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高中化學蘇教版選修3作業(yè): 專題2第二單元 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 作業(yè) Word版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編高中化學蘇教版選修3作業(yè): 專題2第二單元 元素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 作業(yè) Word版含解析(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新編化學精品資料
[基礎達標]
1.以下表示氦原子結構的化學用語中,對電子運動狀態(tài)描述最詳盡的是( )
A.He B.
C.1s2 D.
解析:選D。A、B、C三個選項只是表達出氦原子核外有2個電子,而D項能詳盡地描述出電子的運動狀態(tài)。
2.下面是一些原子的2p能級和3d能級中電子排布的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
解析:選D。電子在排同一能級的不同軌道時,要遵循洪特規(guī)則,即電子分別獨占每一個軌道,并且電子自旋方向相同,所以B、C項錯。在排同一軌道時,兩電子自旋方向相反,A項錯。
3.周期表中27號元素鈷的方格中注明“3d74s2”,由此可以推斷( )
A
2、.它位于周期表的第4周期第ⅡA族
B.它的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可簡寫為[Ar]4s2
C.Co2+的核外價電子排布式為3d54s2
D.Co位于周期表中第9列
解析:選D。“3d74s2”為Co的價電子排布,其簡寫式中,也要注意3d軌道,B項錯?!?+2=9”,說明它位于周期表的第9列,D項正確。從左向右數(shù),應為過渡元素,A項錯。失電子時,應失去最外層的電子,即先失4s上面的電子,Co2+的價電子排布為3d7,C項錯。
4.下列曲線表示鹵族元素某種性質隨核電荷數(shù)的變化趨勢,正確的是( )
解析:選A。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電負性依次減小,A正確;鹵族元素中氟無正價,B錯;HF分子間
3、存在氫鍵,所以HF沸點最高,C錯;鹵族元素從上到下單質分子間范德華力依次增大,熔點依次升高,D錯。
5.不能說明X的電負性比Y的大的是( )
A.與H2化合時X單質比Y單質容易
B.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強
C.X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多
D.X單質可以把Y從其氫化物中置換出來
解析:選C。電負性與非金屬性是一致的,A、B、D均為非金屬性的比較依據(jù)。C項,若X、Y不在同一周期,則最外層電子多,電負性并不一定大,錯。
6.下列各組粒子,按半徑由大到小順序排列的是( )
A.Mg、Ca、K、Na B.S2-、Cl-、
4、K+、Na+
C.Br-、Br、Cl、S D.Na+、Al3+、Cl-、F-
解析:選B。鎂、鈣同主族,顯然r(Ca)>r(Mg),A項錯誤;S2-、Cl-、K+的電子層結構相同而K、Na同主族,故r(S2-)>r(Cl-)>r(K+)>r(Na+),B項正確;氯與硫同周期,故r(S)>r(Cl),C項錯誤;Na+、Al3+、F-的電子層結構相同而氯與氟同主族,故r(Cl-)>r(F-)>r(Na+)>r(Al3+),D項錯誤。
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同族元素,隨著電子層的增加,I1逐漸增大
B.通常情況下,電離能I1<I2<I3
C.同周期元素,隨著核電荷數(shù)的增
5、加,I1呈增大趨勢
D.電離能越小,元素的金屬性越強
解析:選A。同主族元素,隨電子層的增加,失去電子的能力逐漸增強,I1逐漸減?。煌芷?,隨核電荷數(shù)的逐漸增加,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I1呈增大趨勢;I1越大,失電子能力越弱,金屬性越弱;I1越小,失電子能力越強,金屬性越強;故選A。
8.X和Y是原子序數(shù)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m+和Yn-兩種離子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X的原子半徑比Y小
B.X和Y的核電荷數(shù)之差為m-n
C.電負性X>Y
D.第一電離能XY,原子半徑X>Y。X比Y更易失電
6、子,第一電離能X小于Y,電負性X小于Y。
9.A元素的陽離子與B元素的陰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有關兩元素的下列敘述:①原子半徑AB;③原子序數(shù)A>B;④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AB,①錯;兩者離子的電子層結構相同,但A的核電荷數(shù)大于B,其離
7、子半徑反而小,②錯;⑤是不一定的,它們可能存在多種價態(tài)的情形。
10.已知A和B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如下表所示:
電離能(kJ/mol)
I1
I2
I3
I4
A
932
1 821
15 390
21 771
B
738
1 451
7 733
10 540
(1)某同學根據(jù)上述信息,推斷B的核外電子排布如右上圖所示,該同學所畫的電子排布圖違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根據(jù)提供的電離能數(shù)據(jù),寫出A和氯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學式:____________(用A表示)。
解析:(1)從軌
8、道表示式看,3s軌道未排滿,就排3p軌道,這不遵循“先排滿能量低的軌道然后再排能量高的軌道”的原理,即違背能量最低原理。(2)分析A元素的逐級電離能數(shù)據(jù)知,I2和I3之間發(fā)生了躍遷,即說明A為+2價元素,則氯化物為ACl2。
答案:(1)能量最低原理 (2)ACl2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別代表一種化學元素。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元素D的基態(tài)原子電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E兩元素的部分電離能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
元 素
D
E
電離能/kJ·mol-1
I1
717
7
9、59
I2
1 509
1 561
I3
3 248
2 957
比較兩元素的I2、I3可知,氣態(tài)D2+再失去一個電子比氣態(tài)E2+再失去一個電子難。對此,你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54s2
(2)由Mn2+轉化為Mn3+時,3d能級由較穩(wěn)定的3d5半充滿狀
10、態(tài)轉變?yōu)椴环€(wěn)定的3d4狀態(tài)(或Fe2+轉化為Fe3+時,3d能級由不穩(wěn)定的3d6狀態(tài)轉變?yōu)檩^穩(wěn)定的3d5半充滿狀態(tài))
[能力提升]
12.W、X、Y、Z四種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數(shù)X>W>Z>Y。W原子的最外層沒有p電子,X原子核外s軌道電子數(shù)與p軌道電子數(shù)之比為1∶1,Y原子最外層s軌道電子數(shù)與p軌道電子數(shù)之比為1∶1,Z原子核外電子中p軌道電子數(shù)比Y原子多2個。
(1)X元素的單質能與Z、Y所形成的化合物反應,寫出其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X
11、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堿性強弱為________<________(用分子式表示)。
(3)四種元素原子半徑的大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號)。
(4)四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于X、W、Y、Z都是短周期元素,所以原子序數(shù)均小于18。Y原子最外層s軌道電子與p軌道電子數(shù)之比為1∶1,所以Y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可能為1s22s22p2(碳)或1s22s22p63s23p2(硅)。Z原子核外電子中p軌道電子數(shù)比Y原子多2個,所以由上可知,其核外電子排布式可能為1s22
12、s22p4(氧)或1s22s22p63s23p4(硫)。由于原子序數(shù)W大于Z和Y,且W原子的最外層無p電子,所以W原子的電子排布式只可能為1s22s22p63s1(鈉)或1s22s22p63s2(鎂)。由于X原子序數(shù)最大,其核外s軌道電子數(shù)與p軌道電子數(shù)之比為1∶1,所以其原子核外電子排布式只能是1s22s22p63s2。綜上所述,X、W、Z、Y原子分別為Mg、Na、O、C。(1)Z和Y形成的化合物為CO2,鎂和它生成MgO和C。(2)W、X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分別為NaOH、Mg(OH)2,因為Na的金屬性強于Mg,所以NaOH堿性強于Mg(OH)2。(3)根據(jù)Mg、Na、O、C在周期
13、表中的位置,得出四種元素原子的半徑大?。篘a>Mg>C>O。(4)第一電離能表示元素失去一個電子的能力,因此,可以得出四種元素第一電離能的大小順序是O>C>Mg>Na。
答案:(1)2Mg+CO22MgO+C (2)Mg(OH)2 NaOH (3)Na Mg C O (4)Na
14、
Al
Si
P
S
Cl
電負性值
0.98
1.57
2.04
2.59
3.44
3.98
0.93
1.61
1.90
2.19
2.58
3.16
觀察上述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通過分析電負性值變化規(guī)律,確定Mg元素電負性值的最小范圍________________。
(2)請歸納元素的電負性和金屬性、非金屬性的關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有機化合物結構中含S—N鍵,其共用電子對偏向________(
15、寫原子名稱)。
(4)從電負性角度,判斷AlCl3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的方法是(寫出判斷的方法和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上述所得到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為Mg吸引電子的能力強于Na,而弱于Al,可知Mg的電負性的大小范圍是0.93~1.61,而我們又知道Mg吸引電子的能力又弱于Be,所以綜合以上可知Mg的電負性大小范圍是0.93~1.57;(2)從上表的數(shù)據(jù)可知:F的非金屬性是最強的,電負性的數(shù)值也是最大的,Na的金屬性是最強的,而其電負
17、性的數(shù)值是最小的,所以我們可以得到: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小;(3)從上述數(shù)據(jù)可知N的電負性的范圍是2.59~3.44,而硫的電負性是2.58,所以N的電負性大于S,即意味著N吸引電子的能力強于S,那么共用電子對就偏向N原子;(4)判斷方法就是題目中的信息:如果兩個成鍵元素間的電負性差值大于1.7,原子之間通常形成離子鍵;如果兩個成鍵元素間的電負性差值小于1.7,通常形成共價鍵。Al的電負性是1.61,Cl是3.16,二者差值是1.55,所以形成共價鍵。判斷一種
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還是共價化合物,可以看其在熔融狀態(tài)下是否具有導電性。
答案:(1)0.93~1.57 (2)非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大,金屬性越強,電負性越小 (3)氮原子 (4)Al元素和Cl元素的電負性差值為1.55<1.7,所以形成共價鍵,為共價化合物 將氯化鋁加熱到熔融態(tài),進行導電性實驗,如果不導電,說明是共價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