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數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專題4 突破點11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關系 理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專題4 突破點11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關系 理》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數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專題4 突破點11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關系 理(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專題限時集訓(十一)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關系 建議A、B組各用時:45分鐘] A組 高考達標] 一、選擇題 1.(2016南昌一模)設α為平面,a,b為兩條不同的直線,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a∥α,b∥α,則a∥b B.若a⊥α,a∥b,則b⊥α C.若a⊥α,a⊥b,則b∥α D.若a∥α,a⊥b,則b⊥α B A中,兩直線可能平行、相交或異面,故A錯;B中,由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B正確;C中,b可能平行α,也可能在α內,故C錯;D中,b可能平行α,也可能在α內,還可能與α相交,故D錯.綜上所述,故選B.] 2.(2016濟南一模)設m,n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若m∥n,m⊥β,則n⊥β; ②若m∥α,m∥β,則α∥β; ③若m∥n,m∥β,則n∥β; ④若m⊥α,m⊥β,則α⊥β. 其中真命題的個數為( ) A.1 B.2 C.3 D.4 A 對于①,由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易知其正確;對于②,平面α與β可能平行或相交,故②錯誤;對于③,直線n可能平行于平面β,也可能在平面β內,故③錯誤;對于④,由兩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得平面α與β平行,故④錯誤.綜上所述,正確命題的個數為1,故選A.] 圖115 3.如圖115所示,直線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ABC內接于⊙O,且AB為⊙O的直徑,點M為線段PB的中點.現有結論:①BC⊥PC;②OM∥平面APC;③點B到平面PAC的距離等于線段BC的長.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 D.②③ B 對于①,∵PA⊥平面ABC,∴PA⊥BC. ∵AB為⊙O的直徑,∴BC⊥AC.又∵PA∩AC=A,∴BC⊥平面PAC, 又PC?平面PAC,∴BC⊥PC. 對于②,∵點M為線段PB的中點, ∴OM∥PA.∵PA?平面PAC,OM?平面PAC, ∴OM∥平面PAC. 對于③,由①知BC⊥平面PAC, ∴線段BC的長即是點B到平面PAC的距離,故①②③都正確.] 4.已知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有下列三個條件: ①存在一個平面γ,γ⊥α,γ∥β; ②存在一條直線a,a?α,a⊥β; ③存在兩條垂直的直線a,b,a⊥β,b⊥α. 其中,所有能成為“α⊥β”的充要條件的序號是( ) A.① B.② C.③ D.①③ D 對于①,存在一個平面γ,γ⊥α,γ∥β,則α⊥β,反之也成立,即“存在一個平面γ,γ⊥α,γ∥β”是“α⊥β”的充要條件,所以①對,可排除B,C. 對于③,存在兩條垂直的直線a,b,則直線a,b所成的角為90, 因為a⊥β,b⊥α,所以α,β所成的角為90, 即α⊥β,反之也成立,即“存在兩條垂直的直線a,b,a⊥β,b⊥α”是“α⊥β”的充要條件,所以③對,可排除A,選D.] 圖116 5.(2016成都二模)在三棱錐PABC中,已知PA⊥底面ABC,AB⊥BC,E,F分別是線段PB,PC上的動點,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當AE⊥PB時,△AEF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B.當AF⊥PC時,△AEF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C.當EF∥平面ABC時,△AEF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D.當PC⊥平面AEF時,△AEF一定為直角三角形 B 因為AP⊥平面ABC,所以AP⊥BC,又AB⊥BC,且PA和AB是平面PAB上兩條相交直線,則BC⊥平面PAB,BC⊥AE.當AE⊥PB時,AE⊥平面PBC,則AE⊥EF,△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A正確;當EF∥平面ABC時,EF在平面PBC上,平面PBC與平面ABC相交于BC,則EF∥BC,則EF⊥AE,△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C正確;當PC⊥平面AEF時,AE⊥PC,又AE⊥BC,則AE⊥平面PBC,AE⊥EF,△AEF一定是直角三角形,D正確;B中結論無法證明,故選B.] 二、填空題 6.已知P為△ABC所在平面外一點,且PA,PB,PC兩兩垂直,則下列命題: ①PA⊥BC;②PB⊥AC;③PC⊥AB;④AB⊥BC. 其中正確命題的個數是________. 【導學號:85952041】 3 如圖所示,∵PA⊥PC,PA⊥PB,PC∩PB=P, ∴PA⊥平面PBC. 又∵BC?平面PBC, ∴PA⊥BC. 同理PB⊥AC,PC⊥AB,但AB不一定垂直于BC.] 7.在三棱錐CABD中(如圖117),△ABD與△CBD是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O是斜邊BD的中點,AB=4,二面角ABDC的大小為60,并給出下面結論:①AC⊥BD;②AD⊥CO;③△AOC為正三角形;④cos ∠ADC=;⑤四面體ABCD的外接球表面積為32π.其中真命題是________(填序號). 圖117 ①③⑤ 由題意知BD⊥CO,BD⊥AO,則BD⊥平面AOC,從而BD⊥AC,故①正確;根據二面角ABDC的大小為60,可得∠AOC=60,又直線AD在平面AOC的射影為AO,從而AD與CO不垂直,故②錯誤;根據∠AOC=60,AO=CO可得△AOC為正三角形,故③正確;在△ADC中 ,AD=CD=4,AC=CO=2,由余弦定理得cos ∠ADC==,故④錯誤;由題意知,四面體ABCD的外接球的球心為O,半徑為2,則外接球的表面積為S=4π(2)2=32π,故⑤正確.] 8.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為線段B1D1上的一個動點,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AC⊥BE; ②B1E∥平面ABCD; ③三棱錐EABC的體積為定值; ④直線B1E⊥直線BC1. ①②③ 因為AC⊥平面BDD1B1,故①,②正確;記正方體的體積為V,則VEABC=V為定值,故③正確;B1E與BC1不垂直,故④錯誤.] 三、解答題 9.(2016北京高考)如圖118,在四棱錐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 圖118 (1)求證:DC⊥平面PAC. (2)求證:平面PAB⊥平面PAC. (3)設點E為AB的中點,在棱PB上是否存在點F,使得PA∥平面CEF?說明理由. 解] (1)證明:因為PC⊥平面ABCD, 所以PC⊥DC.2分 又因為DC⊥AC,且PC∩AC=C, 所以DC⊥平面PAC.4分 (2)證明:因為AB∥DC,DC⊥AC, 所以AB⊥AC. 因為PC⊥平面ABCD,所以PC⊥AB. 又因為PC∩AC=C,所以AB⊥平面PAC.8分 又AB?平面PAB,所以平面PAB⊥平面PAC.9分 (3)棱PB上存在點F,使得PA∥平面CEF.10分 理由如下:取PB的中點F,連接EF,CE,CF. 又因為E為AB的中點,所以EF∥PA. 又因為PA?平面CEF,且EF?平面CEF, 所以PA∥平面CEF.14分 10.(2016河南六市模擬)如圖119,四棱錐PABCD,側面PAD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且與底面垂直,底面ABCD是∠ABC=60的菱形,M為PC的中點. 圖119 (1)求證:PC⊥AD; (2)求點D到平面PAM的距離. 解] (1)證明:法一:取AD中點O,連接OP,OC,AC,依題意可知△PAD,△ACD均為正三角形,所以OC⊥AD,OP⊥AD,又OC∩OP=O,OC?平面POC,OP?平面POC,所以AD⊥平面POC,又PC?平面POC,所以PC⊥AD.5分 法二:連接AC,AM,DM,依題意可知△PAD,△ACD均為正三角形,又M為PC的中點,所以AM⊥PC,DM⊥PC, 又AM∩DM=M,AM?平面AMD,DM?平面AMD, 所以PC⊥平面AMD, 又AD?平面AMD,所以PC⊥AD.5分 (2)由題可知,點D到平面PAM的距離即點D到平面PAC的距離,由(1)可知PO⊥AD,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PO?平面PAD,所以PO⊥平面ABCD,即PO為三棱錐PADC的高. 在Rt△POC中,PO=OC=,PC=, 在△PAC中,PA=AC=2,PC=,邊PC上的高AM==, 所以S△PAC=PCAM==.8分 設點D到平面PAC的距離為h,由VDPAC=VPACD得S△PACh=S△ACDPO,又S△ACD=22=, 所以h=,解得h=,所以點D到平面PAM的距離為.12分 B組 名校沖刺] 一、選擇題 1.(2016烏魯木齊三模)如圖1110,在多面體ABCDEFG中,平面ABC∥平面DEFG,AC∥GF,且△ABC是邊長為2的正三角形,四邊形DEFG是邊長為4的正方形,M,N分別為AD,BE的中點,則MN=( ) 圖1110 A. B.4 C. D.5 A 如圖,取BD的中點P,連接MP,NP,則MP∥AB,NP∥DE,MP=AB=1,NP=DE=2.又∵AC∥GF,∴AC∥NP. ∵∠CAB=60,∴∠MPN=120,∴MN===,故選A.] 2.如圖1111,四邊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將△ADB沿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構成三棱錐ABCD.則在三棱錐ABCD中,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圖1111 A.平面ABD⊥平面ABC B.平面ADC⊥平面BDC C.平面ABC⊥平面BDC D.平面ADC⊥平面ABC D ∵在四邊形ABCD中,AD∥BC,AD=AB,∠BCD=45,∠BAD=90,∴BD⊥CD.又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ABD,則CD⊥AB.又AD⊥AB,AD∩CD=D,∴AB⊥平面ADC,又AB?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DC,故選D.] 3.(2016貴陽二模)如圖1112,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別是BC,CD的中點,沿AE,AF,EF把正方形折成一個四面體,使B,C,D三點重合,重合后的點記為P,P點在△AEF內的射影為O,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112 A.O是△AEF的垂心 B.O是△AEF的內心 C.O是△AEF的外心 D.O是△AEF的重心 A 由題意可知PA,PE,PF兩兩垂直,∴PA⊥平面PEF,從而PA⊥EF,而PO⊥平面AEF, 則PO⊥EF. ∵PO∩PA=P,∴EF⊥平面PAO,∴EF⊥AO,同理可知AE⊥FO,AF⊥EO,∴O為△AEF的垂心.故選A.] 4.(2016長沙模擬)如圖1113,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 圖1113 E,F是線段B1D1上的兩個動點,且EF=,則下列結論中錯誤的是( ) A.AC⊥BF B.三棱錐ABEF的體積為定值 C.EF∥平面ABCD D.異面直線AE,BF所成的角為定值 D 對于選項A,連接BD,易知AC⊥平面BDD1B1.∵BF?平面BDD1B1,∴AC⊥BF,故A正確;對于選項B,∵AC⊥平面BDD1B1,∴A到平面BEF的距離不變.∵EF=,B到EF的距離為1,∴△BEF的面積不變,∴三棱錐ABEF的體積為定值,故B正確;對于選項C,∵EF∥BD,BD?平面ABCD,EF?平面ABCD,∴EF∥平面ABCD,故C正確;對于選項D,異面直線AE,BF所成的角不為定值,當F與B1重合時,令上底面中心為O,則此時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A1AO,當E與D1重合時,點F與O重合,則兩異面直線所成的角是∠OBC1,這兩個角不相等,故異面直線AE,BF所成的角不為定值,故D錯誤.] 二、填空題 5.(2016衡水二模)如圖1114,正方形BCDE的邊長為a,已知AB=BC,將△ABE沿邊BE折起,折起后A點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為D點,關于翻折后的幾何體有如下描述: 圖1114 ①AB與DE所成角的正切值是;②AB∥CE;③VBACE=a3;④平面ABC⊥平面ACD.其中正確的有________.(填序號) ①③④ 作出折疊后的幾何體直觀圖如圖所示: ∵AB=BC=a,BE=a,∴AE=a. ∴AD==a,∴AC==a.在△ABC中,cos∠ABC===. ∴sin∠ABC==. ∴tan ∠ABC==. ∵BC∥DE,∴∠ABC是異面直線AB,DE所成的角,故①正確.連接BD,CE,則CE⊥BD,又AD⊥平面BCDE,CE?平面BCDE,∴CE⊥AD.又BD∩AD=D,BD?平面ABD,AD?平面ABD,∴CE⊥平面ABD.又AB?平面ABD,∴CE⊥AB,故②錯誤.VBACE=VABCE=S△BCEAD=a2a=,故③正確.∵AD⊥平面BCDE,BC?平面BCDE,∴BC⊥AD.又BC⊥CD,CD∩AD=D,CD,AD?平面ACD,∴BC⊥平面ACD.∵B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CD,故④正確.故答案為①③④.] 6.(2016太原二模)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B⊥AD,CD⊥AD,AB=2AD=2CD=2,將直角梯形ABCD沿AC折疊成三棱錐DABC,當三棱錐DABC的體積取最大值時,其外接球的體積為________. 【導學號:85952042】 π 當平面DAC⊥平面ABC時,三棱錐DABC的體積取最大值.此時易知BC⊥平面DAC,∴BC⊥AD.又AD⊥DC,∴AD⊥平面BCD,∴AD⊥BD,取AB的中點O,易得OA=OB=OC=OD=1,故O為所求外接球的球心,故半徑r=1,體積V=πr3=π.] 三、解答題 7.(2016四川高考)如圖1115,在四棱錐PABCD中,PA⊥CD, 圖1115 AD∥BC,∠ADC=∠PAB=90,BC=CD=AD. (1)在平面PAD內找一點M,使得直線CM∥平面PAB,并說明理由; (2)證明:平面PAB⊥平面PBD. 解] (1)取棱AD的中點M(M∈平面PAD),點M即為所求的一個點.2分 理由如下: 因為AD∥BC,BC=AD, 所以BC∥AM,且BC=AM. 所以四邊形AMCB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CM∥AB.4分 又AB?平面PAB,CM?平面PAB, 所以CM∥平面PAB.6分 (說明:取棱PD的中點N,則所找的點可以是直線MN上任意一點) (2)證明:由已知,PA⊥AB,PA⊥CD, 因為AD∥BC,BC=AD,所以直線AB與CD相交, 所以PA⊥平面ABCD,所以PA⊥BD.8分 因為AD∥BC,BC=AD,M為AD的中點,連接BM, 所以BC∥MD,且BC=MD, 所以四邊形BCDM是平行四邊形,10分 所以BM=CD=AD,所以BD⊥AB. 又AB∩AP=A,所以BD⊥平面PAB. 又BD?平面PBD,所以平面PAB⊥平面PBD.12分 8.(2016長春二模)已知等腰梯形ABCD(如圖1116(1)所示),其中AB∥CD,E,F分別為AB和CD的中點,且AB=EF=2,CD=6,M為BC中點.現將梯形ABCD沿著EF所在直線折起,使平面EFCB⊥平面EFDA(如圖1116(2)所示),N是線段CD上一動點,且CN=ND. (1) (2) 圖1116 (1)求證:MN∥平面EFDA; (2)求三棱錐AMNF的體積. 解] (1)證明:過點M作MP⊥EF于點P,過點N作NQ⊥FD于點Q,連接PQ.由題知,平面EFCB⊥平面EFDA,又MP⊥EF,平面EFCB∩平面EFDA=EF,∴MP⊥平面EFDA. 又EF⊥CF,EF⊥DF,CF∩DF=F,∴EF⊥平面CFD. 又NQ?平面CFD,∴NQ⊥EF. 又NQ⊥FD,EF∩FD=F,∴NQ⊥平面EFDA,∴MP∥NQ.2分 又CN=ND,∴NQ=CF=3=2, 且MP=(BE+CF)=(1+3)=2,∴MP綊NQ, ∴四邊形MNQP為平行四邊形.4分 ∴MN∥PQ. 又∵MN?平面EFDA,PQ?平面EFDA, ∴MN∥平面EFDA.6分 (2)法一:延長DA,CB相交于一點H,則H∈CB,H∈DA. 又∵CB?平面FEBC,DA?平面FEAD. ∴H∈平面FEBC,H∈平面FEAD, 即H∈平面FEBC∩平面FEAD=EF, ∴DA,FE,CB交于一點H,且HE=EF=1.8分 V三棱錐FCDH=V三棱錐CHFD=S△HFDCF=, 又由平面幾何知識得=,10分 則=, ∴V三棱錐AMNF=V三棱錐FAMN=V三棱錐FCDH==1.12分 法二:V三棱臺BEACDF=EF(S△BEA++S△CDF)=2=, V四棱錐ABEFM=AES四邊形BEFM=, V三棱錐NADF=2S△ADF=2, V三棱錐NCFM=1S△CFM=,10分 V三棱錐AMNF=V三棱臺BEACDF-V三棱錐NCFM-V四棱錐ABEFM-V三棱錐NADF =---2=1.12分-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三數學二輪復習 專題限時集訓11 專題4 突破點11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關系 數學 二輪 復習 專題 限時 集訓 11 突破點 空間 中的 平行 垂直 關系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1785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