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中考語文高頻考點剖析:專題12 議論文閱讀
《北師大版中考語文高頻考點剖析:專題12 議論文閱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師大版中考語文高頻考點剖析:專題12 議論文閱讀(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北師大版中考語文高頻考點剖析:專題12 議論文閱讀 姓名:________ 班級:________ 成績:________ 考試須知: 1、請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班級等信息。 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區(qū)域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一、 現代文閱讀 (共7題;共99分) 1. (20分) (2017哈爾濱) 閱讀《從容淡定是一種境界和修養(yǎng)》,完成下列各題。 從容淡定是一種境界和修養(yǎng) 從容淡定是一種境界和修養(yǎng)。 從容淡定是一種境界。蘇軾政治失意,兄弟分離,正是豁達的情懷讓他將所有的抑郁惆悵融化在了清風明月之中,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與解放。從容淡定,能讓我們在困境中超然忘我,使我們的精神得到升華,讓我們的人生綻放出燦爛的光芒。 從容淡定是一種修養(yǎng)。莊子說:“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從容淡定,表現為“八風吹不動”。所謂八風就是利、衰、毀、譽、稱、譏、苦、樂?!鞍孙L吹不動”意思是說: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稱贊還是誹謗,都能泰然處之。 怎樣才能做到從容淡定?中華民族的先賢志士為我們做出了詮釋。正因為有遠大的理想,諸葛亮才能做到淡泊寧靜;正因為有豁達的胸襟,范仲淹才能做到寵辱不驚;正因為有深厚的愛國情懷,文天祥才能從容面對生死。 做到從容淡定,還需要有專注的精神。面對軍閥混戰(zhàn),社會變革,新舊文化激烈交鋒的現實,著名學者胡適先生說:“這個世界亂紛紛,先把自己鑄煉成器?!彼沁@樣說的,也是這樣的做的。他排除干擾,從容淡定,潛心治學,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使自己成為一位文化巨匠。 (選文有改動)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 請指出下列句子所運用的論證方法。 ①蘇軾政治失意,兄弟分離,正是豁達的情懷讓他將所有的抑郁惆悵融化在了清風明月之中,從而獲得了心靈的自由與解放。________ ②莊子說:“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盻_______ (3) 文中畫線句子的含義是什么? (4) 作者認為怎樣才能做到從容淡定? 2. (15分) (2019岳池模擬) 閱讀下文,完成各題。 匠人與大師 梁衡 ①在社會上常聽到叫某人為“大師”,有時是尊敬,有時是吹捧。又常不滿于某件作品,說有“匠氣”。匠人與大師到底有何區(qū)別? ②匠人在重復,大師在創(chuàng)造。一個匠人比如木匠,他總在重復做著一種式樣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他的熟練程度和技術精度。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縫更嚴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還是一個木匠。大師則絕不重復,他設計了一種家具,下一個肯定又是一個新樣子。判斷他的高下是有沒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匠人總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藝兒做得更多、更快、更絕;大師則早就不稀罕這玩意,而在不斷構思新東西。 ③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匠人從事具體操作水平的上限是經驗豐富,但還沒從經驗上升到理論。雖然這些經驗體現和驗證了規(guī)律,但還不是規(guī)律本身。大師則站在理論的層面上,靠規(guī)律運作。面對一片瓜地,匠人忙著一個一個去摘瓜,大師只提起一根瓜藤;面對一大堆數字,匠人滿頭大汗,一道接一道地去算,大師只需輕輕給出一個公式。匠人常自持一技,自炫于一藝,偶有一得,守之為本;大師視鮮花掌聲為過眼煙云,進取不竭,心猶難寧。居里夫人把諾貝爾獎章送給小女兒當玩具,但是接著她又得了一個諾獎。 ④匠人較單一,大師善綜合。我們常說一技之長,一招鮮,吃遍天,這是指匠人。大師則不靠這,他縱橫捭闔,運籌帷幄,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因為凡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都是在引進、吸收、對比、雜交、重構等大綜合之后才出現的。當匠人靠一技之長,享一得之利,拿人一把,壓人一籌時;大師則把這一技收來只作恒河一沙,再佐以磚、瓦、土、石、泥,起一座高樓。牛頓、愛因斯坦成為物理大師并不只因物理,還有更重要的數學、哲學等。一個畫家,當他成為繪畫大師時,他藝術生命中起關鍵作用的早已不是繪畫,而是音樂、文學、科學、政治、哲學等。而一個社會科學方面的大師要求更高,馬克思、恩格斯是一部他們那個時代的百科全書,毛澤東則是當時中國政治、軍事、文學的寶典。 ⑤這就是大師與匠人的區(qū)別。研究這個區(qū)別毫無貶損匠人之意,大師是輝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貴的鋪路石。世界是五光十色的,需要大師也需要匠人,正如需要將軍也需要士兵。但是我們必須承認這個世界需要人們對事物有識別,有一個較高的追求目標。在個人有了這樣一種心理,就會有所上進;在民族有了這樣一個素質,就會生機勃勃;在社會有了這樣一個氛圍,就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社會。 (1) 下面不屬于大師與匠人本質上的區(qū)別的一項是( ) A . 匠人在重復,大師在創(chuàng)造。 B . 匠人在實踐層面,大師在理論層面。 C . 匠人較單一,大師善綜合。 D . 大師是輝煌的里程碑,匠人是可貴的鋪路石。 (2) 下面這些人物的事跡中,不能說明“大師善綜合”的是( ) A . 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除了是物理大師 在數學、哲學方面也很有造詣。 B . 魯班不滿足于斧鋸的重復,而進軍建筑設計、構造原理時,就成了建筑大師。 C . 達芬奇留下眾多傳世名畫的同時,還深人研究了自然科學各學科。 D . 毛澤東是當時中國政治、軍事、文學的寶典。 (3) 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我們不應滿足于做“匠人”,要有較高目標、有追求,有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 B . 文章主體闡述大師和匠人的區(qū)別,三段之間構成并列關系。 C . 文章第③段多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說理,生動形象,詼諧風趣。 D . 有沒有突破和創(chuàng)新是判斷大師高下的標準。 3. (15分) (2018九上平潭期中)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各題。 寬容是美德 ①看到這個題目,不禁想起了周恩來的一個故事:一次,理發(fā)師給周總理刮臉,總理咳嗽了一聲,刀子把臉刮破了,理發(fā)師十分緊張,不知所措。周總理和藹地說:“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沒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動呢?”這樁小事,使我們看到總理身上的美德——寬容。 ②寬容是一種美德。留心一下,不難發(fā)現在人際交往中,凡能做到寬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眾人的歡迎。像周恩來這樣的好總理,待人寬容,平易近人,當然受到全國人民的愛戴與尊敬。人與人交往,難免會有些小摩擦。只要是無惡意的,就應該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像周恩來那樣主動承擔責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所致,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過錯,如果在日常的相處中,對別人的過錯能以寬容對待,就等于給對方提供改過的機會。在中國歷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依靠這一點得到眾臣鼎力相助的,從而開創(chuàng)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爭權中,魏徵曾鼓勵太子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政變奪取帝位后,不計舊惡,量才重用,使魏徵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為唐朝盛世的開創(chuàng)立下了汗馬功勞。再說秦王嬴政,若不是聽取了李斯“海河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諫,收回逐客令,實行不計前怨,廣納賢才的政策,恐怕就會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難以順利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yè)。縱觀歷史與今天,如果沒有“海納百川”的寬宏氣度,不具備寬容的美德,開創(chuàng)一方事業(yè)只能是一句空話。 ③有的人就不具備寬容的美德,他們心胸狹隘,凡事斤斤計較,不肯吃虧。如慈禧太后,僅因為與一大臣下棋時,對方無意中說了一句:“我殺老佛爺的馬?!本筒淮笈穑骸澳銡⑽业鸟R,我殺你全家”,于是這位大臣被滿門抄斬,慘不忍睹。像這樣的狹隘心胸,這樣的暴行,又怎會不遭人唾棄呢?當今社會上有一些人,也是這樣,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會破口大罵,甚至大打出手,還有的人對別人的過失總是耿耿于懷,時時想著揪別人的小辮。這樣的人,典型的“小肚雞腸”,心胸狹隘,待人刻薄,根本沒有一點寬容之心,這種人還能談什么成大器,立大業(yè)呢? ④總之,寬容是一種美德。只要我們本著“和為貴”的原則,決不斤斤計較別人的過失,又多為別人考慮,就能確立起友善的人際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 ⑤當然,對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違法犯罪行為,或是破壞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壞分子及人民的敵人,就不能盲目地寬容,以致重演“農夫救蛇”的悲劇。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錘打擊,絕不心慈手軟。 ⑥寬容是美德,當今社會大有發(fā)揚之必要。讓我們大家都來講一點寬容,使我們的社會變得更美。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 第①段引用周總理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 第③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4) 下列不能作為本文論據的一項是( ) A . 有個姑娘要開音樂會,在海報上說自己是李斯特的學生。演出前一天,李斯特出現在姑娘面前。姑娘驚恐萬狀,抽泣著說,冒稱是出于生計,并請求寬恕。李斯特要她把演奏的曲子彈給他聽,并加以指點,最后爽快地說:“大膽地上臺演奏,你現在已經是我的學生?!? B . 清朝康熙年間,桐城人張英官至禮部尚書,鄰居是桐城另一大戶葉府,主人是張英同朝供職的葉侍郎,兩家因院墻發(fā)生糾紛。張老夫人修書送張英。張英見信深感憂慮,回復老夫人:“千里家書只為墻,讓人三尺又何妨?”于是張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墻。葉府很受感動,命家人也把院墻后移三尺。 C . 紅軍三軍團總指揮彭德懷等30多人到前沿察看地形,傳令兵手執(zhí)紅旗邊跑邊喊讓路。只有一個戰(zhàn)士坐著不動。彭德懷見人擋路,便喊了幾句。戰(zhàn)士站起來朝彭總就是兩拳。彭總讓他匆匆趕路。事后,傳令兵捆來那個戰(zhàn)士見彭總。彭總立即讓他回去。戰(zhàn)士自知闖禍,心里害怕,見彭總毫不在意,深受感動。 D . 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逼拮訌氖袌龌貋砹耍右截i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痹诱f:“決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F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痹佑谑前沿i給殺了。 4. (19分) (2019包頭) 閱讀下文,完成小題。 讀書箴言 當我們不假思索拿書來讀時,會覺得很輕松,而事實上我們的頭腦已成為別人思想的運動場了。這樣,讀書愈多,思維能力反而弱化,猶如時常騎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較差,道理是相同的。一條彈簧如果久受外物力壓迫,會失去彈性。我們的精種也一樣,如常受別人思想的壓力,也會失去彈性而變得麻痹。 以人的身體而論,我們所吃的東西并不能百分百被吸收,精神方面的營養(yǎng)亦同,身體靠食物維持健康,精神靠讀物日漸豐富,但身體只吸收能吸收的東西。同樣的道理,讀書人也僅能記住他所感興趣的東西,也就是適合于他的感想體系或吻合他閱讀目的的那些東西。作家各有專擅,例如雄辯,豪放、簡潔、優(yōu)雅、輕快、詼諧、精辟、純樸、文采絢麗、表現大膽等,然而這些特點并不是讀他們作品就可學來的。如果我們自己天生就有著這些特質,也許可因讀書而受到啟發(fā),發(fā)現自己的天賦,以此為榜樣加以應用,這樣我們才能有類似的優(yōu)點。這樣的讀書可教我們如何發(fā)揮自己的天賦,也可借以培養(yǎng)寫作能力,但須以和己有這些稟賦為先決條件。 書籍中也有無數的壞書,像野獸傷害五谷,使它們枯死。讀它們不但無益且危害甚大。因此,我們讀書之前要慎重選擇。一般人通常只讀新出版的書,而不愿讀前賢的容睿智作品。有許多書,專門介紹或評論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歡讀這些書,卻不讀那些思想家的原著。他們寧愿讓它擺在書架上,太可惜了!因為他們只顧趕時髦,他們覺得那些淺薄無聊的話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沒有別的事情比讀名著更能給我們精神上的快樂,我們拿起一本這樣的書來,即使只讀半小時,也會覺得無比輕松、愉快、清凈、超逸,仿佛汲飲清冽的泉水般舒適。這是由于古代語言之優(yōu)美,更是因為作者的偉大和眼光之深遠,其作品要歷經千年,仍無損其價價值。 買書又有讀書的時間,這是最好的,但是一般人往往是買而不讀,讀而不精,重要的書都應該再讀一遍,一是因再讀能更深入理解內容,再則是讀第二次時,會有與第一次讀時不同的情調和心境,猶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東西一樣。 (作者:(德國)叔本華 有政動) (1) 本文圍繞“讀書”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2) 簡述本文首段論述的特點。 (3) 文中畫線語句寫得入情入理,作者是如何做到這點的? (4) 以你讀過的一部經典作品為例,說說它對你心靈世界產生了怎樣的積極影響? 5. (13分) (2018七上黑龍江月考)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最美的姿態(tài) 張鳴 ①閱讀與不閱讀,展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長鶯飛,繁花似錦,一面必定是一望無際的、令人窒息的荒涼和寂寥。 ②一種人認為:人既然作為人,存在著就必須閱讀。肉體的滋長、強壯與滿足只需五谷與酒肉,但五谷與酒肉所飼養(yǎng)的只是一具沒有靈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囂的軀體。人應該是一種追求精神并從精神上獲得愉悅的動物,這種動物是需要通過修煉的,而修煉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閱讀。 ③另一種人,即使書籍堆成山聳立在他們面前,他們也不可能思考一下這些書與他們自己的人生與生活有何關系。吸引這些人的只是物質與金錢,再有便是各種各樣的“娛樂”。 ④人這一輩子,無論怎樣辛勞、勤勉,實際上只能在極小的范圍內經歷生活,經歷人生。由于如此,人認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難有對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圖書呈現了人類在不同時期、不同領域的不同經驗。一個識字人,只需有書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欄,進入一個無邊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卻從別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駝影、雪山馬跡、深宮秘事、坊間趣聞……讀書漸久,經驗漸豐,你會發(fā)現,讀書使人的心靈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漸充盈。 ⑤讀書人的高貴氣質是由連綿不斷的閱讀潛移默化養(yǎng)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創(chuàng)造的毛坯而言,也許是沒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讀書生涯使他們由內到外獲得了新生。雖然還是從前的身材與面孔,卻有了一種比身材、面孔高貴得多的叫“氣質”的東西。一些以讀書為生的先生,當他們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敘事或論理,當他們站在講臺上條分縷析地講述他們的發(fā)現,當他們在餐桌上很隨意地詼諧了一下時,你會覺得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時,你就會真正領略“書卷氣”的迷人之處。 ⑥人類無疑是一切動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動物,體育場、舞臺、T型臺……這一切場所,都是人類展示自己身體以及姿態(tài)的地方,但你知道嗎?人類最優(yōu)美的姿態(tài)是讀書。 (1) 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 文章①—③段運用了對比論證手法,并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其作用。 (3) 閱讀④⑤兩段,說說讀書有哪些好處? (4) 下列事例中能證明本文作者觀點的是哪一個,為什么? ①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②郎朗三歲時開始學習樂理、指法等基本功,上學后,每天早晨6點準時練琴一小時,中午再練一小時,放學后還要練一小時,這樣的勤奮練習持續(xù)了很多年,最終使郎朗化繭成蝶,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神話。 6. (8分) (2019海州模擬) 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題。 唱出來的經典 ①日前,在央視《經典詠流傳》節(jié)目中,有個片段火爆網絡,王錚亮與已過世的王之煬老人隔空對唱《長恨歌》,戳中網友淚點,大家驚嘆:原來唱出來的經典如此好聽! ②觀眾之所以感到吟誦出來的古詩詞生動,好聽,是因為吟誦最能完整表達古詩詞的豐富魅力,古人創(chuàng)作的所有詩詞都是被賦予深厚音樂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每一個平仄的青調,都是一把解鎖詩中意蘊的鑰匙,更是幫助我們現代人記憶一首詩的隱形通道。 ③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葉嘉瑩一直致力于推動吟誦詩詞的傳承,她也一直強調,吟誦是古人讀詩最源本的“打開方式”,是學習古典詩詞重要法門,它所帶來的興發(fā)感動體會,是深入理解古詩詞的基礎。 ④然而,在我們現代的詩詞教育中,“讀詩”,恰恰是一直被忽略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⑤詩詞之所以讓很多中小學生感到頭疼,是因為在裸堂上他們少有機會感受詩詞的吸引力。有些教者非但自己沒有讀好一首待、還如對待一本拼滿宇符的宇典一般,直接對疑難字句解釋一通,要求學生通篇背誦完事。 ⑥每個人早年求學時,如果能學習如何讀詩,感知詩詞意蘊,這種積極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經典詠流傳》中,王之煬老人生前吟唱《長恨歌》《木蘭辭》等,甚至親筆寫下簡譜。在他們那一代人的國文教育中、詩詞在腦海留下的印記是一段段可以吟唱的音樂旋律,而打動內心的旋律跟了自己一輩子。 ⑦“在天愿作比翼島,在地愿為連理枝?!懊總€人對白居易的愛情金句爛熟于心,但與讀其他好詩一樣,對于多數人而言,詩句的意境都是通過字面腦補而來的,只是好看,但并不好聽,古人寫作期許的美意被辜負了一大半,詩詞也顯得淡而無味。 ⑧另外,能一字不落地背景大量詩篇,就被視為國學教育做到位,是一種教育誤區(qū)、如此教育的結果,只能讓年輕學子輕松應付考試卷那10條可怕的詩詞填空,或是在舞臺上進行一番博取眼球的“才藝表演”。正因現實中僅僅讓經典進行生硬的時空“平移”,或者只把它當成現代人達成些許目的的美化工具、因而無法真正深入人心、在如此之當下,唱出來的《長恨歌》這么容易就“俘虜”了現代人的耳朵,便不足為奇了。 ⑨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今天,我們不僅要向國人傳播經典,還要向世界展示的文化自信。也許這首直達人心唱出來的《長恨歌》,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示在于:傳承經典不能是形式的死記硬背,而應該轉化為現代人的文化涵養(yǎng)和美學品味。 (選自2018年3月28日《中國青年報》,有刪改。) (1) 請簡述本文的論征思路。 (2) 文章第⑥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3) 經典,穿越千戴,歷久彌新。請你從下列文化名人中推薦一位給大家,并說推薦的理由。(至少用一種修辭手法,60字左右) (供選文化名人: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魯迅) 7. (9分) (2019齊齊哈爾) 閱讀下文,回答小題。 信仰之光 ①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種東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值得為之活著,必要時也值得為之獻身。我們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稱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可以用眼睛看見,而只是我們心中的一種觀念,所以又稱作信念。 ②提起信仰,人們常常會想到宗教。它的確是信仰最常見的一種形態(tài)。不過,兩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做一個教徒不等于就有了信仰,而有信仰的人也未必信奉某一宗教。 ③真正的信仰是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追求,真正看重信仰的人絕不盲目相信某一種流行的宗教或別的什么思想,而是通過獨立思考來尋求和確立自己的信仰。兩千四百年前,蘇格拉底就是被雅典民眾以不信神的罪名處死的。他的確不信神,但他有自己的堅定信仰,他的信仰就是:人生的價值在于愛智慧,用理性省察生活尤其是道德生活。在審判時,法庭允許免他一死,前提是他必須放棄信奉和宣傳這一信仰,被他拒絕了。他說,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活著不如死去。他為自己的信仰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④信仰是內心的光,它照亮了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沒有信仰的人猶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沒有目標,隨波逐流,活一輩子也只是渾渾噩噩。當然,一個人要真正確立起自己的信仰,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獨立思考,而且需要相當的閱歷和比較。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改變信仰的事情也是經常發(fā)生的,不足為怪。在我看來在信仰的問題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誠的態(tài)度。所謂真誠,第一就是要認真,既不是無所謂,可有可無,也不是隨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誠實,決不自欺欺人。有了這種真誠的態(tài)度,即使你沒有找到一種明確的思想形態(tài)作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個有信仰的人了,因為你至少是在信仰著一種有真誠追求的人生境界。 ⑤因此,人應該確立起真正的信仰,讓自己的人生有崇高的追求。 (有刪改) (1) 本文闡述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2) 古今中外像蘇格拉底一樣堅守自己信仰的人有很多,請你再寫一個事實論據。(鏈接材料中涉及的人物除外) (3) 請簡述本文的論證思路。 (4) 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結合本文內容談談你從中獲得的啟示。 【鏈接材料】 ①茍利社稷,死生以之。——《左傳昭公四年》 ②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櫻孜? ③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芏鱽? 第 13 頁 共 13 頁 參考答案 一、 現代文閱讀 (共7題;共99分) 1-1、 1-2、 1-3、 1-4、 2-1、 2-2、 2-3、 3-1、 3-2、 3-3、 3-4、 4-1、 4-2、 4-3、 4-4、 5-1、 5-2、 5-3、 5-4、 6-1、 6-2、 6-3、 7-1、 7-2、 7-3、 7-4、-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北師大版中考語文高頻考點剖析:專題12 議論文閱讀 北師大 中考 語文 高頻 考點 剖析 專題 12 議論文 閱讀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1047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