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走近魯迅 第11課《孔乙己》教案2 滬教版五四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走近魯迅 第11課《孔乙己》教案2 滬教版五四制(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三單元 走近魯迅 第11課《孔乙己》教案2 滬教版五四制
1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閱讀,分析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2.探討本文的主題。
2學情分析
小說這一體裁是學生樂于閱讀的,對于小說的三要素,初二已有系統(tǒng)地介紹,這都為學習本篇文章奠定基礎。同時,初三學生已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概括主旨的能力。課程標準對7-9年級學段欣賞文學作品的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等??梢?對小說的欣賞在學生知識的意義建構上有著舉足輕重的關鍵作用,由此,設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3重點難點
要
2、達成目標,對孔乙己性格特點的分析是教學中的重點;而由于學生對小說的背景和小說所反映的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缺乏較多的了解與較深的認識,因此,我們把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劇的社會原因以及對作者想要表達的主題的探討定為本文的教學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
【導入】激趣設疑
有資料記載,魯迅對他小說中的人物,最喜歡孔乙己。魯迅先生為什么最喜歡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樣的鬼斧神工之筆來塑造這個苦人兒形象的?大家認真讀課文后,就會得到回答。
有人說,古希臘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的悲劇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劇,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問題的悲劇。那么,魯迅寫孔乙己悲慘的一生,是命運
3、的悲劇,性格的悲劇,還是社會問題的悲劇呢?我們學好課文以后,可以得到你的答案。
活動2
【活動】實踐一種閱讀方式——比較閱讀
在第4段與第11段的對比閱讀中感受孔乙己的變化。
這兩段呈現(xiàn)了孔乙己兩次出現(xiàn)在咸亨酒店的情形。小組合作探討相關對比點,并從中分析總結出孔乙己的遭遇與形象。
對比點:
對比點
第4段
第11段
分析總結
時令
形貌
衣著
姿態(tài)
語氣
動作
眼神
語言
酒量
一系列的對比,把精神和肉體受到巨大摧殘的孔乙己的形象鮮明地呈現(xiàn)在
4、我們面前,激起我們深深的思索。
孔乙己的形象:
他本是一個善良的人兒
他好吃懶做、行為不端、窮困潦倒,社會地位低下
他自命清高,死要面子,迂腐不堪
他備受摧殘卻不被同情,是一個孤獨無助的形象
總結:如果讓你來說明一下小說中這兩個片斷的關系,你覺得是什么?(并列?遞進?轉(zhuǎn)折?)遞進??v觀孔乙己的生活狀態(tài),本身性格上的缺陷(好吃懶做,行為不端),再加之當時社會的氛圍(封建科舉制度),他命運的悲慘變成一種必然,即便不是被丁舉人打殘腿,也可能會被趙舉人或李舉人打殘。
活動3
【活動】探討主題
主問題:魯迅將這樣的一個孔乙己呈現(xiàn)給世人,意在表達什么主題?你讀到了什么?
1
5、.你覺得造成孔乙己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孔乙己悲劇的原因:自身的原因;當時社會的原因無情(封建社會的不易發(fā)展人)
2.魯迅怎樣將這樣一個形象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文中并沒有大段的正面的孔乙己偷盜或是被打的場面描寫,三次主要的場面中,孔乙己出現(xiàn)兩次,而且他出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受過傷害了,身體已經(jīng)傷痕累累了,他的出現(xiàn)僅僅是作為酒客們?nèi)⌒Φ膶ο?再者,第二次孔乙己人沒出現(xiàn),但名字出現(xiàn)了,作為掌柜和酒客閑聊的談資,人們談到孔乙己,心態(tài)是怎樣的?同樣是消遣,取笑的。
小說主體部分,寫作的焦點不是孔乙己偷盜或遭毒打的情景,而是他作為這樣的一個弱者,眾人如何去看待他。
同時,魯迅選擇了一個局外人來敘述這個
6、故事,以咸亨酒店的伙計的視角來呈現(xiàn),這樣,在表現(xiàn)眾人對孔乙己的態(tài)度,及孔乙己自身的狀態(tài)及反應上,就較為客觀真實。
【資料呈現(xiàn)】魯迅本是在日本留學學醫(yī)的,一次在看電影,他看到這樣一個鏡頭:日俄戰(zhàn)爭期間,,一位中國人給俄國人當間諜,后身份被識別,在被執(zhí)行槍決之前示眾,周圍圍了一圈的人看熱鬧。這些人都是中國人,看到自己的同胞被殺,他們面無表情,非常麻木。魯迅深受震動,在他看來,那個為他國做間諜送死固然是悲劇,但是,,對同胞的悲劇漠然地觀看,更是悲劇。所以,魯迅毅然決定棄醫(yī)從文,他覺得比起治療人身體的疾病,改造國民的精神弊病更重要。
你能想見這是怎樣的一個氛圍嗎?
當你遭遇了不幸,內(nèi)心肯定是希望
7、得到別人的安慰,哪怕是毫無意義的噓寒問暖,起碼精神上會有一絲慰藉;但是呢,在這種情況下,你得到是漠視,甚至取笑嘲笑,你內(nèi)心作何感受?這簡直是一個病態(tài)的氛圍。
在魯迅看來,孔乙己固然可憐,而且人們常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孔乙己好吃懶做,行為不端,是可恨的。但是,那些看客們,那些對同胞,對弱者漠視不理,麻布不仁的看客,是不是更可憐呢?他們連起碼的同情心都沒有,何以稱得上“人”?
那么,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是什么?是當時的人們,生來就這么冷漠,麻木,沒有人情味兒嗎?
【資料呈現(xiàn)】葉圣陶發(fā)表在1924年5月15日出刊的《國文雜志》上的一片文章,認為《孔乙己》的主題在于“表現(xiàn)舊式教育的不易發(fā)展
8、人的才能,潦倒的讀書人的意識和姿態(tài),以及社會對于不幸的人的冷淡——除了隨便的當做取笑的資料以外,再沒有其他關心?!?
3.結合所呈現(xiàn)的材料,談談你對小說主題的理解。
所以這里,魯迅選取咸亨酒店,這一社會的縮影中的一幕來反映當時整個社會的狀態(tài)。人們受舊式的思想影響,全然偏離了人正常發(fā)展的軌跡,走向了病態(tài)。那里的人們受封建科舉思想的影響,,一心想讀圣賢書至走火入魔的狀態(tài),那里的人們毫無愛的能力,更別說感恩的心了。所以魯迅反對這里的一切,消磨人意志的科舉制度,毫無人情味的冷漠麻木的人際關系,后面我們還會學習《故鄉(xiāng)》,魯迅在那里隱約表達了他想要向這一切告別的心態(tài)。
總結:
1.魯迅的鬼斧神工之筆在本文體現(xiàn)在,”我”的選擇,作為敘述者呈現(xiàn)孔乙己的悲慘遭遇,視角客觀獨特。至于其他的,正面的酒店喝酒場面描寫也好,側面描寫孔乙己也好,都是在這個視角內(nèi)展開。而孔乙己的悲劇是自身性格的悲劇,同時也是社會問題的悲劇。
2.魯迅就是這么犀利,他的文字一針見血地將社會的病態(tài)指出,有興趣的同學回去閱讀魯迅的其他文章《祝?!贰栋正傳》等。
活動4
【作業(yè)】作業(yè)布置
1.寫學習心得
2.比較閱讀吳敬梓的《范進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