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第9章直線、平面、簡(jiǎn)單幾何體 第3節(jié) 空間角與距離
《高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第9章直線、平面、簡(jiǎn)單幾何體 第3節(jié) 空間角與距離》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考數(shù)學(xué)試題匯編:第9章直線、平面、簡(jiǎn)單幾何體 第3節(jié) 空間角與距離(53頁(yè)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九章 直線、平面、簡(jiǎn)單幾何體 三 空間角與距離 【考點(diǎn)闡述】 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異面直線的公垂線.異面直線的距離.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平面的法向量.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直線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內(nèi)的射影.平行平面的判定和性質(zhì).平行平面間的距離.二面角及其平面角.兩個(gè)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質(zhì). 【考試要求】 (7)掌握直線和直線、直線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離的概念.對(duì)于異面直線的距離,只要求會(huì)計(jì)算已給出公垂線或在坐標(biāo)表示下的距離掌握直線和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掌握兩個(gè)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 【考題分類】 (一)選擇題(共6題) 1.(全國(guó)Ⅰ卷理7文9)正
2、方體ABCD-中,B與平面AC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A B C D 【答案】D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正方體的性質(zhì)、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的求法,利用等體積轉(zhuǎn)化求出D到平面AC的距離是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所在,這也是轉(zhuǎn)化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解析】因?yàn)锽B1//DD1,所以B與平面AC所成角和DD1與平面AC所成角相等,設(shè)DO⊥平面AC,由等體積法得,即.設(shè)DD1=a,則,. 所以,記DD1與平面AC所成角為,則,所以. 2.(全國(guó)Ⅰ卷文6)直三棱柱中,若,,則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等于 (A)30
3、 (B)45 (C)60 (D)90 【答案】C - 1 - / 53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直三棱柱的性質(zhì)、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的求法. 【解析】延長(zhǎng)CA到D,使得,則為平行四邊形,就是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又三角形為等邊三角形, 3.(全國(guó)Ⅱ卷理11文11)與正方體ABCD—A1B1C1D1的三條棱AB、CC1、A1D1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的點(diǎn) (A)有且只有1個(gè) (B)有且只有2個(gè) (C)有且只有3個(gè) (D)有無(wú)數(shù)個(gè) 【答案】D 【解析
4、】直線上取一點(diǎn),分別作垂直于于則分別作,垂足分別為M,N,Q,連PM,PN,PQ,由三垂線定理可得,PN⊥PM⊥;PQ⊥AB,由于正方體中各個(gè)表面、對(duì)等角全等,所以,∴PM=PN=PQ,即P到三條棱AB、CC1、A1D1.所在直線的距離相等所以有無(wú)窮多點(diǎn)滿足條件,故選D. 4.(全國(guó)Ⅱ卷文8)已知三棱錐中,底面為邊長(zhǎng)等于2的等邊三角形,垂直于底面,=3,那么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A) (B) (C) (D) 【答案】D: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立體幾何的線與面、面與面位置關(guān)系及直線與平面所成角。 【解析】
5、A B C S E F 過(guò)A作AE垂直于BC交BC于E,連結(jié)SE,過(guò)A作AF垂直于SE交SE于F,連BF,∵正三角形ABC,∴ E為BC中點(diǎn),∵ BC⊥AE,SA⊥BC,∴ BC⊥面SAE,∴ BC⊥AF,AF⊥SE,∴ AF⊥面SBC,∵∠ABF為直線AB與面SBC所成角,由正三角形邊長(zhǎng)3,∴ ,AS=3,∴ SE=,AF=,∴ 5.(重慶卷理10)到兩互相垂直的異面直線的距離相等的點(diǎn),在過(guò)其中一條直線且平行于另一條直線的平面內(nèi)的軌跡是 A. 直線 B. 橢圓 C. 拋物線 D. 雙曲線 【答案】D 解析:排除
6、法 軌跡是軸對(duì)稱圖形,排除A、C,軌跡與已知直線不能有交點(diǎn),排除B 6.(重慶卷文9)到兩互相垂直的異面直線的距離相等的點(diǎn) (A)只有1個(gè) (B)恰有3個(gè) (C)恰有4個(gè) (D)有無(wú)窮多個(gè) 【答案】D 【解析】放在正方體中研究,顯然,線段、EF、FG、GH、 HE的中點(diǎn)到兩垂直異面直線AB、CD的距離都相等, 所以排除A、B、C,選D 亦可在四條側(cè)棱上找到四個(gè)點(diǎn)到兩垂直異面直線AB、CD的距離相等 (二)填空題(共1.題) 1.(四川卷理15文15)如圖,二面角的大小是60,線段.
7、 ,與所成的角為30.則與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 解析:過(guò)點(diǎn)A作平面β的垂線,垂足為C,在β內(nèi)過(guò)C作l的垂線.垂足為D 連結(jié)AD,有三垂線定理可知AD⊥l, 故∠ADC為二面角的平面角,為60 又由已知,∠ABD=30 C D 連結(jié)CB,則∠ABC為與平面所成的角 設(shè)AD=2,則AC=,CD=1 AB==4 ∴sin∠ABC= 答案: (三)解答題(共33題) 1.(安徽卷理18)如圖,在多面體中,四邊形是正方形,∥,,,,,為的中點(diǎn)。 (Ⅰ)求證:∥平面; (Ⅱ)求證:平面;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 2.(安徽
8、卷文19)如圖,在多面體ABCDEF中,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AB=2EF=2,EF∥AB,EF⊥FB,∠BFC=90,BF=FC,H為BC的中點(diǎn), (Ⅰ)求證:FH∥平面EDB; (Ⅱ)求證:AC⊥平面EDB; (Ⅲ)求四面體B—DEF的體積;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空間線面平行、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斷與證明,考查體積的計(jì)算等基礎(chǔ)知識(shí),同時(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運(yùn)算能力. 【解題指導(dǎo)】(1)設(shè)底面對(duì)角線交點(diǎn)為G,則可以通過(guò)證明EG∥FH,得∥平面;(2)利用線線、線面的平行與垂直關(guān)系,證明FH⊥平面ABCD,得FH⊥BC,F(xiàn)H⊥AC,進(jìn)而得EG⊥AC,平面;(3)證明
9、BF⊥平面CDEF,得BF為四面體B-DEF的高,進(jìn)而求體積. 【規(guī)律總結(jié)】本題是典型的空間幾何問(wèn)題,圖形不是規(guī)則的空間幾何體,所求的結(jié)論是線面平行與垂直以及體積,考查平行關(guān)系的判斷與性質(zhì).解決這類問(wèn)題,通常利用線線平行證明線面平行,利用線線垂直證明線面垂直,通過(guò)求高和底面積求四面體體積. 3.(北京卷理16)如圖,正方形ABCD和四邊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CE⊥AC,EF∥AC,AB=,CE=EF=1. (Ⅰ)求證:AF∥平面BDE; (Ⅱ)求證:CF⊥平面BDE; (Ⅲ)求二面角A-BE-D的大小。 證明:(I)設(shè)AC與BD交于點(diǎn)G,因?yàn)镋F∥AG,且
10、EF=1,AG=AC=1,所以四邊形AGEF為平行四邊形。所以AF∥EG。因?yàn)镋GP平面BDE,AF平面BDE,所以AF∥平面BDE。 (II)因?yàn)檎叫蜛BCD和四邊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且CE⊥AC,所以CE⊥AC,所以CE⊥平面ABCD。如圖,以C為原點(diǎn),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C-xyz。則C(0, 0, 0),A(,,0),D(,0, 0),E(0, 0, 1),F(xiàn)(,,1)。所以=(,,1),=(0,-,1),=(-,0,1)。所以= 0-1+1=0,=-1+0+1=0。所以CF⊥BE,CF⊥DE,所以CF⊥平面BDE (III)由(II)知,=(,,1),是平面BDE的一個(gè)
11、法向量,設(shè)平面ABE的法向量 =(x,y,z),則=0,=0。 即 所以x=0,且z=y。令y=1,則z=。所以n=(),從而cos(,)= 因?yàn)槎娼茿-BE-D為銳角,所以二面角A-BE-D為。 4.(北京卷文16)如圖,正方形ABCD和四邊形AC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AB=,CE=EF=1 (Ⅰ)求證:AF//平面BDE; (Ⅱ)求證:CF⊥平面BDF; 5.(福建卷理18)如圖,圓柱內(nèi)有一個(gè)三棱柱,三棱柱的底面為圓柱底面的內(nèi)接三角形,且是圓的直徑。 (Ⅰ)證明:平面⊥平面; (Ⅱ)設(shè)。在圓柱內(nèi)隨機(jī)選取一點(diǎn),記該點(diǎn)取自于三棱柱內(nèi)
12、的概率為。 (?。┊?dāng)點(diǎn)在圓周上運(yùn)動(dòng)時(shí),求的最大值; (ⅱ)記平面與平面所成的角為(0<≤90)。當(dāng)取最大值時(shí),求的值。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以及幾何體的體積、幾何概型等基礎(chǔ)知識(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運(yùn)算求解能力、推理論證能力,考查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化歸與轉(zhuǎn)化思想、必然與或然思想。 【解析】(Ⅰ)因?yàn)槠矫鍭BC,平面ABC,所以, 因?yàn)锳B是圓O直徑,所以,又,所以平面, 而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Ⅱ)(i)設(shè)圓柱的底面半徑為,則AB=,故三棱柱的體積為 =,又因?yàn)椋? 所以=,當(dāng)且僅當(dāng)時(shí)等號(hào)成立, 從而,而圓柱的體積,
13、故=當(dāng)且僅當(dāng),即時(shí)等號(hào)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是。 (ii)由(i)可知,取最大值時(shí),,于是以O(shè)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則C(r,0,0),B(0,r,0),(0,r,2r), 因?yàn)槠矫?,所以是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 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由,故, 取得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為,因?yàn)椋? 所以。 6.(福建卷文20)如圖,在長(zhǎng)方體ABCD-A1B1C1D1 中,E,H分別是棱A1B1,D1C1上的點(diǎn)(點(diǎn)E與B1 不重合),且EH∥A1 D1. 過(guò)EH的平面與棱BB1 ,CC1 相交,交點(diǎn)分別為F,G。 (I)證明:AD∥平面EFGH; (II)設(shè)AB=2AA1 =2 a .在長(zhǎng)方體
14、ABCD-A1B1C1D1 內(nèi)隨機(jī)選取一點(diǎn)。記該點(diǎn)取自幾何體A1ABFE-D1DCGH內(nèi)的概率為p,當(dāng)點(diǎn)E,F(xiàn)分別在棱A1B1上運(yùn)動(dòng)且滿足EF=a時(shí),求p的最小值. 7.(廣東卷理18)如圖,弧AEC是半徑為a的半圓,AC為直徑,點(diǎn)E為弧AC的中點(diǎn),點(diǎn)B和點(diǎn)C為線段AD的三等分點(diǎn)。平面AEC外一點(diǎn)F滿足FB=FD=a,F(xiàn)E=a , (1)證明:EB⊥FD; (2)已知點(diǎn)Q,R分別為線段FE,FB上的點(diǎn),使得FQ=FE,FR= FB,求平面BED與平面RQ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2)設(shè)平面與平面RQD的交線為. 由BQ=FE,FR=FB知, .
15、 而平面,∴平面, 而平面平面= , ∴. 由(1)知,平面,∴平面, 而平面, 平面, ∴, ∴是平面與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 ,. . 故平面與平面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8.(廣東卷文18)如圖4,弧是半徑為的半圓,為直徑,點(diǎn)為弧AC的中點(diǎn),點(diǎn)和點(diǎn)為線段的三等分點(diǎn),平面外一點(diǎn)滿足平面,=. (1)證明:; (2)求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 解析:(1)證明:點(diǎn)E為弧AC的中點(diǎn) 9.(湖北卷理18)如圖, 在四面體ABOC中, , 且 (Ⅰ)設(shè)為為的中點(diǎn), 證明: 在上存在一點(diǎn),使,并計(jì)算的值; (Ⅱ)求二面角的平面
16、角的余弦值。 10.(湖北卷文18)如圖,在四面體ABOC中,OC⊥OA。OC⊥OB,∠AOB=120,且OA=OB=OC=1 (Ⅰ)設(shè)P為AC的中點(diǎn),Q在AB上且AB=3AQ,證明:PQ⊥OA; (Ⅱ)求二面角O-AC-B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1.(湖南卷理18)如圖5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點(diǎn)。 (Ⅰ)求直線BE與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Ⅱ)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點(diǎn)F,使B1F//平面A1BE?證明你的結(jié)論。A D B C A1
17、 D1 B1 C1 E 圖5 【解析】 所以,取n. 設(shè)F是棱C1D1上的點(diǎn),則F(t,1,1)(0≤t≤1),又B1(1,0,1),所以 n 這說(shuō)明在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點(diǎn)F(),使B1F//平面A1BE 解法2 如圖(a)所示,取AA1的中點(diǎn)M,連結(jié)EM,BM,因?yàn)镋是DD1的中點(diǎn),四邊形ADD1A1為正方形,所以EM//AD。 又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D⊥平面ABB1A1,所以EM⊥ABB1A1,從而BM為直線BE在平面ABB1A1上的射影,∠EBM直線BE與平面ABB1A1所成
18、的角. 設(shè)正方體的棱長(zhǎng)為2,則EM=AD=2,BE=,于是 在RT△BEM中, 12.(湖南卷文18)如圖所示,在長(zhǎng)方體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點(diǎn) (Ⅰ)求異面直線A1M和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Ⅱ)證明:平面ABM⊥平面A1B1M1 13.(江蘇卷16)如圖,四棱錐P-ABCD中,PD⊥平面ABCD,PD=DC=BC=1,AB=2,AB∥DC,∠BCD=900 求證:PC⊥BC 求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 [解析] 本小題主要考查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考查幾何體的體積,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運(yùn)算能力。
19、滿分14分。 (1)證明:因?yàn)镻D⊥平面ABCD,BC平面ABCD,所以PD⊥BC。 由∠BCD=900,得CD⊥BC, 又PDDC=D,PD、DC平面PCD, 所以BC⊥平面PCD。 因?yàn)镻C平面PCD,故PC⊥BC。 (2)(方法一)分別取AB、PC的中點(diǎn)E、F,連DE、DF,則: 易證DE∥CB,DE∥平面PBC,點(diǎn)D、E到平面PBC的距離相等。 又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E到平面PBC的距離的2倍。 由(1)知:BC⊥平面PCD,所以平面PBC⊥平面PCD于PC, 因?yàn)镻D=DC,PF=FC,所以DF⊥PC,所以DF⊥平面PBC于F。 易知DF=,故點(diǎn)A到平面P
20、BC的距離等于。 (方法二)體積法:連結(jié)AC。設(shè)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為h。 因?yàn)锳B∥DC,∠BCD=900,所以∠ABC=900。 從而AB=2,BC=1,得的面積。 由PD⊥平面ABCD及PD=1,得三棱錐P-ABC的體積。 因?yàn)镻D⊥平面ABCD,DC平面ABCD,所以PD⊥DC。 又PD=DC=1,所以。 由PC⊥BC,BC=1,得的面積。 由,,得, 故點(diǎn)A到平面PBC的距離等于。 14.(江西卷理20)如圖,與都是邊長(zhǎng)為2的正三角形,平面平面,平面,. (1)求點(diǎn)到平面的距離; (2)求平面與平面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析】本題以圖形拼折為載體
21、主要考查了考查立體圖形的空間感、點(diǎn)到直線的距離、二面角、空間向量、二面角平面角的判斷有關(guān)知識(shí),同時(shí)也考查了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法一:(1)取CD中點(diǎn)O,連OB,OM,則OB⊥CD,OM⊥CD.又平面平面,則MO⊥平面,所以MO∥AB,A、B、O、M共面.延長(zhǎng)AM、BO相交于E,則∠AEB就是AM與平面BCD所成的角.OB=MO=,MO∥AB,MO//面ABC,M、O到平面ABC的距離相等,作OHBC于H,連MH,則MHBC,求得: OH=OCsin600=,MH=,利用體積相等得:。 (2)CE是平面與平面的交線. 由(1)知,O是BE的中點(diǎn),則BCED是菱形. 作BF⊥EC于
22、F,連AF,則AF⊥EC,∠AFB就是二面角A-EC-B的平面角,設(shè)為. 因?yàn)椤螧CE=120,所以∠BCF=60. , ,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點(diǎn)評(píng)】傳統(tǒng)方法在處理時(shí)要注意到輔助線的處理,一般采用射影、垂線、平行線等特殊位置的元素解決 解法二:取CD中點(diǎn)O,連OB,OM,則OB⊥CD,OM⊥CD,又平面平面,則MO⊥平面. 以O(shè)為原點(diǎn),直線OC、BO、OM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 OB=OM=,則各點(diǎn)坐標(biāo)分別為O(0,0,0),C(1,0,0),M(0,0,),B(0,-,0),A(0,-,2), (1)設(shè)是平面MBC的法向量,則,
23、 ,由得;由得;取,則距離 (2),. 設(shè)平面ACM的法向量為, 由得.解得,,取. 又平面BCD的法向量為,則 設(shè)所求二面角為,則. 【點(diǎn)評(píng)】向量方法作為溝通代數(shù)和幾何的工具在考察中越來(lái)越常見,此類方法的要點(diǎn)在于建立恰當(dāng)?shù)淖鴺?biāo)系,便于計(jì)算,位置關(guān)系明確,以計(jì)算代替分析,起到簡(jiǎn)化的作用,但計(jì)算必須慎之又慎 15.(江西卷文20)如圖,與都是邊長(zhǎng)為2的正三角形,平面平面,平面,. (1)求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的大??; (2)求平面與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了考查立體圖形的空間感、線面角、二面角、空間向量、二面角平面角的判斷有關(guān)知識(shí),同時(shí)也考
24、查了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解法一:(1)取CD中點(diǎn)O,連OB,OM,則OB⊥CD,OM⊥CD. 又平面平面,則MO⊥平面,所以MO∥AB,A、B、O、M共面.延長(zhǎng)AM、BO相交于E,則∠AEB就是AM與平面BCD所成的角. _ C _ H _ M _ D _ E _ B _ O _ A _ F OB=MO=,MO∥AB,則,,所以,故. (2)CE是平面與平面的交線. 由(1)知,O是BE的中點(diǎn),則BCED是菱形. 作BF⊥EC于F,連AF,則AF⊥EC,∠AFB就是二面角A-EC-B的平面角,設(shè)為. 因?yàn)椤螧CE=120,所以∠BCF=60
25、. , , 所以,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解法二:取CD中點(diǎn)O,連OB,OM,則OB⊥CD,OM⊥CD,又平面平面,則MO⊥平面. 以O(shè)為原點(diǎn),直線OC、BO、OM為x軸,y軸,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 OB=OM=,則各點(diǎn)坐標(biāo)分別為O(0,0,0),C(1,0,0),M (0,0,),B(0,-,0),A(0,-,2), (1)設(shè)直線AM與平面BCD所成的角為. 因(0,,),平面的法向量為.則有,所以. (2),. 設(shè)平面ACM的法向量為, 由得.解得,,取. 又平面BCD的法向量為,則 設(shè)所求二面角為,則. 16.(遼寧卷理19)已知三棱錐P-
26、ABC中,PA⊥ABC,AB⊥AC,PA=AC=AB,N為AB上一點(diǎn),AB=4AN,M,S分別為PB,BC的中點(diǎn). (Ⅰ)證明:CM⊥SN; (Ⅱ)求SN與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 【點(diǎn)評(píng)】縱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立體幾何的解答題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著直線與平面內(nèi)容載體的角色,著重考查立體幾何中的邏輯推理,多為中檔題,通過(guò)這些題目考查學(xué)生掌握基礎(chǔ)知識(shí)、邏輯推理能力、計(jì)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而空間向量是解答立體幾何問(wèn)題的 17.(遼寧卷文19)如圖,棱柱的側(cè)面是菱形, (Ⅰ)證明:平面平面; (Ⅱ)設(shè)是上的點(diǎn),且平面,求的值。 解:(Ⅰ)因?yàn)閭?cè)面BCC1B1是菱形,
27、所以 又已知 所又平面A1BC1,又平面AB1C , 所以平面平面A1BC1 . (Ⅱ)設(shè)BC1交B1C于點(diǎn)E,連結(jié)DE, 則DE是平面A1BC1與平面B1CD的交線, 因?yàn)锳1B//平面B1CD,所以A1B//DE. 又E是BC1的中點(diǎn),所以D為A1C1的中點(diǎn).即A1D:DC1=1.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直線與直線、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guān)系,二面角等基礎(chǔ)知識(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和運(yùn)算能力. 18.(全國(guó)Ⅰ卷理19文20)如圖,四棱錐S-ABCD中,SD底面ABCD,AB//DC,ADDC,AB=AD=1,DC=SD=2,E
28、為棱SB上的一點(diǎn),平面EDC平面SBC . (Ⅰ)證明:SE=2EB; (Ⅱ)求二面角A-DE-C的大小 . 【解析】解法一: (Ⅰ)連接BD,取DC的中點(diǎn)G,連接BG, 由此知 即為直角三角形,故. 又, 所以,. 作, (Ⅱ) 由知 . 故為等腰三角形. 取中點(diǎn)F,連接,則. 連接,則. 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連接AG,AG=,, ,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為120. 解法二: 以D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射線為軸的正半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biāo)系, 由,得 , 故
29、 . 令,則. 19.(全國(guó)Ⅰ新卷理18)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的底面為等腰梯形,ABCD,ACBD,垂足為H,PH是四棱錐的高 ,E為AD中點(diǎn) 證明:PEBC 若APB=ADB=60,求直線PA與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 以為原點(diǎn), 分別為軸,線段的長(zhǎng)為單位長(zhǎng), 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如圖, 則 (Ⅰ)設(shè) 則 可得 因?yàn)? 所以 (Ⅱ)由已知條件可得 設(shè) 為平面的法向量 則 即因此可以取, 由,可得 所以直線與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為 20.(
30、全國(guó)Ⅰ新卷文18)如圖,已知四棱錐的底面為等腰梯形,∥,,垂足為,是四棱錐的高。 (Ⅰ)證明:平面 平面; (Ⅱ)若,60,求四棱錐的體積。 解: (1)因?yàn)镻H是四棱錐P-ABCD的高。 所以ACPH,又ACBD,PH,BD都在平PHD內(nèi),且PHBD=H. 所以AC平面PBD. 故平面PAC平面PBD. ……..6分 (2)因?yàn)锳BCD為等腰梯形,ABCD,ACBD,AB=. 所以HA=HB=.
31、 因?yàn)锳PB=ADR=600 所以PA=PB=,HD=HC=1. 可得PH=. 等腰梯形ABCD的面積為S=AC x BD = 2+. ……..9分 所以四棱錐的體積為V=x(2+)x= ……..12分 21.(全國(guó)Ⅱ卷理19文19)如圖,直三棱柱中,,,為的中點(diǎn),為上的一點(diǎn),. (Ⅰ)證明:為異面直線與的公垂線; (Ⅱ)設(shè)異面直線與的夾角為45,求二面角的大?。? 【分析】本題考查了立體幾何中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及異面直線所成角與二面角的基
32、礎(chǔ)知識(shí)。 (1)要證明DE為AB1與CD的公垂線,即證明DE與它們都垂直,由AE=3EB1,有DE與BA1平行,由A1ABB1為正方形,可證得,證明CD與DE垂直,取AB中點(diǎn)F。連結(jié)DF、FC,證明DE與平面CFD垂直即可證明DE與CD垂直。 (2)由條件將異面直線AB1,CD所成角找出即為FDC,設(shè)出AB連長(zhǎng),求出所有能求出的邊長(zhǎng),再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根據(jù)所求的邊長(zhǎng)可通過(guò)解三角形求得。 【解析】解法一: (Ⅰ)連結(jié),記與的交點(diǎn)為F.因?yàn)槊鏋檎叫?,故,?又,所以,又D為的中點(diǎn),故. 作,G為垂足,由AC=BC知,G為AB中點(diǎn). 又由底面面,得. 連結(jié)DG,則,故,由三
33、垂線定理,得. 所以DE為異面直線與CD的公垂線. (Ⅱ)因?yàn)?,故為異面直線與的夾角,. 設(shè)AB=2,則,,,. 作,H為垂足,因?yàn)榈酌?故, 又作,K為垂足,連結(jié),由三垂線定理,得,因此為 解法二:(Ⅰ)以B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射線BA為軸正半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設(shè)AB=2,則A(2,0,0,),,D(0,1,0),, 又設(shè)C(1,0,c),則. 于是. 故, 所以DE為異面直線與CD的公垂線. (Ⅱ)因?yàn)榈扔诋惷嬷本€與CD的夾角, 故 , 即 , 解得 ,故, 又, 所以, 所以 . 由于等于二面角的平面角, 所以
34、二面角的大小為. 22.(山東卷理19)如圖,在五棱錐P—ABCDE中,PA⊥平面ABCDE,AB∥CD,AC∥ED,AE∥BC,∠ABC=45。。AB=2,BC=2AE=4,三角形PAB是等腰三角形。 (Ⅰ)求證:平面PCD⊥平面PAC; (Ⅱ)求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角的大??; (Ⅲ)求四棱錐P—ACDE的體積。 【解析】(Ⅰ)證明:因?yàn)锳BC=45,AB=2,BC=4,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得:,解得, 所以,即,又PA⊥平面ABCDE,所以PA⊥, 又PA,所以,又AB∥CD,所以,又因?yàn)? ,所以平面PCD⊥平面PAC; (Ⅱ)
35、由(Ⅰ)知平面PCD⊥平面PAC,所以在平面PAC內(nèi),過(guò)點(diǎn)A作于H,則 ,又AB∥CD,AB平面內(nèi),所以AB平行于平面,所以點(diǎn)A到平面的距離等于點(diǎn)B到平面的距離,過(guò)點(diǎn)B作BO⊥平面于點(diǎn)O,則 為所求角,且,又容易求得,所以,即=,所以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為; (Ⅲ)由(Ⅰ)知,所以,又AC∥ED,所以四邊形ACDE是直角梯形,又容易求得,AC=,所以四邊形ACDE的面積為,所以 四棱錐P—ACDE的體積為=。 【命題意圖】本題考查了空間幾何體的的線面與面面垂直、線面角的求解以及幾何體的體積計(jì)算問(wèn)題,考查了同學(xué)們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空間思維能力。 (標(biāo)準(zhǔn)答案) 本小
36、題主要考察空間中的基本關(guān)系,考察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線面角和集合體體積的計(jì)算,考查識(shí)圖能力、空間想象力和邏輯推理能力,滿分12分 (|)證明:在△ABC中,因?yàn)椤螦BC=45,BC=4,AB=, 所以AC2=AB+BC2-2ABBCcos45=8 因此 AC=,故BC2=AC2+AB2,所以∠BAC=90 所以CD⊥PA,CD⊥AC, 又 PA,AC 平面PAC,且PAAC=A, 所以 CD⊥PAC,又 CD平面PCD, 所以 平面PCD⊥平面PAC-------------------------------------------- 則,又 ,所以
37、 解法二:由(|)知AB,AC,AP兩兩相互垂直,分別以AB、AC、AP為x軸、y軸、z軸建立如圖所示的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由于△PAB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 PA=AB=,又AC=, 因此直線PB與平面PCD所成的角為 (Ⅲ)因?yàn)锳C∥ED,CD⊥AC,所以 四邊形ACDE是直角梯形, 因?yàn)? AE=2,∠ABC=45,AE∥BC, 所以 ∠BAE=135,因此 ∠CAE=45, 故 CD=AEsin45==2=, 所以 又 PA⊥平面ABCDE, 所以 23.(山東卷文20)在如圖所示的幾何體中,四邊形是正方形,平面,,、、分別為、、的中
38、點(diǎn),且. (I)求證:平面平面; (II)求三棱錐與四棱錐的體積之比.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空間中的線面關(guān)系,考查線面垂直、面面垂直的判定及幾何體體積的計(jì)算,考查試圖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解析】(I)證明:由已知MA 平面ABCD,PD∥MA, 所以 PD∈平面ABCD 又 BC ∈ 平面ABCD, 因?yàn)? 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所以 PD⊥ BC 又 PD∩DC=D, 因此 BC⊥平面PDC 在△PBC中,因?yàn)镚平分為PC的中點(diǎn), 所以
39、GF∥BC 因此 GF⊥平面PDC 又 GF ∈平面EFG, 所以 平面EFG⊥平面PDC. (Ⅱ )解:因?yàn)镻D⊥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不妨設(shè)MA=1, 則 PD=AD=2,ABCD 所以 Vp-ABCD=1/3S正方形ABCD,PD=8/3 由于 DA⊥面MAB的距離 所以 DA即為點(diǎn)P到平面MAB的距離, 三棱錐 Vp-MAB=1/31/2122=2/3,所以 Vp-MAB:Vp-ABCD=1:4。 24.(陜西卷理18)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
40、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2,BC=2√2,E,F(xiàn)分別是AD,PC的重點(diǎn) (Ⅰ)證明:PC⊥平面BEF; (Ⅱ)求平面BEF與平面BAP夾角的大小。 解法一 (Ⅰ)如圖,以A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AB,AD,AP算在直線分別為x,y,z軸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 ∵AP=AB=2,BC=AD=2√2,四邊形ABCD是矩形。 ∴A,B,C,D的坐標(biāo)為A(0,0,0),B(2,0,0),C(2, 2√2,0),D(0,2√2,0),P(0,0,2) 又E,F(xiàn)分別是AD,PC的中點(diǎn), ∴E(0,√2,0),F(1,√2,1)。 ∴=(2,2√2,-2)=(-1,√2,1)=(
41、1,0, 1), ∴=-2+4-2=0,=2+0-2=0, ∴⊥,⊥, ∴PC⊥BF,PC⊥EF,BF∩EF=F, ∴PC⊥平面BEF 25.(陜西卷文18)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AP=AB,BP=BC=2,E,F(xiàn)分別是PB,PC的中點(diǎn). (Ⅰ)證明:EF∥平面PAD; (Ⅱ)求三棱錐E—ABC的體積V. 解 (Ⅰ)在△PBC中,E,F(xiàn)分別是PB,PC的中點(diǎn),∴EF∥BC. 又BC∥AD,∴EF∥AD, 又∵AD平面PAD,EF平面PAD, ∴EF∥平面PAD. (Ⅱ)連接AE,AC,EC,過(guò)E
42、作EG∥PA交AB于點(diǎn)G, 則BG⊥平面ABCD,且EG=PA. 在△PAB中,AD=AB,PAB,BP=2,∴AP=AB=,EG=. ∴S△ABC=ABBC=2=, ∴VE-ABC=S△ABCEG==. 26.(四川卷理18)已知正方體的棱長(zhǎng)為1,點(diǎn)是棱的中點(diǎn),點(diǎn)是對(duì)角線的中點(diǎn). (Ⅰ)求證:為異面直線和的公垂線; (Ⅱ)求二面角的大?。? (Ⅲ)求三棱錐的體積. 27. (四川卷文18)在正方體ABCD-A′B′C′D′中,點(diǎn)M 是棱AA′的中點(diǎn),點(diǎn)O是對(duì)角線BD′的中點(diǎn). (Ⅰ)求證:OM為異面直線AA′和BD′的公垂線; (Ⅱ)
43、求二面角M-BC′-B′的大??; 28.(天津卷理19)如圖,在長(zhǎng)方體中,、分別是棱,上的點(diǎn),, 求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 證明平面 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命題意圖】本小題主要考查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礎(chǔ)知識(shí),考查用空間向量解決立體幾何問(wèn)題的方法,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運(yùn)算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解析】方法一:如圖所示,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點(diǎn)A為坐標(biāo)原點(diǎn),設(shè),依題意得,,, 解:易得, 于是 所以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證明:已知,, 于是=0,=0.因此,,,又 所以平面 (3)解:設(shè)平面的法向量,則,即
44、不妨令X=1,可得。由(2)可知,為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 于是,從而 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為 方法二:(1)解:設(shè)AB=1,可得AD=2,AA1=4,CF=1.CE= 鏈接B1C,BC1,設(shè)B1C與BC1交于點(diǎn)M,易知A1D∥B1C,由,可知EF∥BC1.故是異面直線EF與A1D所成的角,易知BM=CM=,所以 ,所以異面直線FE與A1D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2)證明:連接AC,設(shè)AC與DE交點(diǎn)N 因?yàn)椋?,從而,又由?所以,故AC⊥DE,又因?yàn)镃C1⊥DE且,所以DE⊥平面ACF,從而AF⊥DE. 連接BF,同理可證B1C⊥平面ABF,從而AF⊥B1C,所以AF⊥A1D因?yàn)?,所以A
45、F⊥平面A1ED (3)解:連接A1N.FN,由(2)可知DE⊥平面ACF,又NF平面ACF, A1N平面ACF,所以DE ⊥NF,DE⊥A1N,故為二面角A1-ED-F的平面角 易知,所以,又所以,在 連接A1C1,A1F 在 。所以 所以二面角A1-DE-F正弦值為。 29.(天津卷文19)如圖,在五面體ABCDEF中,四邊形ADEF是正方形,F(xiàn)A⊥平面ABCD,BC∥AD,CD=1,AD=,∠BAD=∠CDA=45. (Ⅰ)求異面直線CE與AF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證明CD⊥平面ABF; (Ⅲ)求二面角B-EF-A的正切值。 【命題意圖】本小題
46、主要考查異面直線所成的角、直線與平面垂直、二面角等基礎(chǔ)知識(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運(yùn)算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解析】(I)解:因?yàn)樗倪呅蜛DEF是正方形,所以FA//ED.故為異面直線CE與AF所成的角. 因?yàn)镕A平面ABCD,所以FACD.故EDCD. 在Rt△CDE中,CD=1,ED=,CE==3,故cos==. 所以異面直線CE和AF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Ⅱ)證明:過(guò)點(diǎn)B作BG//CD,交AD于點(diǎn)G,則.由,可得BGAB,從而CDAB,又CDFA,FAAB=A,所以CD平面ABF. (Ⅲ)解:由(Ⅱ)及已知,可得AG=,即G為AD的中點(diǎn).取EF的中點(diǎn)N,連接GN,則GNEF,因?yàn)?/p>
47、BC//AD,所以BC//EF.過(guò)點(diǎn)N作NMEF,交BC于點(diǎn)M,則為二面角B-EF-A的平面角。 連接GM,可得AD平面GNM,故ADGM.從而BCGM.由已知,可得GM=.由NG//FA,FAGM,得NGGM. 在Rt△NGM中,tan,所以二面角B-EF-A的正切值為. 30.(浙江卷理20)如圖, 在矩形中,點(diǎn)分別在線段上,.沿直線將 翻折成,使平面. (Ⅰ)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Ⅱ)點(diǎn)分別在線段上,若沿直線將四邊形向上翻折,使與重合,求線段的長(zhǎng)。 解析:本題主要考察空間點(diǎn)、線、面位置關(guān)系,二面角等基礎(chǔ)知識(shí),空間向量的應(yīng)用,同事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運(yùn)算求解能力。 (
48、Ⅰ)解:取線段EF的中點(diǎn)H,連結(jié),因?yàn)?及H是EF的中點(diǎn),所以, 又因?yàn)槠矫嫫矫?如圖建立空間直角坐標(biāo)系A(chǔ)-xyz則(2,2,),C(10,8,0), F(4,0,0),D(10,0,0). 故=(-2,2,2),=(6,0,0). 設(shè)=(x,y,z)為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 -2x+2y+2z=0 所以 6x=0. 取,則。 又平面的一個(gè)法向量, 故。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Ⅱ)解:設(shè)則, 因?yàn)榉酆?,與重合,所以, 故, ,得, 經(jīng)檢驗(yàn),此時(shí)點(diǎn)在線段上,所以。 方法二: (Ⅰ)解:
49、取線段的中點(diǎn),的中點(diǎn),連結(jié)。 因?yàn)?及是的中點(diǎn),所以 又因?yàn)槠矫嫫矫妫? 所以平面, 又平面,故, 又因?yàn)?、是、的中點(diǎn),易知∥, 所以,于是面, 所以為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中,=,=2,= 所以.故二面角的余弦值為。 (Ⅱ)解:設(shè), 因?yàn)榉酆?,與重合,所以, 而, 得, 經(jīng)檢驗(yàn),此時(shí)點(diǎn)在線段上,所以。 31.(浙江卷文20)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B=2BC,∠ABC=120,E為線段AB的中點(diǎn),將△ADE沿直線DE翻折成△A’DE,使平面A’DE⊥平面BCD,F(xiàn)為線段A’C的中點(diǎn)。 (Ⅰ)
50、求證:BF∥平面A’DE; (Ⅱ)設(shè)M為線段DE的中點(diǎn),求直線FM與平面A’DE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空間線線、線面、面面位置關(guān)系,線面角等基礎(chǔ)知識(shí),同時(shí)考查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 (Ⅰ)證明:取A′D的中點(diǎn)G,連結(jié)GF,CE,由條件易知 FG∥CD,F(xiàn)G=CD. BE∥CD,BE=CD. 所以FG∥BE,FG=BE. 故四邊形BEGF為平行四邊形,所以BF∥EG 因?yàn)槠矫妫珺F平面 所以 BF//平面 (Ⅱ)解: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設(shè)BC=a 則AB=CD=2a, AD=AE=EB=a, 連CE 因?yàn)? 在△BCE中,可得CE=
51、a, 在△ADE中,可得DE=a, 在△CDE中,因?yàn)镃D2=CE2+DE2,所以CE⊥DE, 在正三角形A′DE中,M為DE中點(diǎn),所以A′M⊥DE. 由平面A′DE⊥平面BCD, 可知A′M⊥平面BCD,A′M⊥CE. 取A′E的中點(diǎn)N,連線NM、NF, 所以NF⊥DE,NF⊥A′M. 因?yàn)镈E交A′M于M, 所以NF⊥平面A′DE, 則∠FMN為直線FM與平面A′DE新成角. 在Rt△FMN中,NF=a, MN=a, FM=a ,則cos=. 所以直線FM與平面A′DE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32.(重慶卷理19)如題(19)圖,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A底面ABCD,PA=AB=,點(diǎn)E是棱PB的中點(diǎn)。 (Ⅰ)求直線AD與平面PBC的距離; (Ⅱ)若AD=,求二面角A-E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33.(重慶卷文20)如題(20)圖,四棱柱P-ABCD中,底面ABCD 為矩形,PA⊥底面點(diǎn)E是棱PB的中點(diǎn)。 ( Ⅰ)證明:AE⊥平面PBC (Ⅱ)若AD=1,求二面角B-E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希望對(duì)大家有所幫助,多謝您的瀏覽!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wú)特殊說(shuō)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méi)有圖紙預(yù)覽就沒(méi)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生產(chǎn)決策報(bào)告
- 進(jìn)口鐵礦粉的燒結(jié)性能及配礦方法
- 經(jīng)濟(jì)學(xué)說(shuō)史第十四章新凱恩斯主義
- 時(shí)間管理從拖延走向高效的基石
- (聽賞)月光下的鳳尾竹
- 課題1水的組成 (10)(精品)
- 客戶溝通方法與技巧
- 大中華國(guó)際交易廣場(chǎng)寫字樓項(xiàng)目營(yíng)銷推廣報(bào)告
- 易拉罐尺寸的最優(yōu)設(shè)計(jì)方案
- 智慧教室核舟記
- 信息化 BI 商業(yè)智能與企業(yè)即時(shí)戰(zhàn)情中心
- 語(yǔ)文蘇教版六年級(jí)上冊(cè)《船長(zhǎng)》第一課時(shí)
- 曲軸工藝基礎(chǔ)知識(shí)
- 電信集團(tuán)網(wǎng)規(guī)網(wǎng)優(yōu)A+級(jí)培訓(xùn)——11-CDMA功率控制及參數(shù)設(shè)置
- 三、物質(zhì)的密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