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朝陽湖鎮(zhèn)九年制學(xué)校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導(dǎo)學(xué)案無答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朝陽湖鎮(zhèn)九年制學(xué)校九年級語文下冊23愚公移山導(dǎo)學(xué)案無答案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愚公移山》
姓名: 班級:
學(xué)習(xí)目標
1、掃清字詞障礙,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掌握重點字、詞、句的意思,能較順利地翻譯課文。
3、理解課文中運用對比、襯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寫法以及運用神話結(jié)尾的作用。
4、學(xué)習(xí)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
一、預(yù)習(xí)導(dǎo)學(xué)
【鏈接材料】——1. 翻譯課文的方法指導(dǎo)。
(1)加。文言詞以單音節(jié)為主,而現(xiàn)代文則以雙音節(jié)為主。有些文言實詞的基本意義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詞上加一個字,變成現(xiàn)代的雙音節(jié)詞。如“方”即“方圓”指面積。??
(2)改。有些文言實詞至今已不用
2、了,可以改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來代替。如“仞”可改為“丈”。當然,“仞”的長度不等于“丈”,但這里的“萬仞”是虛數(shù),所以,可以用“萬丈”來代替。??
(3)補。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語、介詞的賓語和量詞等,所以翻譯時,必須補出。如“二山”即“兩座山”。??
(4)調(diào)。文言文的語序有的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翻譯時需要調(diào)整。如“甚矣,汝之不惠”這是謂語提前的倒裝句,翻譯時可作“你太不聰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發(fā)語句,即句首的助詞,或句中語氣助詞,如果省略后不影響原意的可省去。如“雖我之死”“之”字是助詞,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翻譯時可省略不譯。
1、字音
仞(
3、 )箕畚( )孀( )齔( )匱( )荷( )
2、詞語
(1)重點實詞: 許 徹 懼 負 匱
(2)通假字
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一厝朔東,一厝雍南
無隴斷焉
(3)古今異義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何苦而不平
(4)一詞多義
且
4、 年且九十 ( ) 且焉置土石( )
焉 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
而 而山不加增( ) 何苦而不平( )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其 其如土石何( ) 其妻獻疑曰( ) 懼其不已 ( )
(5)詞類活用現(xiàn)象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吾與汝畢力平險 聚室而謀
3、重點句子翻譯
(1)甚矣,汝
5、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3)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河曲智叟無以應(yīng)。
二、探究展示:
1、北山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2、愚公的宏偉目標是什么?
3、愚公之妻提出了兩個什么問題?
4、河曲智叟譏笑并且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什么?
5、文中兩處表現(xiàn)愚公移山的決定得到大家支持的句子是
6、移山路途遙遠,時間長的句子是
7、愚公批駁智叟的話與第三段有關(guān)內(nèi)容形成對比的一句是
8、愚公在批駁智叟的話語中闡明自己的觀點話語是
6、
9、文中和愚公相反的人物形象是(智叟),本文通過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 ),也說明了( )的道理。
10、愚公認為自己能移山是從( )觀點出發(fā),看到了人力的無窮,認為( ),所以駁斥有力,堅持移山;智叟認為愚公不能移山是從( )觀點出發(fā),認為人在( )的,所以對移山之舉采?。? )的態(tài)度,阻止移山之舉,愚公是真正的( ),智叟是真正的( )。
7、
三、練習(xí)反饋:
(一)、詞語解釋
①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②懲山北之塞
③甚矣,汝之不惠 ④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⑤懼其不已也 ⑥無隴斷焉
⑦年且九十??????????? ⑧寒暑易節(jié) ⑨雜然相許???????????????⑩吾與汝畢力平險 ⑾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二)、句子翻譯
①寒暑易節(jié),始一返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8、
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⑦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三)、選擇題
1、選出下列句子中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
A.汝心之固 固:頑固 B.懼其不已也 已:已經(jīng)
C.寒暑易節(jié) 易:交換 D.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亡:通“無”,沒有
2、選出下列句中的“于”與“箕畚運于
9、渤海之尾”中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 ( )
A.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D.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選出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 ( )
A.懲山北之塞(苦于山區(qū)北部的阻塞) B.且焉置土石(況且把土石運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聰明了) 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經(jīng)不知寡婦孤兒)
4、選出對文章內(nèi)容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 )
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大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
10、
B.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說的話角度不同,但都對移山持否定態(tài)度。
C.愚公是有遠大的抱負,能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的古代勞動人民形象。
D.“雜然相許”,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5、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 ( )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諷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話結(jié)尾,主要是宣傳輪回報應(yīng)的迷信思想。
C.寫智叟的“笑”,寫除了智叟自作聰明的神態(tài);而寫愚公“長息“,則寫出了愚公因移山艱難而愁苦的樣子。
D本文運用了對比和襯托的寫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6.
11、 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雜然相許 許: 贊同 B.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荷: 扛
C. 寒暑易節(jié) 易: 交換 D. 何苦而不平 苦: 勞苦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A. 以君之力 扶蘇以數(shù)諫故 B.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 而山不加增 義不殺少而殺眾 D.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寫法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12、愚公飽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張,這個主張得到了眾人的熱烈響應(yīng),卻遭到了妻子的強烈反對和智叟的無情嘲笑
B. 愚公在對智叟進行反駁時,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無窮”而“山有盡”的道理,說得智叟啞口無言,無力回擊。
C. 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顛倒,將大智大勇者命名為 “愚公 ”,將鼠目寸光者命名為“智叟”,這樣加重了對比的色彩,增強了諷刺的效果。
D. 愚公挖山不止,感動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兩座大山,這一富有神話色彩的結(jié)局,包含了對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頌揚。
9、下列加點的詞意思完全相同一項是 ( )
A、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13、 B、帝感其誠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C、非梧桐不止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且秦滅韓亡魏 且焉置土石
10.文言詞匯——我能選出下面加點詞語解釋完全正確的一項( )
A.懲山北之塞(苦于) 聚室而謀(商量) 叩石墾壤(敲、鑿)
B.畢力平險(險要) 出入之迂也(繞道) 始齔(換牙)
C.帝感其誠(誠心) 亡以應(yīng)(沒有) 固不可徹(徹底)
D.長息曰(長時間) 有遺男(遺留) 雜然相許(紛紛)
11.下列句
14、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于 告之于帝 皆以美于徐公 B、而 而山不加增 默而識之
C、以 以殘年余力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D、之 雖我之死,有子有焉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12.下列文字常識論述不正確的一組是 ( )
A、《論語》是儒家經(jīng)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孔子言行的記錄。
B、《左傳》是編年體史書,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傳》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關(guān)于孟子講學(xué)游說言論的記錄。
D、《列子》這部書中保存不
15、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13.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 ( )
A、畢力平險 錄畢,走送之 B、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爭高直指
C、雜然相許 遂許先帝以驅(qū)馳 D、何苦而不平 必先苦其心志
14.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項?( )
A.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B.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C.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ㄋ模?、簡答題
1、讀了這則寓言故事后,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請聯(lián)系生活實際簡要談?wù)勀愕目捶?。 ?
2.本文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贊同愚公的做法?為什么?
3.從課文學(xué)習(xí)
16、中知道, “陰”“陽”二字在和山水名稱相連時,多指和山水相關(guān)的方位,如 “河陽”“漢陰”等。我國很多城鎮(zhèn)名稱就是這樣形成的。請分別寫明下列城市所處山水的位置。
⑴ 江(長江)陰____________ _; ⑵洛(洛河)陽 _____________;
⑶ 衡(衡山)陽_____________; ⑷華(華山)陰_____________;
4、文意理解: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對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質(zhì)疑,但問話的態(tài)度和語氣有什么不同?
(2)、結(jié)尾說上帝被愚公的“誠”感動了,這個“誠”指的是什么?
(3)、說說本文中愚公精神的實質(zhì)是什么?
5、內(nèi)
17、容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②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
③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
6.問題探究——“智叟”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拓展延伸——下面兩題請任選一題作答。
①有人認為愚公這種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認為如何呢?請闡述你的觀點。
②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用這個故事教育全黨,“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請談?wù)勀銓@句話的理解。
我選第 題,
我的解答:
8.作者在敘述愚公移山的過程中,寫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 ,
寫愚公與智叟辯論的作用是??????????? ?????????????????????????? ??。
9.在科技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為?
10.用自己的話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據(jù)。
11.本文語言簡潔,但又不失生動,請以“始齔,跳往助之”為例作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