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郯城縣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第2課時學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下冊語文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郯城縣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11送東陽馬生序第2課時學案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級下冊語文學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1《送東陽馬生序》學案(二)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2.學習寓理于事、對比的寫作手法。
3.學習作者克服困難、勤奮求學的精神意志,樹立正確的苦樂觀。
【精讀課文 深入理解】
1.作者在求學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如何克服的?
2.本文的寫作原因及目的是什么?為什么從自身寫起?
【深層探究 局部突破】
3.太學生和作者當年求學之路相比,有哪些優(yōu)越之處?由此作者得出了什么結論?
4.本文以記敘為主,筆法簡潔,有些地方適當?shù)丶右凿秩竞兔枥L,給文章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加具體生動。試舉例。
2、
【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
5.作者家貧嗜學,樂以忘憂,在老師面前畢恭畢敬,不敢出言,當代中學生應該如何看待這種學習態(tài)度和從師尊師的方式?
參考答案:
1. 作者主要從無書、無師、求學路途艱難、學習生活艱苦四個方面描寫求學過程的艱辛。面對艱難,作者以堅韌的意志、勤學的精神一一克服,終有所成,其精神可嘉。
2. 原因:一是馬生得到同輩的贊賞,是位“善學者”;二是同鄉(xiāng)之誼。目的是勉勵馬生更加刻苦學習。
本文是長輩給晚輩的臨別贈言,作者既要使晚輩有所得益,又不宜板起面孔說教,于是,作者就采用了現(xiàn)身說法的形式,敘述了自己當年讀書的艱難、從師學習的艱辛和學習的勤奮。這樣
3、既含教誨,又懷勉勵,讀來親切感人,很有說服力。
3. 我 太學生
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吃—— 日有廩稍之供
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 ——穿—— —歲有裘葛之遺
寓逆旅 ——住—— 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
行深山巨谷中 ——行—— 無奔走之勞
未嘗稍降辭色 ——師—— 未有問而不告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書—— 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
結論: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
4. 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賞析:“手自筆錄”這一情景,初步揭示了他學習的勤奮態(tài)度。接著進一步描寫寒冬天氣抄書的情景,“硯冰”、“不可屈伸”等突出了學習的刻苦。作者從最艱難的嚴冬季節(jié)著筆,用來說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
5.首先學習古代文人求學的謙卑態(tài)度,虛心求教,尊重知識,尊重教師。當遭到批評時,要勇于承認不足,不要頻頻地找客觀理由。但同時,老師和學生平等的關系,我們要尊師,但不是畏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