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專科《學前兒童藝術教育》填空簡答題題庫及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啤秾W前兒童藝術教育》填空簡答題題庫及答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國家開放大學電大??啤秾W前兒童藝術教育(美術)》填空簡答題題庫及答案(試卷號:2506)
盜傳必究
一、填空題
1. 美術也稱造型藝術、視覺藝術或空間藝術。
2. 研究者在對繪畫作品的研究中發(fā)現,幼兒繪畫水平有三個較大的飛躍,依此,將幼兒美術能力的
發(fā)展分為“涂鴉”期、“象征”期、“概念畫”期三個階段。
3.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一般可分為繪畫、手工和欣賞三大方面。
4. 教師在指導兒童進行美術欣賞過程中,應注意從他們的年齡特點出發(fā),啟發(fā)、引導其進行美術欣
賞。
5. 20世紀初期,在我國建立幼稚園時,福祿倍爾、蒙臺梭利的幼兒教育思想相繼傳人我國。
6. 美術形象的存
2、在方式依賴空間。
7.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練習,這種練習包括分步練習與整體練習。
8. 格式塔心理學家發(fā)現,有些完形給人的感受是愉悅的,這就是那些在特定條件下視覺刺激物被組
織得最好、最規(guī)則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簡單明了性的完形。
9. 美術的基本表現形式和手段是線條、形體、結構和色彩。
10. 陳鶴琴把兒童繪畫的發(fā)展分為四個時期分別是涂鴉期、象征期、定型期和寫實期
11. 3歲-4歲的幼兒分辨紅、橙、黃、綠、天藍、紫6種顏色的百分率為97%, 4歲后達到100%
12. 在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基本構成要素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學前美術教師
13. 國內外許多學者進行了研究,結果不盡
3、相同,但一般認為涂鴉線條有四種水平:雜亂線、單一線、
圓形線、命名線。
14. 雙軸階段兒童能夠處理兩條參照軸線,表現出物體的背景。
15. 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園應實施和諧的生活教育,反對對束縛幼兒個性發(fā)展的封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他的思想對當時的幼兒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影響。
16.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17. 手工教學中,教師應注意讓幼兒在學習過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驟,以幫助兒童形成技能,并將技
能遷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動中去。
18. 對話法是指美術欣賞教育中兒童、教師與美術作品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交流。
19. 盧梭將感覺經驗看做是對兒童進行智育的前提。
4、
20.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內容一般可分為欣賞、繪畫和手工三大方而。
21. 美術的基本表現形式和手段是線條、形體、結構和色彩。
22. 學前兒童繪畫創(chuàng)作活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大約經歷了知覺、體驗與反思、表達這樣一個流程。
23. 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涂鴉線條有四種水平:雜亂線、單一線、圓形線、命名線。
24. 遮擋式是幼兒期最高的構圖形式,以這種方式構圖的畫而有了清晰明確的前后關系
25.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練習,這種練習包括分步練習與整體練習。
26. 對話法是指美術欣賞教育中兒童、教師與美術作品三者之間的相互作用與相互交流。
27. 盧梭將感覺經驗看做是對兒童進行智育
5、的前提。
28.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練習,這種練習包括分步練習與整體練習。
29. 阿恩海姆以格式塔心理學的理論為依據,認為感知力是從整體到局部,通過一個知覺分化的過程 發(fā)展而來的。
30. 陶行知曾提出幼稚園應實施和諧的生活教育,反對對束縛幼兒個性發(fā)展的封建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他的思想對當時的幼兒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影響。
二、簡答題
1. 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釋兒童畫“蝌蚪人”的?
答:阿恩海姆從他的“知覺分化”理論出發(fā),來解釋兒童畫蝌蚪人的理由。他認為,早期兒童由于知 覺尚未分化,其繪畫樣式十分簡化。隨著兒童的成長,其知覺能力不斷分化,繪畫樣式也越趨復雜。在早 期階段,
6、兒童用圓表現的不只是人的頭部,而往往是整個人體。隨著兒童的成長,會根據成人的要求指出 人體的一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兒童繪畫的樣式仍服從于其知覺分化的水平,用圓和最簡單的圖形表現人 體的各個部位。
2. 簡述陳鶴琴先生的“刺激一反應”說。
答:陳鶴琴先生認為,“小孩子喜歡畫圖,并不是內心有一種天賦的沖動,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 在他腦子里留下一個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畫圖表達出來?!标慂Q琴先生的觀點從根本上說是正確的。因為, 心理是人腦對外部事物的反映,沒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會有心理活動的內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兒童 繪畫的木源。
3. 學前兒童美術教學原則是什么?
答:學前兒童美術教學原
7、則是根據學前兒童美術教學的目的、美術本身的特性以及學前兒童身心發(fā)展 的特點和教學規(guī)律制定的,是整個學前兒童美術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導原理。主要有:(1) 審美性原則:(2)創(chuàng)造性原則、(3)實踐性原則。
4. 對學前兒童參與美術活動的行動的評價應根據哪幾種不同的角度來把握?
答:對學前兒童參與美術活動的行動的評價應注意根據三種不同的角度來把握:
(1)學前兒童與自我
即將幼兒當前的學習與幼兒自己過去的學習相比較。
這種比較有利于教師了解幼兒各方而成長的程度。同時對于幼兒來說,能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從 而樹立其白信心,激發(fā)其更強的學習美術的動機。為此,作為評價者的教師要注
8、意評價的個別差異性。
(2)學前兒童與團體
即將某一幼兒的美術學習與其他幼兒進行比較。
這種比較有利于教師對某一團體中幼兒之間的個別差異的把握,但如果是在幼兒而前進行評價,就容 易給幼兒帶來自卑感或自負感。因此,教師對這種評價應持謹慎態(tài)度。教師應注意把這種評價與其他評價 結合起來全面地看待幼兒的美術行為。
(3) 學前兒童與標準
即將幼兒的學習與理想中的評價標準進行比較。
這種比較使教師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兒在其所處的發(fā)展階段中的位置,同時制訂今后發(fā)展的目標。
5. 開展學前兒童繪畫教學活動需要作哪些準備?
答:第一,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確定繪畫的種類、內容。如低年齡段的幼兒宜用
9、硬筆不宜用毛筆。
第二,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計劃,目標妻明確,考慮要周密。
第三,準備必要的工具、材料。要根據教案準備相應的工具和材料。
第四,如有必要,準備相應的范畫、寫生實物等。
6. 4歲?5歲兒童手工教學活動的目標有哪些?
答:4歲?5歲兒童手工教學活動的目標是兒童能較熟練地使用合適的工具,具有一定的立體造型的 想象力和制作能力。
?引導兒童較熟練地使用和選擇手工工具和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意愿。
?引導兒童學習用多種點狀材料拼貼物象,表現簡單的情節(jié)a
?引導兒童學習用多種技法將紙折出物體的各個部分,組合成整體物象。
?引導兒童學習用目測的方法將紙等面狀材料分
10、塊刈、折疊剪,拼貼平而的物象或制作立體的物象。
?引導兒童學習用拉伸的方法并配合其他泥工技法塑造結構較復雜的物象墨表現其主要特征和簡單 細節(jié)。
7. 在對話法的實施中,教師應注意哪幾點?
答:一是對話雙方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教師不能強求兒童接受某一權威的結論或自己對美術作品 的看法,而應讓兒童有自己的探索。
二是教師自己要首先學會與文本進行對話,并做好兒童與文本之間的“審美期待”的中介。
三是教師要為兒童提供大量的欣賞機會,擴大他們的視界。
四是教師要為兒童創(chuàng)設利用多通道感受、體驗的條件和充分的時間。
五是教師要引導兒童學會提問,并能用多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
8. 教師
11、引導兒童進行泥塑活動時應注意哪些?
答:第一,教師自己要了解泥塑活動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團的特性。
第二,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藝品,因而,在幼兒園大班時,教師可引導兒童對自己制作的泥塑作 品進行著色描繪以美化作品。
第三,教師在評價兒童的泥塑作品時不應把重點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確與細致上,而應注重兒童泥塑操 作的過程及作品整體的稚拙感。
第四,妥善處理兒童的泥塑作品。
9. 美術與其他各種藝術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而:
第一,美術運用的物質材料與其他藝術不同。聲樂用發(fā)聲器官,舞蹈用形體,器樂用樂器,美術用的 則是筆、紙、墨、刀、顏料、泥等工具材料
12、。當然,影像也是視覺藝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媒體之一。
第二,表現形式與其他藝術不同。音樂的基本表現手段是通過聲音、音符組成的由聽覺彌漫開來的感 受,舞蹈的基本表現手段是經過提煉和藝術加工的人體動作、造型,而美術的基本表現手段是通過造型、 構圖、設色來創(chuàng)造的可視的藝術形象。
10. 陳鶴琴先生的“刺激一反應”說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陳鶴琴先生認為,“小孩子喜歡畫圖,并不是內心有一種天賦的沖動,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 在他腦子里留下一個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畫圖表達出來?!标慂Q琴先生的觀點從根本上說是正確的。因為, 心理是人腦對外部事物的反映,沒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會有心理活動的內容。外部事
13、物的刺激是兒童 繪畫的本源。
11. 根據阿恩海姆的理論,兒童知覺中占優(yōu)勢的傾向是什么?
答:兒童畫并不像一般人認為的那樣是依葫蘆畫瓢的,而是對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 看上去極為筒約。這種現象不能完全歸結為兒童的智力或繪畫能力的水平較低,而是歸之于兒童知覺中占 優(yōu)勢的簡化傾向,即那種把外物形態(tài)改造為完美簡潔的(或好的)圖形的傾向。正是在這種傾向的支配下, 兒童畫大都是二維的;大都是較規(guī)則的圓形和橢圓形。這種傾向似乎毫不顧及原形,只以簡潔為準。
12. 中國古代兒童美術教育有哪兩種傾向?其內涵為何?
答:從奴隸社會到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國美術教育存在重“藝”、重“技”的兩個極端
14、,主要的教學 方式是師徒式的。重“藝”的美術教育浮泛于上層社會和文化人中,主要作為一種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 精神文化活動而存在,基本的學習內容是繪畫和書法。重“技”的美術教育主要沉落于社會中屬于“匠” 的一類人,此類教育以實用性為特征,包括畫、塑、鑄、剪、亥叭雕、磨、貼等,技藝特色濃郁。
13. 開展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學活動需要作哪些準備?
答:第一,根據幼兒年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欣賞對象。
第二,選擇合適的欣賞手段。(多媒體、實物、掛圖等)
第三,教師需熟悉所要欣賞的作品,設計欣賞的重點和描述內容。
第四,如有可能,可根據欣賞作品的內容布置相應的環(huán)境,以增加欣賞的效果。
14.
15、怎樣理解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的涵義?
答:美術取向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是旨在延續(xù)和發(fā)展人類的美術文化而實施的教育的最初環(huán)節(jié),這種 價值取向將美術本身及其功能視為首要的東西。幼兒階段是實現這種價值的最初階段,它為這種價值的完 全實現打下了基礎。而教育取向的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則著眼教育,以美術作為教育的媒介,通過美術教育, 追求一般幼兒教育的價值。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學前兒童美術教育,順應兒童的自然發(fā)展,保證兒童身心 健康地成長,培養(yǎng)兒童的道德感、審美情趣、認知能力、意志品質以及創(chuàng)造性。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諧統(tǒng)一,要求藝術滲透整個教育,使幼兒能按其本 來而目 健康成長,最終成為藝術的、
16、完美的人。
15. 幼兒園美術教育評價主要針對哪些方面?應關注怎樣的評價方法?
答:學前兒童美術的評價是一個整體的評價,包括對兒童美術結果和兒童美術發(fā)展狀況的測量和評估, 還包括對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的活動設計、組織、指導和效果的評估。
在評價方法上,應關注過程化的、多元化的評價觀念。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別差異,避免用劃一的標 準評價不同的幼兒,在幼兒而前慎用橫向的比較,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既要了解現有水平,更要關注 其發(fā)展的速度、特點和傾向等。
強調幼兒教育評價應以參與評價的幼兒和教師的發(fā)展為本,盡可能地使他們的素質得到整體而充分的 發(fā)展,并在真實的情境中關注他們變化與成長的歷程。
17、16. 指導兒童欣賞時,形式分析階段主要從哪幾方而人手?
答:形式分析主要是通過造型、色彩、構圖等形式語言,以及構成原理的應用,加深兒童的審美體驗, 提高審美理解能力。
要用啟發(fā)誘導性的語言,引導兒童深入感知、體驗作品;要用通俗易憧的語言,進行淺顯而簡明的描 述,讓兒童理解這些藝術語言與形式美原理的內涵;啟發(fā)兒童對作品形式美的感覺。
可以經由美術創(chuàng)作活動使兒童獲得對欣賞的基本藝術語言和形式美的原理的認識。
17. 學前兒童美術欣賞教育中實施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什么?
答:(1)對話雙方的關系應該是平等的。
(2) 教師應給兒童利用多通道充分體驗的時間。
(3) 教師不但要自己
18、學會提問題,還要教會兒童提問題。
(4) 教師不強求兒童接受某一權威的結論或自己的看法。
(5) 教師可引導兒童用多種方式來表達A己的審美感受。
18. 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總目標是什么?
答: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總目標是對學前兒童美術教育目標最概括的陳述,是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其他層 次目標的依據和基礎:
(1) 引導兒童初步學習感知周圍環(huán)境和美術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內容美,培養(yǎng)他們對美的敏感性。
(2) 引導兒童積極投入美術活動并學習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yǎng)其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審美情感的體 驗和表達能力,促進其人格的完善。
(3) 引導兒童初步學習多種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運用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表現自我和事物 的運動變化,培養(yǎng)其審美表現和創(chuàng)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