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觸景生情 情景交融
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
1、借景抒情
是指作者帶著強烈的主觀感情去描寫客觀景物把自身所要
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
此物予以抒發(fā)
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采用這種方法能使情和景
互相感應(yīng)互相交融互相依托從而創(chuàng)造一種物我一體的藝
術(shù)境界
完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極強的感染力
借景抒情關(guān)鍵在“借”,即寫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寫景
是次抒情是主,為抒情而寫景。借景抒情,一般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移情入景,一種是景中藏情。移情入景就是“化景物
為情思”。詩人帶著有情之眼去觀察景
2、物,以有情之筆去描
寫景物,使感情附著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此時的景物,
由于蘊含特殊的情感,已不再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物,而成為
作者依照他當(dāng)時的感情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shù)形象。如杜甫《春望》
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里的“花濺淚”、“鳥驚
心”正是詩人在國家破碎,民不聊生情境下情感的體現(xiàn)。景
中藏情就是指詩人常常明寫山川景物,而實際上在抒發(fā)自己
強烈的感情。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明是寫景,實則流露出凄楚的離愁別緒。另外,
像“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
3、愁”這些詩句,景物帶有詩人強烈的主觀情感,
就屬于借景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
石、溪流、古道、邊關(guān)、落日、夜月、清風(fēng)、細雨和微草等,
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
2、寓情于景,屬于寫作手法,是記敘中抒情的一種。作者
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同寫景狀物結(jié)合在一起,自覺或不自覺的
把這種主觀感情溶化到客觀景物的描寫之中,以客觀之景來
寄托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李白的《黃鶴
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比姏]有一字說惜別,
但細細體味,傷懷惜別之情悠悠無盡。再如杜甫的《春夜喜
雨》“好雨知時節(jié)
4、,當(dāng)春乃發(fā)生。隨風(fēng)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
花重錦官城?!苯柚鷮Υ河辍爸薄皾摗薄皾櫋薄爸亍钡拿鑼?,表達了詩人對春雨到來的驚喜不已之情和對春雨無
私品格的贊美。
3、觸景生情,是指詩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觸動,引發(fā)了聯(lián)想,
從而產(chǎn)生某種感情的抒情方式。如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是在人難以成寐
時,忽而傳來幾縷斷斷續(xù)續(xù)的笛聲,從而觸動了詩人的羈旅
情懷。李白的《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
碧”的景色觸動了游子的心,從而引發(fā)了游子的思鄉(xiāng)懷人。
再如杜甫《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發(fā)現(xiàn)
5、
今夜的露更白,頓生寒意中突出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懷念。王昌
齡的《閨怨》“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忽見陌
頭柳色引起了少婦的聯(lián)想與感觸——楊柳又綠,青春易逝,
從而表明閨怨的主旨。
4、情景交融,既是“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形成的結(jié)果,同時也是一種抒情方式。它一邊表達情感,一邊描寫景物,相互烘托,景情無主次之分,二者幾乎合為一體。情景
交融的好處是賦予抽象的情感于“形體”,在對景物的描摹
中委婉含蓄地表達詩人的情感。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
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開頭直接將愁
緒表達于“無言獨上西樓”之中,接著用“月如鉤”表達一種月光朦朧,凄清的意境
6、,第三句用“寂寞”統(tǒng)領(lǐng)整個情感,梧桐寂寞,深院也寂寞,心中的寂寞與環(huán)境的寂寞交融在一起,相互烘托,含蓄地表達由詩人的寂寞之情。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區(qū)別
借景抒情,情在景先,寫景是次抒情是主。作者將已有的情附著在景物上借以抒發(fā),這里的景物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讀
完之后,給讀者的感受是情“強”而景“弱”O(jiān)
寓情于景,以景為主,情感是含蓄地“富”在景里面的,側(cè)重“寓”,沒有刻意去“借”,只是在景物描寫中自然滲透了作者的情感。給讀者的感受是景“強”而情“弱”O(jiān)
觸景生情,景在情前,見到莫一景物或場景,引由詩人的奧種情感。觸景生情與借景抒情的主要區(qū)別在“觸”和“借”上,前
7、者遇到景物往往是無意的,由于莫種景物的觸動而產(chǎn)生了莫種情感;后者強調(diào)的是有著莫種情感不好或不愿直接表達,而借助莫種景物來傳達。
情景交融,景與情交融在一起,是“借景抒情”和“寓情于景”形成的結(jié)果。作為抒情方式,它既寫景,又抒情,景情無主次之分,景情相互烘托,相得益彰。
三、關(guān)于“景”“情”題的提問方式和答題步驟
1、本詩用的是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本詩
某句值得玩味,請從情與景的角度作簡要賞析。
答題步驟:先答出用了什么抒情手法,然后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
析如何體現(xiàn)這種手法,最后指出用了這手法所起的作用。
2、這首詩或這幾句詩描寫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景?表達了詩人
怎樣的思想
8、感情?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chǔ)上,簡要分析某兩句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畫面。要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
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要忠實于原詩,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
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但不要繁瑣(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詩句)。
②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概括,
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用的
詞語要能準(zhǔn)確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
③表達出作者因什么而產(chǎn)生的何種思想情感,如歡樂、愉悅、
激動、憂傷、悲憤、沉痛、惜別、依戀、贊美、仰慕、豪邁、
閑適、恬淡等。
四、遷移練習(xí)
武夷山中
(宋)謝枋得
十年無夢得還家,獨立青峰野水
9、涯。天地寂
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謝楊得:宋末信州(今屬江西)人,曾力抗元軍,兵敗后隱居福建。后被脅迫至燕京,絕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祜元年,詩人抗元失敗,棄家入山。次年妻兒被俘,家破人
亡,至作此詩將近十年。
1)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端居
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和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端居:閑居。素秋:秋天的代稱。
這首詩的三、四句在藝術(shù)手法上有什么特點?請簡要分析。
江寧夾口三首(其三)(宋)王安石
落帆江口月黃昏,小店無燈欲閉門。側(cè)由岸沙楓半死,系船應(yīng)
10、有去年痕。
舟下建溪
(宋)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黃昏,野店無燈欲閉門。倒由岸沙楓半死,系舟猶有去年痕。
兩首詩均用了“月黃昏”三個字,且用意基本相同。請問,兩詩借此營造由一種什么氛圍?表達的又是怎樣的心緒?請結(jié)合詩的具體內(nèi)容簡要賞析。
烏衣巷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請從表現(xiàn)手法角度賞析這首詩。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
柳宗元
覺聞繁露墜,開戶臨西園。寒月上東嶺,泠泠疏竹根。石泉遠逾響,山鳥時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將何言。
本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之時。西園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兩端?!闭?
從“景”和“情”的角度簡要賞析這首詩。
春行即興李華宜陽城下草凄凄,澗水東流復(fù)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兩端。”請從
“景”和“情”的角度簡要賞析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