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圖形》單元檢測》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相似圖形》單元檢測(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2011年北師大版八年級下第四章相似圖形單元試題
評價等級
優(yōu)
良
達標
待達標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 32 分)
1. 如果ad=bc,那么下列比例式中錯誤的是( )
2. 如果 ,則下列各式中能成立的是( )
3. 下列說法中,一定正確的是( )
(A)有一個銳角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相似
(B)底角為45?的兩個等腰梯形相似
(C)任意兩個菱形相似
(D)有一個鈍角相等的兩個等腰三角形相似
4. 延長線段AB到C,使得BC= AB,則AC:AB=( )
(A)2:1 (B)3:1 (C)3:2 (D
2、)4:3
5. 如圖已知:△ABC中,DE∥BC,BE、CD交于O,S△DOE:S△BOC=4:25,則AD:DB=( ) (A)2:5 (B)2:3 (C)4:9 (D)3:5
6. 三角形三邊之比為3:4:5,與它相似的另一個三角形的最短邊為6cm,則這個三角形的周長為( )
(A)12cm (B)18cm (C)24cm (D)30cm
7. 如圖,根據(jù)下列條件中( )可得AB∥EF
(A) OA:AE=OB:BF (B) AC:AE=BD:DF (C) OA:OE=OB:DF (D)AE:BF=OA:DB
8. 如圖已知在Rt△ABC中,∠ACB=9
3、0?,CD⊥AB于D,DE⊥BC于E,則圖中相似(但不全等)的三角形共有( )
(A)6對 (B)8對 (C)9對 (D)10對
二. 填空題 (本大題共 12 分)
1. 在比例尺為1:50000的地圖上,一圖形的周長為20cm,面積為50cm,那么此圖形的實際周長為 m;實際面積為 千米2。
2. 在比例尺是1:10000的地圖上,圖距25mm,則實距是 ;如果實距為500m,其圖距為 cm。
3. 如果 ,則 , 。
4. 已知 ,則
5. 兩個相似多邊形面積之比為3:4,則它們的相似比為 。
6. 順次連結三角形三邊中點所成的三角形面積與原三角形面積之比為 。
4、
7.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比為2:3,則斜邊上的高把斜邊分成較長線段與較短線段的比為 。
8. 兩個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為1:√2,則它們的周長之比為 ;面積之比為 。
9. 已知:x:y:z=3:4:5,且x+y-z=6,則:2x-3y+2z=
10. 如果△ABC∽△ADE,且∠C=∠AED,那么它們的對應邊的比例式為 。
11. 如圖已知:△ABC中,DE∥BC, ,則 , 。
12. 已知線段c是線段a和x的比例中項,則x= ;如果線段b是線段a、x、x的第四比例項,a=2,b=8,則x 。
三.解答題 (本大題共 16 分)
1. 如圖已知:△ABC中,DE
5、∥BC,DE=8,BC=12,AN⊥BC交DE于M,四邊形BCED的面積為90。求:△ADE的面積及AM、AN的長。
2. 如圖已知:△ABC中,F分AC為1:2兩部分,D為BF中點,AD的延長線交BC于E.求:BE:EC
三. 證明題 (本大題共 40 分)
1. 如圖已知:菱形ABCD中,E為BC邊上一點,AE交BD于F,交DC的延長線于G。
2. 求證:
2. 如圖已知:CD是Rt△ABC的斜邊AB上的高,E為CD延長線上一點,連接AE,過B作BG⊥AE于G,交CE于F。求:△ADE的面積及AM、AN的長。
3. △ABC中,D為BC中點,過D的直線交
6、AC于E,交AB的延長線于F。求證:
4. △ABC中,D為BC中點,過D的直線交AC于E,交BA的延長線于F.求證:
5. 已知: 求證:(1) (2)
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 32 分)
1C 2C 3D 4C 5B 6C 7A 8C
二. 填空題 (本大題共 12 分)
1. :10000,12.5
2. 250m,5
3.
4.
5. √3:2
6 :1:4,
7 :9:4,
8 1:√2,1:2
9 8
10
11
12
7、c2/a,4
三. 解答題 (本大題共 16 分)
1. :解:DE∥BC,△ADE∽△ABC
S△ADE=x,S△ABC=x+90
x=72 S△ADE=72
DE?AM=72 AM=12
AN=18
答:△ADE的面積為72,AM=12,AN=18
2. :解:過F作FG∥BE交AD于G,則:∠GFD=∠EBD
FG/EC=AF/AC=1/3
在△BED和△FGD中,
∠EBD=∠FGD
BD=FD
∠BDE=∠FDG
△BED≌△FGD(ASA)
BE=FG
BE/EC=AF/AC=1/3
四.證明題
8、(本大題共 40 分)
1. :證明:BE∥AD, ∴
又∵AB∥DG, ∴
而AB=AD, ∴
即:
2. :證明:在Rt△ABC中,CD⊥AB
∴△ADC ∽△CDB,∴ 即CD2=AD?BD
∵∠E+∠EAD=90?, ∠ABG+∠EAD=90?
∴∠E=∠ABG, 即:∠E=∠DBF
∴Rt△AED ∽Rt△FBD
∴ ,即:ED?FD=AD?BD
∴CD2=ED?FD
3. :證明:過B作BG∥AC交DF于G,則:
∠GBD=∠C
在△GBD和△ECD中
∠GBD=∠C
∠BDG=∠CDE
BD=CD
∴△GBD≌△ECD (AAS)
∴BG=EC,
∴
4. :證明:過B作BG∥AC,
則: ∠GBD=∠C
在△GBD和△ECD中,
∠GBD=∠C(已證)
BD=CD (中點性質)
∠BDG=∠CDE(對頂角)
∴△GBD≌△ECD(ASA)
∴BG=EC
∴
5. :證明:設: 則:a=bk,c=dk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