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第26課《孟子》二則 魚我所欲也課件5 語文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第26課《孟子》二則 魚我所欲也課件5 語文版(38頁珍藏版)》請?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4-3課件來源于 1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他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鄒人。他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的弟子,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亞圣圣”。2022-4-3課件來源于 2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烈的時期,他提出“民貴君民貴君輕輕”、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反對掠奪性戰(zhàn)爭等主張。為此,反對掠奪性戰(zhàn)爭等主張。為此,他到各國去游說諸侯,反對他到各國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霸道”,提倡以,提倡以“仁仁”“”“義義”為中心的為中心的“仁
2、政仁政”、“王道王道”。2022-4-3課件來源于 3他繼承和發(fā)揚(yáng)了孔子的思想,他繼承和發(fā)揚(yáng)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諸侯中選出一位王希望能夠在諸侯中選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這些主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這些主張與當(dāng)時激烈混戰(zhàn)的社會狀況張與當(dāng)時激烈混戰(zhàn)的社會狀況不符,所以均未被統(tǒng)治者所采不符,所以均未被統(tǒng)治者所采納。孟子退而與弟子著書,遂納。孟子退而與弟子著書,遂成成孟子孟子。2022-4-3課件來源于 4 孟子孟子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是先秦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xué)說、政治作,內(nèi)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xué)說、政治活動、哲學(xué)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活動、哲學(xué)思想和個性修養(yǎng)。孟子孟子與與論語論語
3、同是語錄體散文,但與同是語錄體散文,但與論語論語相比,它篇幅較長,內(nèi)容也相比,它篇幅較長,內(nèi)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xì)致。更具體,描繪也更細(xì)致。孟子孟子比比喻準(zhǔn)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喻準(zhǔn)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溢飽滿,說理深刻透徹。2022-4-3課件來源于 5孟子的哲學(xué)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孟子的哲學(xué)思想屬于主觀唯心主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義,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性善論論”,認(rèn)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認(rèn)為人生來就有善良的本性。性。 他說:他說:“人性之善也,猶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有不下。”2022-4-3課件
4、來源于 6還說:還說:“惻隱之心,仁也;羞惡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由外鑠(給與)我也,我固有之也。也。”孟子的人性說中有合理的孟子的人性說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別強(qiáng)調(diào)后天環(huán)境和教成分,他特別強(qiáng)調(diào)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yǎng)的育對人的影響,以及自我修養(yǎng)的作用。作用。2022-4-3課件來源于 7認(rèn)為認(rèn)為“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要求人;要求人們反躬自求,們反躬自求,“養(yǎng)浩然之氣養(yǎng)浩然之氣
5、”,做,做到到“舍生取義舍生取義”,“富貴不能淫,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022-4-3課件來源于 8詞語解釋資料詞語解釋資料 1喪喪 2熊掌熊掌 3簞簞 4豆豆 5蹴蹴 6不屑不屑 7萬鐘萬鐘 8何加何加 9得我得我 10向?yàn)橄驗(yàn)?022-4-3課件來源于 9補(bǔ)充注釋:補(bǔ)充注釋:兼:同時有幾樣?xùn)|西。兼:同時有幾樣?xùn)|西。 甚:超過、厲害。甚:超過、厲害。 惡:(惡:()討厭,憎恨。)討厭,憎恨。本心:本來的心愿。這里指本本心:本來的心愿。這里指本性,性,“良心良心”。 2022-4-3課件來源于 10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
6、我所欲也,魚,是我喜愛的東西,熊掌,也是魚,是我喜愛的東西,熊掌,也是我喜愛的東西,我喜愛的東西,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么),(我要)舍棄魚而選?。敲矗?,(我要)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熊掌。2022-4-3課件來源于 1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生命也是我喜愛的東西,正義也是生命也是我喜愛的東西,正義也是我喜愛的東西,我喜愛的東西,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如果)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
7、那么),(我要)舍棄生命而選(那么),(我要)舍棄生命而選取正義。取正義。2022-4-3課件來源于 1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為茍得也。生命也使我喜愛的東西,(然而)我生命也使我喜愛的東西,(然而)我喜愛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為重要的,喜愛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為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茍且偷生的事情。所以我不去干茍且偷生的事情。2022-4-3課件來源于 13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亡也(是)我厭惡的事情,死亡也(是)我厭惡的事情,(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亡(但我)所厭惡的,還有比死
8、亡更為厲害的,所以禍患(我)也更為厲害的,所以禍患(我)也有不躲避的。有不躲避的。2022-4-3課件來源于 1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生者何不用也?如果人們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們喜愛的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方法那么一切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2022-4-3課件來源于 15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以避患者何不為也?如果人們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如果人們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么一切可以用來躲更厲害的,
9、那么一切可以用來躲避禍患(而保全性命)的手段避禍患(而保全性命)的手段(有)什么不能做(的)呢?(有)什么不能做(的)呢?2022-4-3課件來源于 16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级胁粸橐?。按照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按照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生存,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按照這些方法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按照這些方法去做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卻有去做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卻有人不采用它。人不采用它。2022-4-3課件來源于 17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于死者。所以(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有比所以(
10、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生命更(重要的), (人們)厭(人們)厭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惡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厲害的。2022-4-3課件來源于 18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非獨(dú)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者能勿喪耳。不僅僅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不僅僅賢德的人有這種思想,人人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德的都有這種思想,(只不過)賢德的人能夠(堅(jiān)守這種品德)使它不致人能夠(堅(jiān)守這種品德)使它不致喪失罷了。喪失罷了。 2022-4-3課件來源于 19第一部分(從開頭至第一部分(從開頭至“賢者能勿喪賢者能勿喪耳耳”) 提出提出“舍生取義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diǎn),并說的中心
11、論點(diǎn),并說明明“義義”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課文分析課文分析2022-4-3課件來源于 20第二部分(從第二部分(從“一簞食一簞食”至結(jié)尾)至結(jié)尾) 舉例論證不能舉例論證不能“見利忘義見利忘義”,否則就,否則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惡之心羞惡之心”。2022-4-3課件來源于 21第一層(從開頭至第一層(從開頭至“舍生而舍生而取義者也取義者也”)以魚與熊掌不)以魚與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為喻,引出可得兼而取熊掌為喻,引出生與義不可得兼則生與義不可得兼則“舍生取舍生取義義”的中心論點(diǎn)。的中心論點(diǎn)。分析第一部分分析第一部分2022-4-3課件來源于 22第二層
12、(從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生亦我所欲”至至“故患有所不辟也故患有所不辟也”)正面闡明為)正面闡明為什么要什么要“舍生取義舍生取義”。因?yàn)?。因?yàn)椤拔椅摇彼矏鄣臇|西有比生命更重要所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不茍且偷生;因?yàn)榈?,所以不茍且偷生;因?yàn)椤拔椅摇彼鶇拹旱臇|西有比死更可惡的所厭惡的東西有比死更可惡的,所以不避殺身之禍。,所以不避殺身之禍。2022-4-3課件來源于 23第三層(從第三層(從“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生”至至“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進(jìn)一)進(jìn)一步論證步論證“義義”比生更重要,比生更重要,“不義不義”比死更可惡。先用假設(shè)推理的方比死更可惡。先用假設(shè)推
13、理的方式說明,如果沒有什么東西比生更式說明,如果沒有什么東西比生更可貴,那么人們就會用各種手段茍可貴,那么人們就會用各種手段茍且偷生;如果沒有什么東西比死更且偷生;如果沒有什么東西比死更可惡,那么人們就會挖空心思逃避可惡,那么人們就會挖空心思逃避殺身之禍。殺身之禍。2022-4-3課件來源于 24接著用事實(shí)證明,有的人可以接著用事實(shí)證明,有的人可以用某種手段求生卻不用,有的用某種手段求生卻不用,有的人做某種事情可以免死卻不做人做某種事情可以免死卻不做。于是得出結(jié)論:。于是得出結(jié)論:“所欲有甚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義義”是確實(shí)存在的,是確實(shí)存在的,“義義”比生
14、更重要,比生更重要,“不義不義”比死更比死更可惡??蓯?。2022-4-3課件來源于 25第四層(本段最后一句)回到第四層(本段最后一句)回到“性善論性善論”上,說明上,說明“舍生取舍生取義義”的美德,本來人人都有,的美德,本來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不使它喪失罷了。只不過賢人不使它喪失罷了。2022-4-3課件來源于 26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得則死。一筐飯食,一碗湯,得到它就能一筐飯食,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要死亡?;钕氯ィ貌坏剿鸵劳?。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15、。2022-4-3課件來源于 27(然而如果)喝叱著給人(吃),(然而如果)喝叱著給人(吃),(饑餓的)過路人也不會接受;(如(饑餓的)過路人也不會接受;(如果)用腳踐踏過再給人(吃),(即果)用腳踐踏過再給人(吃),(即使)乞丐(也)認(rèn)為不值得(接受)。使)乞丐(也)認(rèn)為不值得(接受)。 2022-4-3課件來源于 28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于我何加焉!萬鐘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萬鐘的俸祿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這)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于我(有)什么萬鐘的俸祿對于我(有)什么益處呢?!益處呢?!2022-4-3課件來源
16、于 29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我與?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所是為了宮室的華美,妻妾的侍奉,所認(rèn)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認(rèn)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它)嗎?(而接受它)嗎?2022-4-3課件來源于 30向?yàn)樯硭蓝皇?,今為宮室之向?yàn)樯硭蓝皇?,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美為之;從前(我)為了從前(我)為了“禮義禮義”寧愿寧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現(xiàn)在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卻為了宮室的華美而接受了;2022-4-3課件來源于 31向?yàn)樯硭蓝皇?,今為妻妾之奉為向?yàn)樯硭蓝皇?,今為妻妾之奉為之;之;從?/p>
17、(我)為了從前(我)為了“禮義禮義”寧愿死也寧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現(xiàn)在為了(能不肯接受(施舍),現(xiàn)在為了(能有)妻妾的待奉(而)接受了;有)妻妾的待奉(而)接受了;向?yàn)樯硭蓝皇埽駷樗R窮乏者向?yàn)樯硭蓝皇?,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我而為之;2022-4-3課件來源于 32從前從前(我)為了從前從前(我)為了“禮義禮義”寧寧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現(xiàn)在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現(xiàn)在(卻)為了所認(rèn)識的貧困的人感(卻)為了所認(rèn)識的貧困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2022-4-3課件來源于 33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心。這種(做
18、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這種(做法)不也是可以停止了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嗎?(如果這樣做了)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本性。喪失了人的本性。2022-4-3課件來源于 34第一層(從第一層(從“一簞食一簞食”至至“乞乞人不屑也人不屑也”)從正面舉例論證)從正面舉例論證不能見不能見 利忘義。利忘義?!耙缓勈骋缓勈场?、“一豆羹一豆羹”關(guān)系到人的生死,關(guān)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無禮的方式施舍,就是但若用無禮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這一事路人、乞丐也不接受。這一事例充分證明,最普通的人也有例充分證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惡之心,寧愿餓死而不失義羞惡之心,寧愿餓死而不失義。分析第二部分分析第二部分202
19、2-4-3課件來源于 35第二層(從第二層(從“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之”至至“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亦不可以已乎”)從反)從反面舉例論證不能見利忘義。首先指面舉例論證不能見利忘義。首先指出一些顯貴的人出一些顯貴的人“不辨禮義不辨禮義”就接就接受優(yōu)厚俸祿。緊接著以一個反問句受優(yōu)厚俸祿。緊接著以一個反問句,說明他們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說明他們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為私利所蔽。,為私利所蔽。2022-4-3課件來源于 36然后用三個排比今昔對比,批判他然后用三個排比今昔對比,批判他們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們重利輕義、見利忘義的行為?!笆且嗖豢梢砸押跏且嗖豢梢砸押酢笔且痪浞磫?,更是一句反問,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增加了批判的力量。2022-4-3課件來源于 37第三層(最后一句)與第一部第三層(最后一句)與第一部分結(jié)束相呼應(yīng),又回到分結(jié)束相呼應(yīng),又回到“性善性善論論”上,把上述人的行為歸納上,把上述人的行為歸納為為“失其本心失其本心”?!氨拘谋拘摹本途褪侨嗽瓉砉逃械氖侨嗽瓉砉逃械摹靶邜褐男邜褐摹?,也就是,也就是“義義”、“善善”的本的本性。性。2022-4-3課件來源于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