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周長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認識周長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認識周長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
五周長
單元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及比較、歸納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3、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4、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5、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2、:1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測量和計算具體事物和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3能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難點:指出并能測量具體圖形的周長,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時安排:6課時
什么是周長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周長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事
3、物或圖形,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周長。
教學難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圖形的周長。
教學用具:線、直尺、皮尺。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的樹葉都式什么形狀的?你們能畫出來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畫一畫。
二、探索新知:
1、請同學們用一筆畫出一片你所熟悉的樹葉的外形。
2、小組匯報學生各自嘗試畫的樹葉。
3、你們有辦法量出畫的那片樹葉邊線的長度嗎?請試一試。
4、學生單獨測量或小組合作測量一片樹葉。
5、請同學們匯報測量方法和
4、結果。
(1)用直尺一段一段地量,然后加起來。
(2)先用線來測量這條曲線,再用尺來量線的長度。
(3)用皮尺沿著所畫的邊線直接測量。
6、同學們都很聰明、能干,你們剛才量的是樹葉一周的長度,也就式樹葉的周長。我們把一個圖形一周的長度叫做這個圖形的周長。
三、拓展應用
1、摸一摸。
(1)課桌面的邊線。
(2)數(shù)學書封面的邊線。
2、實踐活動
(1)量一量你的腰圍和頭圍,并與同伴說一說。
(2)量一量一片樹葉的周長,并與同伴說說你的方法。
3、連一連
5、
(1)用彩色筆描出下面圖形的邊線。
(2)量一量;、算一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3)每小題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嗎?
①
②
課后反思:
游園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通過觀察、度量、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種形式的活動,獲得對空間與圖形知識的直觀經驗。
2、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的周長。
3、運用已學知識,計算各種圖形的周長。
4、能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信息。
教學重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圖
6、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圖形的周長。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市有哪些公園嗎?有一個小朋友也去了一趟小公園,在這個小公園里,它發(fā)現(xiàn)了很多數(shù)學問題。老師今天也帶你們去一趟這個公園,看看你們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學問題?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出示小公園的掛圖。這就是那個小公園,同學們,你們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
2、在同學提出的許多問題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重點研究其中的一個與我們這段時間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周長有關的問題。
3、你能指出這個小公園的周長嗎?如果讓你
7、來計算這個公園的周長,你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有辦法獲得這些信息嗎?
4、現(xiàn)在老師告訴你們這些信息,你能求出這個小公園的周長嗎?試試看。
5、讓學生展示不同解法。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你們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求小公園的周長的方法嗎?
2、計算下面圖形的周長。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在這個小公園的附近,小動物們還拿著一些很有趣的事物和圖形,你們認識它嗎?
我們班有六個組,老師這里一共有六個圖形,每個組可以拿幾個?但老師想請每個小組算兩個圖形的周長,你們能幫老師想想辦法嗎?
2、今
8、天我們一起去游玩了一個小公園,你有什么收獲嗎?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教學反思:
花邊有多長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3、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再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再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9、
教學用具:幻燈、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班級要開班會,讓我們來一起布置班級吧!現(xiàn)在我們先來布置黑板,裝上漂亮的花邊。但是我出現(xiàn)困難了,你們能幫我解決這個難題嗎?
二、探索新知:
1、請學生獨立看圖,先自己說說圖意,在講給同桌講一講;
2、學生獨立解決“花邊至少有多少分米?”
3、再小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
4、匯報各自的算法:
(1)我把四條邊的長加起來。
34+12+34+12=92(分米)
(2)我把2個長和2個寬加
10、起來。
34×2+12×2=92(分米)
(3)先把一個長和一個寬加起來,再乘2。
(34+12)×2=92(分米)
三、拓展應用
1、做一做
求下面長方形的周長。
27cm44cm
15cm22cm
2、討論
如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
四、小結:
同學們總結出了長方形的計算方法,用計算方法計算長方形的周長。那在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呢?
五、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課后反思:
地磚的周長
教學目
11、標:
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2、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采用身邊的實物來探究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并啟發(fā)學生用多種方法計算。
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重點:能正確計算正方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能運用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一些精美的圖案,如:裝飾圖案,裝飾后的地板等。
2、在這些圖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學們,
12、你們還在什么地方見過正方形嗎?
3、我們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塊塊正方形地磚拼成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地磚的周長。提示課題:地磚的周長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測量地磚的邊長。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磚,我們可以隨便選取一塊。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長,怎樣才能算出來呢?必須先測量它的邊長。要測量幾條邊呢?
請你用測量工具測量出你需要的數(shù)據(jù)。
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的。注意如果學生手中的尺子不夠長,可以多測量幾次。
2、計算地磚的周長。
我們已經測量出我們需要的數(shù)據(jù)。你能算出這塊地磚的周長嗎?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
13、看你能不能完成這個任務。
方法1: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用邊長乘以4。
方法3:先把兩條邊長加起來,再乘以2。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獨立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要求獨立完成,再與同伴交流方法。
2、討論計算正方形的周長的方法有幾種?哪一種最簡單?你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嗎?
3、用你剛才選擇的最簡單方法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
第2題求籬笆的長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長。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說一說今
14、天的數(shù)學課你有什么收獲?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上你學會的知識?舉例說一說。
五、布置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教學反思:
練習六
教學目標:
1、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2、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3、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4、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合作交流,深化理解知識并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5、激發(fā)學生
15、的學習興趣,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能測量并計算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
教學難點: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設計:
1、第1題。
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可以直接應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梢越M織學生討論:求平行四邊形的周長為什么可以這樣算?而求梯形的周長卻不可以這樣算?
2、第2題
可以讓學生分別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比較這兩種圖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3、第3題、第4題
16、 引導學生認真審題,明確求花邊長就是求正方形周長。
4、第5題
啟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明確“沿著足球場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的周長×2”。
5、第6題
可以讓學生獨立思考、解答,也可以讓學生先剪一剪、折一折,以幫助理解題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長??梢宰寣W生在小組或班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周長。學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18+18=36(米)18×2=36(米)18÷2×4=36(米)18×4÷2=36(米)
6、第7題
可以讓學生操作:“用48厘米長的鐵絲圍成一個最大的正方
17、形”,體會到將周長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長度就是正方形的邊長。
7、第8題
用16根小棒擺長方形,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小組中的同學邊操作、邊記錄、邊討論,便于總結規(guī)律。共可以擺4種,即16÷2=7(長)+1(寬)=6+2=5+3=4+4。
8、數(shù)學故事
可以讓學生通過“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長方形桌面的周長;組織小組內及組間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層次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策略,逐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可能有以下幾種解決問題的策略:
(1)先求出正方形桌子邊長,再乘拼成的長方形中擁有的邊長數(shù)。(2)先
18、求出正方形桌子的邊長,再算出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和寬,最后根據(jù)長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求出周長。(3)先將正方形的周長乘正方形桌子的張數(shù),再根絕每兩張桌子拼一次就減少兩邊的規(guī)律,從積里減去減少的邊的長度。
9、第9題
可以讓學生獨立解答,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交流及班級集中發(fā)言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想法,用媒體直觀展示圖形之間的變化關系。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四幅圖的周長相等。
10、總結: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
11、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教學反思:
交通與數(shù)學
教學目標:
19、1、能運用周長、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結合具體的情境,感受數(shù)學在交通中的應用,獲得初步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的經驗。
教學重點:能運用周長、乘除法、搭配方法等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結合具體的情境,感受數(shù)學在交通中的應用,獲得初步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的經驗。
教學用具:幻燈、掛圖、小黑板。
教學設計: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哪些交通工具?你們知道嗎,在實際生活中,交通與數(shù)學是緊密相連的,在交通問題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問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
20、
二、探索新知:
(一)
1、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小東從家里走道學校的兩幅圖片。如可以問:“這兩幅圖有什么變化”以發(fā)現(xiàn)小東每分走65米,他從家里到學校用了10分。
2、學生獨立解答第(1)~(3)個問題,并組織小組交流。
3、第(4)個問題,根據(jù)班級中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導學生用畫示意圖的方法理解題意后再解答。
(二)
教學中,先引導學生觀察票價表理解題意,知道在一定的里程范圍中票價是固定不變的,然后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最后組織交流,讓學生在小組或班級中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三)
先讓學生獨立觀察、思考、解決問題,然后組織交流。其中的第(2)個問題可將計算各條路的長短與觀察路的長短這兩方面結合起來,得出最近的路大約有“280+150+190=620(米)”。
三、實踐應用:
請同學們看書53頁第4題,互相交流一下,你知道了哪些路標?如果學生回答有困難,可以作為課下作業(yè),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調查,搜集。教師做好安全教育。
四、作業(yè):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
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