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5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第1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教版】四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5單元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第1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精品資料
第五單元 解決問題的策略—列表法
第1課時 解決問題的策略(1)
教學內(nèi)容:
課本P56-58例1,“想一想”,“練一練”和P61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了解列表整理條件和問題的策略;體驗從條件和問題出發(fā)分析數(shù)量關系探尋解題思路的策略;歸納和總結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能按一般步驟正確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豐富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逐步學會有條理地思考,有理有據(jù)地表達,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養(yǎng)成自覺檢驗、自我反思的習慣和意識
2、。
教學重點:
運用不同策略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步驟。
教學難點:
從條件想起與從問題想起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回顧引入,喚起舊知。
問:同學們,在三年級我們已經(jīng)學過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想一想,在解決問題時可以怎樣分析數(shù)量關系?(從條件想起,從問題想起)
過渡: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來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教學列表,整理條件和問題
(1)出示例1。
瞧,這是小芳家的果園,里面隱藏著哪些數(shù)學信息呢?誰來讀一讀。
(2)聽完以后,你有什么感覺?
那你能想辦法整理題目中的條件嗎?
現(xiàn)在
3、如果添上線就形成了表格。
比較列表整理后的信息與整理前的信息,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小結:像剛才這樣,運用列表的策略,按照果樹的種類整理條件,將相關聯(lián)的信息一一對應地整理在表格里,使條件更有序、簡潔,題意更清晰。
板書:列表(一一對應)
(3)現(xiàn)在如果要求“桃樹和梨樹一共多少棵?”你還想像剛才那樣把所有條件都整理出來嗎?為什么?
電腦出示表格,口頭整理。
小結:像這樣,根據(jù)問題選擇并整理條件將更有利于我們分析問題。
(4)(板書表格)現(xiàn)在對照表格中的條件和問題,要求“桃樹和梨樹一共有多少棵?”你能根據(jù)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說說解題思路嗎?
同桌兩人,說
4、說你是怎樣想的?提示可以從條件想起,還可以從問題想起。
小結:不管是從條件想起,還是從問題想起,都是求“桃樹和梨樹一共多少棵”,只要用“桃樹的棵數(shù)+梨樹的棵樹=總棵樹”。這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
2、列式解答并檢驗。
(1)師:根據(jù)剛才的思路,想一想每一步可以怎樣算,你會列式解答嗎?做在作業(yè)紙上。
(2)交流列式方法。讓學生列式計算時是怎樣想的,每一步算出的分別表示什么。
(3)問:怎樣知道答案是否正確呢?還要進行檢驗。
你想怎樣檢驗,交流想法。板書一種。
小結:可以緊扣基本數(shù)量關系來進行檢驗。
(4)齊答。
3、回顧反思?;仡櫼幌聞偛盼覀兘鉀Q這個問題的過程,(
5、手指板書)
4、觸類旁通
(1)那你能按照剛才的步驟來解決“杏樹比梨樹多多少棵”這個問題嗎?
想一想,自己試著做在作業(yè)紙上。(一生列式解答在卡片紙上。)
(2)交流。
小結:通過解決剛才的問題,我們經(jīng)歷了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
弄清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解答- 檢驗反思。
三、鞏固策略,綜合運用
1、第58頁練一練1。春江小學三年級有3個班,四年級有2個班,五年級有4個班。(圖中信息:五年級每班42人,三年級每班45人,四年級每班48人)。 (先整理題中的條件,再解答)
(1)三年級和四年級一共有多少人?
(2)四年級比五年級少多少人?
自己解
6、決這兩個問題嗎?做在作業(yè)紙上。
交流:比較不同的列表整理方法,你更喜歡哪一種?為什么?
解決問題時你抓住了什么基本數(shù)量關系?做對了嗎?
小結;運用列表策略時,一定要注意有序,一一對應。
2、第58頁練一練2。
(1)江老師為學生表演購買服裝。買2件長袖襯衫一共用去200元,買3件短袖襯衫一共用去180元,一件長袖襯衫比一件短袖襯衫貴多少元?你會求嗎?口頭列式計算。
(2)如果現(xiàn)在改變一下條件。現(xiàn)在與長袖襯衫對應的信息是?與短袖襯衫對應的信息嗎?你會求嗎?口頭列式計算。
3、解決了這么多問題。你覺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哪一步最關???對于分析數(shù)量關系?你有哪些體會?
小結:可以從問題想起,也可能從條件想起,但不管怎樣都要抓住解題的關鍵:分析基本數(shù)量關系。
4、 全課小結:
今天進一步研究了“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體會?
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