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想象力的課堂游戲讓教學想象力在課堂上翩翩起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開發(fā)想象力的課堂游戲讓教學想象力在課堂上翩翩起舞(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開發(fā)想象力的課堂游戲 讓教學想象力在課堂上翩翩起舞
想象是人類學習和智力活動的翅膀,也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心理基礎(chǔ)。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是開發(fā)學生智力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泉?!毕胂罅θ绱酥匾墒侵袊鴮W生的想象力卻很貧乏。2021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曾對世界21個國家孩子的能力狀況進行抽樣調(diào)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中國孩子的想象力排名倒數(shù)第一。中國孩子的想象力如此疲弱,原因很復雜,但教師教學想象力貧乏,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筆者近年來聽了上千堂各門學科的課,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多,
2、大多套路化、模式化,沒有任何新意。認知有限,想象無限。教學有限,成長無限。只有運用無限的教學想象,才能促進學生無限的成長。一名教師,只有率先解放自己的教學想象力,才能讓課堂既扎實有效,又精彩紛呈,進而增強學生的想象力。
一、沖破教學想象的“牢籠”
盡管想象沒有邊界,但想象力是在已知事實或已有觀念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認知既是想象力的基石,又是制約想象力的要素。解放教學想象力,必須首先突破陳舊、僵化的認知,沖破禁錮教學想象的“牢籠”。就課堂教學而言,在全球化、信息化、網(wǎng)絡(luò)化的時代里,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課堂”、“教材”、“教師”和“學生”這些耳熟能詳?shù)母拍睢?
1.課堂應該是整個世界
3、課堂不只是學校一個小小的角落,也不只是世界一個小小的節(jié)點,而更應該是整個世界。課堂既是物質(zhì)空間,又是精神空間,既是寄身空間,又是寄心空間。如果將課堂局限在學校一個小小的角落,課堂就只有“巴掌大”。如果將課堂局限在世界的一個小小的節(jié)點,課堂就只是一個“局域網(wǎng)”。只有把課堂當做整個世界,教師的教學想象才能寬闊無邊。換句話說,一切世界都可以成為課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進入課堂當中。如一塊磚頭,可以進入語文課堂,成為作文的題材;進入數(shù)學課堂,成為幾何的素材;進入科學課堂,成為實驗的工具。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物,也可以通過想象“進入”課堂,就像京劇一樣,“兩三步就是萬水千山,五六人便是十萬大軍”。在信息
4、技術(shù)和智能化越來越發(fā)達的今天,“課堂即世界”將變成現(xiàn)實,學生完全可以借助新技術(shù)在課堂里實時了解世界各地的情況,參與到各種學習活動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課堂小世界,世界大課堂;課堂不是孩子的整個世界,而整個世界才是孩子的課堂。有了這樣的認知,教師設(shè)計教學就不會被此時、此地、此景所限,而是可以調(diào)動“全球資”為課堂服務(wù)。
2.教材是學生走向世界的“入口”
教材不只是一個知識框架,也不只是為了掌握學習方法的一個例子,而應該是學生走向世界、未來和現(xiàn)代化的“入口”。對學生學習而言,沒有教材就沒有了依托,但教材永遠只能是從過往知識與文化中選擇和剪輯起來的一個“點”,不是整個世界的“風景”,也必然滯后于正
5、在演進的世界。在當今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里,教材越來越難以成為學生進入世界的指南,也當不了例子,它的作用不過是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和規(guī)范,并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素養(yǎng)。基于此,教師既要認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也不要拘泥于教材,唯教材是從,把教學局限在教材這“一畝三分地”里。教師教學要以教材為原點,往外輻射,鏈接一切可以利用并能產(chǎn)生良好教學效果的資。如教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文,就不能僅僅把讀書的理由局限在教材的觀點上,還可以引入其他一些觀點,如賈平凹的觀點,“讀書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讀書”;余秋雨的觀點,“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6、季羨林的觀點,“人類之所以能夠進步,永遠不停地向前邁進,靠的就是能讀書又能寫書的本領(lǐng)”等,讓學生在比較中確立和堅定讀書的信仰。這樣使用教材,才不會被教材所困惑。
3.學生要有多重“學習伙伴”
學生不是一個孤獨的讀者,也不只是一個小圈子的學習者,而應該是擁有整個人類學習伙伴的人。事實上,過往的、同時代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學生學習成長的“伙伴”。這些“伙伴”大體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現(xiàn)實同伴,和學生同在一室的老師、同學或者其他人;
二是虛擬伙伴,通過網(wǎng)絡(luò)等方式和學生一起“在線”的人;
三是隱形同伴,不在眼前,也沒有網(wǎng)絡(luò)在線,但又實實在在對學生成長成才產(chǎn)生影響的人,如書本中所談?wù)摰臍v史人物。面對
7、這么多學習“伙伴”,課堂教學中請誰“入席”呢?教與學是依靠智慧、生成智慧的活動。人的生命是很短暫的,課堂更是“短暫中的一瞬”,只有把最有智慧的“人”請到課堂中來,與學生對話,才能讓學生學得更好。比如,學習《趙州橋》,可以情境再現(xiàn)唐朝張鷟的比喻,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云,長虹飲澗”;宋代趙州刺史杜德的詩,“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元代劉百熙的說法,“水從碧玉環(huán)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讓這些不同朝代的詩人穿越時空“匯聚課堂”,給學生以啟迪。之所以要把引進課堂的“重要人物”稱為學習“伙伴”,而不是“老師”或者其他人,是想讓學生用平視的目光看待他們,就像和同班同學一樣交流思想和感情,進行心靈
8、對話。
4.教師要成為懂得教育的“哲人”
教師不只是學生解決問題的“輔助者”,也不只是把握學習方向的“舵手”,而更應該是熱愛智慧的“哲人”。教學有四種境界,一是功利性教學,以完成顯性的知識教學任務(wù)為目標;
二是教育性教學,除了知識教學外,還注重關(guān)于做人的教育;
三是發(fā)展性教學,除了讓學生獲取知識,養(yǎng)成道德外,還注重多種能力的培養(yǎng);四是解放性教學,以解放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為目標,促進人的內(nèi)在本質(zhì)的實現(xiàn)。很顯然,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教師難以達到第四種境界。要達到這最高境界,教師更應該是一個懂得教育的哲人,以愛培育學生的愛,以智慧啟迪學生的智慧。當教師真正成為愛智慧的哲人,其教學就從“發(fā)展人”進入“解放人”的境界,所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就不會像唐代古靈禪師所說的“蒼蠅”那樣,“空門不肯出,投窗也太癡。千年鉆故紙,何日出頭時”,而會做翱翔藍天、敢于自我拔毛再生的“蒼鷹”。
第 3 頁 共 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