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十七課 父子騎驢教案 西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十七課 父子騎驢教案 西師大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秋)三年級語文上冊 第二十七課 父子騎驢教案 西師大版
教學目標
1. 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 能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意思,初步培養(yǎng)自主意識。
教學準備
1. 有條件的可組織學生課外觀看動畫片《父子騎驢》。
2. 準備有關的掛圖,以及反映故事變化的活動幻燈或多媒體課件。
教材簡析
??????? 《抬驢》是一則民間流傳的寓言故事,故事原文是這樣的:“父子出門,子騎驢,人誹之;父騎驢,人誹之;父子同驢,人人誹之;無奈,只好父子抬驢?!?1981年,上海美術電
2、影制片廠將這則寓言拍攝成了紙偶動畫片,在群眾中廣為流傳?!陡缸域T驢》這篇課文在《抬驢》的基礎上作了適當?shù)母木?。講述了一對父子牽著一頭驢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先后聽從了三種意見,結果都遭到了路人的非議,最后終于明白“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道理。故事的情節(jié)雖然簡單,卻反映了生活中一個深刻的哲理:不要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在生活中應當學會自主,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不但不能讓大家滿意,還會使自己無所適從。
??? 故事中的老先生、老太太、抱孩子的母親和一群小孩子分別代表不同身份的過路人,故事中他們的語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乍一聽,都有道理。但父子倆將所有的方法都嘗試過以后,才發(fā)現(xiàn),左也不對,右也不對,
3、究竟該怎樣做呢?課文在結尾部分把父子抬驢的情節(jié)改成了“牽著驢子走,誰累了就騎上去休息一下”。這樣的結局意在引導學生學會正確面對別人的意見,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做事有自己的主見。??
??? 課文中的老先生、老太太、母親和小孩子的話既合理,又充滿個性,讀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在體會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
本課的重點一是理解不同的人對父子倆不同做法的評論,二是明白“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的道理。建議在學文的基礎上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并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對“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理解。
??? 建議本課1~2課時完成。
* 課題:“驢”是一種比馬小的動物,耳
4、朵和臉部都比較長,毛多為灰褐色或黑色,尾巴根毛少,尾端像牛尾。家驢性情溫馴,富忍耐力,多用作力畜。“驢”和“爐”是形近字,讀音卻有較大的差異,要注意引導學生加以區(qū)別??梢贿叧鍪倔H的圖片,一邊給學生作介紹。
* 第一段:可用形象的圖片將學生引入故事情境中去。
* 第二段:老先生覺得父子倆的做法怎樣?結合“哈哈大笑”、“竟然”等詞語,體會老先生的內(nèi)心活動,并有感情地讀一讀。適當讓學生討論:你覺得老先生的話對不對?
* 第四段:請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孝”字的理解。引導學生從老太太的話中去體會:她主張父子倆應該怎么做?帶著這樣的體會讀一讀老太太的話。
* 第六段:“狠”和“狼”字只有一
5、點之差,應當引導學生加以區(qū)別。讀文時關注年輕母親的身份,想一想她為什么要大聲說。帶著這樣的理解讀一讀年輕母親的話。
* 第八段:理解“指指點點”的含義,建議一邊表演一邊讀這句話。文中三次出現(xiàn)“竟然”一詞,可結合課文理解詞語后,請學生試著用“竟然”說句話。
* 第九段:可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對,右也不對呢?你覺得應該怎樣做才好。
* 第十段:讀一讀父親的話,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 注意生字“享”與“亨”、“狠”與“狼”的區(qū)別。
* 課后第1題:可請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借助圖畫,用自己的話講一講這個故事,也可以在回家以后講給家
6、里人聽。
* 課后第2題:可結合課文教學進行。注意通過對帶點詞語的理解,體會四種不同人的不同認識。
* 課后第3題:可在學習課文最后一段時進行,建議聯(lián)系生活實際舉例說明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設計參考
一、課題激趣,引入新課
1. 老師語言引入:大家都知道中國民間流傳有許多的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往往能用最淺顯的語言告訴大家一個深刻的道理。看哪些同學能把自己以前讀過的寓言說給大家聽一聽,如果誰還能講講它的寓意,那就更好了。
2. 同學交流自己讀的寓言故事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3. 給予評價,引出新課,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1. 自由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
2.
7、遇到不認識的字、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勾畫重要句子
1. 再一次自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
思考:
(1)課文中哪些人對父子倆的不同做法有評論?他們是怎么說的,父子倆又是怎么做的?
(2)怎么理解父親最后說的那句話“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
2. 學生自讀,用不同的符號勾出不同人物說的話以及父子倆的做法。
3. 同桌相互說說你對最后父親的話的理解。
四、精讀課文,啟發(fā)教育
1. 抽生讀讀課文中不同的人對父子倆不同做法的評論。
2. 體會不同人物的話。
(1)老先生的話:結合“哈哈大笑”、“竟然”體會老先生的內(nèi)心活動。你覺得老先生的話對不對?
(2)老奶奶的話:結合生活實際談談自己對“孝”的理解。老奶奶主張父子倆怎么做?
(3)表演讀年輕母親的話和一群小孩子的話,提醒注意說話人的身份。
3. 四人小組討論:為什么今天的事,左也不對,右也不對?
4. 引導學生說出覺得怎么做才好呢?
5. 讀一讀父親的話,說說你從這個寓言中明白了一個什么道理。
6. 分角色朗讀課文。
7. 請學生上臺來講故事。
五、拓展學習,活躍思維
1. 齊讀課文。
2. 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對“我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這句話的理解。
3. 學生自由組合表演課本劇。
4. 回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