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1《詩經》二首教學參考 長春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一單元 1《詩經》二首教學參考 長春版(通用)(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詩經》二首教學參考
一、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1. 了解《詩經》的基本知識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 把握《詩經》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和章法的節(jié)奏特點。
能力目標
1. 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
2. 深入理解這兩首詩,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
情感目標
正確認識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愛情的追求和向往。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 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朗讀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 學習兩首詩賦比興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難點:
1. 體會兩首詩大量運用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
2. 品析語言,體會詩歌的音韻美、意境美、含蓄
2、美。
三、文本解讀分析
《關雎》
1. 《論語》曰:“不學詩,無以言。”
《詩經》是什么?《詩經》在我國文學史上地位如何?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本來只稱《詩》,后來被儒家奉為經典,改稱《詩經》。收錄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帮L”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人民大眾的口頭創(chuàng)作,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貴族統(tǒng)治集團對人民的壓迫和剝削,也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產情況和愛情生活。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復詠嘆,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xiàn)了民歌的特色。
《關雎》是《風》之始也,也
3、是《詩經》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史記?外戚世家》曾經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稌访览褰怠驄D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
2. 朗讀全詩,整體感知
3. 美讀全詩,重在鑒賞
①這首詩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
②大家都認為它是愛情詩,那么它是如何抒發(fā)相思之情的?
首章四句
所聽:關關雎鳩
所見:在河之洲 極有層次,語約義豐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次章八句
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輾轉反側——相
4、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
琴瑟友之——親密相愛
鐘鼓樂之——歡快熱鬧
③本文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重章疊詠
在內容和主題上:深化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
在詩歌表現(xiàn)力上: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
④本詩寫男子的一片情思,卻以“關關雎鳩”開頭,這是一種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
文學知識鏈接:
《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前人概括為賦、比、興。賦就是陳述鋪敘的意思。比就是譬喻。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fā)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比興手法對后世詩歌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蒹葭》
①請同學們談談初讀詩歌的感受。
本
5、詩的確“言有盡而意無窮”,給了我們無限豐富的想象、開拓、創(chuàng)造的空間。正是這種多重意境交相疊合的開放式結構,使這首言情之作成為極富張力,意蘊宏深,多姿多彩的詩的極品。
②作品文字簡單,內容單純,但給予人們的美感卻非常豐富,能否用幾個詞來概括作品的美?
含蓄美、意境美、朦朧美。
《關雎》《蒹葭》比較閱讀
(1)誰能猜猜編者為什么把這兩首詩設計在一篇課文中?
相同點:
①主題內容相同——都是反映古代青年男女愛情的詩作;都是一方向另一方表達愛慕之情,但結果不盡如人意的內容。
②詩的結構形式相似——都是采用了重章疊詠的手法。
③藝術手法相同——都使用了“詩經六義”中的比興手法。
6、
(2)再讀詩歌,欣賞詩的意境美。
蘇軾曾這樣評價王維的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①聽讀詩歌,談一談,兩首詩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想象?
《關雎》:(畫面)相遇→→相思→→相悅
《蒹葭》:(場景)蒹葭叢中覓伊人
②同學們結合文中的具體詩句,來講解畫面。
求
《關雎》:君子→→→淑女→→寤寐思服→→輾轉反側→→琴瑟友之→→鐘鼓樂之
(3)個性閱讀,研知文本
《關雎》重在敘事,故事線索明確;畫面形象可見,內容明朗清晰。
《蒹葭》意境含蓄,場景朦朧,情感韻味更加濃郁,較為典型的
7、重章疊詠的手法具有感染力與音樂美。
在藝術手法方面,《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為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營構出一個韻味十足的藝術世界。
四、技巧總結:
1. 基礎知識
《詩經》 賦、比、興
重章疊詠
2. 基本技能
反復吟誦,體悟詩歌意境,感悟詩歌情感
五、課外拓展:
閱讀《詩經·小雅·采薇》中節(jié)選的小段文字,試利用我們學過的詩經的表現(xiàn)手法分析其表達效果。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yù)雪霏(fēi)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一、預習新知:
1. 了解詞的知識:詞,又稱長短句。一首詞的字
8、數、句數、段數、韻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這就是詞譜,詞人依照詞譜填詞,詞譜的名稱叫詞牌。比如《沁園春》、《虞美人》、《水調歌頭》等。一首詞稱為一闋;詞若有上下兩段,就稱為上下闋。 “沁園春”是詞牌名;雪,是這首詞的題目。
2. 1935年10月,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肩負抗日救國的偉大使命。1936年1月下旬,紅軍在黨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下,準備渡黃河東征。2月初,毛澤東同志率部到達陜北清澗縣黃河邊一個小山村袁家溝。在這里,毛澤東同志親自視察地形,眺望祖國的壯麗河山,展望革命的燦爛前景,激情滿懷,寫下了這首氣吞山河的《沁園春?雪》。
二、預習點撥:
1. 上下闋各寫什么內容?它們又分
9、哪幾層?
2. 主題句是哪一句?
3. 這首詞表達了什么思想感情?它的寫景和議論抒情有什么特點?
(答題時間:40分鐘)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雎鳩( )(?。? 窈窕( )(?。? 好逑(?。ā。?
寤寐( )(?。? 溯洄( )(?。 ? 坻(?。? 荇( )菜
二、文學常識:
1. 《 》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詩經》共有詩歌 首。
2. 《詩經》所錄詩歌時間跨度長,從 初年(公元前11世紀)直至 中葉(公元前6世紀),涵蓋地域廣泛,主要是 流域,西起山西和甘肅
10、的一部分,北到河北省西南,東到山東,南到 流域。
3. 《詩經》分《 》、《 》、《 》三部分?!? 》有 國風,是出自各地的民歌,這一部分文學成就最高,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征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雅》分《 》、《 》,多為 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俄灐穭t為 祭祀之詩歌?!堆拧贰ⅰ俄灐分械脑姼?,對于我們考察早期歷史、宗教與社會有很大價值。后來,《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包括《 》、《 》、《
11、 》、《 》、《 》、《 》)及《五經》(無《樂》)之一。
4. 《詩經》采用 、 、 的寫作手法。
5. 統(tǒng)領《關雎》全篇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選擇題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解說不當的一項是 ( )
A. “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 “琴瑟友之”的“友”是“親愛”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
D. “鐘鼓樂之”
12、的“樂”是“快樂”的意思,這里用作動詞,且表使動。
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關雎》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采用的是“興”的手法。
B. 《蒹葭》“所謂伊人”的“伊人”,與《關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樣的人。
C. 《蒹葭》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讀者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
D.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首,選自《詩經 · 周南》。
*四、能力提高:
(1)《詩經》中,常常大量使用雙聲、疊韻、疊字的語匯。在古漢語的規(guī)則中,這類詞匯大都是形容詞,所以
13、也有助于表達曲折幽隱的感情,描繪精彩美麗的自然。請從課文中找出例子,并體會其作用。
(2)閱讀《蒹葭》一詩,想想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簡要分析這些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
(3)比較《關雎》和《蒹葭》在寫法上的異同。
**五、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列題目。
詩經·秦風·無衣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①,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②。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③。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注釋】①王。指國家。于。語氣助詞,沒有實義。②澤:內(汗)衣。③偕作:一起行動。
1. “豈曰無衣”改為“我有衣兮”好
14、不好?為什么?
2. 有人說這首詩的語言有強烈的動作性,主要表現(xiàn)在 、 、 三句,這使人想象到 的熱烈場面。
3. “與子同仇”“與子偕作”“與子偕行”位置調換行不行?為什么?
六、中考鏈接:
1.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
2. 蒹葭蒼蒼, 。
3. 關關雎鳩, 。窈窕淑女, 。
一、jū jiū yǎo tiáo hǎo qiú w
15、ù mèi sù huí chí xìng
二、1. 《詩經》 305
2. 西周、春秋 黃河、 江漢
3. 《風》 《雅》 《頌》 《風》 十五 《大雅》 《小雅》 貴族 宗廟
《詩》、《書》、《禮》、《樂》、《易》、《春秋》
4. 賦 比 興
5.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三、C B
四、(1)《關雎》中“關關”(疊字)形容鳥叫聲,“窈窕”(疊韻)表現(xiàn)淑女的美麗,“參差”(雙聲)描繪水草的狀態(tài),“輾轉”(疊韻)刻畫出因相思而不能入眠的情狀,既有和諧的聲音,又有生動的形象。
《蒹葭》中的“蒼蒼”、“萋萋”、“采采”(疊字)形容
16、蘆葦茂盛的樣子,為下文“溯洄從之”、“溯游從之”作了輔墊,渲染了氣氛。
?。?)這首詩描寫了深秋清晨,河邊的蒼蒼蘆葦上沾滿霜露的景象,這一景象給人以蕭瑟冷落之感,它既有烘托環(huán)境氣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這首詩還描寫了河邊道路漫長險阻、地勢越來越高、迂回盤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對意中人愛情的真摯和執(zhí)著的追求。
?。?)《關雎》著重于敘事,而《蒹葭》卻沒有明確的故事,《蒹葭》比《關雎》的情感韻味更濃郁些。在藝術手法上,《蒹葭》比《關雎》“興”的特點更加突出?!拜筝纭薄八焙汀耙寥恕钡男蜗蠼幌噍x映,渾然一體,用作起興的事物與所要描繪的對象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境界。
五、1. 不好?!柏M曰無衣”,似自責,似反問,洋溢著不可遏止的憤怒與憤慨,而且反映了時局的危急,修改后只剩下“關心”一層意思。
2. “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戰(zhàn)士們磨刀擦槍,舞戈揮戟。
3. 不能調換。詩歌采用重疊復沓的形式,反映了從準備到出發(fā)的過程。
六、1. 君子好逑
2. 白露為霜
3. 在河之洲,君子好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