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必考部分 第十五單元 近現代以來的中外科技與文化 第35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課下達標練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大一輪復習 必考部分 第十五單元 近現代以來的中外科技與文化 第35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課下達標練 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35講 19世紀以來的世界文學藝術
課下達標練
(時間:45分鐘 滿分:8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某藝術流派強調:“遵循唯理主義的觀點,排斥藝術家主觀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會和個人利益沖突面前,個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從理智和法律,倡導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犧牲自己,為祖國盡責”。該流派應該是( )
A.新古典主義 B.浪漫主義
C.現實主義 D.現代主義
解析:選A。 新古典主義認為藝術必須從理性出發(fā),排斥藝術家主觀思想感情,尤其是在社會和個人利益沖突面前,個人要克制自己的感情,服從理智和法律,倡導公民的完美道德就是犧牲自己
2、,為祖國盡責。新古典主義的“新”在于借用古代英雄主義題材和表現形式,直接描繪現實斗爭中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故A項正確;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與材料的內容不符,故B項錯誤;現實主義力圖真實再現現實生活,深入剖析社會矛盾,對現存社會進行無情揭露和深刻批判,與材料的內容不符,故C項錯誤;兩次世界大戰(zhàn)、席卷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和嚴重的社會問題,深刻影響了藝術的發(fā)展,表現西方社會精神危機的現代主義成為藝術主流,不符合材料的內容,故D項錯誤。
2.“他們厭惡資本主義物質文明,反感庸俗丑惡的現實,
3、對工業(yè)化充滿恐懼和憎惡,而雄偉瑰麗的大自然和遠方奇異的情景,則成為他們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他們標榜盧梭的‘回歸自然’的主張,把自然看作一種神秘力量或某種精神境界的象征?!毕铝蟹稀八麄儭边@種文藝流派的文學作品是( )
解析:選B。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不難知道,這里描述的是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的特點,《紅與黑》是法國文學家司湯達的現實主義巨著,故A項錯誤;《巴黎圣母院》是法國雨果的浪漫主義文學巨著,故B項正確;《人間喜劇》是法國巴爾扎克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故C項錯誤;《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的現實主義巨著,同樣不符合題意,故D項錯誤。
3.20世紀中期有作家認為文學作品應該把“普通人頭腦
4、中接受著千千萬萬個印象——細小的、奇異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鋒利鋼刀刻下來的”、“內心真實”按著順序記錄下來。這種主張( )
A.描繪了作家對浪漫主義的追尋
B.揭示了現代主義文學的某些特征
C.體現了現實主義文學的批判精神
D.反映了文學多元化格局下的融合
解析:選B。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fā),抒發(fā)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象和夸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故A項錯誤;現代主義文學注重文學對情感的樸實的反映和描繪,材料“細小的、奇異的……按著順序記錄下來”注重刻畫內心世界,故B項正確;材料未體現批判現實,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了一個文學流派的特征
5、而非多元文化格局,故D項錯誤。
4.20世紀50年代,由于出身微賤、前途渺茫,他們苦悶、壓抑、彷徨。他們的作品抱著一種冷淡、反抗、批判和敵對的態(tài)度大量問世,由此形成了英國文壇的重要流派。該文學流派是( )
A.浪漫主義文學 B.現實主義文學
C.“憤怒青年” D.“垮掉的一代”
解析:選C。浪漫主義是18世紀中期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而興起的,故A項錯誤;現實主義文學是19世紀中期興起的,與題目時間不符,故B項錯誤;“憤怒青年”反映的是現代主義思想潮流的特點,與題目中的“苦悶、壓抑,彷徨”等心態(tài)符合,故C項正確;“垮掉的一代”反映的是具有寫實性、浪漫主義等特點,與題目不符,故D項錯誤
6、。
5.“他們掙脫古典主義的理性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束縛,強調創(chuàng)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位?!毕铝袑儆诖宋乃噭?chuàng)作風格的是( )
解析:選A。根據“他們掙脫古典主義的理性對文藝創(chuàng)作的束縛,強調創(chuàng)作自由,把情感和思想提到首要地位”可知屬于浪漫主義藝術,《悲慘世界》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故A項正確;《人間喜劇》是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故B項錯誤;繪畫《石工》是現實主義美術的代表,故C項錯誤;繪畫《星月夜》是現代主義藝術,故D項錯誤。
6.有學者在談到浪漫主義文學流派時,說道:“他們熱愛情緒或印象,情節(jié)或故事,耳聞目睹或具體經歷過的事情,浪漫主義促使人們對于陌生而又久遠的社會,以及陌生而又久
7、遠的歷史時代產生新的興趣?!边@反映了浪漫主義文學作品( )
A.善于尋覓靈魂深處的記憶
B.追求人文主義的自由思想
C.注重描寫社會底層的心聲
D.主張恢復啟蒙時代的理性
解析:選A。善于尋覓靈魂深處的記憶符合浪漫主義文學的創(chuàng)作風格;故A項正確;追求人文主義的自由思想是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的特點,故B項錯誤;注重描寫社會底層的心聲符合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創(chuàng)作風格,故C項錯誤;主張恢復啟蒙時代的理性是新古典主義文學的特點,故D項錯誤。
7.“它排斥虛無縹渺的幻想、排斥神話故事、排斥寓意與象征、排斥高度的風格化、排除純粹的抽象與雕飾,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
8、”這番言論反映的文學流派( )
A.熱情的謳歌國家和民族的獨立
B.是對現代主義文學的重大發(fā)展
C.以獨特的個性化視野描繪感覺
D.強調真實客觀的再現典型人物
解析:選D。由材料“它意味著我們不需要虛構,不需要神話故事,不需要夢幻世界”可知反映的文學流派的是現實主義。材料沒有體現A項內容,故A錯誤;材料言論與現代主義無關,故B項錯誤;從材料“排斥虛無縹渺的幻想”,故C項錯誤;現實主義文學立足客觀現實的反映,故D正確。
8.19世紀中期,美國作家梭羅在《瓦爾登湖》一書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護荒野,強調自然的整體性和相互聯系等主張。在當時,這些主張的提出主要出于( )
A.對生物
9、進化論的支持 B.對理性社會的追求
C.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脹 D.對工業(yè)文明的擔憂
解析:選D。生物進化論正式形成是1859年達爾文發(fā)表《物種起源》一書,生物進化論論述了生物由低級向高級不斷進化,生物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與材料內容不符合,故A項錯誤;對理性社會的追求是17-18世紀啟蒙思想家們的要求,這與材料內容無關,故B項錯誤;遏制自然欲望的膨脹不是《瓦爾登湖》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故C項錯誤;材料《瓦爾登湖》提出了崇敬生命、保護荒野,強調自然的整體性和相互聯系等主張,說明了19世紀中期工業(yè)革命完成后,存在環(huán)境污染、生態(tài)破壞的問題,故D項正確。
9.阿萊霍卡彭鐵爾的長篇小說《消失的
10、足跡》,人們將其比作現代版的《桃花源記》:作者心目中的美好境地往往都與“世”隔絕,模擬遠古,物質簡樸,人情融融,都受到“外界”臨近的威脅,并在這威脅到來之前徹底消失。據此可知,《消失的足跡》應屬于( )
A.浪漫主義 B.現實主義
C.“黑色幽默” D.魔幻現實主義
解析:選D。根據材料可知阿萊霍卡彭鐵爾是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魔幻現實主義借助魔幻來表達現實,往往借助其并不存在的現實來描寫現實,沒有對主流觀點批判,故A項錯誤;沒有展現現實的丑惡,故B項錯誤;沒有以嘲諷的態(tài)度描寫周圍的事物,故C項錯誤;消失的足跡借助一個并不存在的世界來描寫現實的世界,屬于魔幻現實主義流派,故D項正
11、確。
10.俄羅斯畫家康定斯基提出:藝術家的意圖要通過線條和色彩、空間和運動,不要參照可見自然的任何東西,來表明一種精神上的反應或決斷。這反映了該畫家主張( )
A.以寫實手法來塑造形象 B.創(chuàng)作題材取自現實生活
C.按規(guī)定的繪畫原則創(chuàng)作 D.突破陳規(guī)充分表現自我
解析:選D。 “不要參照可見自然的任何東西”說明畫家不主張寫實,故A項錯誤;畫家強調用線條、色彩和運動,不要自然的任何東西,說明其創(chuàng)作題材不取材現實,故B項錯誤;不依賴于現實,說明畫家不按規(guī)定的繪畫原則創(chuàng)作,故C項錯誤;畫家強調不參照可見自然的任何東西,體現了突破陳規(guī)充分表現自我,故D項正確。
11.當一位畫家注視因
12、貧困而死的妻子的面容時,引起他注意的竟然是妻子年輕的臉上色彩的變化,在他決定畫下妻子最后的肖像之前,畫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獨有的黃色、藍色和灰色的調子。下列作品與這位畫家繪畫風格特征相符的是( )
解析:選C。材料“畫家的本能使他看到死亡所獨有的黃色、藍色和灰色的調子”表明作品的風格是印象派。A選項是浪漫主義,錯誤;B選項是現實主義,錯誤;C選項是印象派,故C項正確;D選項是現代主義立體派,故D項錯誤。
12.1960年美國舉行大選。電視臺首次直播兩位總統(tǒng)候選人的辯論場景。當時,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給電視機前的選民留下年輕有為整潔干練的形象;展現在熒屏上的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因疾病纏身
13、,顯得老氣橫秋神情疲憊。最終肯尼迪以微弱優(yōu)勢當選總統(tǒng),這反映了( )
A.美國民主制度的虛偽本質
B.民主黨比共和黨更得人心
C.科技發(fā)展影響了政治生活
D.電視辯論決定了大選結果
解析:選C。材料沒有涉及美國民主制度的虛偽本質,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兩黨的民意測驗,故B項錯誤;根據材料“電視臺首次直播兩位總統(tǒng)候選人的辯論場景。當時,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給電視機前的選民留下年輕有為整潔干練的形象……最終肯尼迪以微弱優(yōu)勢當選總統(tǒng)”得出科技發(fā)展(電視)影響了政治生活(競選結果),故C項正確;電視辯論決定了大選結果,過于絕對,故D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13題25分,1
14、4題12分,共37分)
13.(25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浪漫主義文學的興起是由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歐洲的社會政治狀況決定的。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政權,建立了資產階級統(tǒng)治。這次革命影響巨大,意義深遠,它震撼了整個歐洲的封建統(tǒng)治,許多國家掀起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但是,在保衛(wèi)和鞏固這次革命成果的過程中,曾出現極其復雜的形勢,經歷了一場革命和反革命、復辟與反復辟的長期斗爭。法國大革命后出現的動蕩、混亂、災難的局面,完全不是人們所期望的。偉大的啟蒙學者們所預言的那個理想社會根本沒有出現。貧富對立變得更加尖銳,階級壓迫更加殘酷,資產階級的惡德敗
15、行以最丑惡的形式表現出來。法國革命后的現實宣告了啟蒙運動理想的破滅,在廣大社會階層中引起了一種普遍的失望情緒,浪漫主義正是這種失望情緒在文學上的反映。
——《世界近代文學簡史》
材料二 資本主義在歐洲各國不同程度的發(fā)展,人們頭腦中的物質利益觀念不斷加強,金錢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隨之發(fā)生變化。人在掙脫封建束縛從而獲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質財富面前喪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熱衷于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并依賴于物質財富的生存環(huán)境中,人對人的壓迫與剝削以新的形態(tài)表現出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趨于惡化。現實告訴人們,啟蒙主義者所宣示的“價值”和浪漫主義者所追求的“理想”
16、并未實現,人們須以一種新的冷靜的眼光重新看待現實和思考自己的命運,并尋求改善自己的生存處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觀冷靜地分析與解剖現實的社會心理和風氣隨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創(chuàng)作上,就是他們摒棄浪漫主義的主觀想象和抒情,通過對社會現實作如實細致的描繪,揭露社會的黑暗,展示在物質與金錢擠壓下人的各種心態(tài)……
——《19世紀文學中編導論》
(1)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概括浪漫主義文學流派產生的歷史背景。(12分)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歐洲浪漫主義文學流派與現實主義文學流派的內在區(qū)別;分析這兩種文學流派形成和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13分)
解析:第(1)問,從當時歐洲社會的經濟、政治、文
17、化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歷史史實進行概括性回答。第(2)問第一小問,依據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文學的各自特點回答;第二小問,從社會政治、經濟的發(fā)展變化中進行分析。
答案:(1)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運動;工業(yè)革命的逐步開展;啟蒙思想家理想社會預言的破滅;資本主義發(fā)展中出現的社會弊端。
(2)區(qū)別:浪漫主義文學偏重表現主觀世界,尋求新的精神寄托;現實主義文學側重于反映客觀現實,具有批判性。
因素:當時歐洲社會正經歷著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政治、經濟的劇變。
14.(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影視作品當然離不開人物刻畫和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一個好的歷史題材影視作品肯定會
18、在人物形象重塑上有亮點、有色彩。就辛亥革命這段歷史來說,由于在過去一百年間,附加在這段歷史上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太過濃厚,因此許多人們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可能并不是歷史真實,這就給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發(fā)揮的空間。
比如攝政王載灃。許多文學作品的描寫者都將這個人物寫得非常不堪,這其實太單調、太片面。載灃固然不是雄才大略的攝政王監(jiān)國……但慈禧太后之所以選擇載灃,絕不是選擇他的無能、粗魯和傳統(tǒng)描寫中所說的短視與自私。只要仔細研究載灃的相關資料,我們就會發(fā)現載灃在過去一些文學故事中的形象是一種妖魔化的結果。這種妖魔化,是辛亥革命后的必然,是要為歷史找出責任的承擔者?!鎸嵉妮d灃是晚清王爺中第一個走向世界見過世面
19、的人,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
——摘編自馬勇《中國歷史的側面》
根據上述材料,結合作者對文學作品中人物塑造的認識,以攝政王載灃為例,談談文學作品能否作為研究歷史的資料。
解析:文學作品也是特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們都呈現明顯的時代特色。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無論怎么塑造,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進行的。但把文學作品作為史料,一定要慎重,要同嚴肅的歷史資料相互印證,爭取接近歷史的真實。
答案:文學作品可以作為研究歷史的資料。
文學作品的風格本身就是歷史的反映。
對于文學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如作為歷史資料進行研究,首先要考慮文學作品的時代,如辛亥革命后關于載灃形象的塑造,是為了宣傳革命,反對封建專
20、制,辛亥革命后的文學作品多把載灃塑造成了無能、自私等反面性格的人物。如對載灃的真實性格進行研究,還必須與相關歷史典籍的記載相印證,還原他的真實形象。因此,將文學作品作為歷史資料進行研究時,必須慎重,必須與其他史料相互印證。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