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版高中語文《蒙娜麗莎的魅力》教學設計及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魯人版高中語文《蒙娜麗莎的魅力》教學設計及反思(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魯教版高中語文《蒙娜麗莎的魅力》教學設計及反思
一、 導語
生活中,一首美妙的樂曲,當令人回味無窮;一幅杰出的畫作,會讓人百看不厭。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文本介紹的是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巨匠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讓我們跟隨作者傅雷先生,一起來感受蒙娜麗莎的魅力。
課件展示(題目、蒙娜麗莎畫像)
師:我們首先來觀看一下蒙娜麗莎畫像。請大家注意畫像中的一處細節(jié),與課本46頁對照一下。蒙娜麗莎的手指是修長的,課本因為印刷的原因,看上去顯得有些臃腫。
二、 作家、作品簡介
師:關于畫像的作者達芬奇,(課本43頁注釋1有介紹)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課件展示(達 芬奇自畫像)從
2、這幅素描像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位深思睿智的老者形象。
關于作者傅雷,我們來看看他的生平簡介。
課件展示,找一名學生讀一遍。
三、閱讀文本,初步感知文本內(nèi)容(課件展示此句)
學生默讀文本,要求:
1 學生自主找出文本中不明確讀音的字詞
2 讀通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3 反饋交流。
1 學生個別發(fā)言后,師課件展示(易讀錯的字音 )要求全班齊讀一遍。
嫵媚(mi)虔敬(qinjng)歌伶(lng)給予(jǐyǔ)融洽(qi)相契(q)
輪廓(ku)棱角(lng)瞳子(tng)肖像(xio)顫動(chn)摒棄(bng)
悵惘(ch
3、ngwǎng)衣褶(zhě)
2. 理清文章的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1-3):簡介這幅畫作名字的由來和它的傳奇故事。
第二部分(4-13):重點探討這幅名畫的藝術成就,也就是“蒙娜麗莎微笑之謎”
第三部分(14-20):分析這幅畫作嚴謹?shù)臉媹D以及藝術技巧。
第四部分(21):贊美達芬奇超絕的繪畫藝術與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
文本首先簡介這幅畫作名字的由來和它的傳奇故事,接著重點探討了這幅名畫的藝術成就,也就是“蒙娜麗莎微笑之謎”?!斑@消魂的魔力,這神秘的愛嬌,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呢?”作者憑借自己深厚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從“音樂的攝魂制魄的力量”
4、來源于那種“恍惚不定的音符”,推測這幅畫作攝人心魄的原因,就在于“蒙娜麗莎微笑”的“莫測高深的神秘”?!耙驗樗芙o予我們以最飄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之后,作者又分析了這幅畫作嚴謹?shù)臉媹D以及藝術技巧。
四.品讀文本,充分感受蒙娜麗莎的藝術魅力(課件展示此句)
師:用一個詞概括蒙娜麗莎的藝術魅力
“神秘”
作為一名欣賞者,作者認為這神秘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課件展示此句)
學生思考回答,應該會找出第九段段首句。教師順勢提醒學生仔細閱讀九、十兩段。
此處可以安排學生朗讀文本第九段,提醒學生注意疑問句語調(diào)的上揚。
(一)引人產(chǎn)生一系列疑問(引人生“疑”)
微笑的有無
5、微笑的意義(溫婉、感傷、快樂、童真)
(二)對象的表情和含義隨個人的情緒轉移(“貌”隨情移)
欣賞者悲哀——微笑成感傷
欣賞者快樂——笑容在擴大
小結:這種神秘感所帶來的藝術效果,文章用一句話作了概括,即“它能給予我們以最飄渺、最恍惚、最捉摸不定的境界”。如果再要求用一個字來表示這種境界,那就是“虛”。
藝術的生命在于“虛”,在于意境。(課件展示此句)它不僅體現(xiàn)在繪畫作品中。下面請大家通過圖片來欣賞一尊雕像。(課件展示)
師:蒙的魅力來源于微笑的神秘,那么維納斯的魅力體現(xiàn)在哪里?
學生活動:同位交流討論。
師:請大家談談自己的魅力感受。
學生發(fā)言。
6、 師:日本作家清岡卓行在他的隨筆《米洛斯的維納斯》中,寫過這樣一段話來闡述自己對維納斯的美的感受。(課件展示)
“可以說,她是一個美的典型。無論是她的秀顏,還是從她那豐腴的前胸延向腹部的曲線,或是她的脊背,無處不洋溢著勻稱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厭。而且,和這些部分相比較,人們會突然覺察到,那失去了的雙臂正濃濃地散發(fā)著一種難以準確描繪的神秘氣氛,或者可以說,正深深地孕育著具有多種多樣可能性的生命之夢?!?
師:這種神秘氣氛使人產(chǎn)生無盡的想象,暗示著可能存在的無數(shù)雙秀美的玉臂。(課件展示)“虛”中包含著不盡的夢幻!
應該說,維納斯雕像在失去雙臂后產(chǎn)生的巨大魅力是創(chuàng)作者始料未及的,這是
7、一個偶然的結局。但是,油畫蒙娜麗莎的魅力卻是達芬奇苦心經(jīng)營的結果。請大家看文本14段到結尾部分。
師:從繪畫藝術的角度出發(fā),作者認為人物肖像中的哪幾處細節(jié)特征體現(xiàn)了蒙的神秘魅力?(課件展示此問題)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通過課件展示具體內(nèi)容。
(1)神秘的微笑:
口唇的皺痕 臉部的輪廓 扁長的眼睛、全無光彩的瞳子 不十分規(guī)則線條的下巴
(2)頭發(fā)、手是神秘氣息的遙遠的余波
(3)似煙似霧的青綠色風景如夢幻般,是神秘氣息的襯托。
五.教師小結本課主要內(nèi)容:
通過以上內(nèi)容的學習,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傅雷先生在這篇文章中,是從兩個不同的層面引領讀者來感受蒙娜麗莎的藝術
8、魅力的。首先是以普通欣賞者的身份,從個人主觀感受出發(fā),詮釋蒙娜麗莎微笑的神秘之所在,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迷人魅力。然后又以專業(yè)欣賞者的身份,從研究繪畫藝術的角度出發(fā),全方位地分析這幅畫作嚴謹?shù)臉媹D及技巧,使讀者認識到蒙娜麗莎的魅力之源。
就這樣,作者引導我們走進了藝術欣賞的大門,使我們對藝術品的感受從感性層面逐步上升到理性的層面。
此處有課件展示
六.布置作業(yè)(課件展示)
我國古代藝術素有重虛的傳統(tǒng),繪畫多留有空白,誘人聯(lián)想,講究“畫在有筆墨處,畫之妙在無筆墨處”(戴熙《習苦齋畫絮》)。
欣賞圖片“齊白石的蝦”,寫一段賞析性的文字。
《蒙娜麗莎的魅力》教學反思
《蒙娜麗莎的魅力》是
9、新選入魯人版教材的一篇散文,而且本學期剛由以往定位為課外自讀的篇目調(diào)整為教讀篇目。除了教參上一點簡略的解析外,一時之間,很難找到相關的教學參考資料。向同行請教,也是愛莫能助。因此只能獨自苦心鉆研文本。反復閱讀之后,感覺文本自身篇幅長,難度大。作者傅雷先生早年留學法國,有很高的藝術造詣。他在文中駕輕就熟地運用音樂藝術來詮釋繪畫藝術,對于缺乏藝術素養(yǎng)的讀者來說,這一部分內(nèi)容很難理解。自身都不能理解,如何再去教導學生?思考再三,決定在課堂教學中忽略這一部分內(nèi)容。因為它在文中也只是起類比作用,不大影響師生對文本重點的理解把握。
現(xiàn)代閱讀理論把閱讀的心理過程分為感知 、理解、 深悟三個層次。鑒于教師本
10、人也是反復閱讀好幾遍文本后,才逐漸理清文章的結構層次,并確定局部分析品味的切入點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安排的第一模塊是“默讀課文,整體感知”。在語文教學中,對一個文本的感知,不能只著眼于某一個孤立的部分,而應從整體形式出發(fā),把它作為一個活生生的生命形式去感知去發(fā)現(xiàn)。托爾斯泰認為,文學藝術是人與人交流感情的“工具”。他給藝術下的定義是:“藝術是這樣的一項人類的活動,一個人用某種外在的標志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也為這些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庇纱丝芍?,在教學中,學生感知文本能不能進入欣賞層面,關鍵在于能不能激發(fā)起與文本的感情內(nèi)容相通的自我情緒體驗。教師要注意對教學情境
11、的營造,讓學生沉入到文本所設定的情境之中,向與文本相應的情感轉移,進入角色,誘發(fā)“預備情感”和“接受心境”。這個“整體感知”的過程,一要給足學生讀書的時間,二要明確提出要求。例如讓學生通過找關鍵詞及中心句來概括文章大意等。這一模塊的教學設計事后也得到了專家的肯定。
接下來,是教學過程的第二模塊“品讀文本,局部揣摩”。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結合課文進行回答。問題的設計,要緊扣文本重點,這是一堂課最費心思的地方。我個人的理解是:先提一個“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再緊扣這個“主問題”提幾個相關的子問題,讓這些問題形成一個“問題系列”,構成一定的邏輯關系,逐層深入地推進教學,完成教學任務。在本課的教
12、學中,我設計的其中一個問題是:作為一名普通欣賞者,作者認為蒙娜麗莎的神秘具體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課上完后,專家在點評時,很客氣地提出:當作者傅雷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來表達他個人的主觀感受時,他還運用了類比通感的手法,用音樂來詮釋繪畫,這應該不是以一名普通欣賞者的身份能夠做到的。專家的點評確實一下子切中了要害。因為早在設計這堂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我就打算把作者論述音樂的部分忽略不提,根源是自己音樂素養(yǎng)的欠缺。而這就導致了對文本內(nèi)容的解讀出現(xiàn)了誤差。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傳統(tǒng)的教師論,而現(xiàn)在“一桶水”又何嘗能解決問題,“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泓水”。做教師不容易,做語文教師更加不容易,相信所有教過語文的人都深有體會。也正因此,語文教師,一生不能丟棄的習慣就是讀書。涉獵面要廣,通過不斷學習,來突破專業(yè)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