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山市高中語文《寄歐陽舍人書》學案 粵教版選修《唐宋散文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廣東省中山市高中語文《寄歐陽舍人書》學案 粵教版選修《唐宋散文選讀》(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寄歐陽舍人書》
一、作者曾鞏簡介
??? 曾鞏(1019-1083),字子固。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diào)“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曾鞏的文章對后世的影響也很大。南宋朱熹“愛其詞嚴而理正,居嘗誦習”。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劉大槐、姚鼐和錢魯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為圭臬。??
??? 曾鞏出自歐陽修門下,完全接受了歐陽修先道而后文的古文創(chuàng)作主張,而且比歐陽修更著重于道。因此,曾鞏的散文在八大家中是情致和文采都較少的一家。但曾文長于
2、議論,他的政論文,語言質樸,立論精辟,說理曲折盡意。如《寄歐陽舍人書》、《上蔡學士書》、《贈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都紆徐委備,近似歐陽修文。記敘文亦常多議論,如《宜黃縣縣學記》、《墨池記》都于記敘中縱談古今。曾鞏亦能詩,今存詩400余首,以七絕成就較高,但為文所掩,不大受人重視。?
二、寫作背景:
??? 曾鞏十分仰慕歐陽修的道德文章,曾把他與唐代的韓愈相提并論,從二十歲起就與歐陽修建立了親密的過從關系。宋仁宗慶歷六年(1046)夏,曾鞏寫信請歐陽修為已故的祖父曾致堯作一篇墓碑銘。慶歷六年,歐陽修寫好《尚書戶部郎中贈右諫議大夫曾公神道碑銘》,曾鞏即寫此信致謝。這封信作于慶歷七年,
3、作者29歲。
三、關于墓志銘
??? 我國古時候,人死了之后,為防備死者的墓穴遭遇變遷,后人不知為誰氏之墓,故書死者姓名、爵位及生平事跡刻于石上,平放于棺槨之前一起埋于壙穴之中,使日后發(fā)現(xiàn)者有所稽考。這種特殊形式的文體稱之謂墓志銘。
??? 墓志銘起始于魏晉。后來刻于方形石上,合之以蓋,北魏以來,方形墓志已成為定制。不過這種下底上蓋的墓志絕大多數(shù)是統(tǒng)治階級士大夫專用,一般平民百姓是不用的。
??? 墓志銘包括志和銘兩個部分。志文為傳,多以散文形式記述死者生平。銘語似詩,主要是些對死者的頌揚和悼念之辭,通常是以四字一句的韻文組成,也有五言、七言不等。
??? 從發(fā)現(xiàn)的墓志銘來看,多系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所書。然后由名匠刻于石上。這種墓志銘拓本流傳下來,也成了后人練習書法臨摹的范本。
四、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則必銘而見之??????? (“見”通“現(xiàn)”)
至于通材達識???????? (“材”通“才”)
非畜道德而能文章者??? (“畜”通“蓄”)
2、古今異義:
而善人喜于見傳,則勇于自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