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七年級語文上冊 14 天導學案 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七年級語文上冊 14 天導學案 人教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19-2020學年部編版初中語文精品資料
第十四課《秋天》
學習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3、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4、培養(yǎng)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感知詩歌內容,把握詩人的感情。。
2、通過獨立思考、深情朗讀,品析精彩語句,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認真完成預習自測,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標記出來,并填寫到后面“課后反思“處。
學習重點
體會詩歌優(yōu)美的意境
學習難點
揣摩、品味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
課前預習
教材助讀
1、走
2、進作者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萬州一個守舊的大家庭。大學期間在《現代》等雜志上發(fā)表詩歌和散文。他的散文集《畫夢錄》于1937年出版,并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2、了解背景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chuàng)作的詩集《預言》(1931—1933)。當時作者是20多歲的大學生,難得這位詩人將視野投向鄉(xiāng)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詩作采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征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么一種氛圍,那么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3、文
3、體知識
現代詩歌是指“五四運動”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詩歌。中國近現代詩歌的主體新詩,誕生于“五四”新文化運動。它是適應時代的要求,以接近群眾的白話語言反映現實生活,表現科學民主的革命內容,以打破舊體詩 格律形式束縛為主要標志的新體詩?!艾F代詩”名稱,開始使用于1953年—紀弦創(chuàng)立“現代詩社”時確立。
預習自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伐木聲丁丁 ( ) 棲息( ) 青鳊魚( ) 烏桕( ) 枯涸( )
yōu lián lǒu lí péng
4、 shuài
( )谷 ( )刀 背( ) 竹( ) 蘆( ) 蟋( )
2、解釋下列詞語。
丁?。?
幽谷:
肥碩:
棲息:
歸泊:
寥闊:
枯涸:
清冽:
夢寐:
我的疑問
請將預習中不能解決的問題寫下來,供課堂解決。
課內探究
一、質疑探究:
1、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xiāng)村秋景圖??
2、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
3、詩歌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二、
5、當堂檢測:
賞析下列語句,說說它們寫得好在哪兒??
(1)??伐木聲飄出幽谷
好處:
(2)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好處:(2)
(3)?秋天棲息在農家里
好處:
(4)?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好處:
?
(5)?秋天游戲在漁船上
好處:
?
(6)??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好處:
好處:
(7) 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好處:
好處:
課后反思
課后訓練
完成練習冊上相應練習題
14、秋天
預習自測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伐木聲丁丁 (zhēng) 棲息(qī) 青鳊魚(biān ) 烏桕(j
6、iù) 枯涸(hé)
yōu lián lǒu lí péng shuài
( 幽 )谷 ( 鐮 )刀 背( 簍 ) 竹(籬 ) 蘆(篷 ) 蟋( 蟀 )
2.解釋下列詞語。
丁?。悍ツ韭?。
幽谷:幽深的山。
肥碩:這里指過時又大又飽滿。
棲息:停留,休息(多指鳥類)。
歸泊:返回(漁船),停船靠岸。
寥闊:高遠空曠,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沒有水。
清冽:水清。
夢寐:睡夢中。
課內探究
一、質疑探究:
1、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
7、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2、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3、對秋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4、由遠及近的順序。?
二、當堂檢測:
好處:(1)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好處:(2) “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好處:(3)“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好處:(4)“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好處:(5)“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好處:(6)“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7)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