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_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觀察物體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_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觀察物體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上冊)
觀察物體課堂實錄1
[說課]
隨著小學數(shù)學教育改革的深化,數(shù)學課程標準把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目標定在探索、創(chuàng)造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強調要把學生的“學”作為教師“教”的基礎。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樹立科學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放手給他們一個自行探索的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自我發(fā)展中發(fā)現(xiàn),在自我發(fā)展中創(chuàng)新。
一、說教材,說學情
從數(shù)學知識、方法的角度看,“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在直觀認識了簡單幾何體和平面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它是“空間與圖形”中新增加的一個內容。以前的幾何教
2、學,教材上主要是對形體的具體認識的設計,對學生的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沒有一定的落實措施,教師在教學中的隨意性較大,而現(xiàn)在根據“空間與圖形”這一領域的內容標準編排的“觀察物體”,就為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坝^察物體”一課與美術有很密切的聯(lián)系,但不等于美術課,它是教學生用數(shù)學的眼光看待世界,與純粹的美術上要求的運用一定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世界是不一樣的。此課例是要通過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對幾何圖形的記憶,讓學生初步體驗二維與三維空間相互轉換的關系,使學生有一個豐富的數(shù)學學習經歷,使他們對世界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加完整。
從學生思維特點的角度看,在我們的環(huán)境中,除了看不見的空氣,無固定形
3、狀的水之外,絕大部分東西都有形狀,只是有的形狀簡單,有的形狀復雜,因此,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接觸各種形狀,置身于三維世界之中。他們具有較多的關于形狀的感知方面的早期經驗,上小學后,隨著兒童思維能力的提高,他們漸漸將這種感性經驗發(fā)展為抽象的概念,漸漸獲得了簡單的幾何形體的概念,這是一個體驗、積累和升華的過程,是建立在對周圍環(huán)境直接感知基礎上。同樣,對空間與平面相互關系的理解和把握,也是一個包括觀察、想象、比較、綜合、分析,不斷由低到高向前發(fā)展的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對一年級六七歲的孩子而言,這一學段的教學要注重豐富學生對形狀的感受和認知,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組織學生開展探索性的數(shù)學活動,注重知識發(fā)現(xiàn)
4、和探索的過程,使學生從中獲得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體驗,感受數(shù)學的力量。同時在學習活動中,要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培養(yǎng)學生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只有在這樣點點滴滴的累積之中,學生的視野才會不斷開闊,對圖形的理解也才能更加深入。所以,此課的設計總是朝著生活化的方向去做的。
二、說教法,說學法
(一)組織反映空間觀念的數(shù)學材料
本課設計了五組材料。1.依次出現(xiàn)冰箱的三視圖,運用反例,讓學生思考這是一個什么物體。2.讓學生將從家中帶來的玩具、用品等實物擺放在桌上,仔細觀察,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3.利用課件提供的具體生活情境──三個小朋友從不同角度給熊貓照相及小老
5、鼠看水壺等小朋友喜歡的畫面。4.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相關的練習。5.動手操作擺積木的游戲。
(二)設計體現(xiàn)空間觀念的呈現(xiàn)方式
先從看圖片到猜物體,學生猜得五花八門,展現(xiàn)了他們的豐富想象力。對三維空間關系的認識能力本質上是一種空間想象能力,一種更高水平更復雜的空間概括能力。因此,課一開始設計的“猜一猜”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發(fā)展。再從看實物到畫出它的一個面,通過仔細觀察,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坐在不同的方向、角度去觀察,所看到的畫面不同。然后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進一步體驗感知,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表象,達到感知的升華。最后通過搭積木的練習,利用課件出示的三視圖,讓學生想一想,再把頭腦中形成的
6、物體的表象擺出來,由面到體的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這樣的呈現(xiàn)方式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和認知規(guī)律,采用逐步滲透、深化、螺旋上升的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研究有助于學生形成空間概念的教學策略
1.學生已有經驗是發(fā)展學生空間概念的基礎,學生的空間知識又來自于豐富的現(xiàn)實原型。對物體的認識學生并不是一點沒有的,因此在設計教學時,要把教材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融合,在課一開始就遵循這個原理,猜冰箱、畫實物、動畫演示等,學生的生活世界和書本世界的界限就可漸漸地靠近。
2.發(fā)展空間觀念的途徑應多樣化。過去,比較強調用算式加語言來表達
7、數(shù)學思想,其實,表達數(shù)學思想的方式有很多,可以用符號來表達,也可以用動作來表達,發(fā)展空間觀念也是如此。本課就是通過學生生活經驗的再現(xiàn)、回憶(照相、穿球鞋)、對實物的觀察(玩具、日常生活用品、人)、動手操作(畫畫、搭正方體)、猜測等途徑,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有助于學生空間概念的發(fā)展。
3.空間概念的培養(yǎng)需要自由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氣氛。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可以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小房子,并且把自己看到的畫下來,再和同組的四個小朋友交流所畫、所想、所思,這樣以學生為本的操作活動,使學生更加具有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探索性,更加具有合作與交流的意識,使他們在獲得數(shù)學知識的同時,發(fā)展了自
8、己的潛能,培養(yǎng)了空間觀念。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感知
(課件:冰箱的上面、側面、正面圖)
猜一猜:這是從上面給一個物體拍的照片,你知道這是什么物體?
師:你們猜對了嗎?我們再來看一張從側面給它拍的照片。到底是什么呢?我們去正面看一看。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從不同角度去觀察一個物體。
(板書:觀察物體)
2.思考:要觀察物體可以從哪些方向去觀察呢?
3.學生活動。師:用你們說的方法去觀察桌上每個組帶的東西,先選擇你想觀察的方向坐下來
9、,再把你看到的畫一畫。
4.小組交流。師:畫好后,把你的作品放在桌上,圍著這個物體依次到同組小朋友的位置上,去看一看他畫的畫,想一想,你們畫得一樣嗎?
5.思考匯報。師:奇怪哦,你們組明明畫的是同一個物體,為什么不一樣呢?有想法了,和組內同伴互相說一說再上臺來匯報。
6.小結:你們每組4人坐在不同的位置,看的是同一個物體,但看到的畫面卻不同。
7.鞏固。
(1)師:現(xiàn)在林老師站在這兒,你們看到的是林老師的哪一面?(正面)現(xiàn)在呢?(側面)如果你想去看林老師的后面,怎么辦?
(2)學生個體活動。師:拿出自己帶的東西,從不同的方
10、向去觀察。把你看到的說給旁邊的同學聽。
8.總結。師: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是怎么樣的?誰來總結今天我們在觀察物體時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學問題?
(觀察物體時,隨著看的方向、角度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可能不同。)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拓展
1.出示課件:三個小朋友從不同方向給同一只熊貓照相。
小組議論:是誰照的照片?
2.課件:演示球鞋不同方向的圖。
思考:每一幅圖是看到了球鞋的什么面?(先用手勢表示,再齊說。)
3.圖片:四只小老鼠正在看同一個水壺。
思考:對照看看,誰看到的水壺和A圖的樣子是相同
11、的呢?知道的就直接指,想不到的也可以到老師擺的水壺旁邊去看一看,站在你認為對的那一面。
4.練習卡:書上的習題獨立完成、訂正。
四、發(fā)展評價
1.師:你認為哪些同學表現(xiàn)得好?為什么?自己表現(xiàn)如何?你又學會了什么?
師評:同學們,你們都表現(xiàn)得非常出色,智慧爺爺送給每人一個禮物,藏在抽屜里,去找一找。(四個正方體)
2.開發(fā)性練習。
(1)師:這四個正方體可以拼擺成不同的圖形,林老師就用這四個正方形拼擺了一個圖形,從上面看是,從側面看是,從正面看是,你能擺出這個圖形嗎?
先想一想它的形狀,四人再合作試著擺一擺。擺好
12、后,再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檢查你擺的是不是這樣。
哪個四人小組愿意上臺展示你們的作品?
(2)只出示從上面看的形狀:,任由學生擺。
3.作業(yè):回家以后,可選擇生活中的景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看看有什么不同。
[教學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創(chuàng)新的思維火花、熱烈的氣氛都有利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上努力體現(xiàn)“三性”
(一)主體性
張揚、培植受教育者的主體性,理應成為現(xiàn)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培養(yǎng)、發(fā)展人的主體性,是教育改革的一個主題,也是深化當前教
13、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基于這一指導思想,本課的設計始終圍繞著“自主參與──獨立學習──深刻體驗”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增強自主意識,從而主動去獲取和領悟感性材料中的簡單數(shù)學問題。如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并配以輕柔愉悅的音樂,讓學生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活動中,繼而讓學生獨立沉浸在豐富的學習材料之中,有玩具,也有生活用品,鼓勵學生自己選擇觀察的方向,再畫一畫,畫好后又讓他們離開自己的座位,從不同的方向去觀察所畫的物體,最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啟迪,體會到在實際的生活中,幾乎所有的物體都是立體的,而觀察的方向不同,看到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二)探究性
本節(jié)課注重為學
14、生營造探究條件,一方面讓學生自己帶東西到課堂上來,有玩具汽車、飛機、水壺、鐘、塑料椅子、絨毛玩具等物品,再從中選取信息探究新知;另一方面我也參與到學生的探究活動之中,如應用拓展的練習“擺正方體”,看著組合圖形的三視圖把圖形擺出來,這樣的操作活動對于需要教師點撥指導的學生來說,既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又能通過他們的探索逐步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實踐性
數(shù)學是一種工具,一種將自然、社會運動現(xiàn)象法則化、簡約化的工具。數(shù)學學習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學會建立數(shù)學模型,用以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在這節(jié)課中,大量地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把課堂中所學的知識和方法應用于生活實際之中,“學以致用”,
15、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如上課伊始的猜冰箱,課中觀察玩具、用品,給熊貓照相等,都采用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旨在聯(lián)系生活,開闊視野,同時延伸學習,使學生能從看到的物體的某一個面,聯(lián)想到整個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其觀察立體實物的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fā)展形象思維。本課的所有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注重借助學生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為知識載體,意在讓學生感悟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生活離不開數(shù)學”。
二、需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觀察物體”的內容主要是對簡單物體正面、側面、上面形狀的觀察,因此本節(jié)課選擇了大量生活中的實物讓學生觀察,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但同時,生活中有些柱形體的幾個面沒有明顯的區(qū)別,這些物體的觀察又如何與本課的學習目標有機結合,它們的尺度該如何把握,都是有待進一步探究的問題。
本節(jié)課課末的拓展練習中已涉及觀察三視圖后擺出組合圖形,這個要求有一定的難度,但對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卻是極其有效的。課堂上四人小組通過討論思考,都能擺出正確的結果,可見一年級學生已能基本達到此要求,那么在今后的學習中“圖形的認識”又該如何編排?如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呢?這也有待教師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