解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品味其深刻內涵。如:“希望是本無所謂有,無所
8、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弊髡甙严M茸鞯厣系穆罚馑际侵挥邢M蝗^斗、追求,希望便無所謂有,有了希望并始終不渝地斗爭、實踐,希望便“無所謂無”。人們都滿懷希望去奮斗.就會迎來新生活。
(2)總結本文中心思想。
(二)作業(yè)設計
1.找出文中描寫環(huán)境的句子,試著分析這些畫境描寫的作用。
2.運用對比描寫的手法,寫一個自己熟悉的人,字數(shù)不限。
( 第一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加深對本文中心的理解。第二題一方面為了讓學生掌握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另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
六.說板書設計
板書是在學生探究、討論的過程中逐步寫出,這樣的設計將文章的寫作順序清晰地表現(xiàn)出來;此板書設計是為教學重點、難點突出服務的,并且也使學生能通過板書對文章一目了然,且加深了理解。
以上,我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和板書設計這六方面對本課課堂教學設想進行了說明。不到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