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5篇匯編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5篇匯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5篇匯編(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孝老愛親模范事跡材料5篇 ! 【篇一】 xx,女,生于1968年8月,xx省xx縣大莊子鄉(xiāng)大莊子村四組農民。 她出生在一戶普普通通的農家,但當她嫁給趙德福這樣一個老人年邁且體弱多病、小叔子癱瘓在床的家庭時,便毫不猶豫的擔起了照顧老人和小叔子的重任,每天為小叔子端水送飯、清理大小便,治愈了褥瘡,學會了理發(fā),為他買了電視機,23年的精心照顧,讓小叔子的生命得以延續(xù)。 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親兄弟 1993年,xx嫁給了趙德福,但婚后的生活并不像一般家庭一樣平靜安詳,不但要照顧老人,更重要的是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小叔子趙得緒。趙得緒13歲時因一氧化碳中毒,搶救不及時加之用藥過量而導致全身癱瘓、大小便失禁,四處求醫(yī)問藥未果,只得回家休養(yǎng)。進了這個家門,xx就默默無聞地承擔起了照顧老人和病人的責任。這個選擇對她來說有著太多的不容易,但她從未退縮過。 起初,因為長期臥床,趙得緒屁股上長有一個碗口大的肉瘡,渾身散發(fā)著陣陣異味。xx卻渾然不顧這些,為了減少臭氣的刺激,治好小叔子身上的肉瘡,她尋遍了方圓幾十里所有的秘方,經(jīng)過長達3年的治療,傷口竟奇跡般愈合了。 她對趙得緒的照顧細致入微,天熱了,就拿枕頭給他墊著后背,天冷了,又給他墊上厚厚的褥子?!皠傞_始的時候,確實感到有些別扭,甚至還有些害怕?!眡x說,一些鄰居曾經(jīng)勸她,趙得緒只是她的小叔子,這些事情不應該由她干,xx卻說“我多做一點,小叔子就活得舒坦點一點,丈夫的兄弟就是我的親兄弟。我不照顧,小叔子就沒有人照顧了?!? 沒有嫂子,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由于整天躺在床上,趙得緒常常唉聲嘆氣、亂發(fā)脾氣。但xx沒有怨言,她善良的心不忍讓肢殘的趙得緒心靈再受傷害。她常常安慰他,“只要我們有一口飯,你就有一口飯吃,你就安心休養(yǎng)吧?!? 趙得緒癱瘓在床連坐起來的能力都沒有,請人上門理發(fā)也很不方便,xx就自己買了推剪幫他理發(fā),現(xiàn)在已經(jīng)駕輕就熟。當年,家里沒幾件像樣的家具,為了給趙得緒解悶,xx一家省吃儉用買來一臺電視機放在趙得緒床邊。漸漸地,趙得緒的愁眉不見了,精神也抖擻了,笑聲也多了。 “我不知道用什么語言來表達對嫂子的感恩,她每天就像照顧小孩一樣照顧我,從不喊一聲累,沒有她,我不可能活到今天?!壁w得緒說,“是她的悉心照料,讓我奇跡般的活到了現(xiàn)在,今年,我已經(jīng)46歲了?!? “一個人一間屋,我深受病痛的折磨又很孤獨,總覺得活著沒什么意思。她看我每天生活在這樣一個小房間里,于是又想方設法把電視機、收音機都放在我觸手可及的地方,她是想讓我對外面的世界也有所了解,讓我開心起來。是她,有了讓我活下去的勇氣和希望。”說到這里,趙得緒眼含熱淚。趙得緒說,現(xiàn)在他的身體好多了,心情也順暢,嫂子也老了,他會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安度晚年,這樣,才不會辜負嫂子23年來的艱辛付出。 只要我還能動,就會堅持照顧好他 女兒趙凱麗親眼見證著媽媽20多年來照顧叔叔的點點滴滴。趙凱麗說:“媽媽對我們兄妹兩人從小就要求比較嚴格,要我們尊重叔叔、關心叔叔。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媽媽就讓我們給叔叔送茶、送飯,天熱了就給叔叔扇風。” 據(jù)趙凱麗介紹,媽媽xx多年勞累,體弱多病,不得不經(jīng)常打針吃藥,又因患有甲亢曾住院。住院前,媽媽都千叮嚀萬囑咐告訴她要照顧好叔叔,并告訴她護理要領。住院期間心里總放不下,每天要打一兩次電話向女兒詢問情況。 “責任成了一種習慣,我們從來不覺得照顧叔叔是一種負擔,有一天我也會接過***接力棒?!壁w凱麗說。 談起xx的事跡,村里沒有人不對其豎起大拇指的。xx的鄰居趙得儉說,xx不僅要照顧小叔子還要下地種田種菜,撫養(yǎng)、教育自己的孩子,但他從來沒有看到xx因此抱怨過,屈服過。她總是笑呵呵地對待每一個人,默默地做好每一件事情。趙得儉感嘆:“說句實在話,我連照顧自己的爹娘都沒她這樣耐得煩。有時候,想想她,我都感到臉紅。” xx的行為感動了當?shù)責o數(shù)干部群眾,她成為大莊子村乃至全鄉(xiāng)人民的“好媳婦”。 現(xiàn)在,xx也漸漸老了,身體也大不如前了。然而,給小叔子趙得緒端飯送水、端屎倒尿仍然是她每天生活的必修課。只是,她的身后多了一群接班人,她的女兒、兒子在她的感召和教育下,正在傳遞著愛的接力棒。但xx并沒有因此而停歇下來,她說:“只要我還能動,我就會照顧好他!我并不覺得苦,我是心甘情愿做這一切的?!?013年xx被評為“xx市十大孝老愛親”模范,她的大愛事跡也被大家廣為流傳! 【篇二】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可是在xx市集美區(qū)灌口鎮(zhèn)田頭村洋坑社,96歲老人陳選臥床五年多,吃喝拉撒全在床上,70歲的兒媳xx始終用心盡孝,每天十多次到床前,為她洗臉梳頭、翻身捶背、噓寒問暖。 陳選是村里最年長的老人,五年多前因病臥床,兒媳xx從那時起一直悉心照顧她。 進入陳選的臥室,最先看到的是緊靠床邊的兩把椅子,其中一把上面放著一些零食。xx說,放椅子是防止老人翻身跌落下床,雖然老人已經(jīng)無法翻身,但還是擔心發(fā)生意外。椅子上有面包、水果,老人伸手可及,這些都是xx精心準備的。 xx每晚11點多睡覺,但因睡眠不好,經(jīng)常睡到凌晨兩點多就醒了,常常到天亮都沒再睡著。清晨起床,她第一件事就是到婆婆的房間看看,為老人洗臉、梳頭。之后,她要煮地瓜稀飯,婆婆每天都要吃一塊地瓜、一個雞蛋。如果有青菜,xx要把青菜煮熟后再切碎,做好后一勺一勺喂婆婆吃。 對xx來說,喂飯不是一件容易事。她的一只手一直會發(fā)抖,已經(jīng)抖了幾十年,一直沒有治愈。給老人喂飯時,為避免稀飯抖落下來,她只好用另一只手握住發(fā)抖的手,才能把飯喂進老人嘴里。 xx操持家務。 為了照顧婆婆,xx從未出過遠門,她沒有坐過動車、飛機、輪船,甚至都很少出門到灌口鎮(zhèn)走走,更別說外出旅游。其實,村里曾多次組織外出旅游,但為了照顧婆婆,她都放棄了。 xx結婚至今已有50年,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從沒紅過臉。年輕時,婆婆發(fā)脾氣,她也不還嘴。長期照顧老人,很多人難免會不耐煩,甚至都沒有好臉色,但xx從來不會。盡管有時她也會遇到煩心事,但她從不在婆婆面前表現(xiàn)出來。婆婆剛臥床時,經(jīng)常會煩躁,但她沒有任何怨言。即使自己身體不舒服,她也堅持照顧婆婆。她每天操持家務,照顧婆婆是重中之重,每天下午5點左右,她還要出門摘菜,再趕回家中。 有一年,xx的眼睛需要做手術,只得住院,老伴一個人忙里忙外。她住在病房里,心里卻一直放心不下婆婆,三天后就急匆匆地要求出院回家。回家后,她一如既往地細心照顧婆婆。 xx給婆婆擦身。 xx孝敬婆婆,三個兒媳也孝敬她、孝敬奶奶。xx很少自己買衣服,身上穿的衣服大都是三個兒媳買的。晚輩受她的影響,經(jīng)常給奶奶購買紙尿褲,回來探望。 xx的體重不足50公斤,而婆婆的體重近65公斤,她想要抱婆婆洗澡或者幫她翻身都是難事。夏天天氣熱,xx擔心老人不舒服,就在老人后背墊上墊子,讓老人側身躺。除了給老人及時換紙尿褲,她還擔心老人身上生褥瘡,每天還要給老人涂抹爽身粉、肚臍粉。房間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沒有任何異味。 xx孝敬老人的事跡在田頭村是出了名的,社區(qū)書院、幸福院的社工經(jīng)常上門為老人服務,小志愿者們也經(jīng)常來看望xx和她的婆婆。孩子們從xx的身上感受孝道文化,并把她當成榜樣。田頭村幸福院負責人王麗雅說,xx孝敬老人的故事很感人,希望她的事跡能傳播出去,讓助老愛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傳播得更廣。 【篇三】 xx的家庭現(xiàn)有兩口人:xx,現(xiàn)年73歲,縣蒙醫(yī)院退休醫(yī)師;楊秀蘭,現(xiàn)年68歲,蒙古族學校退休教師。他們和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只是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事跡,但是全家人遵紀守法,崇尚科學,積極進取、樂于助人,相敬相愛,家庭和諧、溫馨,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一、尊老愛幼,家庭和睦 在他們的家庭里,雖然每個人的年齡、輩分、性格、文化、志趣等都各不相同,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現(xiàn)矛盾沖突,大家能互相體諒,尊老愛幼、民族平等、寬容謙讓,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關愛的文明家風。他們2001年入住巴音路3號樓以來,一直與身邊的鄰居和社區(qū)居民們和睦相處。特別是在多民族居住的社區(qū)內,始終保持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他和妻子每天細心照料和關心著家里臥病在床的92歲高齡的婆婆,直到婆婆沒有怨言的安詳離去。還要看管孫子,又要給上班的子女們做飯,因此,這兩位退休老人的一天變的很忙碌。除了要關心和照料自己的家人以外,他們同樣的關心和幫助著鄰里和周邊的居民及老人們。 二、鄰里團結,互相幫助 他們都是共產黨員,兩個兒子也是政府機關干部,他們都熱愛學習,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待人熱情有禮。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積極維護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嚴格遵紀守法,沒有參與黃、賭、毒等違法活動,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從來沒有為了個人利益而收受賄賂、以權謀私;家庭成員守廉、助廉、倡廉意識也特別強。 xx是一位蒙醫(yī)專家,雖然他已經(jīng)退休,但每天有很多患者來看病,很多時候他都顧不上休息,對那些老、弱、病殘者他都會親自來到家里看病,但從未收取過任何就診費用,都是義務看病。在退休后,他還一如既往的研究著蒙古醫(yī)藥科學,并把自己多年來的臨床驗證撰寫成供青年醫(yī)生參考的資料,這些資料對我縣蒙古醫(yī)藥的發(fā)展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去年他又寫了《xx蒙古族自治縣蒙醫(yī)藥志》一書。 他們常常自覺主動地打掃走道、樓梯的衛(wèi)生,使走道和大院里的衛(wèi)生特別干凈;老人說:“院里干凈了,大家心情也就高興了”。走道里的燈時常會壞,為了使大家晚上出入方便,他們經(jīng)常去更換燈泡,雖然對這兩位老人來說這也是不簡單的工作,但他們從未間斷過;有的時候鄰居家忘了帶鑰匙,進不了屋,兩位老人會請他進來坐或打電話(給他家人),等家人回來;他們住的樓房前沒有曬被、褥的架子,兩位老人親自找了些鐵絲、木棒等,立起了供大家曬被褥的架子;因為旁邊有停車場,多次把拉鐵絲的樁子撞倒了,他又主動去修好;冬天下大雪時,他們會主動的將雪掃干凈,給居民帶來了方便,雖然件件是小事,卻受到居民們的贊揚,好多居民說:“還有這樣的好心人”,“為大家辦了好事”,受到了居民們的好評,就是這樣,默默無聞、一點一滴的關懷和幫助感化著周邊的居民們,在這片轄區(qū)內形成了民族團結友愛、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圍。 三、崇尚科學,倡導文明 他們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學,能夠勤儉持家,科學理財,合理消費。注重環(huán)保,能自覺凈化、綠化、美化生活環(huán)境。家人根據(jù)自己的年齡、愛好、時間參加各種健康的文體活動:夫妻經(jīng)常溝通感情、探討教育孩子的方法,增進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由于他們平時崇尚文明、嚴于律己、寬于待人、互相尊重、關愛,講責任講義務,培養(yǎng)良好的家風,因此,形成一個溫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在社區(qū)內說到尊老愛幼的好人,誰都會想起熱格德勒這位樸實的老中醫(yī),他用自己的一生譜寫著中華民族被稱為禮儀之邦的美好樂章,促進社會和諧是他們這個家庭行動的宗旨。因此,在鄰里之間、兒女之間、親朋好友之間都起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互敬互愛的學習作用。熱格德勒家庭,曾多次被評為“五好家庭”、“好家長”等榮譽。 風風雨雨40載,xx,楊秀蘭夫妻舉案齊眉、相濡以沫,共同走向幸福的康莊大道。這不僅是一個家庭互相學習、互相包容、共同進步的寫照,也是社會主義民族大家庭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支持、共同進步、崇尚美好的道德修養(yǎng)的真實寫照。 【篇四】 提起xx,紫荊花園小區(qū)的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一邊夸贊她是難得的好媳婦,一邊又對她家遭遇的不幸表示同情。 2010年的一場意外,46歲的王進強腦干出血,逐漸變成了植物人,蘇醒的概率只有1%。幸運的是,比他小四歲的妻子xx仍然不離不棄,一邊悉心照料丈夫,一邊供養(yǎng)著上大學的女兒,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但上天并沒有因此而感動,生活也并沒有出現(xiàn)奇跡,2015年11月,xx在醫(yī)院陪護丈夫的時候查出自己得了乳腺癌,如此的打擊下,她想的最多的不是自己而是“我的老公誰來照顧”?! 一場變故,丈夫成了植物人,柔弱肩膀挑起家庭重擔。 王進強一家是肅州區(qū)富康路社區(qū)紫荊花園一號樓四單元302號的一戶普通居民,丈夫王進強原是xx供電所的一名職工,妻子xx是一名家庭婦女,早在多年前就已下崗待在家里,操持家務,照顧著丈夫和女兒的生活,一家人日子過得平淡幸?!? 2010年6月王進強突發(fā)腦干出血,當時因搶救及時,出血量不大,病情得到了控制,但留下了后遺癥,那就是失去平衡,只要一站起來整個人就左搖右晃,根本站不住。隨后xx又陪丈夫去北京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治療,經(jīng)治療后,王進強有些起色,漸漸會走路了。從北京回來之后的將近三年時間,xx每天陪同王進強在外面鍛煉,走路,進行腿部活動。就這樣,王進強的后遺癥已經(jīng)不是很明顯,走路雖說和正常人還是有區(qū)別,但基本的行走和上下樓梯等都可以自己獨立完成了。 2190多個日夜,6年如一日,有丈夫在才是真正的家。 就在全家人覺得生活又向他們展開微笑的時候,2014年3月4日的中午,王進強突感頭部不適,再次被送進醫(yī)院,經(jīng)CT確定為腦干再次出血,立即送入了ICU(重癥監(jiān)護室)進行搶救。這次王進強沒能那么幸運,出血不止,陷入了昏迷狀態(tài),有醫(yī)學常識的人都知道,腦干是人腦的生命中樞,但同時也是公認的手術禁區(qū)。不可以進行手術治療只可以保守治療,王進強出血不止,壓迫神經(jīng)已然沒有了呼吸,醫(yī)院采取了上呼吸機維持他的生命。 外地求學的女兒王琰接到通知后返回家中,在ICU看到父親嘴里插著呼吸機,頭上都是各種管子,面容枯槁,王琰立刻崩潰了,她怎么也沒有想到,漸漸好轉的父親怎么忽然之間又會變成這樣。醫(yī)生明確的告訴他們,王進強只有1%的蘇醒概率,就算救過來了,以后也是植物人狀態(tài),家庭還要背負很多經(jīng)濟方面的問題,最后結果就是人財兩空。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女兒王琰不知所措,抱著xx痛哭不止。xx也感覺天都塌下來了,生活沒了希望。但是她沒有絲毫猶豫,只是請大夫全力搶救丈夫。過了3天,王進強的呼吸回來了,呼吸機慢慢的撤了下來,全家人懸著的心暫時放下來了,又經(jīng)過半個月的搶救,王進強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 之后王進強一直在醫(yī)院接受治療,同年6月王進強又被發(fā)現(xiàn)腦積水,需要做腦積水分流術,轉院去了嘉峪關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進行手術,直到做完手術回到家里,已經(jīng)是10月份了。王進強住了長達8個月之久的醫(yī)院,xx也不分晝夜的陪護在丈夫身邊8個月,此時的xx因為長期操心勞累,人瘦了一整圈,頭發(fā)也變得花白一片。 再難,不讓家散掉。只要丈夫有口氣,就會一直照顧下去! 出院后的王進強已被確認為植物人狀態(tài),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一切都靠xx伺候。每天早晨,xx起床之后顧不上梳洗,先給丈夫喂藥,他自己不會吃,全靠下的胃管用注射器注射進去,給丈夫喂完藥之后再去給他做早飯,再用攪拌機打成米糊狀給丈夫注射進去,然后進行擦洗工作,洗臉刷牙剃胡子,洗手洗腳這些都是每天早晨的日常工作,做完這些之后再去自己進行簡單洗漱工作,然后出門采購,買菜回來以后11點要給王進強喂牛奶,之后就是進行午飯的準備,xx害怕吃的不營養(yǎng)對丈夫恢復不好,所以給他的午飯和晚飯都是以各種肉湯為主,里面放各種各樣的新鮮蔬菜做好之后打碎喂下去,雞湯魚湯羊肉湯每天不會重樣,讓王進強吃完之后她再簡單給自己做點飯。下午3點還要給王進強喂一些蜂蜜水,5點喂自己打的鮮榨果汁。之后又要進行晚飯,等到吃完飯后開始給王廷強活動筋骨。 病人長期臥床不做活動肌肉會萎縮,xx不要王進強那樣,她總覺得丈夫還有蘇醒站起來的一天,所以天天堅持做活動,還買了針灸穴位圖掛在墻上,每天看著書給王進強按壓刺激神經(jīng),晚上11點要給丈夫喂酸奶助消化,半夜起來還要給他不定時的喂水喂藥,加上每天固定的兩個小時翻身一次,xx光每天晚上就要起夜3次,給丈夫翻身。 王進強的胃管每個月需要更換一次,由于各種原因,醫(yī)院不派人來換胃管了。沒辦法,xx根據(jù)網(wǎng)上視頻和以前看護士們換胃管的過程學習,現(xiàn)在每個月他來給丈夫換胃管,好多人都很佩服。最難完成的還是丈夫3-4天一次的排便,躺在床上的王進強什么都不知道,全靠妻子幫助他完成排便,如果便秘,xx就用手一點點的把大便摳出來。去過王進強家的人都知道xx照顧丈夫的細致和周到,家里沒有一點異味,王進強全身也都很干凈,這都源于每天xx的付出,有時候去醫(yī)院,醫(yī)務工作者都不相信王進強臥床這么久了,說他看起來氣色很好,也吃的好,身體看起來很好,這一切都源于xx的奉獻。 接二連三的打擊,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很多人讓xx放棄,但是xx聽不進去,她就這么日復一日的堅持著,這個信念就這樣又支撐了她兩年,到2015年11月15日,王廷強半夜再次不對勁,渾身冒汗被送進醫(yī)院發(fā)現(xiàn)是腸梗阻,在醫(yī)院期間xx突感不適,一檢查確診為乳腺癌,需要立刻手術,xx做了手術,切除了一側乳房,這對一個女人來說是多大的痛苦,可就在這種情況下xx想的最多的還是丈夫,想著以后自己再也照顧不了王進強,他怎么辦?接下來xx還要進行6次化療,而且以后不可以再干重活了,照顧王廷強更不可以。以后的路要怎么走?xx的心碎了……,她一直堅信只要她努力,一定會發(fā)生奇跡,王進強有一天能蘇醒過來! 【篇五】 他,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清晨邁著蹣跚的步伐送孫子上學、給老伴買早點,緊接著又匆忙趕到市場,為家人精心挑選一天的食材,隨后又要操持家務,晚飯后還要輔導孫子寫家庭作業(yè),安頓全家人歇息。貌似這樣的生活對每個家庭來說都很正常和平淡,然而他的家庭背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 他叫xx,今年76歲,是一名已有55年黨齡的退休老教師。兩鬢斑白的他,理應正是享受天倫之樂之時,然而上天并沒有眷顧這位慈祥的老人。癱瘓在床的老伴、智力障礙的兒子、精神殘疾的兒媳、還有智力殘疾的孫子,都需要他的照顧,他是妻子的一片天、兒子兒媳的避風港、孫子的保護傘,家里的所有責任都落在他一個人的肩上,但他依然坦然面對,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逼退,反而更加鏗鏘有力的向前邁進。 父愛如山,舔犢情深 1968年5月馬老的小兒子馬建軍出生,原本以為會給這個普通的工薪家庭帶來更多的驚喜與歡樂。然而,好景不長,漸漸地馬老發(fā)現(xiàn)進入小學的兒子,智力明顯不如其他同齡的孩子。從此,他開始了一邊上班、一邊帶著兒子四處求醫(yī)的艱辛歷程。48年如一日的陪伴、守護著兒子,傾注了作為父親的所有心血,馬老也從不足而立之年的小伙子到即將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對兒子的舐犢之情始終如一,48年的時光似乎奪取了他的“自由”,他用48年的時光每天陪兒子穿衣、吃飯、睡覺等一些生活瑣碎之事。兒子漸漸長大,為了兒子以后的生活,馬老又開始四處奔波,為兒子的婚事勞心勞力。2002年,經(jīng)人介紹兒子與同鄉(xiāng)姑娘蒲玉琴喜結良緣,但患有“精神殘疾”,馬老說:“一開始他就知道兒媳有缺陷,但他覺得這樣對于兒子來說也許是最好的歸宿”。2003年小孫子xx出世,當一家人還沉浸在三世同堂的喜悅與歡樂中時,不幸再次降臨到這個原本就“支離破碎”的家庭,送進幼兒園的孫子智力明顯跟不上班上的同齡孩子,老師建議盡快帶孩子進行全面檢查,當拿到檢查單的那一剎那,馬老整個人癱坐在了地上,“先天性智力殘疾”的字跡深深的刺痛了這位老人的心,那一刻,始終堅強的老人落淚了……從此馬老的身上就又多了一份照顧孫子的責任,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孫子一天天長大了。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就會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手牽著手向學校的方向前行著。下午放學他總是第一個來到校門口等待著孫子放學回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勞累了一天的馬老還要陪著孫子一起開始當天的家庭作業(yè)。盡管這樣,馬老卻從未放棄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就這樣陪著孫子走過了13個春夏秋冬。 伉儷情深,無微不至 2012年10月的一天,原本健康、開朗的老伴劉治蘭阿姨,突然出現(xiàn)無法行走、雙手不停顫抖的癥狀,馬老帶著老伴輾轉多家醫(yī)院,但最終醫(yī)生都以“肌無力,無法醫(yī)治”勸她回家修養(yǎng),面對這樣的變故,無疑是雪上加霜。由于病魔的襲來,老伴的脾氣變得越發(fā)的古怪,稍有不順心就大發(fā)脾氣,這時的馬老總是耐心的開導老伴哄她開心。每天照顧老伴起床、穿衣、洗漱已然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遇到老伴身體不適時,便將飯菜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喂給老伴。睡覺前還要給老伴揉捏麻木的雙腿,他說“辛苦是辛苦了點,但只要老伴晚上能夠睡的踏實一點,這點辛苦不算什么?!崩习楹蛯O子平常最喜歡吃的面食當屬餃子,為了能給他們解解饞,兒媳蒲玉琴因身體的原因,連平時的拉面沒他的幫忙也無法獨立完成,馬老總是忙前忙后為家人做好可口的飯菜。為了能讓老伴下地走路,馬老四處打聽尋醫(yī)問藥,聽說了一種叫“肽藻蛋白粉”的營養(yǎng)品效果不錯,但是很貴,馬老說:“貴點沒關系,只要能讓老伴下地走路,花再多的錢都值得”,馬老用自己每月微薄的退休金,堅持給老伴購買,在他的精心照顧下,臥床多年的劉阿姨竟奇跡般的下床,慢慢的移步走路了。 盡其所能,發(fā)揮余熱 盡管生活的重擔就像大山一樣壓在了馬老的雙肩,但他卻始終如一,用自己坦蕩、博大的胸懷,呵護者身邊的每一位親人。不僅如此,身為社區(qū)兩委班子成員,第一樓院黨小組組長的他,在困難面前從未低頭,面對工作更是一絲不茍!他經(jīng)常這樣說“是黨培養(yǎng)了我,雖然我現(xiàn)在退休了,但是人退思想不能退”。社區(qū)成立不久,他就主動到社區(qū)領任務,并積極參加了社區(qū)黨員先鋒志愿隊,成為了社區(qū)居民的“熱心人”。蘭新社區(qū)居民住宅樓大多是散居樓院,上下水管道老化,下水堵塞外溢情況時有發(fā)生,每到這個時候,他總是帶頭挨家挨戶做好住戶的協(xié)調工作。為了能讓大家的居住環(huán)境更加干凈整潔,馬老總會抽空和大家一起清掃樓院巷道的衛(wèi)生。看到樓棟院內凹凸不平,他總會自己出錢買兩袋水泥,與幾位年輕人共同出力,將原樓院內地坪鋪設的平整而美觀,給居民的出行帶來了方便。人人都說他是“活雷鋒”,可馬老卻笑著說:“給別人方便也是給自己方便”。 愛是無私的,奉獻是神圣的。偉大的祖國需要我們奉獻,火熱的生活需要我們奉獻。讓我們擎起希望的火炬,正如馬老劈風斬浪,相信明天的陽光依舊燦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孝老愛親 模范 事跡材料 匯編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820124.com/p-125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