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巖石、 沙和黏土》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科學《巖石、 沙和黏土》說課稿(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科學《巖石、 沙和黏土》說課稿
開始: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將要說課的課題是 《巖石、沙和黏土》。
一、 說教材
第五課作為《巖石與土壤》單元中的過渡課,起到承上 啟下的作用,學生在充分觀察了解巖石、礦物的特征之后, 從本課開始對土壤的各方面特征進行觀察研究,將巖石和土 壤建立關(guān)聯(lián),指導學生初步認識到土壤是巖石風化而成的。 教材通過巖石、沙、黏土的發(fā)現(xiàn)地的觀察,以及對它們特征 的觀察、比較,知道了巖石、沙、黏土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在 顏色、顆粒大小、氣味、黏性等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幫助 學生形成關(guān)于“巖石、土壤”的完整知識體系,體現(xiàn)大單元 結(jié)構(gòu)知識概念的連貫性、整體性。
二、 說學情
2、
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四年級的學生對于巖石和礦物已 有了基礎(chǔ)性的認識,而且學生對巖石、沙、黏土三種物質(zhì)并 不陌生,但是不清楚三者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不知道沙、黏 土是由巖石變化而來,是巖石風化的產(chǎn)物。將巖石、沙和黏 土放在一起,利用感官、借助工具去觀察巖石、沙和黏土的 異同,感知物質(zhì)形態(tài)的變化,是四年級學生非常樂于探究的, 借此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習慣,并且提高他們的歸納總結(jié)能 力同時讓學生運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從中發(fā)現(xiàn)三者之間 的關(guān)聯(lián),逐步建構(gòu)起土壤是巖石風化形成的這一科學概念, 幫助學生形成關(guān)于〃巖石、土壤〃的完整知識體系,體現(xiàn)大 單元結(jié)構(gòu)知識概念的連貫性、整體性。
三、說教學目標
科學概
3、念目標
?巖石碎裂后會形成沙、黏土。
?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科學探究目標
?能夠觀察、比較巖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能夠根據(jù)事實對巖石的變化進行推測。
科學態(tài)度目標
?敢于根據(jù)觀察到的現(xiàn)象,提出猜想,大膽表達自己的觀 點。
八\\o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斷變化的觀點。 科學、技術(shù)、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熱愛自然,意識到大自然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教學重難點】
重點:觀察、比較巖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難點:初步建立巖石破碎形成沙和黏土的認識,體會到
自然界的事物是在不斷變化的。
四、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用科學方法觀察礦物的顏色和條痕
4、、透明度 和光澤等特征,并能夠用科學詞匯描述礦物的特征做好記錄。
難點:能夠用科學方法觀察礦物的顏色和條痕、透明度
和光澤等特征,并能夠用科學詞匯描述礦物的特征做好記錄。
五、說教學法
1教法:
在科學教學中,教師通過語言描述、實物演示、知識渲 染等手段創(chuàng)設(shè)課堂的教學情景, 小學生們大都具有很強的 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對較差,通過豐富的情感體驗 和社會實踐,使學生大膽表現(xiàn)自己認識世界,我嘗試采用如 下教學法:
(1) 想象法:通過教師巧妙的介入,引導學生在大自 然中感知植物的特點。
(2) 表現(xiàn)法:通過感知,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親身體驗和 濃厚的學習興趣,大膽的表現(xiàn)對事物的了解。
5、
(3) 實踐法:通過教師有效的引導和親身的體驗,讓 學生通過感情去親身實踐。
(4) 探究法: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活動,讓學生自主學習, 主動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實踐生活中 更好的去體驗。
2、學法:
本課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 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嘗試想象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植 物,然后小組活動、最后通過 "討論交流"和"親身體驗"相結(jié) 合的學習方法,最終解決問題。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 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六、說教學過程
最后我來具體談一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聚焦(預設(shè)2分鐘)
[PPT 出示巖石、沙、黏土圖片]
6、
由于太陽、風、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許 多大塊的巖石可能碎裂,形成較小的顆粒、沙和黏土。
1. 思考:我們能在哪些地方找到巖石、沙和黏土?
2. 思考:巖石、沙和黏土有什么不同。
3. 揭示課題:巖石、沙和黏土(板書) 環(huán)節(jié)二、探索:比較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預設(shè) 30 分鐘)
(一)探索一:歸納巖石、沙和黏土的發(fā)現(xiàn)地(預設(shè) 3 分鐘)
1. 交流:我們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巖石、沙和黏土,其 余組進行補充。
2. PPT 出示一些典型的圖片(預設(shè):山邊、海邊、河邊 田野、沙漠)。
3. 小結(jié):自然界中巖石、沙、黏土三者之間存在著緊密 聯(lián)系。
二)探索二:觀察巖石、沙
7、和黏土的特征(預設(shè) 27
分鐘)
[材料準備:巖石、沙和黏土、白紙、淺盤、放大鏡、濕 巾]
提問:我們可以怎樣觀察巖石、沙和黏土?(預設(shè)3分 鐘)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觀察需要調(diào)動各種感官: 眼看、鼻聞(強調(diào)扇聞的方法)、手摸,還可以借助工具— —放大鏡。)
活動一:觀察干燥的巖石、沙和黏土(預設(shè) 12分鐘)
1. 明確觀察要求和方法,微課演示實驗方法:
① 眼看:把巖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
再用放大鏡觀察。
② 鼻聞:分別聞一聞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
③ 手摸:用手觸摸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
2. 組內(nèi)合作,有序觀察,并及時將觀
8、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活
動手冊上。
3. 全班交流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指導學生用“粗 糙、細膩、顆粒較大、顆粒較小”等詞語進行描述)
4. 小結(jié):
① 巖石:粗糙,顆粒大。
② 沙:粗糙,顆粒較大
③ 黏土:細膩,顆粒很小
活動二:觀察潮濕的沙和黏土(預設(shè) 12 分鐘)
1. 我們對巖石、沙和黏土已經(jīng)有所了解了,接下來我 們再來觀察一次,思考如果用水潤濕沙和黏土,哪個能團成 小球,并說說你的理由。(預設(shè):黏土顆粒小能團成小球, 沙顆粒大不能團成小球)
2. 明確觀察要求和方法,微課演示實驗方法:
① 分別用藥匙取適量沙和黏土放在手心,用滴管滴少量 水潤濕,試著團成小球,觀
9、察現(xiàn)象。
② 用手指分別蘸少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
過一會兒,把白紙豎起抖一抖,觀察痕跡。
3. 組內(nèi)合作,有序觀察,并及時將觀察到的現(xiàn)象記錄在活 動手冊上。
巖石
沙
黏土
特征
團球
涂痕
4?全班交流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
(預設(shè):黏土容易團成小球,沙不容易團成小球;黏土
的痕跡一直在,沙干燥后掉落下來,痕跡不明顯)
5. 提問:為什么沙不容易團成小球,黏土容易團成小球? (引導學生從顆粒大小、顆粒間隙回答)
預設(shè):黏土顆粒小,顆粒間隙小,容易團成小球;沙顆 粒較大,顆粒間隙大,不容易團成小球。
5.追問:如果是顆粒更
10、大的巖石容易團成小球嗎?顆粒 更小的物質(zhì)容易團成小球嗎?并說說推測的理由。(引導學 生從顆粒間隙大小回答)
6. 提問:為什么黏土會在白紙上留下痕跡,而沙則容易掉落 下來。這說明什么?
(預設(shè):黏土顆粒間隙很小,黏性大,會在白紙上留下 痕跡,沙顆粒間隙大,沒有黏性,不會在白紙上留下痕跡。)
7. 小結(jié):沙:顆粒較大,顆粒間隙大,沒有黏性;
黏土:顆粒很小,顆粒間隙小,黏性大。
環(huán)節(jié)三、研討:(預設(shè)8分鐘)
1.思考:大自然中的沙是怎么來的呢? 預設(shè):沙顆粒較大,是由顆粒更大的物質(zhì)(巖石)碎裂 而來。
2. 思考:如果沙碎裂成更小的顆粒,會變成什么呢? (黏土)
3. [PPT
11、出示多張巖石圖片]推測大自然中巖石會如何變 化?
小結(jié):巖石風化碎裂成沙,繼續(xù)風化變成黏土(自然界 的事物在不斷變化)。
七、說板書設(shè)計:
—個好的板書,可以使人一目了然,清晰易懂。
物質(zhì)
巖石
沙
黏土
1. 粗糙
1. 細膩
5.巖石、沙和黏土
1. 粗糙
特征
2. 顆粒大
2. 顆粒較大
3. 顆粒間隙大
2. 顆粒很小
3. 顆粒間隙小
4. 沒有黏性 4. 黏性大
八、反思
本課主要采用眼看、鼻聞、手觸摸、團小球、涂痕等方 法研究巖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實驗中就要仔細觀察,并對 特征做出描述,這時描述要準確、客觀。在比較巖石、沙和
12、黏土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學生從以下幾步進行觀察,把巖石、沙 和黏土放在白紙上,先用肉眼觀察,再用放大鏡觀察;分別聞 一聞巖石、沙和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用手觸摸巖石、沙和 黏土,感覺有什么不同 ;試著分別把潮濕的沙和黏十團成小 球,觀察經(jīng)過多長時間它們能平攤在紙上:用手指分別蘸少 量潮濕的沙和黏土,在白紙上涂痕。在團球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要 求學生帶好一次性塑料手套,倒一下沙或者黏十,然后加水, 在堂心搓成一個球。不少學生發(fā)現(xiàn)沙子搓成球很困難,黏土 卻很容易。這里需要引導學生了解這是因為黏土具有黏性。 另外,涂痕的操作要讓學生了解到黏土涂的痕跡等干了很容 易就留在紙上,但是沙子涂的痕跡,干了以后將紙反過來, 沙子的顆粒很容易掉落,也是因為黏性不同的緣故。因為, 涂抹了痕跡再等紙干,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我又事先做好 了準各,在課上給學生展示,進行補充。
以上是我對《巖石、沙和黏土》這節(jié)課的說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