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1(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一、編制依據(jù) 序號 名稱 編號 1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guī)范》 GB50496-2009 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 GB50204-2002(2011年版) 3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術規(guī)程》 JGJ/T10-2011 4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guī)程》 JGJ/T104-2011 5 《建筑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 GB50300-2013 6 《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guī)程》 JGJ 107-2010 7 《通用硅酸鹽水泥》 GB175-2007 8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及檢驗方法標準》 JGJ 52-2006 9 《用于水
2、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 1596-2005 1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 GB/T 18046-2008 11 《混凝土外加劑》 GB 8076-2008 12 《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 GB 50119-2013 13 《混凝土用水標準》 JGJ 63-2006 14 《預拌混凝土》 GB/T 14902-2012 15 《建筑施工手冊》 第五版 16 設計施工圖紙 二、工程概況 1、大體積混凝土概念:混凝土結構構件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
3、產(chǎn)生的混凝土。預計混凝土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大于25℃,即按大體積混凝土考慮。大體積混凝土結構中,由于結構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釋放的水化熱會產(chǎn)生較大的溫度變化和收縮作用,由此形成的溫度收縮應力導致混凝土產(chǎn)生裂縫,因此本工程將采取針對性措施對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進行重點控制。 2、本工程承臺基礎底板、集水坑、電梯坑位置的基礎底板的厚度尺寸均大于1m,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其中大部分樁承臺的基礎底板厚度為1450mm,部分電梯基坑遇基礎承臺時尺寸達3600mm×3275mm×3450mm,此區(qū)域混凝土施工均屬于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三、工程重點和關鍵技術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
4、的施工要點之一,本工程將從混凝土的原材選擇和優(yōu)化配合比、混凝土施工組織、混凝土的供應、澆筑、振搗、測溫、防裂控溫養(yǎng)護等方面采取先進的施工技術和措施來確?;炷恋氖┕べ|(zhì)量。具體見下表所示。 序號 重點 關鍵技術 1 混凝土原材料選擇與配合比設計 混凝土原材料選擇與配合比設計技術,通過配合比優(yōu)化,減少水泥用量,控制絕熱溫升 2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組織 本工程施工現(xiàn)場場地狹小,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一次性澆筑量大, 施工組織難度大,本工程將合理組織安排混凝土施工,保證混凝土連續(xù)澆筑,確保施工質(zhì)量 3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 采取技術措施對混凝土泵送、澆筑、振搗等進行控制 4
5、控制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 采取混凝土養(yǎng)護控溫技術,保證混凝土質(zhì)量 四、大體積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制備和運輸 1、一般規(guī)定 1)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除應符合工程設計所規(guī)定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抗?jié)B性、體積穩(wěn)定性等要求外,尚應符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特性的要求,并應符合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絕熱溫升值的要求。 2)大體積混凝土的制備和運輸,除應符合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的要求外,尚應根據(jù)預拌混凝土運輸距離、運輸設備、供應能力、材料批次、環(huán)境溫度等調(diào)整預拌混凝土的有關參數(shù)。 2、原材料 1)配制大體積混凝土所用水泥的選擇及其質(zhì)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所用水泥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
6、標準《通用硅酸鹽水泥》GB175-2007的有關規(guī)定,當采用其他品種時,其性能指標必須符合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 (2)應選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天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40kJ/kg,7d天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70kJ/kg。 (3)當混凝土有抗?jié)B指標要求時,所用水泥的鋁酸三鈣含量不宜大于8%; (4)所用水泥在攪拌站的入機溫度不應大于60℃。 2)水泥進場時應對水泥品種、強度等級、包裝或散裝倉號、出廠日期等進行檢查,并應對其強度、安定性、凝結時間、水化熱等性能指標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標進行復檢。 3)骨料的選擇,除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普
7、通混凝土用砂、石質(zhì)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 52-2006的有關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細骨料宜采用中砂,其細度模數(shù)宜大于2.3,含泥量不大于3%; (2)粗骨料宜選用粒徑5~31.5mm,并連續(xù)級配,含泥量不大于1%; (3)應選用非堿活性的粗骨料; (4)當采用非泵送施工時,粗骨料的粒徑可適當增大。 4)粉煤灰和?;郀t礦渣粉,其質(zhì)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2005和《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郀t礦渣粉》GB/T 18046-2008的有關規(guī)定。 5)所用外加劑的質(zhì)量及應用技術,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2
8、008、《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50119-2013和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規(guī)定。 6)外加劑的選擇符合下列要求: (1)外加劑的品種、摻量應根據(jù)工程所用膠凝材料經(jīng)試驗確定; (2)應提供外加劑對硬化混凝土收縮等性能的影響; 7)拌合用水的應用自來水供應,質(zhì)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混凝土用水標準》JGJ63-2006的有關規(guī)定。 8)鋼筋混凝土摻用氯鹽類防凍劑時,氯鹽參量不得大于水泥質(zhì)量的1.0%。摻入氯鹽的混凝土應振搗密實。 3、配合比設計 1)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設計,除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范》JGJ 55-2011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采用混凝土
9、60d或90d強度作為指標時,應將其作為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依據(jù)。 (2)所配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到澆筑工作面的坍落度不宜低于160mm。 (3)拌和水用量不宜大于175kg/m3。 (4)粉煤灰摻量不宜超過膠凝材料用量的40%;礦渣粉的摻量不宜超過膠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和礦渣粉摻合料的總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膠凝材料用量的50%。 (5)水膠比不宜大于0.55。 (6)砂率宜為38~42%。 (7)拌合物泌水量宜小于10L/m3。 2)在混凝土制備前,應進行常規(guī)配合比試驗,并應進行水化熱、泌水率、可泵性等對大體積混凝土控制裂縫所需的技術參數(shù)的試驗;必要時其配合比設計應當通過試泵送
10、。 3)在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時,應根據(jù)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溫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備時粗細骨料和拌和用水及入模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 4、制備和運輸 1)混凝土的制備量與運輸能力滿足混凝土澆筑工藝的要求,并應用具有生產(chǎn)資質(zhì)的預拌混凝土生產(chǎn)單位,其質(zhì)量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預拌混凝土》GB/T 14902-2008的有關規(guī)定,并應滿足施工工藝對坍落度損失、入模坍落度、入模溫度等的技術要求。 2)制備預拌混凝土的工程,應符合原材料、配合比、材料計量等級相同,以及制備工藝和質(zhì)量檢驗水平基本相同的原則。 3)混凝土拌合物的運輸應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輸車應具有防風、防曬、防雨和防寒設施。
11、 4)攪拌運輸車在裝料前應將罐內(nèi)的積水排盡。 5)攪拌運輸車的數(shù)量應滿足混凝土澆筑的工藝要求。 6)攪拌運輸車單程運送時間,采用預拌混凝土時,應符合國家現(xiàn)行標準《預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的有關規(guī)定。目前施工現(xiàn)場所采用的攪拌站,每家從發(fā)車到抵達現(xiàn)場共用40分鐘,滿足要求。 7)攪拌運輸過程中需補充外加劑或調(diào)整拌合物質(zhì)量時,宜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當運輸過程中出現(xiàn)離析或使用外加劑進行調(diào)整時,攪拌運輸車應進行快速攪拌,攪拌時間應不小于120s; (2)運輸過程中嚴禁向拌合物中加水。 8)運輸過程中,坍落度損失或離析嚴重,經(jīng)補充外加劑或快速攪拌已無法恢復混凝土拌和物的
12、工藝性能時,不得澆筑入模。 5、混凝土廠家選擇 質(zhì)量控制水平及供應能力是選擇攪拌站的依據(jù),單位時間內(nèi)的供應能力不低于工程需要量的1.2倍?;A底板施工采用跳倉法施工,跳倉法最大分塊尺寸不宜大于40m,基礎底板平均厚度為0.9m,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最大為1440m3,每小時提供量不小于120 m3?,F(xiàn)場混凝土由8家混凝土攪拌站供應,每家混凝土供應量均滿足現(xiàn)場需求。以中凝佳業(yè)混凝土有限公司為例:該公 司有兩套180m3/h的攪拌機組,每臺機實際產(chǎn)量可達110m3/h,滿足現(xiàn)場施工需求。 五、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準備,內(nèi)容見下表所示。 序號 技術準備
13、 1 施工方案編制 通過熱工計算,確定混凝土入模溫度以及對材料加熱或降溫的措施。 確定混凝土運輸和澆筑方案,制定混凝土的保溫保濕方案。 明確對混凝土的測溫方案。 組織分級技術交底,包括施工方案和設計規(guī)范確定的混凝土澆筑平面布置、澆筑方向、操作要點、施工注意事項及混凝土施工質(zhì)量、安全、工期、文明施工等要求。 2 商品混凝土性能要求 混凝土坍落度:出機坍落度18cm~20cm,到施工現(xiàn)場出罐混凝土坍落度16cm±2cm; 混凝土凝結時間:初凝12h~14h,終凝15h~18h; 2、設備材料配置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采用機械化施工,以加快施工進度,因此大體積混凝土泵送選用汽
14、車泵與車載泵相結合的形式。本工程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澆筑以汽車泵為主,車載泵為輔配合泵送。 1)汽車泵:本工程基礎底板澆筑時以汽車泵澆筑為主,理論澆筑方量120m3/h,考慮各種因素,取實際澆筑60m3/h。因基礎澆筑時為分倉澆筑,故每個分塊可選用不同廠家供應的混凝土。臂架式混凝土泵車沿著基坑四周澆筑,泵車澆筑混凝土效率高,整車性能結構先進,工作穩(wěn)定性好,泵送系統(tǒng)排量大,泵送平穩(wěn),無沖擊,適用于各種建筑工程中的泵送混凝土施工。 2)混凝土車載泵:本工程共采用2臺車載泵輔助施工,理論澆筑方量80m3/h,考慮各種因素,取實際澆筑40m3/h。 3)布料機:本工程選擇HGY13和HG15型布
15、料機,在操作內(nèi)徑內(nèi),能比較靈活自如的澆筑混凝土。其自身較為輕便,能靈活移動,目前整個工程共布置2臺布料機,地下室三層開始施工時,根據(jù)施工作業(yè)面增加相應布料機及車載泵。當混凝土澆筑時,由塔吊吊至澆筑基礎底板部位,固定后使用,不用時放置于地面。 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勞動力安排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是本工程重要施工部位,為此必須慎重選擇具有較高素質(zhì)、作風過硬的施工隊伍承擔本工程施工任務,并作好資質(zhì)把關,勞務及安全等合同簽訂,入場教育,特殊工種持證上崗和思想動員等充分準備。 1)混凝土澆筑需配備的勞動力包括有 (1)大體積基礎底板勞動力配備: 混凝土拆接泵管工、攤鋪工、振動棒操作工、混凝土面收光
16、抹面工、卸料工、鋼筋維護工、模板維護工、預留預埋件維護工、力工等,另外配備水工、電工、機械工、抽水工等。 (2)混凝土澆筑操作人員按10~15人/泵考慮。目前南側臨街商業(yè)區(qū)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高峰時,至少需要2臺混凝土汽車泵同時進行泵送,同時特殊區(qū)段配備車載泵和塔吊調(diào)運輔助,由于混凝土連續(xù)進行澆筑,為確保工效,必須分班進行施工。整個工程底板澆筑高峰時需混凝土勞動力118人,具體勞動力組織見下表所示。 序號 工種 班組數(shù) 每班人數(shù) 合計 1 混凝土工 6 15 90 3 抹灰工 2 3 6 5 木工 2 3 6 6 鋼筋工 2 3 6 7
17、養(yǎng)護工 2 1 2 8 指揮 3 2 6 11 電工 2 1 2 13 合計 118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管理人員安排,見下表所示。 序號 管理職責 值班時間(白班) 值班時間(夜班) 1 施工總指揮 1人 2 現(xiàn)場協(xié)調(diào) 2人 2人 3 質(zhì)量負責 2人 4 質(zhì)檢員 2人 2人 5 試驗員 1人 1人 6 測溫記錄 1人 1人 7 標高、軸線測量 1人 1人 8 現(xiàn)場臨電 1人 1人 六、大體積混凝土場內(nèi)運輸及施工流程安排 1、場內(nèi)運輸 本工程由于受周邊交通的限制,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運
18、輸車輛出入受制約,且因受場地限制,混凝土車輛停放地窄。此外工程正處于土方開挖過程中,夜間混凝土施工受到嚴重制約。因此本工程交通規(guī)劃及其重要。 根據(jù)安排,每個分倉采用2輛汽車泵或1臺汽車泵加1臺車載泵配合進行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每小時澆筑最大量約100m3(取汽車泵每小時實際最大澆筑量為60m3),每個施工區(qū)段澆筑時間約14小時。為保證場內(nèi)交通流暢,需規(guī)劃交通流向,建立場內(nèi)外通訊聯(lián)絡系統(tǒng),并設專人進行場內(nèi)外交通指揮。根據(jù)場外交通情況及場內(nèi)澆筑速度隨時調(diào)整攪拌站出料速度。 2、施工流程安排 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面積較小,大體積混凝土與基礎底板一起澆筑施工,分層澆筑,每次澆筑施工厚度400
19、mm,保證模板的安全性。施工區(qū)段按照圖紙所示后澆帶位置留設施工縫。東側分五個施工流水段,西側分五個施工流水段,采用跳倉法由東向西澆筑。 七、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1、一般規(guī)定 1)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采用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施工,見下圖所示。 2)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設置水平施工縫時,除應符合設計要求外,尚應根據(jù)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溫度裂縫控制的要求、混凝土的供應能力、鋼筋工程的施工、預埋管件安裝等因素確定其間隙時間?;A承臺先澆筑下沉部位的混凝土,然后同基礎底板一起澆筑;電梯基坑、集水坑遇基礎承臺位置整體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完成后間隔不得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 3)大
20、體積混凝土的施工宜規(guī)定合理的工期,在不利氣候條件下應采取確保工程質(zhì)量的措施。避開中午天氣過熱的情況,同時大風及雨天時盡量避免澆筑施工。 2、模板工程 1)大體積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系統(tǒng)除應按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驗算外,同時還應結合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方法進行保溫構造設計。 2)模板和支架系統(tǒng)在安裝、使用或拆除過程中,必須采取防傾覆的臨時固定措施。 3)后澆帶或跳倉法留置的豎向施工縫,宜用鋼板網(wǎng)、鐵絲網(wǎng)或小木板拼接支模,也可用快易收口網(wǎng)進行支擋。 4)大體積混凝土的拆模時間,應滿足國家現(xiàn)行有關標準對混凝土的強度要求,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應大于20℃;當模板作
21、為保溫養(yǎng)護措施的一部分時,其拆模時間應根據(jù)本規(guī)范規(guī)定的溫控要求確定。 5)大體積混凝土有條件時宜適當延遲拆模時間,拆模后,應采取預防寒流襲擊、突然降溫和劇烈干燥等措施。 3、大體積混凝土的泵送 1)泵管鋪設:堅持“路線短、彎道少、接頭嚴密”的原則。 2)在混凝土泵送前,先用適量的水濕潤泵車的料斗、泵車及管道等與混凝土接觸部分,經(jīng)檢查管路無異常后,再用1:1水泥砂漿進行潤滑壓送。 3)開始泵送時,泵機宜處于低速運轉狀態(tài),轉速為500~550r/min。要注意觀察泵的壓力和各部分工作情況,輸送壓力一般不大于泵主油缸最大工作壓力的1/3,能順利壓送后,方可提高到正常運轉速度。 4)泵送混
22、凝土工作應連續(xù)進行,當混凝土供應不足或運轉不正常時,可放慢壓送速度,以保持連續(xù)泵送。慢速泵送時間,不超過從攪拌到澆筑完畢的允許延續(xù)時間。 5)當遇到混凝土壓送困難,泵的壓力升高,管路產(chǎn)生振動時,不要強行壓送,應先對管路進行檢查,并放慢壓送速度或使泵反轉,防止堵塞。當輸送管堵塞時,可用木槌敲擊管路,找出堵塞管段,將混凝土卸壓后,拆除被堵管段,取出堵塞物,并檢查其余管路有無堵塞,若無堵塞再行接管。重新壓送時,先將空氣排盡后,才能將拆卸過的管段接頭夾箍擰緊。 6)泵送過程中,應注意料斗內(nèi)混凝土保持不能低于料斗上口200mm。如遇吸入空氣,應立即使泵反向運轉,將混凝土吸入料斗排除空氣后,再進行壓送
23、。 7)在泵送混凝土過程中,看泵送中斷時間超過30min或遇壓送困難時,混凝土泵應做間隔推動,每4min~5min進行4個行程的反轉,以防止混凝土離析或堵塞。 8)為了保證攪拌的混凝土質(zhì)量,防止泵管堵塞,喂料斗處必須設專人將大石塊及雜物及時檢出。 4、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 1)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工藝應并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混凝土的澆筑厚度應根據(jù)所用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確定,整體連續(xù)澆筑時宜為300mm~500mm。 (2)整體分層連續(xù)澆筑,應縮短間歇時間,并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層間最長的間歇時間不應大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炷恋某跄龝r間應通過試驗
24、確定。當層間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層面應按施工縫處理。 (3)混凝土澆筑宜從低處開始,沿長邊方向自一端向另一端進行。當混凝土供應量有保證時,亦可多點同時澆筑。 (4)混凝土宜采用二次振搗工藝。 2)在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受力鋼筋、定位筋、預埋件等移位和變形,并及時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泌水。 3)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 5、大體積混凝土振搗 混凝土振搗是震動器產(chǎn)生一種快速震動,并傳遞給新拌混凝土,引起混凝土拌合物松散堆聚結構的迅速破壞,松散結構賴以形成的內(nèi)摩阻力急劇減少,在震動器的作用半徑內(nèi),新拌混凝土出現(xiàn)暫時的液化,混凝土變得不穩(wěn)定,在重
25、力的作用下落下、流動、沉實,最終流滿整個模板。為便于理解,可以假設混凝土震動分成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混凝土拌合物的下陷、流平與沉實,第二階段為排除混凝土內(nèi)的誘導空氣,實際上這兩個階段是同時進行的。排除空氣在靠近震動器的部位進行,沉實震平則在較遠的部位完成,較遠部位的震實過程也包含部分排隊空氣。第一階段完成時,堆聚狀松散結構基本消除,混凝土表面已基本水平,混凝土拌合物類似懸浮大量粗集料的重質(zhì)液體。然而砂漿中仍含有百分之幾的氣泡,當震動繼續(xù)進行時這些氣泡便陸續(xù)升至混凝土表面。大氣泡具有較大的漂浮性比較容易逸出,震動應繼續(xù)進行直到氣泡已基本逸出,表示搗實完畢,但想排除全部氣泡是不可能的,普通混凝
26、土的空氣含量約為1%~2%。 以上觀點表明,混凝土的振搗不僅可使混凝土密實,還可以消除混凝土內(nèi)部的絕大多數(shù)氣泡,因此合理有效的振搗措施可以部分的確保大體積混凝土“內(nèi)實外光”的效果,在施工澆搗過程中應做好如下控制: 1)混凝土振搗采用振動棒振搗,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抽動,均勻振搗,插點要均勻排列,振動器插點要均勻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錯式”的順序移動,見下圖所示,但不能混用。插點間距為300mm~400mm ,插入到下層尚未初凝的混凝土中約50mm~100mm,振搗時應依次進行,不要跳躍式振搗,以防發(fā)生漏振。每一振點的振搗延續(xù)時間30秒,使混凝土表面水分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xiàn)氣泡、表
27、面泛出灰漿為止。 2)每臺泵車進料量要及時反映到調(diào)度室,按澆搗總量及時平衡攪拌車進入各泵位,基本做到澆搗速度相同,齊頭并進。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時,為使混凝土振搗密實,每臺混凝土泵出料口配備4臺振搗棒,3臺工作,分三道布置。第一道布置在出料點,使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第二道布置在坡腳處,確保混凝土下部密實,第三道布置在斜面中部,在斜面上各點要嚴格控制振搗時間、移動距離和插入深度,見下圖所示。 3)二次振搗是解決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沉縮裂縫的最好方法和必由之路,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第二次振搗,二次振搗間歇時間為40~60分鐘,在加有緩凝劑的混凝土中可適當延長,控
28、制在1.5h~2.5h范圍內(nèi),但同時應防止過振、振動器觸碰模板等不利現(xiàn)象。 6、大體積混凝土表面處理 板大體積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漿較厚,應仔細處理?;炷帘砻嫣幚碜龅健叭龎喝健?。首先按面標高用煤撬拍板壓實,長刮尺刮平;其次初凝前用鐵滾筒數(shù)遍碾壓、滾平;最后,終凝前用木抹子拍抹壓實、整平,以閉合混凝土收縮裂縫。 7、大體積混凝土的養(yǎng)護 1)大體積混凝土應進行保溫保濕養(yǎng)護,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除應按普通混凝土進行常規(guī)養(yǎng)護外,尚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yǎng)護,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應專人負責保溫養(yǎng)護工作,并應按本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操作,同時應做好測試記錄; (2)保溫保濕養(yǎng)護
29、的持續(xù)時間不得少于14d,應經(jīng)常檢查塑料薄膜或養(yǎng)護劑涂層的完整情況,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 (3)保溫覆蓋層的拆除應分層逐步進行,當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huán)境最大溫差小于20℃時,可全部拆除。 2)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初凝前,宜立即進行噴霧養(yǎng)護工作。 3)塑料薄膜,可作為保濕材料覆蓋混凝土和模板,必要時可搭設遮陽降溫棚。在保濕養(yǎng)護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和降溫速率進行現(xiàn)場監(jiān)測,當實測結果不滿足溫控指標的要求時,應及時調(diào)整保溫養(yǎng)護措施。 8、特殊氣候條件下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遇炎熱、大風或者大雨天氣時,必須采用保證混凝土澆筑質(zhì)量的技術措施。 2)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
30、時,宜采用遮蓋、灑水、拌冰屑等降低混凝土原材料溫度的措施,混凝土入模溫度宜控制在30℃以下?;炷翝仓?,應及時進行保濕保溫養(yǎng)護;條件許可時,應避開高溫時段澆筑混凝土。 3)大風天氣澆筑混凝土,在作業(yè)面應采取擋風措施,并增加混凝土表面的抹壓次數(shù),應及時覆蓋塑料薄膜和保溫保濕材料。 4)大雨天不宜露天澆筑混凝土,當需施工時,應采取確?;炷临|(zhì)量的措施。澆筑過程中突遇大雨天氣時,應及時在結構合理部位留置施工縫,并應盡快中止混凝土澆筑;對已澆筑還未硬化的混凝土應立即進行覆蓋,嚴禁雨水直接沖刷新澆筑的混凝土。 八、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施工的現(xiàn)場監(jiān)測與試驗 1、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
31、環(huán)境溫度及溫度應變的測試,在混凝土澆筑后,每晝夜可不應少于4次;入模溫度的測量,每臺班不少于2次。 2、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內(nèi)監(jiān)測點的布置,應真實地反映出混凝土澆筑體內(nèi)最高溫升、里表溫差、降溫速率及環(huán)境溫度,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監(jiān)測點的布置范圍應以所選混凝土澆筑體平面圖對稱軸線的半條軸線為測試區(qū),在測試區(qū)內(nèi)監(jiān)測點按平面分層布置; 2)在測試區(qū)內(nèi),監(jiān)測點的位置與數(shù)量可根據(jù)混凝土澆筑體內(nèi)溫度場分布情況及溫控的要求確定; 3)在每條測試軸線上,監(jiān)測點位不宜少于4處,應根據(jù)結構的幾何尺寸布置; 4)沿混凝土澆筑體厚度方向,必須布置外面、底面和中凡溫度測點,其余測點宜按測點間距不大于600m
32、m布置; 5)保溫養(yǎng)護效果及環(huán)境溫度監(jiān)測點數(shù)量應根據(jù)具體需要確定; 6)混凝土澆筑體的外表溫度,宜為混凝土外表以內(nèi)50mm處的溫度; 7)混凝土澆筑體底面的溫度,宜為混凝土澆筑體底面上50mm處的溫度。 8)因此本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點應在基礎承臺中部設置一個測溫點;在電梯基坑與承臺交接部位的大體積混凝土中部及靠近電梯基坑角部設置三個測溫點,此部位混凝土較厚,按照不大于600mm間距布置豎向測溫點。采用JDC-2型電子測溫儀進行測溫。測溫點底部高于防水保護層5cm,頂部低于完成面5cm,中間均勻排布。 3、測溫元件的選擇應符合以下列規(guī)定: 1)測溫元件的測溫誤差不應大于0.3℃(2
33、5℃環(huán)境下); 2)測試范圍:-30~150℃; 3)絕緣電阻應大于500MΩ; 4、溫度和應變測試元件的安裝及保護,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測試元件安裝前,必須在水下1m處經(jīng)過浸泡24h不損壞; 2)測試元件接頭安裝位置應準確,固定應牢固,并與結構鋼筋及固定架金屬體絕熱; 3)測試元件的引出線宜集中布置,并應加以保護; 4)測試元件周圍應進行保護,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下料時不得直接沖擊測試測溫元件及其引出線;振搗時,振搗器不得觸及測溫元件及引出線。 5、測試過程中宜及時描繪出各點的溫度變化曲線和斷面的溫度分布曲線; 6、發(fā)現(xiàn)溫控數(shù)值異常應及時報警,并應采取本應的措施。 7、混
34、凝土測溫安排 對于混凝土的測溫時間及測溫頻度,根據(jù)混凝土初期升溫較快,混凝土內(nèi)部的溫升主要集中在澆筑后的3~7d,一般在7d之內(nèi)溫升可達到或接近最高峰值,另外,混凝土內(nèi)部的最大溫升,是隨著結構物厚度的增加而增高。根據(jù)工程實際情況和結構特點,確定的測溫項目和測溫頻度如下: 1)記錄罐車中倒出時的混凝土溫度,每臺班不少于2次; 2)施工現(xiàn)場大氣環(huán)境溫度,每4h測記一次,即6:00、10:00、14:00、18:00、22:00、2:00個測量一次; 3)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立即測記混凝土澆筑成型的初溫度,以后按以下要求測記: 第1~7d:每6h測記一次,每天不少于4次。其后為12h,到撤除
35、保溫層為止,同時應不少于14天。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溫度測溫記錄由計量員具體負責記錄,并按照天津市技術資料統(tǒng)一表格填好記錄。及時做好信息的收集和反饋工作,遇有特殊情況(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接近25℃時)要及時報告,采取增加保溫厚度措施。 九、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控制 大體積混凝土采用以保溫保濕養(yǎng)護為主體,抗放兼施為主導的大體積混凝土溫控措施。由于水泥水化熱引起混凝土澆筑體內(nèi)部溫度劇烈變化,使混凝土澆筑體早起塑性收縮和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收縮增大,使混凝土澆筑體內(nèi)部的溫度-收縮應力劇烈變化,而導致混凝土澆筑體或構件發(fā)生裂縫。因此,應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設計、設計構造要求、混凝土強度等級選擇、混凝土后期強
36、度利用、混凝土材料選擇、配比的設計、制備、運輸、施工,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yǎng)護以及在混凝土澆筑硬化過程中澆筑體內(nèi)溫度及溫度應力的監(jiān)測和應急預案的制定等技術環(huán)節(jié),采取一系列的技術措施。 1、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確定施工階段大體積混凝土澆筑體的升溫峰值,里表溫差及降溫速率的控制指標,制定相應的溫控技術措施。溫控指標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混凝土澆筑體在入模溫度基礎上的溫升值不宜大于25℃。 2)混凝土澆筑體的里表溫差(不含混凝土收縮的當量溫度)不宜大于25℃。 3)混凝土澆筑體的降溫速率不宜大于2.0℃/d。 4)混凝土澆筑體表面與大氣溫差不宜大于20℃。 2、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除應符合
37、工程設計所規(guī)定的強度等級、耐久性、抗?jié)B性、體積穩(wěn)定性等要求外,尚應符合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特性的要求,并應符合合理使用材料、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絕熱溫升值的要求。 3、在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時,應根據(jù)混凝土的絕熱溫升、溫控施工方案的要求等,提出混凝土制備時粗細骨料和拌合用水及入模溫度控制的技術措施。如降低拌合水溫度;骨料用水沖洗降溫,避免暴曬等。 4、在混凝土制備前,應進行常規(guī)配合比試驗,并應進行水化熱、泌水率、可泵性等對大體積混凝土控制裂縫所需的技術參數(shù)的試驗;必要時其配合比設計應通過試泵送。 5、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中、低熱硅酸鹽水泥或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其3d
38、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40kJ/kg,7d的水化熱不宜大于270kJ/kg。 6、大體積混凝土配制可摻入緩凝、減水、微膨脹的外加劑,外加劑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GB 50119)和有關混凝土保護的規(guī)定。 7、及時覆蓋保溫保濕材料進行養(yǎng)護,并加強測溫管理。 8、超長大體積混凝土應選用留置變形縫、后澆帶等方法控制結構不出現(xiàn)有害裂縫。 9、結合結構配筋,配制控制溫度和收縮的構造鋼筋。 10、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應采用二次振搗工藝,澆筑面應及時進行二次抹壓處理,減少表面收縮裂縫。 11、加強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養(yǎng)護 1)、混凝土初凝前用
39、鐵板壓光,以減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發(fā),盡量避免混凝土表面龜裂?;炷翝仓?~6小時內(nèi)可能在表面出現(xiàn)塑性裂縫,可采取二次壓光處理。 2)、加強混凝土的養(yǎng)護及測溫工作,混凝土采用蓄水養(yǎng)護或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布和棉氈,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蒸發(fā),始終保持表面濕潤養(yǎng)護,混凝土的內(nèi)外溫差應嚴格控制,不得超過25度。如混凝土內(nèi)外溫差超過25度且混凝土表面溫度溫度低于內(nèi)部溫度,應通過澆溫水、提高混凝土表面溫度的方法來降低內(nèi)外溫差 十、大體積混凝土泵輸出量和所需運輸車數(shù)量 1、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可根據(jù)混凝土泵的最大輸出量、配管情況和作業(yè)效率,按下式計算: 式中:Q1 —— 每臺混凝土泵的
40、實際平均輸出量(m3/h); Qmax—— 每臺混凝土泵的最大輸出量(m3/h); α —— 配管條件系數(shù),可取0.8~0.9; η——作業(yè)效率,根據(jù)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間斷時間、拆裝混凝土輸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況,可取0.5~0.7。 2、當混凝土泵連續(xù)作業(yè)時,每臺混凝土泵所需配備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shù),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N ——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shù)(臺); Q1 —— 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m3/h); V —— 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容量(m3); S ——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平均
41、行車速度(km/h); L ——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往返距離(km); Tt —— 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總計停歇時間(h)。 3、具體計算 根據(jù)本工程現(xiàn)場實際情況,擬采用4臺汽車泵進行基礎底板混凝土澆筑,此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劃分區(qū)段的最大方量約為1400m3,汽車泵澆筑混凝土的理論最大輸出量為100m3/h,即Qmax=100 m3/h,Q1=100×0.9×0.7≈63 m3/h。 因此每臺混凝土泵所需配備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臺數(shù)N為: ?。篞1 —— 每臺混凝土泵的實際平均輸出量為63m3/h; V —— 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的容量10m3; S
42、 ——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平均行車速度30km/h; L —— 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往返距離20km; Tt —— 每臺混凝土攪拌運輸車總計停歇時間1h。 所以:N=60×(20/30+1)/10=10.2輛,取10輛。 澆筑混凝土時采用2臺汽車泵,因此共用20輛混凝土攪拌運輸車。 十一、大體積混凝土熱工計算 1、混凝土的溫度組成 混凝土的溫度,取決于本身所儲備的熱能。在絕熱條件下,混凝土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是澆筑溫度與水泥水化熱的總和。但在實際情況下,由于混凝土的溫度與外界有溫差存在,而結構四周又不可能做到完全絕熱,故在新澆筑的混凝土與環(huán)境之間,就會發(fā)生熱能交換。結構物
43、的模板,外界氣溫(包括溫度、濕度和風速)和養(yǎng)護條件等因素,都會不斷改變混凝土所儲備的熱能,并使混凝土的溫度逐漸發(fā)生變化。因此,混凝土內(nèi)部的最高溫度,實際上是由澆筑溫度、水泥水化熱引起的絕熱溫升和混凝土澆筑后的散熱溫度三部分組成。 2、計算過程 1) 混凝土的拌合溫度(計算表格法)計算 Ta =∑TiWc/∑Wc 式中Ta ———— 混凝土的拌合溫度(℃)。 W —————— 各種材料的重量(Kg)。 c —————— 各種材料的比熱(KJ/Kg·K) Ti ——————各種材料的初始溫度(℃) 混凝土拌和溫度計算表 材料名稱 重量W(Kg) 比熱c(KJ/Kg·K)
44、 熱當量Wc(KJ/℃) 溫度Ti(℃) 熱量TiWc(KJ) (1) (2) (3)=(1)×(2) (4) (5)=(3)×(4) 水泥 273 0.84 229.32 45 10319.40 粉媒灰 47 0.84 39.48 30 1184.40 礦渣粉 40 0.84 33.60 30 1008.00 砂 777 0.84 652.68 18 11748.24 碎石 1030 0.84 865.20 18 15573.60 砂中 含水量3% 31.08 4.2 130.54 20 2610.72
45、 拌和水 165 4.2 693.00 20 13860.00 TM-1(液) 8.21 4.2 34.48 20 689.64 TR-CSA(粉) 31 0.84 36.12 30 1083.60 合計∑ 2414.29 2714.42 58077.60 由此可得出混凝土的拌和溫度: Ta=∑TiWc/∑Wc=(5)/(3)=58077.60/2714.42= 21 ℃ 2) 混凝土的澆筑溫度計算 Tj=Ta+( Tq -Ta)×?(A1+A2+A3+…+An) 式中 Tj —— 混凝土的澆筑溫度(℃?) Ta —— 混
46、凝土的拌和溫度(℃?) Tq —— 混凝土運輸和澆筑時的室外氣溫,取27(℃?) A1、 A2、A3、… An —— 為溫度損失系數(shù),其值如下: 裝料:A1=0.032 滾動式攪拌車運輸20min : A2=0.0042×20=0.084 卸料:A3=0.032 澆搗1h:A4=0.003×1×60=0.18 則:A1 +A2+ A3 +A4=0.328 故Tj=21+(27-21)×0. 328= 23℃ 3) 混凝土的絕熱溫升計算 T(t)=Thmax(1-e-mt) 式中:T(t) ——t齡期時混凝土絕熱溫升(℃); Thmax ——混凝土最大絕熱溫升(℃),T
47、hmax =WQ/Cρ; t ——齡期; m ——隨水泥品種及澆筑溫度而異, m取0.4; Q ——每公斤水泥水化熱,Q=461kj/kg; W ——單位水泥用量,W=273kg/m3; C ——混凝土的比熱,C=0.96kj/kg·k; ρ——混凝土的密度,ρ=2383kg/m3。 4) 混凝土內(nèi)部最高溫度計算 Tmax= Tj + T(t)·δ Tmax ——混凝土內(nèi)部最高溫度(℃); Tj ——混凝土澆筑溫度; T(t) ——齡期t時絕熱溫升; δ——降溫系數(shù),取值見表10; 降溫系數(shù)δ取值 齡期(d) 3 7 14 28 δ(1.5m厚) 0.4
48、9 0.42 0.24 0.06 5) 混凝土表面溫度計算 Tb(t)=Tq+4h’(H-h’)△T(t) /H2 式中:Tb(t) ——齡期t時混凝土表面溫度; Tq ——大氣平均溫度,Tq取27℃; H ——混凝土的計算厚度,H=h+2h’; h’ ——混凝土的虛厚度, h’=K·λ/β; h ——混凝土的實際厚度,h=1.5m; K ——計算折減系數(shù),取2/3; λ——混凝土的導熱系數(shù),λ=2.33W/m·k; β——模板及保溫層的傳熱系數(shù)(W/m2·k),β=1/(Σσi/λi+1/βq) σi ——各種保溫材料的厚度(m),0~15d草簾和塑料布,草簾厚度
49、取0.03m,塑料布厚度取0.0002m;15~30d無覆蓋。 λi ——各種保溫材料的熱導率(W/m·k),查表草簾0.14 W/m·k,塑料布0.03 W/m·k; βq ——空氣層傳熱系數(shù),為23 W/m2·k; β、H、 h’計算結果見表11。 β、H、 h’計算結果 齡期(d) β H h′ 0~15 3.78 2.32 0.41 15~30 23.00 1.64 0.07 △T(t) ——齡期t時混凝土中心溫度與外界氣溫之差(℃),△T(t)= Tmax-Tq; 6) 混凝土的收縮變形值計算 εy(t)=ε0y(1-e-0.01t)Mi·M2·
50、M3·M4·M5·M6·M7·M8·M9·M10 εy(t)——各齡期混凝土收縮變形值; t——齡期d; ε0y——標準狀態(tài)下最終收縮值,取3.24×10-4; Mi——考慮各種非標準條件的修正系數(shù),取值見表12、13。 Mi、M2、M3、M4、M5、M7、M8、M9、Mi0 取值 M1 M2 M3 M4 M5 M7 M8 M9 M10 1 1.13 1 0.88 1.63 1.1 1.43 1 0.76 M6取值 t(d) 0 3 7 14 28 M6 1 1.09 1.04 0.94 0.93 7) 混凝土收縮當量溫
51、差計算 Ty(t)= εy(t)/α Ty(t)——各齡期混凝土收縮當量溫差(℃),負號表示降溫; α——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取1.0×10-5/℃。 各齡期混凝土彈性模量計算 E(t)= Ec(1-e-0.09t) E(t)——各齡期混凝土的彈性模量(N/mm2); t——齡期d; Ec——混凝土的最終彈性模量(N/mm2),查表為:3.60×104 N/mm2; 8) 混凝土的溫度(包括收縮)應力計算 σ=- E(t)αΔTS(t)R/(1-ν) σ——混凝土的溫度(包括收縮)應力(N/mm2); α——混凝土的線膨脹系數(shù),取1.0×10-5/℃; ΔT——混凝土
52、的最大綜合溫差(℃),ΔT=T0+2T(t)/3+ Ty(t)-Th; T0——混凝土的入模溫度(℃); Th——混凝土澆筑后達到穩(wěn)定時的溫度,一般根據(jù)歷年氣象資料取當?shù)啬昶骄鶜鉁?5℃; S(t)——考慮徐變影響的松弛系數(shù),見表14; 表14 松弛系數(shù)S(t)取值 t(d) 0 3 7 14 28 S(t) 1 0.57 0.504 0.421 0.340 R——混凝土的外約束系數(shù),一般地基取0.25; ν——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 9) 抗裂安全度計算 K=fct/︱σ︱ K——混凝土抗裂安全度; fct——混凝土設計抗拉強度,C35為2.
53、20Mpa。 10) 各齡期混凝土溫度及應力計算結果,見表15。 表15 各齡期混凝土溫度及應力計算結果 齡期/d 要求 3 7 14 28 絕熱溫升T(t)(℃) 38.5 51.7 54.78 55 內(nèi)部最高溫度Tmax(℃) 41.86 44.61 36.15 26.80 表面溫度Tb(t)℃ 35.62 37.21 32.31 27 表面溫度與中心溫度之差 Tmax- Tb(τ)(℃) ≤25℃ 6.24 7.40 3.84 -0.2 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 Tb(τ)- Tq 8.62 10.21 5.31 0 收縮變形值εy(t)(×10-4) 0.205 0.458 0.767 1.40 收縮當量溫差Ty(t)(℃) 2.05 4.58 7.67 14 彈性模量E(t)(×104N/mm2) 0.864 1.69 2.59 3.31 溫度收縮應力σ(N/mm2) -0.59 -1.3 -1.83 -2.11 抗裂安全度K ≥1.15 1.30 2.86 4.03 4.64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