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畢業(yè)論文(設計)答辯PPT模板.ppt
畢業(yè)論文PPT格式建議如下: 一、研究目的 二、技術路線 三、研究材料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結果 六、主要結論 七、創(chuàng)新點及今后努力方向 八、致謝,香樟籽乙醇提取物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系所:生物科學系 專業(yè):生物科學 學號:05124006 作者姓名:楊 順 指導老師:余海忠,一、研究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對生態(tài)農業(yè)、綠色食品、持續(xù)農業(yè)、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環(huán)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與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相適應,研制開發(fā)的新農藥必須具有安全性高、殘留低、無公害、生物活性高、選擇性高、使用費用低等特性。植物性農藥由于其原材料取自于天然植物, 自然界有其順暢的降解途徑, 具有無殘留、無公害、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yōu)點, 可廣泛用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香樟樹系樟樹屬的常綠喬木植物,是我國亞熱帶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具有驅蟲、防腐耐蛀的功能,樟樹籽可提取色素、香料或樟油等物質制成植物農藥,樟樹籽為可再生資源, 其應用前景廣闊。我國很早就將樟樹籽作為藥物用于治病,并認為樟樹籽有驅風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主要含有癸酸(C10)的樟樹籽脂肪油已被試制成碳酸甘油脂,用于治療脂肪代謝紊亂病癥,并能降血脂及膽固醇。,那么,這種對人體起作用的香樟籽,它的乙醇提取物對綠色木霉,酵母菌,黑曲霉,木質層孔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會不會有抑制作用呢?其作用方式又如何?因此,本研究擬就,香樟籽乙醇提取物成分和抑菌活性展開探討。在實驗中以香樟籽提取物為抑菌劑,對上述微生物生長及孢子萌發(fā)的影響進行試驗,以研究其抑菌作用。,香樟樹籽,二、技術路線,三、實驗材料,1、供試植物 香樟籽(Cinnamomum camphora seeds)采自湖北襄樊學院校內。 2、供試微生物 真菌:綠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木質層孔菌Fomes ligneus 細菌: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以上五個菌株由襄樊學院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院廖雪義老師提供,實驗室置冰箱中待用。,1、香樟籽的粗提方法 本實驗利用醇浸法提取,具體步驟如下: (1)將采摘的紫色香樟籽盛在白瓷盤,置于鼓風干燥箱中烘烤(50),使其干燥。然后用微型植物粉碎機粉碎(或用研缽研碎),得到粉末。(2)將上述粉末分裝到250ml磨口三角瓶中(0.25倍體積),然后加無水乙醇浸泡,間隔24h收集初提液,并在原瓶中加新的無水乙醇浸泡,收集所有初提液,并抽濾得過濾液。(3)用旋轉蒸發(fā)儀減壓濃縮上述過濾液,得膏狀物。,四、實驗方法,2、氣相色譜及質譜條件 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組分的測定在襄樊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進行,所用儀器為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氣相色譜條件:DB-5ms彈性石英毛細管色譜柱(0.25 mm30m,0.25m)。升溫程序:初始溫度600C保持10min,以10Cmin-1至800C,保持15min,以20Cmin-1至2000C,以200Cmin-1至2200C,保持5 min。載氣為氦氣,流速0.8 mlmin-1;進樣口溫度2200C。質譜條件:離子源為EI,電離電壓70eV,離子源溫度2000C,溶劑延遲時間,7 min,質譜掃描范圍m/z 40400;掃描周期0.5 S 。,3、生長速率測定法 1)從試管中挑取原種接種與液體培養(yǎng)基中,在250C,光照條件下?lián)u床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不同的菌培養(yǎng)時間不同,以錐形瓶中有渾濁為宜(細小顆粒懸?。?2)固體培養(yǎng)基融化后倒平板,待培養(yǎng)基凝固后吸取1ml菌液涂布,然后在250C,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倒平板時,倒一半即可,搖均形成一薄層,以利于打菌餅。 3)取45ml土豆濾液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0.9g瓊脂粉。同樣做15瓶;取75ml土豆濾液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1.5g瓊脂粉。同樣做3瓶。然后于1210C滅菌30min。,4)PDA固體培養(yǎng)基加熱融化后,在恒溫水浴鍋中降溫至500C左右。用10ml量筒(也可用移液槍)量取5ml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倒入裝有45ml PDA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用10ml量筒量取8.33ml對照液,倒入裝有75ml PDA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即比例為9:1。倒平板時,倒一半即可,搖均形成一薄層,以利于能平均倒3份平板。注:倒平板時,應在無菌環(huán)境中操作,但實驗在酒精燈旁進行時,由于對照液(如乙醇)易揮發(fā)燃燒,靠的太近會燒著。 5)在酒精燈旁進行,打孔器沾酒精后燒著滅菌,待降溫至室溫后再打菌餅。 6)接種環(huán)滅菌后挑取菌塊于倒平板的培養(yǎng)皿中,每皿2塊,菌餅反向置于培養(yǎng)基上,光照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各菌培養(yǎng)條件見表1。,7)觀測時應在同一地方,同一人,同一把米尺測量,以盡量減少誤差。 72h后觀測; 8)重復以上步驟,對五種供試菌種分別定時進行測定。 9)生長抑制率的計算方法:,4、孢子萌發(fā)法 本實驗采用懸浮液測定法,具體步驟如下: 1)取17ml土豆濾液于100ml錐形瓶中,每種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做6瓶,然后于1210C滅菌30min。 2)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長滿孢子的培養(yǎng)基,將孢子沖進錐形瓶中,用紗布濾去雜質。在每個裝有液體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加入1ml孢子懸浮液,其中5瓶再加入2ml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另1瓶加對照液2ml,達到9:1比例,然后在搖床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溫度比表1中的最高溫度高10C(孢子培養(yǎng)比病原菌溫度高有利于萌發(fā))。 3)孢子萌發(fā)(以孢子芽管長度大于孢子短半徑者為萌發(fā))后,用無菌水稀釋到適當濃度 (以1010 低倍鏡下, 每個視野3040個孢子為宜) 7,加到血細胞計數(shù)板上,在10*10倍顯微鏡下觀測。 4)孢子抑制率的計算方法:,1、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組分 在前述色譜條件下分析,經(jīng)計算機檢索(質譜數(shù)據(jù)庫 N IST147,N IST27)及人工解析質譜并與標準圖核對,用峰面積歸一化法定量測出它們的相對含量,結果見表2。,五、實驗結果,2、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活性 由表3可知,在5種供試菌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 g/ml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9.42%,對木質層孔菌的抑制率最小為7.14%;在濃度為0.008 g/ml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65%,對啤酒酵母,木質層孔菌,枯草桿菌的抑制率最小,都為0;且對5種供試菌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培養(yǎng)72h后的黑曲霉(藥液濃度0.008g/ml),菌餅接入到含不同濃度藥液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3、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 由表4可知,在5種供試菌孢子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g/ml時對黑曲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60.00%,對木質層孔菌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12.00%;在濃度為0.008 g/ml時,對綠色木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12.50%,對啤酒酵母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0;且對5種供試菌孢子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六、主要結論 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分析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組分為:癸酸(18.44%)、月桂酸(14.87%)、肉豆蔻酸(10.88%)、2-莰酮(10.46%)、a-松油醇(8.69%)、黃樟油素(8.51%)、辛酸(7.90%)、-蒎烯(3.57%)、檸檬烯(2.52%)、莰烯(2.48%) 等37種化合物。 (2)以提取物對供試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為考察指標,在5種供試菌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 g/ml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9.42%,對木質層孔菌的抑制率最小為7.14%;在濃度為 0.008 g/ml 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65%,對啤酒酵母,木質層孔菌,枯草桿菌的抑制率最小,都為0;且對5種供試菌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 (3)以孢子萌發(fā)抑制率為考察指標,在5種供試菌孢子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g/ml時對黑曲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60.00%,對木質層孔菌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12.00%;在濃度為0.008 g/ml時,對綠色木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12.50%,對啤酒酵母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0;且對5種供試菌孢子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七、創(chuàng)新之處 (1)香樟樹具有速生性、觀賞性、長壽性等特性,故種植極為普遍.自然落下香樟籽,數(shù)量很大,已經(jīng)成為城市環(huán)境整治的一大負擔。本實驗的研究目的是科學地利用這些“廢物”,對城市環(huán)境的保護和經(jīng)濟發(fā)展將會有重要的意義。 (2)目前,香樟籽極少數(shù)被采集入藥,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油脂產品的開發(fā)上,但對其活性物質參與農業(yè)用藥劑這方面的研究為數(shù)不多,鮮見報道。因此,本實驗擬通過對香樟籽活性物質對供試真菌和細菌控制展開深入研究,以期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天然抗菌劑,為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恢復和改善人類生存環(huán)境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需改進的地方 (1)醇浸法對香樟籽活性成分的提取有較高的產量,但處理過程比較麻煩、復雜,且所需溶劑數(shù)量較多,故需要對此提取方式進行優(yōu)化。另外,也可以采用水蒸汽蒸餾法進行提取,方法簡便。 (2)本實驗只局限于小試范圍,建議在中試時對提取的加工工藝、設備技術等方面作進一步的研究。 (3)應該多選幾種代表性的細菌做抑制實驗,使研究結果更準確。同時需要測定最小抑菌濃度(MIC)和最小殺菌濃度(MBC),為最佳用藥量提供一定依據(jù)。,八、致 謝,本文是在余海忠老師悉心指導下完的,從論文選題、實驗設計到實驗材料的采集、實驗的實施、論文的撰寫,導師都傾注大量的心血,導師學術上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對實驗操作的嚴格要求以及對科學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一直鞭策著我努力奮進,并將使我受益終身,在此向導師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論文期間襄樊學院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院張火云、廖雪義、肖作安等老師都給予我熱情的指導,并幫我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外在實驗過程中還得到本實驗室劉遠琳等同學的熱情支持和幫助以及班上同學吳飛鴿、邱川、胡光文給予的幫助,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感謝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院各位領導、老師在大學四年里對我的諄諄教導、關心支持!,
收藏
- 資源描述:
-
畢業(yè)論文PPT格式建議如下: 一、研究目的 二、技術路線 三、研究材料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結果 六、主要結論 七、創(chuàng)新點及今后努力方向 八、致謝,香樟籽乙醇提取物成分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Ethanol extracts of Cinnamomum camphora seed,系所:生物科學系 專業(yè):生物科學 學號:05124006 作者姓名:楊 順 指導老師:余海忠,一、研究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對生態(tài)農業(yè)、綠色食品、持續(xù)農業(yè)、生物多樣性保護及環(huán)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與我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策略相適應,研制開發(fā)的新農藥必須具有安全性高、殘留低、無公害、生物活性高、選擇性高、使用費用低等特性。植物性農藥由于其原材料取自于天然植物, 自然界有其順暢的降解途徑, 具有無殘留、無公害、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yōu)點, 可廣泛用于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香樟樹系樟樹屬的常綠喬木植物,是我國亞熱帶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之一,具有驅蟲、防腐耐蛀的功能,樟樹籽可提取色素、香料或樟油等物質制成植物農藥,樟樹籽為可再生資源, 其應用前景廣闊。我國很早就將樟樹籽作為藥物用于治病,并認為樟樹籽有驅風散寒、行氣止痛之功效,主要含有癸酸(C10)的樟樹籽脂肪油已被試制成碳酸甘油脂,用于治療脂肪代謝紊亂病癥,并能降血脂及膽固醇。,那么,這種對人體起作用的香樟籽,它的乙醇提取物對綠色木霉,酵母菌,黑曲霉,木質層孔菌,枯草芽孢桿菌等微生物會不會有抑制作用呢?其作用方式又如何?因此,本研究擬就,香樟籽乙醇提取物成分和抑菌活性展開探討。在實驗中以香樟籽提取物為抑菌劑,對上述微生物生長及孢子萌發(fā)的影響進行試驗,以研究其抑菌作用。,香樟樹籽,二、技術路線,三、實驗材料,1、供試植物 香樟籽(Cinnamomum camphora seeds)采自湖北襄樊學院校內。 2、供試微生物 真菌:綠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木質層孔菌Fomes ligneus 細菌: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以上五個菌株由襄樊學院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院廖雪義老師提供,實驗室置冰箱中待用。,1、香樟籽的粗提方法 本實驗利用醇浸法提取,具體步驟如下: (1)將采摘的紫色香樟籽盛在白瓷盤,置于鼓風干燥箱中烘烤(50),使其干燥。然后用微型植物粉碎機粉碎(或用研缽研碎),得到粉末。(2)將上述粉末分裝到250ml磨口三角瓶中(0.25倍體積),然后加無水乙醇浸泡,間隔24h收集初提液,并在原瓶中加新的無水乙醇浸泡,收集所有初提液,并抽濾得過濾液。(3)用旋轉蒸發(fā)儀減壓濃縮上述過濾液,得膏狀物。,四、實驗方法,2、氣相色譜及質譜條件 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組分的測定在襄樊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進行,所用儀器為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氣相色譜條件:DB-5ms彈性石英毛細管色譜柱(0.25 mm30m,0.25m)。升溫程序:初始溫度600C保持10min,以10Cmin-1至800C,保持15min,以20Cmin-1至2000C,以200Cmin-1至2200C,保持5 min。載氣為氦氣,流速0.8 mlmin-1;進樣口溫度2200C。質譜條件:離子源為EI,電離電壓70eV,離子源溫度2000C,溶劑延遲時間,7 min,質譜掃描范圍m/z 40400;掃描周期0.5 S 。,3、生長速率測定法 1)從試管中挑取原種接種與液體培養(yǎng)基中,在250C,光照條件下?lián)u床培養(yǎng)。培養(yǎng)時間,不同的菌培養(yǎng)時間不同,以錐形瓶中有渾濁為宜(細小顆粒懸?。?。 2)固體培養(yǎng)基融化后倒平板,待培養(yǎng)基凝固后吸取1ml菌液涂布,然后在250C,光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倒平板時,倒一半即可,搖均形成一薄層,以利于打菌餅。 3)取45ml土豆濾液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0.9g瓊脂粉。同樣做15瓶;取75ml土豆濾液于100ml錐形瓶中,加入1.5g瓊脂粉。同樣做3瓶。然后于1210C滅菌30min。,4)PDA固體培養(yǎng)基加熱融化后,在恒溫水浴鍋中降溫至500C左右。用10ml量筒(也可用移液槍)量取5ml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倒入裝有45ml PDA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用10ml量筒量取8.33ml對照液,倒入裝有75ml PDA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即比例為9:1。倒平板時,倒一半即可,搖均形成一薄層,以利于能平均倒3份平板。注:倒平板時,應在無菌環(huán)境中操作,但實驗在酒精燈旁進行時,由于對照液(如乙醇)易揮發(fā)燃燒,靠的太近會燒著。 5)在酒精燈旁進行,打孔器沾酒精后燒著滅菌,待降溫至室溫后再打菌餅。 6)接種環(huán)滅菌后挑取菌塊于倒平板的培養(yǎng)皿中,每皿2塊,菌餅反向置于培養(yǎng)基上,光照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各菌培養(yǎng)條件見表1。,7)觀測時應在同一地方,同一人,同一把米尺測量,以盡量減少誤差。 72h后觀測; 8)重復以上步驟,對五種供試菌種分別定時進行測定。 9)生長抑制率的計算方法:,4、孢子萌發(fā)法 本實驗采用懸浮液測定法,具體步驟如下: 1)取17ml土豆濾液于100ml錐形瓶中,每種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做6瓶,然后于1210C滅菌30min。 2)用無菌生理鹽水沖洗長滿孢子的培養(yǎng)基,將孢子沖進錐形瓶中,用紗布濾去雜質。在每個裝有液體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加入1ml孢子懸浮液,其中5瓶再加入2ml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另1瓶加對照液2ml,達到9:1比例,然后在搖床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溫度比表1中的最高溫度高10C(孢子培養(yǎng)比病原菌溫度高有利于萌發(fā))。 3)孢子萌發(fā)(以孢子芽管長度大于孢子短半徑者為萌發(fā))后,用無菌水稀釋到適當濃度 (以1010 低倍鏡下, 每個視野3040個孢子為宜) 7,加到血細胞計數(shù)板上,在10*10倍顯微鏡下觀測。 4)孢子抑制率的計算方法:,1、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組分 在前述色譜條件下分析,經(jīng)計算機檢索(質譜數(shù)據(jù)庫 N IST147,N IST27)及人工解析質譜并與標準圖核對,用峰面積歸一化法定量測出它們的相對含量,結果見表2。,五、實驗結果,2、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菌絲生長的抑制活性 由表3可知,在5種供試菌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 g/ml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9.42%,對木質層孔菌的抑制率最小為7.14%;在濃度為0.008 g/ml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65%,對啤酒酵母,木質層孔菌,枯草桿菌的抑制率最小,都為0;且對5種供試菌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培養(yǎng)72h后的黑曲霉(藥液濃度0.008g/ml),菌餅接入到含不同濃度藥液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3、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對供試菌孢子萌發(fā)的抑制活性 由表4可知,在5種供試菌孢子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g/ml時對黑曲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60.00%,對木質層孔菌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12.00%;在濃度為0.008 g/ml時,對綠色木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12.50%,對啤酒酵母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0;且對5種供試菌孢子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六、主要結論 采用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分析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物的主要組分為:癸酸(18.44%)、月桂酸(14.87%)、肉豆蔻酸(10.88%)、2-莰酮(10.46%)、a-松油醇(8.69%)、黃樟油素(8.51%)、辛酸(7.90%)、-蒎烯(3.57%)、檸檬烯(2.52%)、莰烯(2.48%) 等37種化合物。 (2)以提取物對供試菌菌絲生長的抑制率為考察指標,在5種供試菌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 g/ml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9.42%,對木質層孔菌的抑制率最小為7.14%;在濃度為 0.008 g/ml 時對黑曲霉的抑制率最高,為4.65%,對啤酒酵母,木質層孔菌,枯草桿菌的抑制率最小,都為0;且對5種供試菌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 (3)以孢子萌發(fā)抑制率為考察指標,在5種供試菌孢子中,香樟籽無水乙醇提取液在濃度為0.016g/ml時對黑曲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60.00%,對木質層孔菌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12.00%;在濃度為0.008 g/ml時,對綠色木霉孢子的抑制率最高,為12.50%,對啤酒酵母孢子的抑制率最小,為0;且對5種供試菌孢子的抑制作用都隨提取液濃度的升高而增強。,七、創(chuàng)新之處 (1)香樟樹具有速生性、觀賞性、長壽性等特性,故種植極為普遍.自然落下香樟籽,數(shù)量很大,已經(jīng)成為城市環(huán)境整治的一大負擔。本實驗的研究目的是科學地利用這些“廢物”,對城市環(huán)境的保護和經(jīng)濟發(fā)展將會有重要的意義。 (2)目前,香樟籽極少數(shù)被采集入藥,對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油脂產品的開發(fā)上,但對其活性物質參與農業(yè)用藥劑這方面的研究為數(shù)不多,鮮見報道。因此,本實驗擬通過對香樟籽活性物質對供試真菌和細菌控制展開深入研究,以期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天然抗菌劑,為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恢復和改善人類生存環(huán)境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 需改進的地方 (1)醇浸法對香樟籽活性成分的提取有較高的產量,但處理過程比較麻煩、復雜,且所需溶劑數(shù)量較多,故需要對此提取方式進行優(yōu)化。另外,也可以采用水蒸汽蒸餾法進行提取,方法簡便。 (2)本實驗只局限于小試范圍,建議在中試時對提取的加工工藝、設備技術等方面作進一步的研究。 (3)應該多選幾種代表性的細菌做抑制實驗,使研究結果更準確。同時需要測定最小抑菌濃度(MIC)和最小殺菌濃度(MBC),為最佳用藥量提供一定依據(jù)。,八、致 謝,本文是在余海忠老師悉心指導下完的,從論文選題、實驗設計到實驗材料的采集、實驗的實施、論文的撰寫,導師都傾注大量的心血,導師學術上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對實驗操作的嚴格要求以及對科學真理的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一直鞭策著我努力奮進,并將使我受益終身,在此向導師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論文期間襄樊學院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院張火云、廖雪義、肖作安等老師都給予我熱情的指導,并幫我解決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外在實驗過程中還得到本實驗室劉遠琳等同學的熱情支持和幫助以及班上同學吳飛鴿、邱川、胡光文給予的幫助,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感謝化學工程與食品科學院各位領導、老師在大學四年里對我的諄諄教導、關心支持!,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