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課《捏塑造型的樂趣》教案-贛美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課《捏塑造型的樂趣》教案-贛美版(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
------------------------------------------author
------------------------------------------date
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課《捏塑造型的樂趣》教案-贛美版
八年級美術上冊-第三課《捏塑造型的樂趣》教案-贛美版
捏塑造型的樂趣
一、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面塑藝術,感受
2、我國民間豐富多彩的面塑藝術的特點。
2、嘗試運用揉、捏、剪、挑、壓、粘、貼等方法,塑造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形象。
3、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歷史悠久、豐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強學生對民間工藝美術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鄉(xiāng)土文化、學習鄉(xiāng)土文化、保護鄉(xiāng)土文化、發(fā)揚鄉(xiāng)土文化的意識。在作業(yè)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面塑藝術,掌握面塑藝術制作的基本技法,并試著塑造一個自己喜愛的形象。
難點:揉、捏、剪、挑、壓、粘、貼等方法的實際應用。
三、教學準備:
面塑常用工具:撥子(也叫塑刀)、剪子、小梳子、擦手油等。其中撥子使最主要的工具,它的形狀似柳樹葉,
3、一頭尖。撥子一般可以用有機玻璃或舊的牙刷把制作,規(guī)格根據個人需要。此外,還要準備一些小竹簽等。
四、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檢查 學具準備情況,教師分發(fā)制作材料。調節(jié)學生情緒,準備上課。
2、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流傳著很多民間工藝。千百年來,中國民間工藝以其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綻放著獨特的光彩。下面請同學們根據大屏幕,快速地了解民間工藝的形式。誰能準確的說出它們的名稱(皮影、剪紙、中國結、泥塑、面塑、年畫等)。通過圖片我們知道,中國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形式多樣。我們這節(jié)課著重來了解泥塑和面塑的有關知識,體驗一下捏塑帶來的樂趣,引出課題—
4、———捏塑造型的樂趣。
3、講授新課
(1)講解泥塑的定義、特點過渡到天津“泥人張”和無錫“惠山泥人”。
課件展示不同種類形象的泥塑讓學生欣賞。
泥塑俗稱“彩塑”、“泥玩”。泥塑藝術是我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民間藝術。它以泥土為原料,以手工捏制而成,或素或彩,以人物、動物為主。泥塑的材料一般采用含沙少、質地細、黏性強的泥土。我國泥塑藝術已有7千多年的歷史,泥塑藝術品即可觀賞陳列,又可供兒童玩耍,贏得了老百姓的青睞。幾乎全國各地都有生產。其中最著名的是天津的“泥人張”和無錫的“惠山泥人”。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天津的“泥人張”。
(2)簡單介紹 “泥人張”彩塑的歷史、藝術特色,欣賞其主要作品。
5、(3)說過了北方的“泥人張”,我們再來說說南方的無錫“惠山泥人”。在“惠山泥人”中人們最熟悉、也最受老百姓喜愛的就是惠山的大阿福。欣賞大阿福,請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描述一下大阿福的外貌特征。(師生共同分析大阿福的外貌特征及寓意,歸納惠山泥人的藝術特點。)
惠山泥人的品類豐富,分為粗活和細貨兩大類。粗活又稱耍貨,主要供兒童玩耍,造型皆豐滿活潑,色彩對比強烈,富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另一類為“手捏戲文”,主要塑造戲劇人物,這類泥人很注意神態(tài)刻畫,造型生動,色彩艷麗悅目,裝飾精美,富有江南地方特色。
(4)總結泥塑藝術引出面塑藝術,介紹面塑的定義、起源。
(5)不同種類形象的面花讓學生欣賞,請同學談談
6、他們的感受,歸納面塑的用途、題材及面塑藝術的價值意義。
(6)教師演示、師生共同學習捏塑的基本技法:
壓、揉、搓、擰、剪、切、捏、貼、粘等
還可以借助一些工具幫助。
梳子、牙簽、牙刷、撥子等。
(7)看視頻:
這些方法在實際造型中還需要靈活運用。下面請大家欣賞一位民間藝人的作品,看看他是如何用這些技法表現作品的?
五、學生作業(yè),體驗捏塑造型的樂趣,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yè)要求:請同學們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塑造一個你自己喜歡的形象。(可以小組合作完成。)
指導要點:
(1)造型設計要有創(chuàng)意。
(2)注意色彩的搭配。
(3)各種方法的靈活運用。
六、課堂小結,作品展示:
組織學生有秩序地互相欣賞瀏覽。并讓學生從造型設計、創(chuàng)意、色彩搭配、造型手段等方面進行評述。
教師概括總結本課的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多留心一下身邊的藝術,保護并傳承民間藝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