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論文 于課例研討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論文 于課例研討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安徽省合肥市32中高中語文論文 于課例研討中的反思 新人教版
2012年10月11日至11月23日,在北師大文化建設團隊的引領下,學校進行了三輪的課例研究,而我很有幸的成為這次課例研究的執(zhí)教者。四十多天的時間里,在這三輪課中,在一次次的課堂觀察,一次次的量化評價、一次次的反思改進中,我感動著、感觸著,也感悟著。
針對這次課例研究,學校做了前期的準備,從量化評課表的分配到人員的分工,從教室的即時錄播到學生的安排,這些都成為課例研究每個環(huán)節(jié)能夠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而各教研組長以及我們語文組的每位老師認真的觀察、細致的分析、專業(yè)的評價、誠懇的意見,不斷給予我啟發(fā)與教學的靈感,
2、讓我受益匪淺,在同伴們這種教育教學的熱心腸中,我感動著。
課例研究中,我選擇的是高中語文必修二詩歌單元的陶淵明《歸園田居》這一教學內容。三輪課中,在數(shù)據(jù)呈現(xiàn)與微觀評課中,我改進教學環(huán)節(jié)與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節(jié)趨向簡約,由第一輪課的“讀作者、解詩題、誦詩歌、品田園意境、析景物交融、悟詩人情懷”七個環(huán)節(jié)到第二輪課的“解詩意,品田園之樂;析意境,品田園之美;悟情懷,品田園之境”三個環(huán)節(jié),直到第三輪課將“田園之樂、之美、之境”落實到“歸、園田、居”三個詞語上。教學內容趨向簡練,從第一輪課的面面俱到,課外的大量拓展,到第三輪課的有取有舍,拋開繁枝縟節(jié),內容上的簡練卻是課堂效率的提升。課堂教學趨向對話,從第
3、一輪課推著學生走,到第二輪課領著學生走,直到第三輪課告訴學生如何去走,學生課堂討論不再是一種形式,而真正能綻放出思維的芬芳,我也真正感受到“課堂教學的精彩常常不是因為老師精彩而精彩,而是因為學生精彩而精彩?!闭n堂也真正向著溫暖的課堂、靈性的課堂、對話的課堂與等待的課堂而邁進。
在四十多天、三輪課的思索中,我也曾為何種教學設計最為有效明晰而探索,也曾為課外知識是否需要拓展,拓展多少而思索,也曾為若干建議無從落實而疑慮,但是,在這種磨礪與實踐之后,當看到課堂的緊湊、簡潔與高效時,我由衷產生一種教學上的快樂,這種快樂正是來自探索與反思之中的。讓我感受到教學是需要精磨細作的,是需要反思改進的,是需要
4、探索挖掘的,課例研究的經歷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的感觸。
此次課例研究的主題是“課堂滲透責任文化,有效促進知識生成”,在“責任踐行教育大愛”的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下,我深深地感悟到“責任”二字并不是一句空口號,它融合在備課中、教學中甚至是對學生的每一次引領中。在《歸園田居》的教學中,我引用了德國哲學家西梅爾的一句名言:“貨幣只是一條通往最終價值的橋梁,而人,永遠無法在橋上棲居。人最終能夠棲居的,是自己的心靈。”我感悟到,教學生涯中,我們可以棲息的是正是“愛”與“責任”。課例研究結束了,這次教學中我依然有很多遺憾與不足,所幸的是,還有很多改進的機會。課例研究畫上的并不是一個句號,而是一種引導,引導我們在課堂教學的路上不斷去探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