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荊門送別教案] 渡荊門送別公開課教案
《[渡荊門送別教案] 渡荊門送別公開課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渡荊門送別教案] 渡荊門送別公開課教案(4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最新[渡荊門送別教案] 渡荊門送別公開課教案 《渡荊門送別》導學案茅石中學三段式導學案《渡荊門送別》導學案李白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首詩。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設計與預習第一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第二聯開始描寫楚地的山川景物,“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贝蠼鞯角G門山時,地勢已經漸趨平緩,眼界也隨之開闊起來,大荒,是遼闊無邊的原野。 第三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然是寫景,不過用的是遠近結合、虛實相間的寫法。全詩的最后一聯也寫得十分精彩,“仍憐
2、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闭斃畎滋杖怀磷碛谇G楚大地神奇旖旎的風光而思緒萬千之時,船外那無語東流的江水卻不知怎的,引發(fā)了他思鄉(xiāng)的情懷。合作與展示、問題探究1、《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 提示:——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2、《渡荊門送別》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 提示: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3、這一聯中有一個字用的好,找出來談談好在何處。 提示:“隨”字將群山語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4、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談談這聯詩所描繪的意境。提示:
3、“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霸粕Y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5、尾聯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尾聯中的故鄉(xiāng)水是指流經故鄉(xiāng)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xiāng)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xiāng)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6、抒發(fā)作者鄉(xiāng)愁的是哪一句?提示:“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睆木拔锓矫嬷P,表現的是作者寫出濃濃的鄉(xiāng)思。7、寫景的句子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
4、序描繪的?提示:“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笔前从蛇h到近的順序寫的。8、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9、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提示: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檢測與拓展 齊讀,背誦這首詩。課堂小結李白的《渡荊門送別》詩歷來為詩壇所注目,這不僅是因為第二聯寫得氣勢非凡,大氣包舉,更是因為全詩充滿了一種無人可及的浪漫情調。開頭寫荊門一帶的江山形勢,尤其著力描寫了長江出三峽、入平原的浩蕩之勢。全詩以“渡遠”始,以“送行”結,從開篇到結尾一氣呵成,給人以回腸蕩氣的美感享受,絲毫沒
5、有送別詩所慣有的感傷與悲涼,是千古奇詩。、布置作業(yè)1、欣賞此詩,選出有錯的一項( )A、“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钡木跋笫橇⒆阌谛兄凵系乃?。B、“天鏡”與“海樓”分別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樓。C、這首五言律詩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送別友人。D、“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表達式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的留戀。2、用文字把自己閱讀這首詩的感受寫出來。荊門送別教案課題荊門送別 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日期4.16教學目標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激發(fā)學生想像,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情 思經及對“送別”的理解重點難點 教學時數 教學準備激發(fā)學生想像,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
6、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情 思經及對“送別”的理解 1 教學方法 問題式教學教具準備 多媒體導入 七年級時我們曾學習過表現鄉(xiāng)愁的詩歌——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你還記得嗎 (學生齊背這首詩)?另外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鄉(xiāng)愁的詩歌?(學生回答,教師可再 做補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另一首反映故園之思的詩歌——李白的《渡荊門送 別》。 1、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他是 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fā)自己的抱負 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tài)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 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
7、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 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是繼屈原之 后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是唐代詩壇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譽為“詩 仙”。 2、簡介寫作背景 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xiāng)而不是送別朋友,是設想故鄉(xiāng)的山水送別自己。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 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 詩佳篇。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 而作。 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xiāng)開始漫游 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讀讀音,整體感知。 (1)學生聽讀
8、,注意字音、節(jié)奏、朗讀課文并解釋詞語。 渡遠:乘船遠行; 云生:云彩興起; 憐:愛; 故鄉(xiāng)水:指流經四川的長江水。 (2)學生齊讀這首詩,然后個別學生讀。 (3)思考下列問題: A、理解《渡荊門送別》一詩各句的意義。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詩人乘舟順流而下,經過漫長的水路,來到荊門之外。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 浩浩漫漫。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云氣 勃郁,在大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xiāng)的山山水水,不遠 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游子。) B、《渡
9、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 (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C、頷聯寫景,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烘托出詩人怎 樣的心境? (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 遠景。烘托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 D、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變換來描繪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寫夜晚,描繪近景,“云生”寫白天,描繪遠景。) E、詩人已為荊門外的美景所陶醉,為什么卻“仍憐故鄉(xiāng)水”? (作者見到楚地美景的興奮和激動,但也忘不了曾經養(yǎng)育過自己的故鄉(xiāng)。) F、“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給我們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 (描寫明月映江水、江
10、上云霞的美麗景象。) G、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同 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三、寫作方法 可以從整體構思、意境、語言、表現手法等幾個角度來分析。 從構思看: 題目“渡荊門送別”, “渡荊門”包括前三聯, 尾聯照應詩題中的“送 別”,全詩緊扣題目展開,結構分明,章法有度。 從意境看:詩歌意境高遠,形象奇?zhèn)?,想像瑰麗。抓住兩聯寫景名句,特別是頷 聯,要求學生通過想像,用一段話展示其畫面的壯美。 從語言看: 可以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的“隨”“入”字入手分析揣 摩,品評一字傳神的藝術效果。
11、從表現手法看:①“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運用襯托的手法和對偶的修辭手 法寫江水的平靜, 江岸的遼闊; ②“仍憐故鄉(xiāng)水, 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 賦予江水以情意。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與重建荊門送別 背誦課上要加強,注意錯別字 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 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 蘊含著的深厚的情思經及對“送別”的理解寫作方法李白《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后面題目。(4分)渡荊門送別李? 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3、《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
12、??? ,尾聯抒發(fā)了作者??????????????? ?的感情。(2分)14、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頷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選擇其中一個字作簡要分析。(2分)????????????????????????????????????????????????????????????????????????????? ????????????????????????????????????????????????????????????????????????????? ?參考答案:13、(2分)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思鄉(xiāng)? (每空1分,共2分)14、
13、(2分) “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長江滾滾遠去著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遼闊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 )請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聯,歷來被人們稱道。請 任選一個角度進 行賞析。(2分)??? 【答案】 (1 )(1分)?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 里送行舟。? (2)(2分) 答題示例:①繪意境:蒼莽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
14、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②賞字詞:“隨”表現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④品技巧: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發(fā)了作者初出荊門時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更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12.詩的尾聯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3.展開想象,寫出“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所展示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參考答案:書村網整理12、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眷戀之情13、示例:俯視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氣簇擁而來,就像海上結成了一座座樓閣,新奇美妙???①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100字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品味該詩尾聯中“送”字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書村網整理10.(4分)①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能清楚地描繪景象,語言通順得2分)② “送”字直接點題(扣題),(1分)“送”的主體是故鄉(xiāng)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1分)?渡荊門送別①【唐】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②。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杜甫
17、晚年過江峽作《旅夜書懷》詩云:“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后人常將此二詩頷聯加以比較,或稱“李雖壯而杜骨力過之”,或稱“未容優(yōu)劣,二者皆有興會”。????【注】①渡荊門送別:開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峽初次出蜀,作此詩。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自此以東,地勢平坦。送別,意指江水速自己離別蜀中。②海樓:海市蜃樓。?14.李白與杜甫,世稱??????????,代表了唐代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1分)15.請從情景關系角度賞析李詩畫線句。(3分)16.?后人對李、杜詩頷聯有兩種評價,你的看法如何?請說說理由。(4分)14.李杜(
18、1分)15.要點:運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滿月映入江水、云霞絢爛多姿的奇麗景象,表達了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和喜悅感。(3分)16.要點:(1)兩詩頷聯都寫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渾,境界闊大。(2)李句簡練明快,于蒼茫中見少年豪邁之氣;杜句精嚴沉郁,于宏闊中見志士垂暮之態(tài)。兩人風格各擅勝場。(4分)《渡荊門送別李白》閱讀答案渡荊門送別 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9.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薄吧诫S平野盡”形象地描繪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半S”
19、字將群山語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江入大荒流”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從荊門往遠處望去,仿佛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得天空寥廓,境界高遠。 “入”字,力透紙背,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20.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薄霸孪嘛w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霸粕Y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21.“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xiāng)水有情,不
20、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xiāng)的感情。?22.本詩記下了作者初次離開故鄉(xiāng)時的觀感和情思,其中最能表現他對故鄉(xiāng)依依不舍之情的一個字是“憐”。?《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9. 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其中第二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何處。(2分)答:10.下面對本詩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2分)A.首聯敘事,直扣詩題,交待了送別的時間、地點、人物及此行的目的。B.頷聯寫景,其中一“隨”一“入”
21、以游動的視角寫出了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象。C.頸聯描繪了“水中映月”和“天邊云霞”兩幅圖畫,巧妙地融進了作者初次見到平原時新鮮、欣喜的感受和體驗。D.尾聯由欣賞美景轉入深沉的鄉(xiāng)情之嘆,含蓄地抒發(fā)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參考答案:9.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化、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10. A?渡荊門送別詩詞閱讀答案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 )請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1分)(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一聯,歷來被人們稱道。請 任選一個角度進 行賞析。(
22、2分)【答案】 (1 )(1分)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 里送行舟。 (2)(2分) 答題示例:①繪意境:蒼莽起伏的山巒隨著平原曠野的延伸。漸漸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瀉千里的長江水奔赴茫茫無際的遼闊平原。作者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②賞字詞:“隨”表現出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寫出空間感和流動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氣勢,展示了詩人的廣闊胸襟。④品技巧: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發(fā)了作者初出荊門時的喜悅、激動的心情。更是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寫照。12.詩的尾聯抒發(fā)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 。(2分)13.展開想象,寫出“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所展示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參考答案:12、對故鄉(xiāng)山水的眷戀之情13、示例:俯視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明亮耀眼;仰望天空、云氣簇擁而來,就像海上結成了一座座樓閣,新奇美妙①詩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給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加以描繪(100字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②品味該詩尾聯中“送”字的妙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0.(4分)①詩人乘舟順江而下,兩岸連綿起伏的群山像畫卷一樣伴隨小舟而行,它們在廣闊的原野處消失了;浩浩蕩蕩的長江水,奔涌向前,流入了廣闊無際的原野,他的視野頓時變得開闊了。 (能清楚地描繪景象,語言通順得2分)② “送”字直接點題(扣題),(1分)“送”的主體是故鄉(xiāng)的山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而含蓄地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1分)渡荊門送別①【唐】李白渡遠荊門
25、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②。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杜甫晚年過江峽作《旅夜書懷》詩云:“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焙笕顺⒋硕婎h聯加以比較,或稱“李雖壯而杜骨力過之”,或稱“未容優(yōu)劣,二者皆有興會”?!咀ⅰ竣俣汕G門送別:開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峽初次出蜀,作此詩。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自此以東,地勢平坦。送別,意指江水速自己離別蜀中。②海樓:海市蜃樓。14.李白與杜甫,世稱 ,代表了唐代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1分)15.請從情景關系角度賞析李詩畫線句。(3分)16. 后人對李、
26、杜詩頷聯有兩種評價,你的看法如何?請說說理由。(4分)14.李杜(1分)15.要點:運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滿月映入江水、云霞絢爛多姿的奇麗景象,表達了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和喜悅感。(3分)16.要點:(1)兩詩頷聯都寫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渾,境界闊大。(2)李句簡練明快,于蒼茫中見少年豪邁之氣;杜句精嚴沉郁,于宏闊中見志士垂暮之態(tài)。兩人風格各擅勝場。(4分)查字典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習。如有什么問題或建議請加查字典語文網的QQ群315357333溝通交流。渡荊門送別詩詞閱讀答案《渡荊門送別》練習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27、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從表達方式看,詩的首聯屬于________,它交代了遠渡的____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____。2.詩的頷聯描寫了一幅怎樣的圖景?是從哪一角度來寫的?試用散文語言改寫這兩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頸聯的描寫視角與頷聯是否相同?這兩句的描寫角度又有何不同?詩中的“天鏡”和“海樓”分別指什么?試用散文語言改寫這兩句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________4.詩的尾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人為什么稱面對的長江水為“故鄉(xiāng)水”?“萬里”一詞與詩的首聯中哪個字相照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記敘。地點、目的2、頷聯描寫了荊門的地理形勢和壯闊景象。是從動態(tài)的角度來描寫的(詩人乘船,山和江水隨著船的移動而逐漸遠去)。連綿的群山隨著平原的出現消失了;江水奔流著涌入了無際的曠野。3、不同。頷聯是以動態(tài)變化的角度來寫景,而頸聯是以靜態(tài)的角度來寫的。“天鏡”指的是月亮,“
29、海樓”指的是云彩。抬頭遙看萬里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連結在一起,構成了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4、擬人的修辭手法。抒發(fā)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的依戀之情還有離鄉(xiāng)惜別之情。詩人之所以稱長江水為故鄉(xiāng)水,是因為詩人在蜀地(四川)長大,長江流經四川,為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濃厚愛戀之情?!叭f里”與首聯中的“遠”字相照應。A.首聯敘事,直扣詩題,交代了詩人刺繡的目的:初次離開家鄉(xiāng),從蜀地乘船遠至楚地的荊門。B.頷聯以游動的視覺描繪了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騰而去的壯闊景色。C. 頸聯描寫近景,用兩幅美麗的畫面寫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邊云霞圖,第二幅
30、是水中映月圖。D. 尾聯“送”字用得妙,突出故鄉(xiāng)水送我到楚地還不忍分別的情義,含蓄地抒發(fā)了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8. C查字典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習。如有什么問題或建議請加查字典語文網的QQ群315357333溝通交流。渡荊門送別詩詞閱讀答案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6.“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境?(2分)17.詩題為《渡荊門送別》,有人認為:詩中無送別,題中“送別”二字可刪,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請說說理由。(3分)16.描繪了群山遠去,平原無際,江流
31、奔涌的遼闊景象。表達了詩人初出荊門時喜悅、激動的心情。17.不同意這種說法,“送別”二字不可刪,因為這首詩和常見的送別詩不一樣。常見的送別詩多以人送人為題材,而這首詩別具一格地寫出了故鄉(xiāng)山水送別詩人的動人情景,構思巧妙,曲折含蓄,形象奇?zhèn)?,想象瑰麗,的確是送別詩中的佳作。查字典語文網有全面的語文知識,歡迎大家繼續(xù)閱讀學習。如有什么問題或建議請加查字典語文網的QQ群315357333溝通交流?!抖汕G門送別》閱讀練習及答案《渡荊門送別》閱讀練習及答案閱讀下面的詩和相關材料,完成下題.(8分)渡荊門送別①【唐】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②。仍憐故鄉(xiāng)水,
32、萬里送行舟。杜甫晚年過江峽作《旅夜書懷》詩云:“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焙笕顺⒋硕婎h聯加以比較,或稱“李雖壯而杜骨力過之”,或稱“未容優(yōu)劣,二者皆有興會”?!咀ⅰ竣俣汕G門送別:開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峽初次出蜀,作此詩。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自此以東,地勢平坦。送別,意指江水速自己離別蜀中。②海樓:海市蜃樓。14.李白與杜甫,世稱 ,代表了唐代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1分) 15.請從情景關系角度賞析李詩畫線句。(3分) 16. 后人對李、杜詩頷聯有兩種評價,你的看法如何?請說說理由。(4分)
33、參考答案14.李杜(1分) 15.要點:運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滿月映入江水、云霞絢爛多姿的奇麗景象,表達了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和喜悅感。(3分) 16.要點:(1)兩詩頷聯都寫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渾,境界闊大。(2)李句簡練明快,于蒼茫中見少年豪邁之氣;杜句精嚴沉郁,于宏闊中見志士垂暮之態(tài)。兩人風格各擅勝場。(4分)渡荊門送別①閱讀答案閱讀下面的詩和相關材料,完成下題。渡荊門送別①[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孪嘛w天鏡,云生結海樓②。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杜甫晚年過江峽作《旅夜書懷》詩云:“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
34、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后人常將此二詩頷聯加以比較,或稱“李雖壯而杜骨力過之”,或稱“未容優(yōu)劣,二者皆有興會”?! ∽ⅲ孩俣汕G門送別:開元十四年,李白由三峽初次出蜀,作此詩。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西北;自此以東,地勢平坦。送別,意指江水送自己離別蜀中。②海樓:海市蜃樓。1.李白與杜甫,世稱________,代表了唐代詩歌藝術的最高成就。2.請從情景關系角度賞析李詩畫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人對李、杜詩頷聯有兩種評價,你的看法如何?請說說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答案:答案:解析: 1.李杜(1分)
35、2.要點:運用比喻手法,描繪了滿月映入江水、云霞絢爛多姿的奇麗景象,表達了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和喜悅感。(3分) 3.要點:(1)兩詩頷聯都寫大江和原野,景象雄渾,境界闊大。(2)李句簡煉明快,于蒼茫中見少年毫邁之氣;杜句精嚴沉郁,于宏闊中見志士垂暮之態(tài)。兩人風格各擅勝場。(4分)渡荊門[注]送別閱讀答案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下題。渡荊門[注]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圩ⅲ萸G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的長江南岸,隔江與虎牙山對峙,戰(zhàn)國時屬于楚國。李白在蜀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25歲時,他開始遠游長
36、江、黃河中下游各地。這首詩即是他出蜀遠游時所寫。1.請描述一下詩中“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所說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有“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而杜甫有“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這兩句同樣氣勢壯闊、精彩非凡,但是仍有區(qū)別,試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詩題為《渡荊門送別》,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談談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答案:答案:解析: 1.“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描繪的是太空的夜景,詩人坐在船上,抬頭遙看萬里
37、長空,只見一輪明月,猶如天上飛下的明鏡,皎潔澄澈,普照大地;那飄蕩在碧空的朵朵彩云,忽而聯結在一起,由于折光的作用,構成了非常壯觀的海市蜃樓的幻影。 2.李白的兩句詩描寫的是白天的景致,杜甫的兩句詩描寫的是夜晚的景色。李詩是“行舟暫視”,是詩人乘船途中之景,是一組活動的畫面,給人以流動的空間感。杜詩是“停舟細觀”,岸上星垂,舟前月涌,用“星垂”來描寫原野的廣闊,用“月涌”來形容大江的東流,塑造了一個宏闊非凡、寧靜孤寂的江邊夜境?! ?.不同意,“送別”并非寫詩人送別同舟人。從本詩最后兩句可知,原來“送別”所指,是指“故鄉(xiāng)水”送別詩人。(也可同意,但必須能自圓其說。)渡荊門送閱讀答案閱讀下面一
38、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渡荊門送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诫S平野盡,江入大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注:①此詩是李白離開蜀地到楚地游歷時所作。②大荒:遼闊的原野。(1)詩的第二聯描寫了怎樣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清沈德潛認為“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唐詩別裁》),你對此有什么看法?請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答案:答案:略解析:(
39、1)示例:詩人寫離開蜀地后見到的景象:山嶺逐漸消失,原野悠然呈現,長江飛瀉,徑直奔入萬里原野。(2)示例:同意沈的說法。詩中的“送別”不是送別朋友之意,詩中并無送別朋友的離情別緒,所以他的說法是有道理的。 不同意沈的說法。所謂“送別”意指江水送詩人自己離別蜀中,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采用擬人手法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送自己遠行,這樣寫越發(fā)顯出自己思鄉(xiāng)深情,所以這兩個字不能刪。渡荊門①送別閱讀答案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渡荊門①送別李 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②。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注:①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北,長江南面,我國
40、古時楚蜀交界處。②海樓:海市蜃樓。海上因空氣變化,光線折射,空中變幻出像城樓街景似的景象。(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边@兩句詩的含意是什么?(2)頸聯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3)對于本詩,清人沈德潛曾評價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睆娜妬砜?,你同意他這種說法嗎?為什么?閱讀答案:答案:略解析:(1)山逐漸消失了,眼前出現的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江水奔騰直瀉,仿佛流入了荒漠遼遠的原野,這一聯描繪了山勢和流水,蘊藏了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2)這一聯是寫景。意思是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飛下一面明鏡,仰望天空,云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海市蜃樓的奇
41、景。這一聯用襯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鏡來襯托江水的平靜;以天上的云彩構成海市蜃樓來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卮鸬谝活},應先解釋這兩句詩的含意,然后說明詩人寫這兩句詩的深意即可。第二題要先答出這兩句詩所用的寫法,然后再回答內容。(3)沈德潛的說法是有道理的。詩中確實無送別朋友的意思。從詩的內容來看,“送別”應該是作者告別家鄉(xiāng)的意思,所以刪去“送別”二字更為合適。本題主要培養(yǎng)正確鑒賞古代詩歌的能力,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渡荊門送別①閱讀答案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題。渡荊門送別①李 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②。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③。月下飛天境,云生結海樓④。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⑤。注:①荊門:
42、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送別:有江山送別詩人之意,借以表達詩人孤獨、寂寞的情懷。②從:就,到。楚國:今湖北一帶。③盡:完了,消失。大荒:廣闊無際的原野。④月下:月亮倒映江中。飛天境:像飛過天空的鏡子。云生:指江上云彩的變幻。海樓:即海市蜃樓。⑤仍:始終。憐:愛。故鄉(xiāng)水:長江。(1)詩人描繪長江流到江漢平原后的壯闊形勢和綺麗景觀,主要是為了表現什么?(2)杜甫的《旅夜書懷》有“月涌大江流”,這首詩在哪些方面與之比較相似?試作簡要分析。閱讀答案:答案:解析: 參考答案:(1)表現出詩人開闊的胸襟、激動的心情,以及“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樂觀精神。 ?。?)“月下飛天鏡”與“月涌大江流
43、”頗相似,“飛”和“涌”都非常有氣勢,也都很豪壯、雄渾?! 〗馕觯海?)能寫出壯觀色者,其胸襟大多開闊,自有規(guī)律可循。了解寫詩時的情況也有助于解決問題?! 。?)比較鑒賞在高考詞鑒賞中不時也會出現,本題只要回答“似”,較為簡單?!霸孪嘛w天鏡”也容易找到,關鍵在于這月亮“飛”到哪里要弄明白,然后從氣勢、風格等主要方面來加以綜合分析。渡荊門送別①閱讀答案閱讀下面兩首古詩,完成下面的題。渡荊門送別① 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送嚴士元②劉長卿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
44、草綠湖南萬里情。君去若逢相識問,春袍③今已誤儒生。 [注]①此詩是李白25歲初次出蜀遠渡荊門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于湖北。②嚴士元是吳(今蘇州人)人,曾任員外郎。兩人在蘇州偶遇后,嚴要赴湖南,故劉長卿寫詩贈別。③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顏色。 1.兩首詩題目中都有“送”字,但表達的情感不同,請簡要分析。????????????????????????????????????????????????????????????????????????????????????????????????2.兩詩中的頷聯都是寫景名句,但意境各異。請根據提示,完成賞析。 李詩“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45、描寫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騰地流入荒漠遼遠的原野,顯出一派寥廓的景象,蘊藏著詩人到楚地游覽時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蓬勃的朝氣。劉詩??????????????????????????????????????????????????????????????????????????????????????????????? 閱讀答案:1.李詩主要表達思鄉(xiāng)之情。劉詩既表達了與友人相遇又別離的復雜情思,又寫出了詩人對仕途失意的不滿。 2.答案:劉詩“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寫出了毛毛細雨微微濕潤了衣服,樹上偶爾飄下幾朵殘花落到地上連一點聲音都沒有,營造出一種閑適(恬靜)
46、的意境,道出了詩人與友人相逢共賞江南美景的悠然自得的心情。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閱讀下面古詩,回答問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其中第二聯中的“隨”“入”兩字用得好,歷來被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____閱讀答案:1.一個“隨”字化靜為動(或“以靜寫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空間感和流動感。2.詩人遠渡荊門,眼望一派壯麗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發(fā)了自己的胸懷與進取精神,生氣勃勃,意氣風發(fā)。詩的前三聯描寫的是渡過荊門山時詩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聯寫的是詩人在欣賞荊門一帶的風光時,面對那流經故鄉(xiāng)的滔滔江水,所產生的思鄉(xiāng)之情。詩人沒有直接說自己思念故鄉(xiāng),而說故鄉(xiāng)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我遠行,從對面寫來,愈發(fā)顯出自己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處,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48、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這首詩中間兩聯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到的景色,其中第二聯中的“隨”字和“人”字用得好,歷來為人稱道。請簡要分析“隨”字好在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這首詩融情人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答案:1.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化、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把畫面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2.抒發(fā)了詩人思念故鄉(xiāng)的深情。渡荊門送別閱讀答案閱讀并回答問題。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
49、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1)本詩首聯交代了遠渡的_______和此行的_______。 (2)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頷聯中,有兩個字用得好,找出來談談它好在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頸聯描寫長江的近景,請談談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________ (5)從尾聯來看,這首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1)地點?????? 目的 (2)山勢隨著平原漸漸消失,江水向遼闊的原野緩緩地流淌。此聯寫遠景。 (3)“隨”、“入”二字,能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4)明月倒映入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天上的云彩,層層疊疊,構成海市蜃樓。(5)不是。抒發(fā)了作者的思鄉(xiāng)之情。30.《渡荊門送別》導學案三道河中學八年級語文導學案課題:30.《渡荊門送別》 編制人:毛露 張媛娣 班級: 一、學習目標 1.
51、 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背誦并默寫全詩。 2. 在反復誦讀、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領會本詩的意境美、語言美。 3. 感悟作者的家國之思,激發(fā)自己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二、課前檢測 1. 關于作者: 《渡荊門送別》作者是 有 的美稱,和杜甫并稱 ,字 ,號 , (朝代) , 課時:1 課時 使用時間: 姓名: 課型:詩詞閱讀 學案編號:,也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 傳世。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有2. 背景透視: 《渡荊門送別》一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25 歲的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 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的楚國故地游覽
52、。這時的青年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 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的山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路過荊門一帶,視野頓時開闊,別有一番 景色。 三、課堂導學 (一)正讀 1. 聽范讀,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讀準句子停頓。 2. 朗讀展示,齊聲讀。 (二)譯讀 根據注釋自譯詩文,帶著自己對詩文感情基調的理解,讀讀譯譯,譯譯讀讀,并說說自己對詩文的理解。 1. 我能讀(劃分朗讀節(jié)奏)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 2. 我能繪(翻譯詩文) ①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從荊門山外 ②山隨平野盡, 江入大荒流: 山隨著 中。 平
53、野: ,遠去楚地 的出現逐漸 大荒: 江水, 如同 , 云彩升起, 變幻無窮, 海 。 , 江水 到 之③月下飛天鏡, 云生結海樓: 明月 市蜃樓般的景象。 結:④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我 仍: (三)析讀文本 憐:愛戀故鄉(xiāng)的水,它不遠萬里送我行舟。3. 我能思:再讀課文,完成下面的結構圖。目的 遠景: 使至塞上 所見 近景: 情感 ①首聯有什么作用?②頷聯寫景很精彩,試做賞析。③頸聯是怎樣寫景的?④尾聯是怎樣抒情的?四、深度探究 1.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了什么樣的景象?2.主旨: 《渡荊門送別》通過對 達了詩人 五、達標測評 1. 《渡荊門送別》 的作者 美稱,和杜甫并稱 是 2
54、. 默寫課文。 , ,他是 , 字 。景物的描寫,抒發(fā)了詩人對的贊美之情,表, 號 主義詩人,有 。,(朝代), 有的傳世。本詩表現詩人思鄉(xiāng)之情的句子渡荊門送別學生用導學案渡荊門送別 交流課李 白【課前準備】板書 課題 課型 作者 投影圖一—圖三賞析分享《渡荊門送別》:頷聯、頸聯、尾聯。散譯分享:整體把握,不斷章取義。拓展分享《送友人》三道題:品字詞 修辭和手法 思想情感。積累分享:佳句運用的手法—表達的思想感情。1、詩歌賞析流程·《渡荊門送別》賞析流程了解文?!懈星檎b讀1→散譯分享,理解詩歌主要內容1→賞析分享,欣賞美句,品析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4→積累分享:品析(李白)類似題材詩歌的表
55、達技巧和思想情感2。2《渡荊門送別》學習目標:賞析優(yōu)美的詩句,品析表達技巧和思想感情。3、了解李白和《渡荊門送別》寫作背景 【學習步驟及要求】一、共情悅讀:有感情地誦讀《渡荊門送別》【小老師 領讀,師生齊讀】二、散譯分享:流暢散譯,理解詩句意思。學法指導:散譯古詩沒必要象翻譯文言文那樣去對譯,要整體把握詩文內容,避免斷章取義。【生1 流暢快速散譯】 三、賞析分享:自選角度,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和意境,品析表達技巧,感悟詩人情感?!拘±蠋?提示賞析方法】學法指導:賞析名句可以從4個方面進行——富有表現力的字詞;運用的修辭及寫作手法; 詩句內容、思想感情;詩句潛藏的哲理?
56、?【生2 提前板書賞析分享的三句詩】1、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生3品味最具表現力的字詞】 2、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生4品析比喻修辭,想象手法】 3、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生5品析擬人修辭,思想感情】 2 【小老師一 小結】《渡荊門送別》是一首送別詩, “送別”獨到在于:情深意長的送別者不是“朋友”,竟然是故鄉(xiāng)之水! 以水對“我”的依戀、惜別之情結尾,別有一番情趣。四、積累分享李白此類題材詩作中,語言意境皆美,表達技巧別致又情感動人的詩句?!旧? 提前板書范例 】【小老師一 領讀】 送 友 人(唐·李白)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57、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學生互動 我提問,你來答——1、首聯問題——品字詞【生7】 2、頸聯問題——品表達技巧、思想感情? 【生8】 2 4、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5、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2 【小組展示 分享積累的送別詩類詩歌中的佳句。 六、結束語【師生齊誦】【師生互動 老師和大家分享李白的送別佳句。請看——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贈汪倫》)導學案渡荊門送別新《編制教師:課題導冊學第展示課案章 第 節(jié)》學案編號 No知識點學生姓名:語文 學科八年級
58、 上課型編制時間:問題設計月日方法措施《渡荊門送別》學習目標1、 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要求能夠正確背誦、默寫。 2、 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古詩體裁和語言進行初步的鑒賞。 3、 充分調動學生聯想和想象,以提高理解、欣賞古詩的能力,體味詩歌的內涵。 1、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特有的節(jié)奏及韻律,感受其聲韻美;在反復誦讀中,理解 詩意,感悟詩情。(1) 你有類似的情感嗎,請改寫表達或 創(chuàng)作: 渡 創(chuàng)作: 渡遠 外,來從 游。 送 別教學重點 預設難點問分析詩中的景物描寫,體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賞析作品的意境美山隨路 盡,江入大荒流。 凄風 衣襟, 機投。 仍 ,萬里 。 (3)感悟拓展:
59、用第二人稱寫與李白對話 的語句,文中必須有“你”和他的詩句的 引用: 例:你是一個垂釣者,彩虹為線,明月為 鉤,是何等雄壯奇?zhèn)サ臍馄牵?你是一個漂泊者,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保愕木裼肋h澤蔽千 秋!題知識鏈接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幼 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 人稱“詩仙”。 預習目標 預習內容 (1)誦讀:在上面標注相應的符號(字音、節(jié)奏、重音及情感處理) (2)從所學的律詩的角度分析這首詩。導 學預 習 導 引【一讀入門檻】 【二讀掘真金】(1)分析這四聯的表達方式, 是: , , ,
60、(2)詩句里面哪些字用得好,請分析(注意動詞的運用) : 拓展提高 正:在課后古詩中,有一個字,與“隨”字有異曲同工之妙,它是: 反:杜甫的詩“群山萬壑赴荊門”的“赴”有什么好處?轉換角度:(寫洞 庭湖)比較閱讀,并體會: 遠山 長江典 題 訓 練1、作者 ,號 2、默寫這首詩:,中國流派文學的代表詩人。知識點問題設計方法措施問 題 導 學【三讀悟真情】(2) 分析這首詩所表達的作者的感情: 課后 反思 共 頁4、 分析這些字的表達效果: 隨: 入: 飛:2011——2012 年度第二學期第頁《編制教師: 學生姓名: 語文 學科 八 年級 上導冊學第 章案第 節(jié)》學案編號 No 編制時間: 月
61、 日2011——2012 年度第二學期共頁第頁《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教案1詩四首(《歸園田居》《使至塞上》《渡荊門送別》《游山西村》) [教學目標]1、2、3、 朗讀并背誦、默寫四首古詩; 培養(yǎng)學生感悟古代詩歌內容的能力; 品味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學重點]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默寫;2、感知古代詩歌的內容。[教學難點]品味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媒體設計]多媒體課件以聲音畫面渲染氣氛,突出教學目標。[課時安排]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學生學過《桃花源記》,可從陶淵明辭官歸隱設趣導入,也可從一般人們旅游都
62、到風景區(qū),而古代有一個詩人陸游就與眾不同,他去游鄉(xiāng)村,他怎么游的?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預習課文結合課本注釋和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三)朗讀課文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老師范讀。2.指導學生朗讀①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②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拍、讀出韻味;(請學生個人讀,具體指導的重點放在重音和節(jié)拍上)③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分組讀或齊讀) (四)品味詩意1.對陶淵明和陸游這兩位古代詩人同學們了解多少?請簡要說一說。2.同學們認為這兩首詩中哪些詩句寫得好?說一說理由。(開放式,不求統(tǒng)一或標準。)3.質疑探究①這兩首詩各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分
63、組討論)②同學們對這兩首詩還有什么問題?說出來大家交流。(教師可參與討論,鼓勵學生多說,不要急于下結論。)4.發(fā)揮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話把這兩首詩寫的畫面或場面的內容說出來。 (注意在同學們說的時候老師適當點撥,讓學生明白這就是品味詩的意境)5.賞析“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聯——①藝術上的特色;(簡單滲透對仗的知識)②用投影儀或發(fā)放文字材料,引導學生揣摩這兩句詩的運用:材料一:天發(fā)股份公司早就想獲得成品油的批發(fā)資格。但是,由于國家政策將成品油的批發(fā)經營權收歸中石油、中石化兩大集團,由他們壟斷全國的成品油批發(fā)銷售。這樣,一方面, 天發(fā)股份公司成品油批發(fā)經營資格被中止,不能開展成品油
64、批發(fā)及倉儲經營業(yè)務,導致公司投資數億元建成的三大油庫等優(yōu)質資產不能充分利用,處于低負荷的運轉狀態(tài);另一方面,進油渠道也受到兩大集團的控制,成本居高不下,毛利率下降。天發(fā)股份公司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努力,幾年后,天發(fā)股份終于如愿以償拿到成品油批發(fā)牌證。材料二:中國中場球員李鐵在未來的三年中,將以正式加盟球員的身份代表英超球隊埃弗頓隊征戰(zhàn)英超賽場。李鐵在上個賽季以租借的形式從遼寧隊轉會到埃弗頓隊。李鐵在租借期滿后的正式轉會過程中卻因為歐洲足壇經濟不景氣產生了一些波折。最終,在中國東莞星河傳說商住區(qū)建造有限公司的出資幫助下,各方解決了轉會費上的分歧,促成李鐵能能夠成功轉會英超埃弗頓。③引導學生從運用和
65、感悟中,體會詩句的哲理,它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蘊含著希望。6.引導學生探究討論,比較賞析這兩首詩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都寫的是鄉(xiāng)村生活;——不同:作者的身份不同,陶以農民身份,陸以客人身份;陶寫了自己一個人,陸寫了歡聚的許多農人;陶詩用語樸素不加修飾,陸詩語言生動感情豐富;陶心情閑適,陸心情喜悅;陶用的是五古,陸用的是七律。(盡量讓學生引用詩句來證明自己的說法)。 (五)鞏固教學1.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詩當堂背誦;2.請學生默寫出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詩句。(同桌互評) (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并默寫這兩首詩;2.請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述這兩首詩的意境。 第二課時 (一)復習前一課時所學的兩首詩——
66、《歸園田居》表現詩人辛勤勞動的詩句——《游山西村》表達陸游對鄉(xiāng)村淳樸民風喜愛、留戀的詩句——《游山西村》比喻困境中蘊含希望的詩句 (二)導入新課(學生在七年級之前已學過李白和王維的詩,可從這里所選的詩與以前所學的詩不同之處入手激趣導入) (三)朗讀課文1.聽課文朗讀錄音或老師范讀;2.指導學生朗讀:①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②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jié)拍、讀出韻味;(請學生讀,個案指導) ③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個人讀或齊讀) (四)品讀詩意1.對王維和李白這兩位古代詩人同學們了解多少?請簡要說一說。2.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兩首詩描寫的畫面。①《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抓住“邊塞風光”即可)②詩中的“單”、“孤”、“征蓬”等字詞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學生說出類似“孤寂”、“荒涼”、“消沉”等即可。)③體味詩的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意境。(重在體味詩句的畫面感。課后練習三的內容學生可以參看,但不必照搬,不強求惟一,鼓勵發(fā)散思維。)④試著用自己的話把你讀這首詩的感受描繪出來。(開放性,不求統(tǒng)一)(5)《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情景?(描繪舟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