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第一單元《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新課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五年級上冊音樂教案 第一單元《上去高山望平川》人教新課標(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上去高山望平川》教學設計
(欣賞課)
一、教學目標
1.欣賞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花兒”這一民歌形式的音樂特點,感受它高亢、奔放的音樂風格。
2.了解民間歌手:朱仲祿。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了解歌詞內容,感受風格及特點。
教學難點:了解音樂體裁“花兒”,探究其音樂風格形成的原因。
三、教材分析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典型的“花兒”,在漢族和回族中廣泛傳唱。歌曲音域寬廣,由上下兩句構成,歌詞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旋律音調以5、6及、之間的級進為基礎,由5與分別往下、往上作四度擴展。尤其是由往上作四度跳進后在音長時間延長,并用假聲演唱,聽
2、起來格外高亢嘹亮,展現(xiàn)出內心的無限熱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聆聽三首樂曲,分辨三種音樂體裁并連線。
2.出示答案并總結三種體裁的音樂特點。
(二)欣賞歌曲
1.初聽歌曲
了解歌曲體裁及音樂風格,學生從整體感知音樂。
過渡語:請同學們聽一聽這首歌曲屬于哪種民歌體裁?你能聽出是哪個地區(qū)的民歌嗎?
教師總結:山歌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兒、少年、爬山調等種類。這首歌曲是一首典型的“花兒”?!盎▋骸笔橇餍杏诟拭C、青海、寧夏等地區(qū)的一種山歌。音樂具有高亢、奔放、粗獷、剛健的風格。
2.復聽歌曲
(1)學生聆聽歌曲,觀察歌詞并思考歌詞特點。
教師總結:民歌是由方
3、言演唱并且有很多襯詞;歌詞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前兩句寫景,首句“上去高山望平川”蒼茫寥廓、氣度恢宏非凡,一派高原景色盡收眼底;下句點題抒情,采用了“借喻”的手法,寓意深刻、富有想象和哲理,讓人有蕩氣回腸、美不勝收之感。
(2)思考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風格?
提示:可從地理環(huán)境、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勞動方式等方面思考
總結:“花兒”流行于我國甘肅、青海和寧夏等地區(qū)。隴中高原的荒涼和艱辛是“花兒”傳唱的大背景,唱“花兒”的人大多世代生活在深山大溝里。他們在溝壑峰巒、茫茫無邊的黃土地上,忍受著人們難以想象的干旱與災難?!盎▋罕臼切睦镌挘怀刹坏米约骸笔菍Α盎▋骸弊钋∪缙浞值谋磉_。
3.再聽
4、歌曲
學生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曲調和演唱方式有什么特點?
總結:歌曲音域寬廣、音調淳樸,由高而低,再由低而高,回環(huán)往復。歌曲中多次出現(xiàn)四度跳進與大跳,表現(xiàn)出鮮明的地方色彩。歌者在演唱高音時使用假聲演唱,聽起來格外高亢嘹亮,展現(xiàn)出內心的無限熱情。整首歌曲具有粗獷、剛健的風格、奔放高亢的氣勢、沉郁頓挫的情懷,高原的自然景觀和人文精神在流動的旋律中一覽無余。
4.完整欣賞歌曲
學生再次聆聽歌曲,并跟著音樂哼唱。
(三)了解“花兒王”
過渡語:你知道這首作品的演唱者是哪位音樂家嗎?
介紹音樂家: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欣賞了“花兒”《上去高山望平川》,希望同學們課下能夠搜集欣賞更多的“花兒”作品,了解我國西部地區(qū)的音樂特點。同學們再見!