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一滴》教學設計(共4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神的一滴》教學設計(共4頁)(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神的一滴》教學設計
【設計指導思想】
本文選自美國作家梭羅的名作《瓦爾登湖》。譯文為當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徐遲翻譯。選文共5個自然段,行文思路清晰,寫景別致細膩,感情充沛豐富,語言別具魅力。作者對自然的鐘情充分流露在字里行間。教學中,應在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和主旨的基礎上,深刻理解重要詞句,進而對一些寫景和議論段落能夠鑒賞分析,最終理解本文的深刻內(nèi)涵。談及梭羅和他的《瓦爾登湖》,學生很自然地聯(lián)想到歸園田居構(gòu)想世外桃源的陶淵明和那個沒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可以就此進行拓展延伸,培養(yǎng)學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較的研究方法。
2、一、前期分析
本文的作者梭羅曾在瓦爾登湖居住了兩年零兩個月,寫成了一本“超凡入圣”的《瓦爾登湖》,《神的一滴》就是這本書的一部分。梭羅以他特有的視角,描摹了他眼中的瓦爾登湖,可進可親,可目可人;然而,作者離開之后,砍伐、工業(yè)及冰藏商人的貪欲,給美麗的瓦爾登湖帶來了不幸。不過,瓦爾登湖并不因此消亡,她倔強地生長著,讓作者讀出了她的莊嚴與純潔,給作者的精神帶來了快樂,靈魂得到了凈化。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優(yōu)美與深刻的文字,編者才把它安排在蘇教版必修1中“像山那樣思考”專題的“湖山沉思”板塊中。學習本文,對于本專題目標的達成,具有諸多方面的作用,可以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知人論世,進一步理解作者對自然深
3、厚的感情和對宇宙人生深刻的思索,激發(fā)學生閱讀整部作品以及相類作家作品的興趣,希冀得到持久的自然與生命的教育。
本節(jié)課的授課對象是高一學生,首先他們被沉重的升學考試纏繞著,失去了親近自然的機會,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其次,有一些孩子逐漸地淡漠了與自然的關(guān)系,另一些孩子很渴望走入自然的懷抱,但是,由于學習的緊張與壓力,以及對于自然美的捕捉與感悟能力的退化,他們不懂得欣賞大自然,學習本文正是通過語言的魅力讓他們理解作者對自然深厚的感情和對宇宙人生深刻的思索,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整部作品以及相類作家作品的興趣;最后,本文可以讓學生聯(lián)想到歸園田居、構(gòu)想世外桃源的陶淵明和那個沒有更多奢求、只愿“面朝大海,春暖
4、花開”的海子,因此在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上,可以就此進行拓展延伸,認知—發(fā)現(xiàn)說認為學生這一時期的學習動力主要來自于“認知的內(nèi)驅(qū)動力”和“自我提高驅(qū)動力”,在課堂中應該結(jié)合這樣的心理進行點撥、提問等引導,力求達到“激趣”和“激疑”的效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從而培養(yǎng)學生批判的精神和比較的研究方法。
課時:一課時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分析本文文脈,對本文寫景手法的分析。
2、體會文章質(zhì)樸本色的語言風格。
3、思考領(lǐng)悟作者給予我們的啟迪: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中找到靈魂安寧的歸宿。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抓住散文的關(guān)鍵句,把握文脈,
5、從而理解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文題。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①在提問點撥下整理文脈 ②通過討論加深文章感悟③在朗讀中體驗文章的語言風格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知人論世,進一步理解作者對自然深厚的感情和對宇宙人生深刻的思索。
(2)在思考與討論中,激發(fā)學生閱讀整部作品以及相類作家作品的興趣,希冀得到持久的自然與生命的教育。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按六人一組給學生分好組
五、教學方法:通過自由朗讀、獨立思考、問題探究、小組討論、對比閱讀等過程,學生學會運用誦讀法、比較法、圈點法、摘錄法、討論法等學習方法研
6、習文本。
六、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先給學生觀看陶淵明的《歸園田居》視頻,通過設問“大家剛才已經(jīng)領(lǐng)略了陶淵明在這首《歸園田居》中構(gòu)想呈現(xiàn)的世外桃源風光,可大家是否知道19世紀的美國也有這么一位作家,他拋開世俗的喧鬧孤身一人去瓦爾登湖邊的山林隱居呢?這位作家就是美國浪漫主義時期的散文家梭羅了”以順利過渡到梭羅及其《瓦爾登湖》。亨利戴維梭羅哈佛大學畢業(yè)后,在家鄉(xiāng)教了兩年書,又到大作家愛默生家里做了幾年門徒后,只身去了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隱居?!锻郀柕呛愤@本書便是梭羅隱居兩年期間生活和思想的記錄,譯者徐遲稱這是一本“極靜極靜卻語語驚人,字字閃光”的書,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其中的一個選
7、段《神的一滴》,讓我們與梭羅先生一起徜徉瓦爾登湖畔,作一番靜心的思考。
二、積累整合
(一)整理文脈(教師提問,學生答,教師適當加以點評和引導。)
問:為什么作者要稱瓦爾登湖為“神的一滴”?
注:這個問題提示同學們注意這個具有文眼作用的文題,而為了解讀這個文題,就必須依次解決以下幾個問題,細心的同學會發(fā)現(xiàn)以下這些問題串起來正好構(gòu)成了這篇文章的文脈。
1. 作者年輕時候的瓦爾登湖是怎樣的?
思路提示:注意文章2段中 “我第一次劃船在瓦爾登湖上”“我年紀輕一點的時候”的提示語。
參考:因為四周圍有濃而密的樹,那時的瓦爾登湖“像一個圓形劇場,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臺劇”,像有著睫毛的“大
8、地的眼睛”,這是正面描寫;還有側(cè)面描寫,“我常在那兒消磨好些光陰”,“似夢非夢地漂浮”,感到慵懶而愜意。
2.后來瓦爾登湖有著怎樣的遭遇?
思路提示:閱讀文章3、4段,對人們對待瓦爾登湖的幾種方式加以概括。
參考:伐木人砍伐湖周圍的樹木,村民們引水來洗碗洗蝶,“震耳欲聾的機器喧囂”破壞了它的幽靜, “鐵路線入侵它的邊境”,“冰藏商豪取它的冰”。
3.哪些字詞語句可看出作者對于世人們這般對待瓦爾登湖的強烈不滿?
思路提示:閱讀文章3、4、5段,找出表示具有強烈情感語氣的詞語和句子。
參考:句子如:“森林已被砍伐,怎能希望鳥兒歌唱?”“這是和恒河一樣圣潔的水!”詞語如“惡魔似的鐵馬”“
9、骯臟的工業(yè)腳步”“吞噬”“豪?。ㄒ鉃閺姍M地奪取)”等,可以看出作者對人們膨脹的物欲的深刻批判。
4.當時作者所見的瓦爾登湖是怎樣的?
思路提示:閱讀文章第4段,找出作者描寫當時所見的瓦爾登湖的句子。
參考:“它還是頑強地生存著”“雖然有這么多的漣漪,卻沒有一條永久性的皺紋”“還是許多年前充滿神秘和活力的林中湖泊”“另一片林子已經(jīng)拔地而起”,還是那個引起我喜悅和遐思的湖泊。
5.作者對瓦爾登湖發(fā)出了怎樣的贊嘆?
思路提示:閱讀第5、6段,找出作者評價瓦爾登湖的句子加以概括。
參考:作者稱它是“大勇者的作品”,莊嚴、純潔可以滌蕩污濁的“神的一滴”。
小結(jié):當人類日益膨脹的物質(zhì)追求吞噬
10、著原本優(yōu)美的自然風景,同時也吞噬著人類自身美好的天性,瓦爾登湖就像“一雙明亮的眼睛”,以它的純潔、深邃和它永久的神秘和活力,讓人類重新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天性。所以,在作者眼里它是神圣、莊嚴的一滴。
(二)思考領(lǐng)悟(教師作預測,適時提出疑難問題,激發(fā)學生討論與思考,引導學生及時對課文內(nèi)容、作者思想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1.課文第2段中,“我寧愿把一天中最寶貴的光陰這樣虛擲,我是富有的,雖然與金錢無關(guān),因為我擁有陽光照耀的時辰以及夏令的日月”,對此你如何理解?
思路提示:作者認為人生最大的富有不是物質(zhì)的充裕,還是心靈的充實與自由,與那些只知追求物欲的人們不同,作者在瓦爾登湖的懷抱中
11、體驗著自然的惠恩、心靈的寧靜和自由,物我兩忘,這是一種更加接近生命本真的美好享受。
2.梭羅單身只影,拿了一柄斧頭,跑進無人居住的瓦爾登湖邊的山林獨居,以他的親身實踐啟發(fā)人們簡化生活,回歸自然,對此你怎么看?
思路提示:一方面,19世紀上半葉的美國,正值工業(yè)化崛起階段,市場經(jīng)濟的強大勢頭導致拜物教的盛行,在這個時候梭羅作為有良知的知識分子,自覺選擇簡樸的生活原則,通過對自然萬物的精細觀察,啟發(fā)人擺脫物欲的枷鎖,探索內(nèi)心的宇宙世界,體驗生命本身作為奇跡的激情,過一種更為合理的返樸歸真的生活,無疑是人類文化史上的壯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看到,梭羅的舉動雖然值得敬仰,但不能模仿,如果人人過一種只滿
12、足基本需要的生活,那全社會的經(jīng)濟怎么發(fā)展?從經(jīng)濟學角度講,富有階層的奢侈往往造成許多就業(yè)的機會,況且,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畢竟也有利于精神文明的發(fā)展。所以從社會發(fā)展的角度,梭羅的這一舉動無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不可能在全民范圍推廣。當然,我們雖然不能像梭羅一樣生活,但我們可以像梭羅一樣思考,因為作為一個不可重復的生命個體,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將自己的生命意義向縱深推展的責任,梭羅無疑在這些方面給了我們啟示。
三、感受鑒賞
有人稱《瓦爾登湖》是世界上最優(yōu)美的散文,請學生朗讀本文,從本文中找出自己喜愛的句子加以評析。教師作適當預測,以備適時加以點評。
1.“一個湖是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它是大地的
13、眼睛,望著它的人可以測出他自己天性的深淺?!?
賞析:在梭羅的心目中,瓦爾登湖美麗、寧靜、純潔、博大、深邃而又靈性洋溢,所以他由衷地喻之為“風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和“大地的眼睛”。又說“它能測出人的天性的深淺”,結(jié)合后文來看,當人們被物欲蒙蔽美好的本性,如恒河一樣神圣、純潔的瓦爾登湖就變成洗碗洗碟的水和可以任意豪奪的賣錢的商業(yè)資源,而有這樣的變化全在于人內(nèi)在的心性的變化,所以說湖像一面明鏡,可以“測出人天性的深淺”。
2.“一個夏天的上午,我先把船劃到湖心,而后背靠在座位上,似夢非夢地漂流著,直到船撞在沙灘上,驚醒的我欠起身來,看看命運已把我推送到哪一個岸邊來了。”
賞析:寧靜
14、、美麗的瓦爾登湖使作者那樣陶醉,躺在它的懷抱里作者儼然忘記了時間忘記了俗世的一切羈絆,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直到船撞在沙灘,才重新回到人間,那是一種怎樣悠遠的生命感。文句飽含無盡的哲思,引人遐想。
3.“它雖然有那么多的漣漪,卻沒有一條永久性的皺紋?!?
賞析:雖然瓦爾登湖遭受了很多人類親手制造的磨難,但它依舊年輕、依舊充滿神秘與活力,在作者眼里,瓦爾登湖儼然一位純潔神圣、青春永駐的女神,歲月的流逝、人事的不測絲毫不能使她衰老,這種永恒象征自然宇宙的恒久與博大,也象征人類天性中對于自然家園的永恒皈依。
4.“我是它的圓石岸/飄拂而過的風/在我的掌中的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在它的最深邃僻隱
15、處/高高躺在我的思想中?!?
賞析:瓦爾登湖象征永恒的自然家園,也象征人類對于美好、神圣的永恒追求,是作者信仰的寄托、精神的皈依,在這里,瓦爾登湖與作者的心靈合而為一了。
5.“對它,就算只有一瞥,也已經(jīng)可以洗凈現(xiàn)代繁華大街上的污濁和引擎上的油膩了?!?
賞析:“大街上的混濁”和“引擎上的油膩”借代工業(yè)文明給人類、自然造成的負面影響。在這里作者以“就算只……也可以……”的句式再次表明自己堅定的信念:無論人類怎樣發(fā)展,自然是人類精神的永恒皈依,詩意地棲居于大地是人性永恒的渴望。
小結(jié):《瓦爾登湖》的語言質(zhì)樸、本色,洗凈鉛華又充滿智慧之光,直抵人性的本質(zhì)之核,這是由作者深刻的思想、博大的胸懷、
16、渾厚的感情共同凝成的。
四、拓展發(fā)現(xiàn)
《瓦爾登湖》是中國當代詩人海子非常喜愛的一本書,是他在山海關(guān)臥軌自殺時隨身帶的四本書之一(其他三本是《新舊約全書》、海涯達爾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說選》)。了解海子生平,閱讀海子名詩《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說說在海子身上有哪些來自梭羅的精神印記?
思路提示:梭羅是海子的精神偶像,海子曾在詩中寫道:“梭羅這人有腦子,像魚有水,鳥有翅,云彩有天空,梭羅這人就是我的云彩,安靜在豆田之西,我的草帽上?!彼罅_對生命本質(zhì)的熱切關(guān)注也是海子努力追求的詩歌理想,在他詩中常常有對大地、麥子、秋天、黃昏的詠唱,有對現(xiàn)代畸形文明的批判和反思,這些是與梭羅的精神一脈相承
17、的。
梭羅曾在痛失哥哥后寫道:“我應當?shù)侥睦锶?尋找你的身影?/沿著鄰近的那條小河,/我還能否聽到你的聲音?”“眼前的痛苦之沉重也說明過去的經(jīng)歷的甘美。悲傷的時候,多么的容易想起快樂!冬天,蜜蜂不能釀蜜,它就消耗已釀好的蜜?!迸c梭羅的這種精神上的寧靜與自信不同,海子有點理想主義的狂熱,最終因為陷入生命終極幸福的懷疑與虛無的泥淖而過早地結(jié)束了年輕的生命。
五、實踐創(chuàng)新
作業(yè)布置:現(xiàn)代作家沈從文先生在他的散文集《水云》里寫道:“地上的一切花果都從陽光取得生命的芳馥,人在自然的秩序中也只是一種生物,還待從陽光中取得營養(yǎng)和教育……我一面讓和暖的陽光烘炙我的肩背與足,取得生命所需的熱和力,一面卻用面前這片海教育我,淘深我的生命。”自然無私地長養(yǎng)著我們的身體,也以她的博大、神圣和純潔滋養(yǎng)著我們的精神。同學們,你凝視過一棵樹、一株草、一片湖嗎?你聆聽過高山的心聲、秋月的細語嗎?它們曾引起過你怎樣的情思呢?請以 “的隨想”為題或自擬相關(guān)題目,寫一段三四百字的短文。
六、板書設計
作者為何稱瓦爾登湖是“神的一滴”?
作者年輕時候的瓦爾登湖?
后來瓦爾登湖遭遇?
作者的強烈不滿?
當時的瓦爾登湖?
讓人類重新認識和發(fā)現(xiàn)自己真實的天性
語言質(zhì)樸、本色,洗凈鉛華又充滿智慧之光,直抵人性本質(zhì)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